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砥砺耕耘二十载,人大培训谱新篇。1996年12月5日,全国人大深圳培训中心落成暨全国人大工作研讨班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等领导出席开学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等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
随着时代的脚步铿锵迈过21世纪,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工作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默默生根、茁壮成长。2010年7月,培训中心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冠名“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正式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冠名国字号的三家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市政府拨款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全面升级,现集培训、餐饮、住宿、写字楼为一体,有客房152 間,大小规格的会议室、教室16 间,配套PPT会议教学。基地突破软、硬件发展瓶颈,培训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迎来新的二次发展。
2014年7月,基地领导班子重新组建,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果断提出了未来十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即:以培训为主业,以酒店服务为基础,把中心建成全国人大系统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培训基地。基地上下凝心聚力,围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全国五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的培训和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培训工作,培训硕果累累。
20年砥砺磨练,20年风雨兼程,20年创新发展,深圳培训基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国地方各级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始终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和人大的同仁们共同交流探讨人大工作,共同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从每年培训几百名、几千名学员,到2016年培训学员人数达到一万三千人,开业至今,共举办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班748期,培训学员达49517人次。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基地逐渐成长为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最为信赖的“人大之家”。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推动人大培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基地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思维为统领,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大力推进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培训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下大力气做好培训市场的需求调研,紧贴培训需求,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培训质量,推动人大培训工作提高水平。明星课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让代表动起来——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实践和思考》《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与监督》《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等深受学员们欢迎。同时严格按照规范化培训流程,精心挑选授课老师,有全国各级人大的领导,还有大学的权威学者,也有香港的相关专家。针对代表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如武汉市人大培训班需要讲解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就设置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课程,香港、内地理念碰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4年9月,全国部分省(区、市)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培训基地召开,恰逢新的预算法刚刚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领导班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培训市场,在全国人大三大培训基地中抢先一步,果断地在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预工委领导请示、报告,希望开展新预算法的培训、宣传工作,并得到支持。通过向全国五级人大干部和代表寄发《关于开办2015年新预算法培训班的通知》,原计划准备开四期培训班,每期人数150人,共计培训600人,而实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00人。仅2015年就举办了12期新预算法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达3000余人。并依据此思路,还成功举办了新环保法、新立法法以及教科文卫、内务司法、民族事务等专题培训班,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正是因为发扬深圳“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干事创业,打开了培训主业的天花板,开拓了人大培训的新天地,前来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大代表、人大干部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工委、专委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按照建设“互联网+”智慧中心的总体要求,基地积极打造培训和酒店双品牌建设。一是通过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设计了专属LOGO,制作了供客人免费上网的WIFI二维码,创建了独立的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推出了网络在线预订系统,极大提高了酒店会场、餐饮和客房的宣传力度。二是确保培训安全无死角。基地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格执行国家培训的相关规定,时刻牢记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纪国法的要求,如处级干部严格遵守两个人一间房的规定,不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确保酒店管理及公司经营合法、合规,接待用餐、住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规定。三是推出细心、贴心服务,力争让每一位学员和顾客宾至如家。为使学员得到顺畅、舒适的服务,基地制订了从接站及接机、住宿、餐饮、培训、返程等全套培训流程,并装订成学员手册,让学员一目了然。为做好培训班的培训服务工作,每个培训班均配有班主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至两名副班主任协助工作,进行全程的贴身服务。
大任在肩玉成器,激流勇进立潮头。站在新起点,深圳培训基地必将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保障,更强的团队,提供一流的培训与服务。
(作者系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主任)
随着时代的脚步铿锵迈过21世纪,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工作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默默生根、茁壮成长。2010年7月,培训中心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冠名“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正式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冠名国字号的三家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市政府拨款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全面升级,现集培训、餐饮、住宿、写字楼为一体,有客房152 間,大小规格的会议室、教室16 间,配套PPT会议教学。基地突破软、硬件发展瓶颈,培训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迎来新的二次发展。
2014年7月,基地领导班子重新组建,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果断提出了未来十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即:以培训为主业,以酒店服务为基础,把中心建成全国人大系统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培训基地。基地上下凝心聚力,围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全国五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的培训和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培训工作,培训硕果累累。
20年砥砺磨练,20年风雨兼程,20年创新发展,深圳培训基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国地方各级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始终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和人大的同仁们共同交流探讨人大工作,共同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从每年培训几百名、几千名学员,到2016年培训学员人数达到一万三千人,开业至今,共举办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班748期,培训学员达49517人次。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基地逐渐成长为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最为信赖的“人大之家”。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推动人大培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基地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思维为统领,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大力推进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培训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下大力气做好培训市场的需求调研,紧贴培训需求,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培训质量,推动人大培训工作提高水平。明星课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让代表动起来——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实践和思考》《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与监督》《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等深受学员们欢迎。同时严格按照规范化培训流程,精心挑选授课老师,有全国各级人大的领导,还有大学的权威学者,也有香港的相关专家。针对代表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如武汉市人大培训班需要讲解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就设置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课程,香港、内地理念碰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4年9月,全国部分省(区、市)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培训基地召开,恰逢新的预算法刚刚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领导班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培训市场,在全国人大三大培训基地中抢先一步,果断地在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预工委领导请示、报告,希望开展新预算法的培训、宣传工作,并得到支持。通过向全国五级人大干部和代表寄发《关于开办2015年新预算法培训班的通知》,原计划准备开四期培训班,每期人数150人,共计培训600人,而实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00人。仅2015年就举办了12期新预算法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达3000余人。并依据此思路,还成功举办了新环保法、新立法法以及教科文卫、内务司法、民族事务等专题培训班,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正是因为发扬深圳“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干事创业,打开了培训主业的天花板,开拓了人大培训的新天地,前来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大代表、人大干部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工委、专委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按照建设“互联网+”智慧中心的总体要求,基地积极打造培训和酒店双品牌建设。一是通过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设计了专属LOGO,制作了供客人免费上网的WIFI二维码,创建了独立的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推出了网络在线预订系统,极大提高了酒店会场、餐饮和客房的宣传力度。二是确保培训安全无死角。基地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格执行国家培训的相关规定,时刻牢记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纪国法的要求,如处级干部严格遵守两个人一间房的规定,不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确保酒店管理及公司经营合法、合规,接待用餐、住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规定。三是推出细心、贴心服务,力争让每一位学员和顾客宾至如家。为使学员得到顺畅、舒适的服务,基地制订了从接站及接机、住宿、餐饮、培训、返程等全套培训流程,并装订成学员手册,让学员一目了然。为做好培训班的培训服务工作,每个培训班均配有班主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至两名副班主任协助工作,进行全程的贴身服务。
大任在肩玉成器,激流勇进立潮头。站在新起点,深圳培训基地必将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保障,更强的团队,提供一流的培训与服务。
(作者系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