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重点省份,自然条件差,贫困面积大,农民收入偏低,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山西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资源型企业多,社会资本多,财政实力相对充足,具有打好扶贫攻坚战的独特省情优势。
新阶段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一扶贫攻坚重点,准确把握省情特點,充分发挥省情优势,加大力度创新举措,着力探索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总抓手,以领导干部包村增收为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培训和集中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的山西特色扶贫开发新路子。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29元增加到2013年的4378.25元,年均增幅20.1%,连续四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发挥地区优势 筑牢产业支撑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落后的农业自然条件造成产业开发滞后、农民增收困难,成为长期以来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
借助煤炭资源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山西一大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实力,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成为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特别是不少企业将实施区域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新领域,在促进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上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各地企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开发、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做出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战略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发挥组织、政策和资源优势,把企业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农村土地、劳动力及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支持引导百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带动数千个贫困村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通过“地下”回报“地上”、“黑色”反哺“绿色”,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一体推进,实现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双赢。这项工程的启动实施,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元素,增加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山西省产业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和精准管理“五位一体”推进思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组织各级各部门精心谋划推介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创优环境搞好服务,积极支持引导省内外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整个工程呈现出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大量工商资本相继进驻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省属国企、省内民营企业和驻晋央企、省外知名企业在内的230多家企业,在58个贫困县(含省定)开工建设项目233个,涉及总投资799.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2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40个。如全国畜牧养殖加工知名企业天津宝迪集团,全国排名前列的农产品物流企业江苏润恒集团,以及北京汇源集团、北京枫彩集团、山东烟台塔山集团等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大连雪龙黑牛集团、内蒙科尔沁牛业集团、丽珠集团、同仁堂集团也在洽谈对接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省属国企加大力度与省内外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推进产业扶贫,阳煤集团与六味斋集团、粟海集团,晋能集团与九牛牧业、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与康培集团,山煤集团与比亚迪集团合作实施的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相继落地或开工建设,省属国企立足自身资本、管理优势,与省外企业具备的品牌、市场优势强强联合,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同时,省内知名民营企业也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如山西大象集团在武乡、闻喜、沁县等地实施的肉鸡产业化扶贫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在岚县、兴县等地实施的生猪产业化扶贫项目相继落地。
二是有效培育和提升了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少企业依托龙头建设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品牌打造,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效益强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当地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如潞宝集团与山东金和生食品公司合作,一期投资10亿元在沁县建设集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宰杀冷藏、肉食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带动周边村3万名农村劳动力生产增收,肉鸡养殖加工业将成为支撑全县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三是与农民利益联结紧,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企业在产业扶贫开发中,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土地流转,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农民增收。如荣博集团投资4.2亿元在万荣县建设了集工厂化育苗中心、设施栽培、辣椒深加工、农产品物流和园区旅游为一体的有机辣椒现代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公司除一次性流转西景等三个村土地1200亩,直接为农民增收1260万元,还可带动周边8个村的5000余农户通过种植辣椒和进入园区打工实现增收。初步统计,这些项目全部运营投产后,可为当地创造出10万个以上不离乡土的劳动就业岗位,成为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增收的骨干力量。
四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有效推进“一县一业”发展步伐。企业结合各地区域比较优势,将产业扶贫开发的重点投向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性农业建设和生态旅游等领域。晋北地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加工为主的牛、羊一体化产业开发项目;临汾市西山地区围绕百万亩有机水果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有机干鲜果畜禽循环种养加项目;运城市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开发项目。江苏润恒集团投资36亿元在夏县实施了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2.7亿元,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年冷藏配送农副产品376万吨,交易额251亿元,带动夏县151个贫困村、4.17万农户发展生产,解决周边各县200余万亩苹果的销路问题,对当地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 五是产业开发与“四荒”治理流域开发相互结合同步推进。不少企业结合当地实际,做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开发性农业建设三大任务同步推进。如忻州周通煤业集团投资9.4亿元,在岢岚县杨坪乡中寨沟流域流转“四荒”地5.9万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对流域内8个自然村困难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带动1000余户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产增收。繁峙县矿产品有限公司实施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在安家山等4个村整理土地2544亩,新增水浇地1400亩,发展蔬菜大棚1000座,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经过几年努力,全省贫困地区将发展起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规模化产业开发基地,为农民增收筑牢产业支撑。这项符合山西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扶贫开发创新之举,不仅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而且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成为全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龙头工程和总抓手。
启动就业培训 提高增收能力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高,特别是绝对数额还很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畸重,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有限,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实现稳定就业技能不足。
据统计,2013年全省412万扶贫对象中,有334.9万劳动力,其中30-55岁妇女劳动力有103.9万。为帮助这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我们坚持一手抓产业开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一手抓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特别是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了数以万计不离乡土的就业岗位的基础上,今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启动实施了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提出要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依托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及其他就业岗位,组织企业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通过加大就业培训补助力度,创新就业培训工作机制,实行培训资金补助和稳定就业相挂钩,做到培训就业紧密衔接,产业开发和就业增收相互促进。
在省级资金补助和任务落实上,实行“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就业一名男贫困劳动力补助1000元,女贫困劳动力补助1200元,确保每年有5万名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除此之外,近年来全省瞄准农村困难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新生代“两后生”,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每年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人次,转移就业率80%以上,转移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在 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工作,帮助贫困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累计资助各类贫困生5.3万人;瞄准在乡务农青壮年劳动力,每年開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技术培训7万人次;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每年支持万名以上的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学历教育,打好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基础。
以上各项措施,共同构成了山西省帮助贫困劳动力提高素质、就业增收的支持体系。这样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让愿意走出家门的农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愿意留在农村的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暂时离不开家门的有兼职岗位,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农村“零就业”家庭,让农村妇女贫困劳动力都有半年活可干,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务工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
实施扶贫搬迁 改变发展环境
残垣沟壑纵横,山庄窝铺众多,是山西省贫困地区最显著的一大特点。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长期欠账,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欠缺,对其进行投资建设成本很大,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就是易地扶贫搬迁。
山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1996年开始试点,之后逐年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2011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五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山庄窝铺移民搬迁目标任务,并作为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五件实事”之一。省级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以每年10万贫困人口的规模,加大力度推进。到去年底,全省累计搬迁近万个山庄窝铺,涉及20.7万户、75.8万贫困人口。搬迁后移民群众有房住,有工做,有活干,生产生活彻底改变,思想观念更新解放,不仅实现了增收脱贫,而且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工作中,各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一是以城镇化安置为方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因地制宜采取县城周边建设移民新区集中安置、城郊或中心镇配套产业开发建设移民新村、中心村就近安置和群众自主选择搬迁去向等各具特色的安置方式,支持移民群众进城入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是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对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实施二、三产业为重点的就业培训计划;对城郊和中心村安置的搬迁户,同步落实产业开发措施。安排产业开发专项奖补资金,支持企业结合产业开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稳定的生产门路和就业增收渠道。
三是支持各级增加移民补助资金,统筹使用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减轻贫困户搬迁负担。如忻州市对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人口,除省级人均补助5000元以外,市、县两级分别增加人均补助1000元,三年时间支持11万贫困人口实施搬迁,全市90%以上的移民安置在县城或城郊,城镇化率提高三个百分点。阳高县以发展设施蔬菜业为依托,整合片区扶贫攻坚试点项目和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捆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试点等项目资金,在县城新区集中建设“设施农业—安置新房”一体化移民新村,实现了移民搬迁和产业开发同步推进。 今年,省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新启动实施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易地扶贫搬迁越来越成为山西扶贫开发的重要品牌和显著亮点。预计到2016年前,全省将基本完成山庄窝铺搬迁,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地区农民生存发展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持续加大投入 立体推进扶贫
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是山西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区域。近年来,我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持续加大扶贫开发综合投入,采取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的办法,统筹抓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立体推进连片特困地區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开始,全省在四年时间内投资600亿元,连续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所等社会事业为主的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去年又决定在五年时间内投入400亿元,按照办一件、成一件、增一件的要求,坚持不懈办好农村“五件实事”,这些工程的实施重点在贫困地区,受益主体是贫困群众,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省委省政府结合完成中央25号文件提出的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在组织开展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办好农村“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决定在七年时间内筹资1000亿元,大力实施以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这些工程的持续扎实推进,必将带来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更大改善。
二是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核心,集中力量实施扶贫攻坚试点规划。2010年,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片区开发重大举措,采取“以片规划、分县实施、突出产业、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办法,四年时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2亿元,支持50个贫困县瞄准集中连片的贫困村实施57个片区开发项目,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干鲜果经济林、特色农业种植和规模养殖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12年开始,又在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选择天镇、五台、岢岚、临县、大宁5个试点县,依托试点县辐射周边县组成3个示范片,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亿元,集中投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主的扶贫攻坚三年试点规划,重点在天镇-阳高-大同示范片发展蔬菜产业,大宁-吉县示范片发展苹果产业,临县-兴县-岚县-岢岚示范片发展核桃经济林、绒山羊和马铃薯产业,通过产业攻坚、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筑牢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
今年,我省按照实施精准扶贫项目规划到村到户要求,进一步整合调动行业部门资源,在吕梁山片区大宁、永和、汾西、隰县、吉县、石楼6个县启动实施了人均两亩以上优质干鲜果的果畜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在太行山片区的天镇、阳高、大同3个县启动实施人均一亩蔬菜的面向京津地区的畜蔬结合产业开发项目,通过连县扩面,扩大产业开发规模,提高扶贫攻坚效果,努力把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加大行业部门支持扶贫攻坚力度。围绕支持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规划,省政府采取明确牵头单位,落实部门责任的办法,组织行业部门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全省先后启动实施“两纵十横”大水网工程,在吕梁山片区开工建设了中部引黄、西山提黄灌溉等重大水利工程,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100座小水库建设向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优先布局,重点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省交通部门重点规划实施7条高速公路,支持贫困地区县县通高速;在临汾、忻州和吕梁3市的23个县,启动实施总面积736万亩的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工程,促进吕梁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综合推进,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整体效益,促进两大片区面貌根本改变。
健全驻村帮扶 落实精准扶贫
1989年开始,山西省连续26年每年抽调省、市、县三级两万多名机关单位干部组成工作队,采取包乡包村办法,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近年来各级工作队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年均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达5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贫困村农民生产增收。
为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促进贫困村收入翻番,2011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了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组织省、市、县三级四大班子及职能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共6010名干部,每人包扶一个行政建制的贫困村,以产业开发为主攻方向,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挥行业优势和部门特点,调动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瞄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上项目搞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包扶村发展增收项目。三年时间,共帮助包扶村落实资金110多亿元,新上项目4万多个,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势头,部分村增幅超过30%,呈现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的可喜局面。这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贫困村培育发展起一批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而且为扶贫开发到村到户,实现精准扶贫奠定了组织基础。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中央25号文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范围,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达到1.6万人,同时整合机关定点扶贫力量,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办法,从省、市、县三级选派2.7万名有培养潜力的干部组成9519支定点扶贫工作队进驻帮扶村,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等工作,做到每个帮扶村有1-2名包村增收干部,3名以上工作队员,对846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及低收入村建立驻村工作队全覆盖。通过领导干部包村、工作队员驻村、机关单位干部联户的办法,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完善起“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
新阶段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这一扶贫攻坚重点,准确把握省情特點,充分发挥省情优势,加大力度创新举措,着力探索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总抓手,以领导干部包村增收为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培训和集中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的山西特色扶贫开发新路子。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29元增加到2013年的4378.25元,年均增幅20.1%,连续四年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
发挥地区优势 筑牢产业支撑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落后的农业自然条件造成产业开发滞后、农民增收困难,成为长期以来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
借助煤炭资源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山西一大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实力,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成为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特别是不少企业将实施区域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新领域,在促进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上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各地企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开发、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做出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战略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发挥组织、政策和资源优势,把企业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农村土地、劳动力及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支持引导百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带动数千个贫困村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通过“地下”回报“地上”、“黑色”反哺“绿色”,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一体推进,实现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双赢。这项工程的启动实施,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元素,增加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山西省产业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和精准管理“五位一体”推进思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组织各级各部门精心谋划推介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创优环境搞好服务,积极支持引导省内外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整个工程呈现出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大量工商资本相继进驻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省属国企、省内民营企业和驻晋央企、省外知名企业在内的230多家企业,在58个贫困县(含省定)开工建设项目233个,涉及总投资799.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7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2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40个。如全国畜牧养殖加工知名企业天津宝迪集团,全国排名前列的农产品物流企业江苏润恒集团,以及北京汇源集团、北京枫彩集团、山东烟台塔山集团等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大连雪龙黑牛集团、内蒙科尔沁牛业集团、丽珠集团、同仁堂集团也在洽谈对接扎实推进。
今年以来,省属国企加大力度与省内外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推进产业扶贫,阳煤集团与六味斋集团、粟海集团,晋能集团与九牛牧业、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太钢集团与康培集团,山煤集团与比亚迪集团合作实施的一批产业扶贫项目相继落地或开工建设,省属国企立足自身资本、管理优势,与省外企业具备的品牌、市场优势强强联合,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同时,省内知名民营企业也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如山西大象集团在武乡、闻喜、沁县等地实施的肉鸡产业化扶贫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在岚县、兴县等地实施的生猪产业化扶贫项目相继落地。
二是有效培育和提升了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不少企业依托龙头建设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品牌打造,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品牌效益强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当地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如潞宝集团与山东金和生食品公司合作,一期投资10亿元在沁县建设集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宰杀冷藏、肉食加工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带动周边村3万名农村劳动力生产增收,肉鸡养殖加工业将成为支撑全县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三是与农民利益联结紧,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企业在产业扶贫开发中,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土地流转,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农民增收。如荣博集团投资4.2亿元在万荣县建设了集工厂化育苗中心、设施栽培、辣椒深加工、农产品物流和园区旅游为一体的有机辣椒现代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公司除一次性流转西景等三个村土地1200亩,直接为农民增收1260万元,还可带动周边8个村的5000余农户通过种植辣椒和进入园区打工实现增收。初步统计,这些项目全部运营投产后,可为当地创造出10万个以上不离乡土的劳动就业岗位,成为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就业增收的骨干力量。
四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有效推进“一县一业”发展步伐。企业结合各地区域比较优势,将产业扶贫开发的重点投向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易地扶贫搬迁、开发性农业建设和生态旅游等领域。晋北地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加工为主的牛、羊一体化产业开发项目;临汾市西山地区围绕百万亩有机水果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有机干鲜果畜禽循环种养加项目;运城市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开发项目。江苏润恒集团投资36亿元在夏县实施了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2.7亿元,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年冷藏配送农副产品376万吨,交易额251亿元,带动夏县151个贫困村、4.17万农户发展生产,解决周边各县200余万亩苹果的销路问题,对当地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 五是产业开发与“四荒”治理流域开发相互结合同步推进。不少企业结合当地实际,做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开发性农业建设三大任务同步推进。如忻州周通煤业集团投资9.4亿元,在岢岚县杨坪乡中寨沟流域流转“四荒”地5.9万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对流域内8个自然村困难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带动1000余户农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产增收。繁峙县矿产品有限公司实施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在安家山等4个村整理土地2544亩,新增水浇地1400亩,发展蔬菜大棚1000座,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经过几年努力,全省贫困地区将发展起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规模化产业开发基地,为农民增收筑牢产业支撑。这项符合山西实际,具有山西特色的扶贫开发创新之举,不仅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而且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成为全省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龙头工程和总抓手。
启动就业培训 提高增收能力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高,特别是绝对数额还很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畸重,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有限,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实现稳定就业技能不足。
据统计,2013年全省412万扶贫对象中,有334.9万劳动力,其中30-55岁妇女劳动力有103.9万。为帮助这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我们坚持一手抓产业开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一手抓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特别是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了数以万计不离乡土的就业岗位的基础上,今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启动实施了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提出要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依托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及其他就业岗位,组织企业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通过加大就业培训补助力度,创新就业培训工作机制,实行培训资金补助和稳定就业相挂钩,做到培训就业紧密衔接,产业开发和就业增收相互促进。
在省级资金补助和任务落实上,实行“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就业一名男贫困劳动力补助1000元,女贫困劳动力补助1200元,确保每年有5万名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除此之外,近年来全省瞄准农村困难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新生代“两后生”,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每年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人次,转移就业率80%以上,转移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在 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雨露计划”改革试点工作,帮助贫困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累计资助各类贫困生5.3万人;瞄准在乡务农青壮年劳动力,每年開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技术培训7万人次;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每年支持万名以上的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学历教育,打好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基础。
以上各项措施,共同构成了山西省帮助贫困劳动力提高素质、就业增收的支持体系。这样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让愿意走出家门的农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愿意留在农村的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暂时离不开家门的有兼职岗位,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农村“零就业”家庭,让农村妇女贫困劳动力都有半年活可干,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务工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
实施扶贫搬迁 改变发展环境
残垣沟壑纵横,山庄窝铺众多,是山西省贫困地区最显著的一大特点。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长期欠账,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欠缺,对其进行投资建设成本很大,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就是易地扶贫搬迁。
山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1996年开始试点,之后逐年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2011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五年时间内基本完成山庄窝铺移民搬迁目标任务,并作为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五件实事”之一。省级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以每年10万贫困人口的规模,加大力度推进。到去年底,全省累计搬迁近万个山庄窝铺,涉及20.7万户、75.8万贫困人口。搬迁后移民群众有房住,有工做,有活干,生产生活彻底改变,思想观念更新解放,不仅实现了增收脱贫,而且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工作中,各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一是以城镇化安置为方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因地制宜采取县城周边建设移民新区集中安置、城郊或中心镇配套产业开发建设移民新村、中心村就近安置和群众自主选择搬迁去向等各具特色的安置方式,支持移民群众进城入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是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对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实施二、三产业为重点的就业培训计划;对城郊和中心村安置的搬迁户,同步落实产业开发措施。安排产业开发专项奖补资金,支持企业结合产业开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每个搬迁户都有稳定的生产门路和就业增收渠道。
三是支持各级增加移民补助资金,统筹使用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减轻贫困户搬迁负担。如忻州市对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人口,除省级人均补助5000元以外,市、县两级分别增加人均补助1000元,三年时间支持11万贫困人口实施搬迁,全市90%以上的移民安置在县城或城郊,城镇化率提高三个百分点。阳高县以发展设施蔬菜业为依托,整合片区扶贫攻坚试点项目和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捆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试点等项目资金,在县城新区集中建设“设施农业—安置新房”一体化移民新村,实现了移民搬迁和产业开发同步推进。 今年,省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新启动实施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易地扶贫搬迁越来越成为山西扶贫开发的重要品牌和显著亮点。预计到2016年前,全省将基本完成山庄窝铺搬迁,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贫困地区农民生存发展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持续加大投入 立体推进扶贫
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是山西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区域。近年来,我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持续加大扶贫开发综合投入,采取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的办法,统筹抓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立体推进连片特困地區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开始,全省在四年时间内投资600亿元,连续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所等社会事业为主的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去年又决定在五年时间内投入400亿元,按照办一件、成一件、增一件的要求,坚持不懈办好农村“五件实事”,这些工程的实施重点在贫困地区,受益主体是贫困群众,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省委省政府结合完成中央25号文件提出的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在组织开展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办好农村“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决定在七年时间内筹资1000亿元,大力实施以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这些工程的持续扎实推进,必将带来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更大改善。
二是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核心,集中力量实施扶贫攻坚试点规划。2010年,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片区开发重大举措,采取“以片规划、分县实施、突出产业、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办法,四年时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2亿元,支持50个贫困县瞄准集中连片的贫困村实施57个片区开发项目,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干鲜果经济林、特色农业种植和规模养殖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012年开始,又在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选择天镇、五台、岢岚、临县、大宁5个试点县,依托试点县辐射周边县组成3个示范片,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亿元,集中投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主的扶贫攻坚三年试点规划,重点在天镇-阳高-大同示范片发展蔬菜产业,大宁-吉县示范片发展苹果产业,临县-兴县-岚县-岢岚示范片发展核桃经济林、绒山羊和马铃薯产业,通过产业攻坚、连片开发、综合治理,筑牢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
今年,我省按照实施精准扶贫项目规划到村到户要求,进一步整合调动行业部门资源,在吕梁山片区大宁、永和、汾西、隰县、吉县、石楼6个县启动实施了人均两亩以上优质干鲜果的果畜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在太行山片区的天镇、阳高、大同3个县启动实施人均一亩蔬菜的面向京津地区的畜蔬结合产业开发项目,通过连县扩面,扩大产业开发规模,提高扶贫攻坚效果,努力把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加大行业部门支持扶贫攻坚力度。围绕支持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规划,省政府采取明确牵头单位,落实部门责任的办法,组织行业部门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全省先后启动实施“两纵十横”大水网工程,在吕梁山片区开工建设了中部引黄、西山提黄灌溉等重大水利工程,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100座小水库建设向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优先布局,重点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省交通部门重点规划实施7条高速公路,支持贫困地区县县通高速;在临汾、忻州和吕梁3市的23个县,启动实施总面积736万亩的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工程,促进吕梁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综合推进,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整体效益,促进两大片区面貌根本改变。
健全驻村帮扶 落实精准扶贫
1989年开始,山西省连续26年每年抽调省、市、县三级两万多名机关单位干部组成工作队,采取包乡包村办法,深入贫困乡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近年来各级工作队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年均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达5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贫困村农民生产增收。
为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促进贫困村收入翻番,2011年开始,我省启动实施了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组织省、市、县三级四大班子及职能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共6010名干部,每人包扶一个行政建制的贫困村,以产业开发为主攻方向,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挥行业优势和部门特点,调动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瞄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上项目搞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包扶村发展增收项目。三年时间,共帮助包扶村落实资金110多亿元,新上项目4万多个,包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势头,部分村增幅超过30%,呈现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的可喜局面。这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贫困村培育发展起一批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而且为扶贫开发到村到户,实现精准扶贫奠定了组织基础。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中央25号文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范围,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达到1.6万人,同时整合机关定点扶贫力量,采取抽硬人、硬抽人的办法,从省、市、县三级选派2.7万名有培养潜力的干部组成9519支定点扶贫工作队进驻帮扶村,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等工作,做到每个帮扶村有1-2名包村增收干部,3名以上工作队员,对846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及低收入村建立驻村工作队全覆盖。通过领导干部包村、工作队员驻村、机关单位干部联户的办法,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完善起“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组织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