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开创人大培训工作新局面

来源 :人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砥砺耕耘二十载,人大培训谱新篇。1996年12月5日,全国人大深圳培训中心落成暨全国人大工作研讨班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等领导出席开学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等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
  随着时代的脚步铿锵迈过21世纪,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工作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默默生根、茁壮成长。2010年7月,培训中心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冠名“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正式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冠名国字号的三家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市政府拨款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全面升级,现集培训、餐饮、住宿、写字楼为一体,有客房152 間,大小规格的会议室、教室16 间,配套PPT会议教学。基地突破软、硬件发展瓶颈,培训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迎来新的二次发展。
  2014年7月,基地领导班子重新组建,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果断提出了未来十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即:以培训为主业,以酒店服务为基础,把中心建成全国人大系统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培训基地。基地上下凝心聚力,围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全国五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的培训和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培训工作,培训硕果累累。
  20年砥砺磨练,20年风雨兼程,20年创新发展,深圳培训基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国地方各级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始终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和人大的同仁们共同交流探讨人大工作,共同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从每年培训几百名、几千名学员,到2016年培训学员人数达到一万三千人,开业至今,共举办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班748期,培训学员达49517人次。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基地逐渐成长为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最为信赖的“人大之家”。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推动人大培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基地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思维为统领,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大力推进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培训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下大力气做好培训市场的需求调研,紧贴培训需求,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培训质量,推动人大培训工作提高水平。明星课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让代表动起来——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实践和思考》《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与监督》《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等深受学员们欢迎。同时严格按照规范化培训流程,精心挑选授课老师,有全国各级人大的领导,还有大学的权威学者,也有香港的相关专家。针对代表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如武汉市人大培训班需要讲解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就设置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课程,香港、内地理念碰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4年9月,全国部分省(区、市)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培训基地召开,恰逢新的预算法刚刚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领导班子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的培训市场,在全国人大三大培训基地中抢先一步,果断地在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预工委领导请示、报告,希望开展新预算法的培训、宣传工作,并得到支持。通过向全国五级人大干部和代表寄发《关于开办2015年新预算法培训班的通知》,原计划准备开四期培训班,每期人数150人,共计培训600人,而实际报名人数就突破了3000人。仅2015年就举办了12期新预算法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达3000余人。并依据此思路,还成功举办了新环保法、新立法法以及教科文卫、内务司法、民族事务等专题培训班,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反响。正是因为发扬深圳“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干事创业,打开了培训主业的天花板,开拓了人大培训的新天地,前来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大代表、人大干部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工委、专委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按照建设“互联网+”智慧中心的总体要求,基地积极打造培训和酒店双品牌建设。一是通过主动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设计了专属LOGO,制作了供客人免费上网的WIFI二维码,创建了独立的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推出了网络在线预订系统,极大提高了酒店会场、餐饮和客房的宣传力度。二是确保培训安全无死角。基地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格执行国家培训的相关规定,时刻牢记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纪国法的要求,如处级干部严格遵守两个人一间房的规定,不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确保酒店管理及公司经营合法、合规,接待用餐、住宿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规定。三是推出细心、贴心服务,力争让每一位学员和顾客宾至如家。为使学员得到顺畅、舒适的服务,基地制订了从接站及接机、住宿、餐饮、培训、返程等全套培训流程,并装订成学员手册,让学员一目了然。为做好培训班的培训服务工作,每个培训班均配有班主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至两名副班主任协助工作,进行全程的贴身服务。
  大任在肩玉成器,激流勇进立潮头。站在新起点,深圳培训基地必将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保障,更强的团队,提供一流的培训与服务。
  (作者系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主任)
其他文献
中央有关文件指出:“有的地方人大行使法定职权不充分不到位,存在‘虚化’现象。”为有效破解这一问题,陕西省镇坪县人大通过五年探索,于2016年制定出台了“镇坪县人大工作绩效标准体系”,中共镇坪县委转发了《镇坪县人大工作绩效标准体系(试行)》,该体系的破茧而出,找到了有效破解基层人大履职行权“虚化”问题的新路径。  该体系由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绩效标准、常委会会议绩效标准、主任会议绩效标准、视察检查工作绩
期刊
背景资料:  2017年4月21日,英国100多年来首次一整天(24小时)实现无燃煤供电。英国因在全球首个使用燃煤发电而引领世界工业革命,而今它正在准备放弃19世纪以来的看家法宝。绿色和平组织能源部负责人汉娜·马丁(Hannah Martin)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第一天没有煤炭,这是能源转型的一个分水岭。全球已经在向低碳经济进军。”  2017年5月8日至12日,全国人
期刊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刘入兵撰文说,实践中,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及法院、检察院有关工作报告时,政府及法院、检察院领导高度重视,报告工作内容翔实,态度诚恳。但是在审议工作时,有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者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不愿意发言。究其原因,要么是准备不足,怕说不到点子上;要么感觉与被审议单位熟悉,担心谈了不足,被审议单位不高兴,熟人不高兴。因此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言时,好话说得多,不
期刊
推进人大代表更好更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是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16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人大组织开展“发挥代表作用,助力小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以“助推小康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人大代表小康行活动项目认领清单”和“代表认领项目完成情况公示清单”等“三张清单”为主要抓手,推进各级人大代表收集反映民意、兴办民生实事,增强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效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期刊
中西方在民主理念、民主模式等方面存在实质差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也大不相同。就它们的组成人员来说,西方国家的议员是一种政治职业,而我国的人大代表大多是兼职的。在代表(议员)权利的保障方面,中外有相近之处,但也存在差别。在两者之间作些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人大制度是有益的。  一、关于代表和议员法律保护的比较  中外代表和议员的法律保护,基本上是围绕两个方面规定的,一个是
期刊
2017年3月2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破解执行难工作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朱乃振强调,要发挥咨询委员会作用,突出重点,找准节点,攻克难点。经了解得知,牡丹江市人大内司委、城环委都分别在几年前就组建了咨询委,而且引来一些同等城市人大同行的学习考察。对此,市人大内司委、城环委和法工委负责人细说其详。  工作力不从心,想起利用外脑  内司委主任委员王疏峰说,那是2012
期刊
听证制度,作为保障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机制,主要应用于司法、行政处罚、价格决策、环境评估、立法等领域,已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立法作為民主法治的起点,更需要得到公众的参与及认可。因此地方人大在履行作为良好民意表达综合机制的法定职责时,应当有意识地扩大立法民主、完善立法听证制度。  自2000年《立法法》颁布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其
期刊
开展特定问题调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下称《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责,但与人大行使的其他监督方式相比,特定问题调查这一监督的“重型武器”几乎处于“沉睡状态”[1]。近年来,虽时有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特定问题调查的新闻见诸报端,但该制度的运用仍属凤毛麟角之态,且县、市、省各级人大对该制度的运用呈现出层级越高、运用越少的现状。2016年6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期刊
按照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但是人们往往专注于如何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而忽略了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们往往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何改革,如何更好地有效运转,如何更好地保证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而忽视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也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地方。这里存在着两个误解
期刊
在立法问题上,应该破除所谓主导立法的迷思。对此我有三个观点。  第一,在立法程序中一般很难辨别谁是主导。总的来说,一部法律的完成,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谁来主导的问题。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等国家法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和分工都有明确界定。政府动议法案,人大审议通过,这是一个常态化的程序。如果一部法规,由人大自己启动立法调研,自己动议修订,最后由人大通过,那么可以说,这是人大主导立法。但是,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