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杀出一条生路,就必须走出重讲解分析的误区,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语言训练上,将语言的积淀,以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强调;词汇教学
Language lessons to reinforce vocabulary teaching
Shi Chun
【Abstract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blaze a way out, we must get out of re-explaining the error, the teaching focus on language training on the language of accumulation, as well as reading and thinking time and space to the students
【Keywords】Language lessons; stress; vocabulary teaching
近段翻阅相关的教育刊物,发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改措施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有关什么《新大纲》的颁布呀,《语文课程标准》的讨论呀,专家们洋洋洒洒的宏沦,确实使笔者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但品味之余,我也遗憾地发现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方面,却被大家所忽略所忽视。联系笔者多年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离开这一根本问题而奢谈什么“人文内涵”“感性把握”“能力提高”等等,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我常想,中小学语文教学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生却没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杀出一条生路,就必须走出重讲解分析的误区,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语言训练上,将语言的积淀,以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而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词汇关。
我们知道,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我喜欢把写作比作盖房、炒菜,而词语像是砖块、木头、沙子,和炒菜所需的原料一样。写作需要技艺,正如盖房、炒菜需要技术一样,但不管房子图纸设计多妙,工匠的手艺多高,厨师的手艺多好,少了这些基本的“材料”,一切都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没有对大量鲜活词汇的把握和积累,就不能奢谈其他能力的提高。而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缺的恰是这方面的积累;有感于此,我认为追本溯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词语的教学还应摆到应有的地位。
语文课的根本目的、任务,是教育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说白一些,语文教学应是以词汇为核心的教学。
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收集、运用词汇的主动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在蓄词上下功夫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更应该首先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一个语汇贫乏,用词单凋,缺乏鲜活表达能力的语文老师是无论如何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你饱含感情在讲台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地运用恰当语言讲课时,学生不被你迷倒才怪。冰心曾讲过一个作文得120分的故事。原来,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十二个“十分光荣”、“分快乐”、“十分高兴”之类的语句,教师一算,就批给他120分。这个描述词汇贫乏、用词单凋的笑话,对师生都有启示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积累,把课文中一些精炼的词语,优美的片断,名言警句,俗语,成语加以摘抄、概括、要求学生备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词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的不断产生,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词语被淘汰或赋予新义留用。据有关专家统计,每年净增新词800余条,其中常用的新词有700多条,这些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如:软着陆、T恤衫、发烧友、追星族、炒鱿鱼,克隆、软件、上网、网虫、泡吧、彩霸、快餐文化、走穴、反恐、基地组织……举不胜举,对于这些词语,纵使孔子再生,鲁迅复活,他们也定会听得一头雾水!因此,对于这些词语可引入课堂,若只拘泥于课本中的那些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平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报纸杂志,多收听广播,这样,既能拓宽视野,又能丰富词汇。
最后,还应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词汇。蓄词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英国作家惠夫特说:“文学是适当的词汇放在适当的地方。”同样是“看”,“一双眼睛百种看法”,“瞧、瞅、瞟、瞄、盯、瞪………凝视、审视、窥视、俯视、怒视………回望、瞻望、瞭望、眺望、遥望……”
数量之多,其实何止百种;而各种东西的单位称,也有千差万别,一泓清水、一江春水、一绺头发、一湍急流、一爿店、一弯新月、一抹斜月、一勾残月、一轮圆月……。词汇丰富了,就要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培养对于词语性能高度的敏感,每周可设一节词汇活动课,让学生交流,运用词汇,可出几道联词成段练习,亦可选一两个常用词或最有活力的单字加以联想,比一比大家的词汇量,这样提高了运用能力,也增加了词语的积累。还可以拿出一两篇学生作文,选择,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的目的。
其实呀!语言积累的方法很多,如有的人就总结出要“三勤、三多”,就是“勤收集、勤比较、勤联想;多写、多说、多记”。我想强凋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目前各种纷沓而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面前,我们在借鉴、吸收之余,切不可放松“词汇”的教学。余应源先生说得好,“语文课从来立足于言语形式,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当你积得厚了,也就可以南溟北海“逍遥游”了。
【关键词】语文课;强调;词汇教学
Language lessons to reinforce vocabulary teaching
Shi Chun
【Abstract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blaze a way out, we must get out of re-explaining the error, the teaching focus on language training on the language of accumulation, as well as reading and thinking time and space to the students
【Keywords】Language lessons; stress; vocabulary teaching
近段翻阅相关的教育刊物,发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改措施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有关什么《新大纲》的颁布呀,《语文课程标准》的讨论呀,专家们洋洋洒洒的宏沦,确实使笔者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但品味之余,我也遗憾地发现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方面,却被大家所忽略所忽视。联系笔者多年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离开这一根本问题而奢谈什么“人文内涵”“感性把握”“能力提高”等等,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我常想,中小学语文教学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学生却没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杀出一条生路,就必须走出重讲解分析的误区,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语言训练上,将语言的积淀,以及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而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词汇关。
我们知道,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我喜欢把写作比作盖房、炒菜,而词语像是砖块、木头、沙子,和炒菜所需的原料一样。写作需要技艺,正如盖房、炒菜需要技术一样,但不管房子图纸设计多妙,工匠的手艺多高,厨师的手艺多好,少了这些基本的“材料”,一切都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没有对大量鲜活词汇的把握和积累,就不能奢谈其他能力的提高。而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缺的恰是这方面的积累;有感于此,我认为追本溯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词语的教学还应摆到应有的地位。
语文课的根本目的、任务,是教育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说白一些,语文教学应是以词汇为核心的教学。
该怎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积累词汇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收集、运用词汇的主动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在蓄词上下功夫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一方面更应该首先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一个语汇贫乏,用词单凋,缺乏鲜活表达能力的语文老师是无论如何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你饱含感情在讲台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地运用恰当语言讲课时,学生不被你迷倒才怪。冰心曾讲过一个作文得120分的故事。原来,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了十二个“十分光荣”、“分快乐”、“十分高兴”之类的语句,教师一算,就批给他120分。这个描述词汇贫乏、用词单凋的笑话,对师生都有启示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积累,把课文中一些精炼的词语,优美的片断,名言警句,俗语,成语加以摘抄、概括、要求学生备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
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有意识地搜集、记录各种类型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词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的不断产生,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词语被淘汰或赋予新义留用。据有关专家统计,每年净增新词800余条,其中常用的新词有700多条,这些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如:软着陆、T恤衫、发烧友、追星族、炒鱿鱼,克隆、软件、上网、网虫、泡吧、彩霸、快餐文化、走穴、反恐、基地组织……举不胜举,对于这些词语,纵使孔子再生,鲁迅复活,他们也定会听得一头雾水!因此,对于这些词语可引入课堂,若只拘泥于课本中的那些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平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报纸杂志,多收听广播,这样,既能拓宽视野,又能丰富词汇。
最后,还应加强写作实践,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词汇。蓄词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英国作家惠夫特说:“文学是适当的词汇放在适当的地方。”同样是“看”,“一双眼睛百种看法”,“瞧、瞅、瞟、瞄、盯、瞪………凝视、审视、窥视、俯视、怒视………回望、瞻望、瞭望、眺望、遥望……”
数量之多,其实何止百种;而各种东西的单位称,也有千差万别,一泓清水、一江春水、一绺头发、一湍急流、一爿店、一弯新月、一抹斜月、一勾残月、一轮圆月……。词汇丰富了,就要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培养对于词语性能高度的敏感,每周可设一节词汇活动课,让学生交流,运用词汇,可出几道联词成段练习,亦可选一两个常用词或最有活力的单字加以联想,比一比大家的词汇量,这样提高了运用能力,也增加了词语的积累。还可以拿出一两篇学生作文,选择,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的目的。
其实呀!语言积累的方法很多,如有的人就总结出要“三勤、三多”,就是“勤收集、勤比较、勤联想;多写、多说、多记”。我想强凋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目前各种纷沓而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面前,我们在借鉴、吸收之余,切不可放松“词汇”的教学。余应源先生说得好,“语文课从来立足于言语形式,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当你积得厚了,也就可以南溟北海“逍遥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