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进行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教学。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选取一些巧妙的切入点来点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真正走向文本,走进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背景
《端午的鸭蛋》文章内容简单,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兴趣,从小小的鸭蛋中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呢?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呢?我的构想是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与表达的机会,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所感悟,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然而这样做固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会不会导致失去学习重点,使教学失去层次感呢?在这样的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该如何体现?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选取一些巧妙的切入点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然后还要在该住手时则住手,适时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研究课文的关键和重点。本课的教学以“说风俗——读文本——品乡情——说节日——采风俗——品语言——赏经典”几个环节贯穿两课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动手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体验;从文章本身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文中重要的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写的训练;结合新课标“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利用学生家乡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鲜活,更有趣生动。希望能从 “听、说、读、写”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能力。
从学情来看,本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方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对于各自家乡的风俗民情有比较切身的体会和认知。
2 案例描述
2.1 创设情境,初谈印象
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诗,猜猜看,这都是在描写咱们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竞 渡 歌》 (节录)(唐)张建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节令门》(清)李静山
学生们开始观察、阅读,两分钟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端午节”,我故意追问:如何得知?一男生说:“‘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描写了赛龙舟的场面。”一女生说:“‘粽包分两髻’是写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听着同学们分析,我赞叹:“大家都知道不少端午节的风俗。那么,在你的家乡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们一下子激发了热情,纷纷谈论起自己家乡端午的风俗,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接着我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和老师一起到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去看看在他的家乡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学生们很高兴地答应了。
2.2 自主阅读,品味赏析
接着我布置按学习方案上的步骤进行第一步学习,自主读课文。(学习方案提示:初读,大声读课文,搜集、筛选信息,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作者家乡过端午有风俗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横线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感知文章的的感情色彩;研读,画出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在书上作好批注)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勾画。我不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并要求几个朗读声音轻的同学把声音放出来。12分钟后,我们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们开始纷纷举手示意,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一女生:“作者的家乡过端午节不仅吃鸭蛋还有其他的风俗,比如文章第一节谈到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等,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非常熟悉表达了热爱之情。”
师:“好,看的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作者不仅热爱家乡,对家乡也充满了自豪,毕竟这些风俗只是家乡所特有的,就连鸭蛋也是家乡的比别处的好,可见作者对家乡的自豪。”
掌声在教室里响起,我鼓励同学们继续交流谈谈自己的家乡端午风俗。
生:“我的家乡在河南,到了端午我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以外,还吃油炸的麻花、麻叶、糖糕,角粽,可好吃了,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能比。作者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我完全赞同,非常有道理。”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
另一生补充:“作者此时已经是成年人了,回想起年少时的种种趣事还记忆犹新,可见他对家乡的依恋。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可是如今我想起家乡仍然感到很温暖。”
其他学生也纷纷谈起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情不自禁地说,“从《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我希望大家关注日常生活细节,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更希望大家热爱自己的故乡,珍惜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拓展阅读。先自己阅读以下材料:(1)据杂志上的一次名为“老外看中国传统节日印象”的调查,调查中的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13%的外国人把国庆、五一、元旦等法定假日当作中国传统节日。9%的外国人把龙虾节、螃蟹节、草莓节等商业节日当作中国的传统节日。6%把情人节当作中国传统节日。
(2) 近来,韩国文化厅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请材料,将他们的“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一场“保护端午节”的运动正在掀起。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联系课文,讨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选取你最喜欢的节日,写一条祝福的短信送给你的家人、朋友。准备时间为10分钟。每个小组各选一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2.3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各小组展开热烈讨论,10分钟后,我宣布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一小组代表:打开了信息,就打开了我对你的祝福,把祝福包进粽子,装满着幸福、好运、微笑、平安,随着时间的河流,缓缓流到你身边,祝你端午节快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这是咱们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大家重视。我们要多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二小组代表:花瓣雨飘过,把花蕊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岁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春节来临时,把祝福留给你。
三小组代表:在清明节之前还有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都沐浴更衣,早晚只吃冷的食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到清明节人们带着各种祭品来到祖先陵前,清扫祭拜,缅怀先人,表达美好心愿。
四小组代表: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风俗,这些风俗传统有悠久的历史表现了老百姓们的美好的理想和良好的愿望,但是有些地方的风俗却带有迷信色彩,我们今天不应提倡。
3 教学反思
回想这节课的前前后后,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很高,从说风俗到品乡情,说节日,写祝福短信,精彩的发言一浪高过一浪,课上完了我的激情却还久久不肯退去。
一直以来,语文课总是脱离生活,架设在学生生活的平台之上,老师居高临下想的最多的都是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而不是学生想学什么。这篇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最好能调动学生一定的人生体验和积累,让他们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拥有舒展心灵、思考生活的空间,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在“说风俗”的环节中,上课前在屏幕上投影出中国古代诗人所写的有关端午风俗的诗文,秘而不宣,学生很好奇,一遍一遍地读诗,在自读过程中培养了语感,也潜移默化地调动了积累的文言知识去理解诗歌。当谜底揭开后,学生们有的恍然大悟,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境中,简单一句“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不用再精心设计什么导语,学生早已融入到了端午节的意境中,争先恐后地谈论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祖国各地的节日风俗有了比较和了解,比起老师的照本宣科干巴巴的介绍,学生更容易接受,当然对于课文所介绍的风俗也更加好奇。
本课的高潮部分在“品乡情、说节日”两个环节。在“品乡情”环节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主体通过自读来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读应该成为我们阅读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关于品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过精辟的阐述:“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在此教学环节中,我以“赏读品析”为重点,让学生徜徉于品读的海洋。因此,这一环节品读教学也成为这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而设置“说节日”环节时则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目前的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由对课文内容的品析进而联系到现实生活,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语文教学要进行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教学。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因素,让语文教学真正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背景
《端午的鸭蛋》文章内容简单,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兴趣,从小小的鸭蛋中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呢?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呢?我的构想是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与表达的机会,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所感悟,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然而这样做固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会不会导致失去学习重点,使教学失去层次感呢?在这样的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该如何体现?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选取一些巧妙的切入点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然后还要在该住手时则住手,适时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研究课文的关键和重点。本课的教学以“说风俗——读文本——品乡情——说节日——采风俗——品语言——赏经典”几个环节贯穿两课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动手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体验;从文章本身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指导学生朗读,品味文中重要的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写的训练;结合新课标“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利用学生家乡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鲜活,更有趣生动。希望能从 “听、说、读、写”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能力。
从学情来看,本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方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对于各自家乡的风俗民情有比较切身的体会和认知。
2 案例描述
2.1 创设情境,初谈印象
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诗,猜猜看,这都是在描写咱们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竞 渡 歌》 (节录)(唐)张建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节令门》(清)李静山
学生们开始观察、阅读,两分钟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端午节”,我故意追问:如何得知?一男生说:“‘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描写了赛龙舟的场面。”一女生说:“‘粽包分两髻’是写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听着同学们分析,我赞叹:“大家都知道不少端午节的风俗。那么,在你的家乡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们一下子激发了热情,纷纷谈论起自己家乡端午的风俗,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接着我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和老师一起到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去看看在他的家乡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学生们很高兴地答应了。
2.2 自主阅读,品味赏析
接着我布置按学习方案上的步骤进行第一步学习,自主读课文。(学习方案提示:初读,大声读课文,搜集、筛选信息,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作者家乡过端午有风俗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横线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感知文章的的感情色彩;研读,画出对你有启发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在书上作好批注)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勾画。我不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并要求几个朗读声音轻的同学把声音放出来。12分钟后,我们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们开始纷纷举手示意,教室里呈现出活跃的气氛。
一女生:“作者的家乡过端午节不仅吃鸭蛋还有其他的风俗,比如文章第一节谈到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和吃‘十二红’等,体现了作者对家乡非常熟悉表达了热爱之情。”
师:“好,看的真仔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作者不仅热爱家乡,对家乡也充满了自豪,毕竟这些风俗只是家乡所特有的,就连鸭蛋也是家乡的比别处的好,可见作者对家乡的自豪。”
掌声在教室里响起,我鼓励同学们继续交流谈谈自己的家乡端午风俗。
生:“我的家乡在河南,到了端午我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以外,还吃油炸的麻花、麻叶、糖糕,角粽,可好吃了,和其他地方的完全不能比。作者说‘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我完全赞同,非常有道理。”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
另一生补充:“作者此时已经是成年人了,回想起年少时的种种趣事还记忆犹新,可见他对家乡的依恋。我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可是如今我想起家乡仍然感到很温暖。”
其他学生也纷纷谈起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情不自禁地说,“从《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我希望大家关注日常生活细节,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更希望大家热爱自己的故乡,珍惜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拓展阅读。先自己阅读以下材料:(1)据杂志上的一次名为“老外看中国传统节日印象”的调查,调查中的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13%的外国人把国庆、五一、元旦等法定假日当作中国传统节日。9%的外国人把龙虾节、螃蟹节、草莓节等商业节日当作中国的传统节日。6%把情人节当作中国传统节日。
(2) 近来,韩国文化厅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请材料,将他们的“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一场“保护端午节”的运动正在掀起。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联系课文,讨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选取你最喜欢的节日,写一条祝福的短信送给你的家人、朋友。准备时间为10分钟。每个小组各选一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2.3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各小组展开热烈讨论,10分钟后,我宣布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一小组代表:打开了信息,就打开了我对你的祝福,把祝福包进粽子,装满着幸福、好运、微笑、平安,随着时间的河流,缓缓流到你身边,祝你端午节快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这是咱们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大家重视。我们要多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把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二小组代表:花瓣雨飘过,把花蕊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岁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春节来临时,把祝福留给你。
三小组代表:在清明节之前还有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都沐浴更衣,早晚只吃冷的食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到清明节人们带着各种祭品来到祖先陵前,清扫祭拜,缅怀先人,表达美好心愿。
四小组代表: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风俗,这些风俗传统有悠久的历史表现了老百姓们的美好的理想和良好的愿望,但是有些地方的风俗却带有迷信色彩,我们今天不应提倡。
3 教学反思
回想这节课的前前后后,学生积极投入,热情很高,从说风俗到品乡情,说节日,写祝福短信,精彩的发言一浪高过一浪,课上完了我的激情却还久久不肯退去。
一直以来,语文课总是脱离生活,架设在学生生活的平台之上,老师居高临下想的最多的都是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而不是学生想学什么。这篇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所以最好能调动学生一定的人生体验和积累,让他们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拥有舒展心灵、思考生活的空间,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在“说风俗”的环节中,上课前在屏幕上投影出中国古代诗人所写的有关端午风俗的诗文,秘而不宣,学生很好奇,一遍一遍地读诗,在自读过程中培养了语感,也潜移默化地调动了积累的文言知识去理解诗歌。当谜底揭开后,学生们有的恍然大悟,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境中,简单一句“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不用再精心设计什么导语,学生早已融入到了端午节的意境中,争先恐后地谈论自己家乡的端午风俗,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祖国各地的节日风俗有了比较和了解,比起老师的照本宣科干巴巴的介绍,学生更容易接受,当然对于课文所介绍的风俗也更加好奇。
本课的高潮部分在“品乡情、说节日”两个环节。在“品乡情”环节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主体通过自读来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读应该成为我们阅读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关于品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过精辟的阐述:“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在此教学环节中,我以“赏读品析”为重点,让学生徜徉于品读的海洋。因此,这一环节品读教学也成为这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而设置“说节日”环节时则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目前的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由对课文内容的品析进而联系到现实生活,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语文教学要进行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教学。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因素,让语文教学真正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