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消融法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一种递进式消融法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3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年龄(54.8±11.4)岁,病程(36.5±9.8)个月。按以下顺序进行递进式消融:环肺静脉前庭消融达肺静脉电学隔离,左心房顶部和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针对房颤转变的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Carto激动标测结合拖带技术以明确其机制,并力求通过消融终止。结果递进式消融法使88.2%患者房颤节律发生变化(直接终止或转变为房扑/房速),61.8%直接通过消融恢复窦性心律。随访(12.6±6.2)个月,82.4%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42.9%服用胺碘酮)。结论递进式消融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一种有效方案。

其他文献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它通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也可出现在心脏结构正常的健康年轻人。延迟后除极作为一种触发机制,能够导致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大量研究证实,延迟后除极与心肌钙离子的异常释放有关。因此,心肌肌浆网钙释放通道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严重左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其效果是肯定的.许多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已经证实,CRT能减轻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人住院次数,延长患者寿命。但有研究结果表明,约25%~30%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T并未显示出明确的治疗效果。应用CRT效果差的这部分患者被称为“无反应者”(nonresponders)。对此目前有3种解释:(1)
习近平总书记8月17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重申了三次分配的方式,也引出坊间网上对分配的议论。笔者对分配方式作一点思考。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说了五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的目标。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
期刊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CN)各亚型及其调控因子环腺苷酸(cAMP)的基因转录,探讨房颤患者心房肌超极化激活电流(If)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心外科心脏瓣膜病需开胸换瓣的病人45例,分为两组,其中房颤者27例,窦性心律者18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HCN1、HCN2、HCN4、cAMP的mRNA的含量
我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吕其明。今年6月29日我荣幸地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七一勋章”,十分激动,十分感恩,由衷地感谢党组织的关怀备至,让我倍感温暖。  上海是我的家,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1949年5月26日,19岁生日那天,我跟随华东军区文工团员们一路南下来到上海,那晚我和战友们睡在上海老北站候车室的条凳上。第二天,上海解放,我精神抖擞地背着小提琴盒子,和大部队一起大踏步行进在上海的大马路上。
期刊
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治疗;左心室导线采用经心脏静脉血管径路植入或开胸直接缝合左心室心外膜导线。植入术后定期随访,分析患者心功能、活动耐量、生活质量评分、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的变化,评价CRT的临床疗效,测试起搏参数并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AV间期和VV间期。结果21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反复心悸1个月余,美托洛尔或普罗帕酮治疗无效。体格检查: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早搏与交界性逸搏、室性早搏(室早)等;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最慢心率45次/min,最快心率216次/min,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长〉4h,清醒时以心动过速为主,
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发热、咳嗽伴气短1周”入院。1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3℃咳嗽、咳黄痰、活动时气短伴夜间不能平卧,无双下肢水肿和尿量减少。平时体力活动略受限,快步行走时出现气短,无胸痛、后背痛以及上肢放射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QRS时限198ms(图1)。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满意。发现蛋白尿3年。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及心外膜标测部位电恢复性质在诱发猪心室颤动(室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长白猪7、大,记录心电图的同时用10极单极电极记录心外膜动作电位,构建激动恢复间期(ARI)和QT间期恢复曲线。评价心外膜局部ARI和体表心电图电恢复性质同室颤阈值间的父系。结果局部ARI恢复曲线坡度与QT间期恢复曲线坡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25,P=0.018)。窀颤阈值同右心室心尖部ARI恢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起搏器,植入导线通常都是经上腔静脉途径。如导线无法到达上腔静脉,选择开胸途径植入心外膜电极是一种选择,但患者往往不愿接受开胸手术。此时,经股静脉或髂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是一种有效的备选方法。笔者在新加坡学习期间,见证经髂静脉途径植入ICD和起搏器各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