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1月26日,凯文·罗林斯还以戴尔CEO身份访华,并在公开场合大谈戴尔的社会责任,意在重塑戴尔形象。然而,没过几天,就传来他辞职的消息。强大的业绩压力,让他别无选择。
戴尔和罗林斯终于没能抵抗住华尔街的压力。1月31日,戴尔公司宣布,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已重新担任CEO,以取代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此前所任职位,此次任命即时生效。
而就在罗林斯辞职的前几天,1月26日,凯文·罗林斯还以戴尔CEO的身份访华,参加了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北京大学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在北京举办的“外商投资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高层对话活动,他演讲的话题是社会责任。他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戴尔以前所“不为人知”的一面——对社会责任的看重。
然而,对戴尔公司来说,当前面临的紧迫和现实的问题却是如何尽快提升业绩——虽然以前一门心思埋头赚钱的戴尔也到了对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重视的时候了。戴尔最近表示,截至2007年2月3日的2007财年第四财季营收和利润都将低于分析人士此前的预期,而此前戴尔已连续几个财季利润下滑,已遭到华尔街的强烈不满。尽管迈克尔.戴尔本人力挺过罗林斯,但最终罗林斯还是没能逃脱“下课”的命运。
罗林斯成了“替罪羊”?
2004年7月,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将首席执行官“让贤”给凯文·罗林斯,凯文·罗林斯一下子被推上了美国乃至全球PC产业的前台。凯文·罗林斯也借此登上了他个人事业的巅峰。然而,罗林斯当上CEO后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2005年8月,戴尔公布的截至2005年8月4日的2006财年第二财季收入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期,这似乎成了戴尔辉煌历程的“拐点”。此后,几个财季的业绩大都不理想。多年笼罩在戴尔头上的光环开始消失。
如果没有竞争对手惠普的对比,戴尔和罗林斯受到的压力会小些。在戴尔接连几个财季业绩下滑的同时,戴尔最大的竞争对手惠普的财报却是优于预期。有人认为,在罗林斯率先发起的价格战中,戴尔并没有获胜,反而使得自己市场老大的地位受到威胁。据有关分析机构统计显示,戴尔去年第三、四季度的PC出货量都被惠普超越,虽然其全年销量仍是全球老大。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artin Reynolds说:“戴尔真正的问题是:惠普在复兴,而戴尔无法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收复失地。”而且,作为戴尔主要战场的企业级用户市场,需求在减少,仅呈个位数增长,但惠普在该市场却逐渐壮大。Reynolds还指出,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消费者现在也不愿意从互联网上订购PC了,戴尔原来采用的直销模式变得水土不服。
“戴尔的消费市场一直存在问题,消费领域收入仅占戴尔收入的小部分。消费者若想在买之前体验一下产品,要去零售店,而戴尔一直是通过网上和电话销售产品。”IDC 分析师Richard Shim说:“戴尔近两年来不得不面对商业PC市场下滑的趋势,而其他公司,如惠普、苹果、Acer利用了消费市场的优势,而戴尔没有。”
“罗林斯的辞职并不让人吃惊,戴尔近来财报表现不好,罗林斯的日子不好过。” 有分析师称,因罗林斯在任期间业绩不佳以及公司屡遭负面新闻,华尔街投资者对罗林斯的不满情绪正与日俱增。此前,外界曾多次有呼声要求罗林斯辞职。
尽管在是否继续坚持任用罗林斯的问题上,迈克尔·戴尔曾经很“坚决”。迈克尔·戴尔曾表示,过去10年中,罗林斯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并非他一个人的责任, “凯文·罗林斯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事实上,戴尔公司一直由戴尔和罗林斯共同管理。接近戴尔公司的人士说:“戴尔公司的真正领导人一直是迈克尔·戴尔,很多决策都是两人来决策的。”但最终需要为“业绩下滑”负责的只能是罗林斯。
戴尔能让华尔街满意吗?
华尔街普遍认为罗林斯应该“下课”,由迈克尔·戴尔再次出山。戴尔董事会最终还是向华尔街“屈服了”。
戴尔董事会首席董事塞缪尔·纳恩(Samuel Nunn)表示,作为公司创始人,戴尔本人是引领公司重获活力的最佳人选。他说:“正是戴尔本人创立了直销模式,并在过去23年中对公司了如指掌。在目前情况下,也只有戴尔重新执掌公司最为合适。”
而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artin Reynolds却认为,可以接替罗林斯的合适人选应该具有国际销售经验,美国联邦快递或FedEx这类公司的经理人应该是合适的人选。他认为,现在戴尔存在的问题是销售渠道和市场部署,而不是技术或运营问题。
NPD Techworld分析师Stephen Baker则说,换人也不会带来奇迹。“这次人事调整是在安慰投资人。” 投资银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Brent Bracelin也认为,戴尔这次重新出山其实是迫于市场压力。
已重新担任戴尔CEO职位的迈克尔·戴尔在1月31日接受外界采访时承认,公司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仍有待提高,并表示今后“数月和数个季度内”公司将实施新策略。
虽然戴尔本人并没有直接批评前CEO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但表示公司很多隐性资产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他说:“其实前段时间公司本来可以运营得更好一些。”戴尔还表示,过去10年中,他与罗林斯一起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只是目前需要对管理结构加以改变。“目前公司需要加强和简化管理层,然后再加强执行力度。”戴尔说。
还有一位分析师称:“戴尔没有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戴尔的产品很呆、很丑,罗林斯在销售上很有经验,但不理解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而且在采用AMD处理器上反应也比较慢,被惠普抢夺了商机。”戴尔近来推出了Dell 2.0计划,想扭转这种劣势,改变产品设计。但被问及今后是否会改变产品设计流程及市场营销手段时,戴尔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戴尔表示,今后仍可在压缩开支上做文章,同时会注重客户服务等事宜。
迈克尔·戴尔自从两年前把CEO宝座“让贤”给凯文·罗林斯后,他似乎在尽量“退居幕后”。而重执CEO权杖后的迈克尔.戴尔又回到了业界“前台”,他今后的一举一动将难以逃避业界和华尔街的关注和评判。迈克尔·戴尔能让戴尔公司的业绩重回正轨吗?
戴尔和罗林斯终于没能抵抗住华尔街的压力。1月31日,戴尔公司宣布,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已重新担任CEO,以取代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此前所任职位,此次任命即时生效。
而就在罗林斯辞职的前几天,1月26日,凯文·罗林斯还以戴尔CEO的身份访华,参加了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北京大学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在北京举办的“外商投资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高层对话活动,他演讲的话题是社会责任。他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戴尔以前所“不为人知”的一面——对社会责任的看重。
然而,对戴尔公司来说,当前面临的紧迫和现实的问题却是如何尽快提升业绩——虽然以前一门心思埋头赚钱的戴尔也到了对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重视的时候了。戴尔最近表示,截至2007年2月3日的2007财年第四财季营收和利润都将低于分析人士此前的预期,而此前戴尔已连续几个财季利润下滑,已遭到华尔街的强烈不满。尽管迈克尔.戴尔本人力挺过罗林斯,但最终罗林斯还是没能逃脱“下课”的命运。
罗林斯成了“替罪羊”?
2004年7月,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将首席执行官“让贤”给凯文·罗林斯,凯文·罗林斯一下子被推上了美国乃至全球PC产业的前台。凯文·罗林斯也借此登上了他个人事业的巅峰。然而,罗林斯当上CEO后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2005年8月,戴尔公布的截至2005年8月4日的2006财年第二财季收入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期,这似乎成了戴尔辉煌历程的“拐点”。此后,几个财季的业绩大都不理想。多年笼罩在戴尔头上的光环开始消失。
如果没有竞争对手惠普的对比,戴尔和罗林斯受到的压力会小些。在戴尔接连几个财季业绩下滑的同时,戴尔最大的竞争对手惠普的财报却是优于预期。有人认为,在罗林斯率先发起的价格战中,戴尔并没有获胜,反而使得自己市场老大的地位受到威胁。据有关分析机构统计显示,戴尔去年第三、四季度的PC出货量都被惠普超越,虽然其全年销量仍是全球老大。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artin Reynolds说:“戴尔真正的问题是:惠普在复兴,而戴尔无法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收复失地。”而且,作为戴尔主要战场的企业级用户市场,需求在减少,仅呈个位数增长,但惠普在该市场却逐渐壮大。Reynolds还指出,在美国以外的市场,消费者现在也不愿意从互联网上订购PC了,戴尔原来采用的直销模式变得水土不服。
“戴尔的消费市场一直存在问题,消费领域收入仅占戴尔收入的小部分。消费者若想在买之前体验一下产品,要去零售店,而戴尔一直是通过网上和电话销售产品。”IDC 分析师Richard Shim说:“戴尔近两年来不得不面对商业PC市场下滑的趋势,而其他公司,如惠普、苹果、Acer利用了消费市场的优势,而戴尔没有。”
“罗林斯的辞职并不让人吃惊,戴尔近来财报表现不好,罗林斯的日子不好过。” 有分析师称,因罗林斯在任期间业绩不佳以及公司屡遭负面新闻,华尔街投资者对罗林斯的不满情绪正与日俱增。此前,外界曾多次有呼声要求罗林斯辞职。
尽管在是否继续坚持任用罗林斯的问题上,迈克尔·戴尔曾经很“坚决”。迈克尔·戴尔曾表示,过去10年中,罗林斯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并非他一个人的责任, “凯文·罗林斯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事实上,戴尔公司一直由戴尔和罗林斯共同管理。接近戴尔公司的人士说:“戴尔公司的真正领导人一直是迈克尔·戴尔,很多决策都是两人来决策的。”但最终需要为“业绩下滑”负责的只能是罗林斯。
戴尔能让华尔街满意吗?
华尔街普遍认为罗林斯应该“下课”,由迈克尔·戴尔再次出山。戴尔董事会最终还是向华尔街“屈服了”。
戴尔董事会首席董事塞缪尔·纳恩(Samuel Nunn)表示,作为公司创始人,戴尔本人是引领公司重获活力的最佳人选。他说:“正是戴尔本人创立了直销模式,并在过去23年中对公司了如指掌。在目前情况下,也只有戴尔重新执掌公司最为合适。”
而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Martin Reynolds却认为,可以接替罗林斯的合适人选应该具有国际销售经验,美国联邦快递或FedEx这类公司的经理人应该是合适的人选。他认为,现在戴尔存在的问题是销售渠道和市场部署,而不是技术或运营问题。
NPD Techworld分析师Stephen Baker则说,换人也不会带来奇迹。“这次人事调整是在安慰投资人。” 投资银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Brent Bracelin也认为,戴尔这次重新出山其实是迫于市场压力。
已重新担任戴尔CEO职位的迈克尔·戴尔在1月31日接受外界采访时承认,公司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仍有待提高,并表示今后“数月和数个季度内”公司将实施新策略。
虽然戴尔本人并没有直接批评前CEO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但表示公司很多隐性资产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他说:“其实前段时间公司本来可以运营得更好一些。”戴尔还表示,过去10年中,他与罗林斯一起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只是目前需要对管理结构加以改变。“目前公司需要加强和简化管理层,然后再加强执行力度。”戴尔说。
还有一位分析师称:“戴尔没有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戴尔的产品很呆、很丑,罗林斯在销售上很有经验,但不理解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而且在采用AMD处理器上反应也比较慢,被惠普抢夺了商机。”戴尔近来推出了Dell 2.0计划,想扭转这种劣势,改变产品设计。但被问及今后是否会改变产品设计流程及市场营销手段时,戴尔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戴尔表示,今后仍可在压缩开支上做文章,同时会注重客户服务等事宜。
迈克尔·戴尔自从两年前把CEO宝座“让贤”给凯文·罗林斯后,他似乎在尽量“退居幕后”。而重执CEO权杖后的迈克尔.戴尔又回到了业界“前台”,他今后的一举一动将难以逃避业界和华尔街的关注和评判。迈克尔·戴尔能让戴尔公司的业绩重回正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