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是衡量非公企业党建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数据分析(SPSS)可以得知,影响党员职工非公党建认同度的主要因素有:党员的文化程度、所在企业的类型、业主对非公党建的态度、党员和党组织发挥的作用、党组织活动的频度等,其中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影响最为显著。要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的认同度,需要以优化党员素质为基础,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以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增强党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以争取业主认同为关键,消除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顾虑;以增强党建实效为标准,构建适合非公企业的党建运行机制;以营造公正的市场机制为条件,提高党员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同。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党的建设;认同度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2-0010-04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而党员是党建工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对南京市151家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问卷调查,试图发现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在党建认同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启示。出于企业类型可能影响因素的考虑,调查选取了规模以上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原生态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作为具有不同党建基础的非公企业类型的代表。国企改制民营企业指由国企改制而催生出的民营企业,与原企业存在较多的党建继承关系,具有一定的党建基础;原生态民营企业指由民间资本投资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党建基础薄弱,但长期接受大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影响;港澳台资企业指由港澳台商投资的民营企业,谈不上有党建基础,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与外资企业有较多的相似性。在300份有效样本中,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占28.9%、原生态民营企业占32.7%、港澳台资企业占38.4%。
一、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状况
鉴于学术界对党建认同问题还鲜有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所谓党建认同是指人们对某一特定领域内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以及由此做出的行为反应。党建认同度指人们对党建工作的认同程度,是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探讨的党建认同主要指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以及对企业党组织活动所持的态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同;二是对企业党员职工群体的认同;三是对企业党组织的认同。
(一)大多数党员对党员身份感到自豪
调查从党员职工对党员身份的感受和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考察。关于党员身份,感到“非常自豪”的占68.6%,认为与“非党员没有区别”或者“无所谓”的占20.7%,选择党员身份“有点不方便”和“不利于在企业的发展”的占2.4%。关于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积极参加”的占86.8%,“兴趣不大”的占9.8%,“不得不参加”的占3.0%,还有0.3%的党员“尽量不参加”。
(二)党员的能力素质赢得普遍赞誉
认为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是优质人才资源”的占被调查者的51.7%;认为他们“工作更出色”和“更有奉献精神”的分别为36.1%和42.5%;认为“与非党员职工一样”的为12.2%,没有一个选择“不如非党员职工”这一项;认为党员在非公企业内的作用“发挥得很好”的占32.1%,选择“发挥了一些作用”的占58.2%;认为“没有发挥作用”或者“不清楚”的分别占3.1%和6.6%。
(三)企业党组织的必要性获得多数认同
关于企业党组织对本企业发挥的作用。被调查者中,选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占66%,选择“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占29.6%,认为“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无关”的占3.4%,另有1%的被调查中选择了“不利于企业发展”。关于“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必要性”,选择“很有必要”的占85.3%,选择“可有可无”和“没有必要”的分别为12.7%和2%。在上述指标当中,“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最具概括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测量指标。
二、影响党员职工党建认同的主要因素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党建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党员的个体特征,如党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二是企业方面的特征,如所在企业的类型、业主对党员身份的态度、对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三是党组织方面的特征,如党组织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与频率等。因为“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是衡量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的一项综合性的指标,下文的分析主要以此为坐标来衡量党员职工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
(一)党员个体特征的影响
1.文化程度的影响。文化程度对党员的党建认同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也就越高。本科、大专、高中、高中以下四个组对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选择比例分别为89%、88.8%、72.5%和28.6%。高中以下这一组还大大低于其它对照组。文化程度是决定党员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往往越客观。
2.收入水平的影响。党员的收入水平和其党建认同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收入水平是反映党员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传统观念认为,收入水平与党员的党建认同度成正比,即党员的收入越高,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度越高。但调查结果并非如此。这说明,作为有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的党员职工,对党组织的评价在整体上并不囿于个人利益,而是表现出了比较客观理性的态度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党龄的影响。不同党龄的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而言,随着党龄的增长,党员对党组织的了解不断加深,对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但调查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非公企业党员作为一个整体,其他因素大于党龄所具有的影响。
4.党员在企业内作用的影响。被调查者中,认为党员在企业内的作用“发挥得很好”的,100%选择了非公党建“很有必要”;认为“发挥了一些”的,选择“很有必要”的比例为82.5%;认为“没有发挥作用”的,选择比例为66.7%。可见,党员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发挥的作用越大,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越高。
(二)企业方面的影响
1.企业类型的影响。本文选取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原生态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作为具有不同党建基础的非公企业类型的代表。非公企业类型与党员的党建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港澳台资企业认同度最高。该企业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7.3%,原生态民营企业次之(80%),国企改制民营企业最低(75.3%),这种结果与三类企业的党建基础正好相反。而在另一份对151名非公业主的党建认同度调查中,国企改制民营企业业主的非公党建认同度最高(91.7%)。在国企改制民营企业,为什么党员的认同度最低、而业主的认同度最高呢?进一步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党员职工中,有94.7%此前在国有企业工作,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企业。这部分党员经历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这一过程可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党建认同度。
2.业主态度的影响。业主的态度与党员非公党建认同之间相关度较高。业主越重视发挥党员作用,越支持党组织活动,党员的党建认同度就越高。在业主重视党员身份的企业,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5.2%,而党员被视为普通职工的企业,选择比例为75.2%。业主支持党组织活动的,所在企业的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占94.8%,而业主不支持组织活动的企业,选择比例仅为66.7%。党员职工作为企业的一名雇员,与业主之间存在被雇佣关系,党员的党建认同度直接受业主态度的影响。
(三)党组织方面的影响
1.党组织在企业内作用的影响。认为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党员职工中,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9.5%;认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选择“很有必要”的比例为62.1%;认为党组织“与企业发展无关”的,选择比例只有20%。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对业主党建认同度的调查完全一致。“有为才能有位”在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调查中再一次得到验证。
在控制了党组织在企业内的作用这一变量以后,业主的态度与党员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消失了;控制了党员在企业内的作用这一变量之后,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与党员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的关系也消失了,只是业主对党员身份的态度与党员的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还存在某些相关性。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我们,党员和党组织在企业内积极作用的大小是影响党员党建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党员的作用又更为重要。
2.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目前,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企业经营活动(53.2%)、政治理论学习(60.1%)和文化娱乐活动(34.8%);党组织活动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学习(63.9%)、文体活动(39.8%)、结合企业经营的专项活动(33.3%)和网络(9.2%)等。我们通常认为,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的党建认同度。但调查显示,活动内容以及形式本身与党员党建认同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并且党组织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与党员党建认同之间也没有显著关系。这与以往的认识并不一致。
3.党组织活动频度的影响。党组织活动的频度与党员的非公党建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频度越高,党员的认同度也越高,这一频度为2个月1次时,认同度最高(96.6%)。但频度在1-6个月之间时,对党员党建认同影响较小,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均在87%以上,当达到6个月以上时,党员的认同度才大幅降低(66.7%),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
三、关于提高党员职工党建认同度的对策与思考
提高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需要从影响其党建认同的主要方面着手。优化党员素质、发挥党组织作用、提高业主党建认同、增强党建实效、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等等,这些举措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以优化党员素质为基础,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严把党员入口关、质量关,这是保证党员素质的基础。追求党员队伍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大显著特征。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发展党员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要把文化素质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条件,建设学习型政党,首要条件是要有大量文化素质高以及具备学习能力的党员,这样才能胜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胜任企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严格党规党纪,抓好思想教育,强化党员角色意识,以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文化教育,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党员,党组织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和组织培训,提高党员的学习能力。
(二)以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增强党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
党员和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程度是影响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党员职工党建认同度的根本途径。第一,党组织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抓好岗位培训,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展现党员在企业内的比较优势。第二,要搞好生产经营,努力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以奋发进取的党员形象、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提高党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第三,要建立党员关爱机制,让困难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企业职工处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劳动强度大,而福利待遇尚有待提高。尽管绝大部分党员并不从个人得失衡量党组织的重要程度,但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无疑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以争取业主认同为关键,消除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顾虑
对非公党建心存疑虑的业主,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与业主之间建立双向的良性互动关系,争取非公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同。其一,可以邀请非党员业主参加党的部分组织活动,让他们了解党员,了解党组织。其二,邀请业主参加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发挥优秀党建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三,积极争取符合党员条件的业主入党,将他们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之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业主的入党条件和教育培训不能降低标准。因为业主党员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相比普通党员,他们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会被成倍放大,因而,做好业主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四)以增强党建实效为标准,构建适合非公企业的党建运行机制
调查显示,党员职工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受组织活动本身的影响并不大,党组织活动的频度与他们的党建认同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样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理性的。相比组织活动本身,党员职工更关心的是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程度。因而,构建适合非公企业的党建运行机制,需要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一是利益的结合点。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而展开,为企业决策出谋划策,为党员成长排忧解难。二是人才的结合点。继续深入开展“双培”工程,将技术管理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壮大党的队伍;将党员培养成技术管理能手,为企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优质的人才资源。三是管理的结合点。提升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既可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四是文化的结合点。帮助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合法经营。
(五)以营造公正的市场机制为条件,提高党员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同
企业党组织属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党的执政能力尤其是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执政党要制定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良好平等的竞争环境。公正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监管是企业不良行为的矫正器,企业党组织的监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党员职工和其他员工一样,也为市场化改革作出了贡献和一定利益上的牺牲,因此,他们的利益诉求、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政治思想状况理应得到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应是首要原则。□
参考文献:
[1]石国亮.党务公开理论与实务[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145.
[2]华清.加快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1):16-18.
责任编辑:张功杭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党的建设;认同度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2-0010-04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而党员是党建工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对南京市151家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问卷调查,试图发现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在党建认同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启示。出于企业类型可能影响因素的考虑,调查选取了规模以上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原生态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作为具有不同党建基础的非公企业类型的代表。国企改制民营企业指由国企改制而催生出的民营企业,与原企业存在较多的党建继承关系,具有一定的党建基础;原生态民营企业指由民间资本投资而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党建基础薄弱,但长期接受大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影响;港澳台资企业指由港澳台商投资的民营企业,谈不上有党建基础,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与外资企业有较多的相似性。在300份有效样本中,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占28.9%、原生态民营企业占32.7%、港澳台资企业占38.4%。
一、非公企业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状况
鉴于学术界对党建认同问题还鲜有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所谓党建认同是指人们对某一特定领域内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以及由此做出的行为反应。党建认同度指人们对党建工作的认同程度,是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探讨的党建认同主要指非公企业党员职工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出的判断和评价,以及对企业党组织活动所持的态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身党员身份的认同;二是对企业党员职工群体的认同;三是对企业党组织的认同。
(一)大多数党员对党员身份感到自豪
调查从党员职工对党员身份的感受和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考察。关于党员身份,感到“非常自豪”的占68.6%,认为与“非党员没有区别”或者“无所谓”的占20.7%,选择党员身份“有点不方便”和“不利于在企业的发展”的占2.4%。关于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积极参加”的占86.8%,“兴趣不大”的占9.8%,“不得不参加”的占3.0%,还有0.3%的党员“尽量不参加”。
(二)党员的能力素质赢得普遍赞誉
认为非公企业党员职工“是优质人才资源”的占被调查者的51.7%;认为他们“工作更出色”和“更有奉献精神”的分别为36.1%和42.5%;认为“与非党员职工一样”的为12.2%,没有一个选择“不如非党员职工”这一项;认为党员在非公企业内的作用“发挥得很好”的占32.1%,选择“发挥了一些作用”的占58.2%;认为“没有发挥作用”或者“不清楚”的分别占3.1%和6.6%。
(三)企业党组织的必要性获得多数认同
关于企业党组织对本企业发挥的作用。被调查者中,选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占66%,选择“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占29.6%,认为“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无关”的占3.4%,另有1%的被调查中选择了“不利于企业发展”。关于“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必要性”,选择“很有必要”的占85.3%,选择“可有可无”和“没有必要”的分别为12.7%和2%。在上述指标当中,“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最具概括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测量指标。
二、影响党员职工党建认同的主要因素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党建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党员的个体特征,如党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二是企业方面的特征,如所在企业的类型、业主对党员身份的态度、对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三是党组织方面的特征,如党组织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与频率等。因为“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是衡量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的一项综合性的指标,下文的分析主要以此为坐标来衡量党员职工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
(一)党员个体特征的影响
1.文化程度的影响。文化程度对党员的党建认同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也就越高。本科、大专、高中、高中以下四个组对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选择比例分别为89%、88.8%、72.5%和28.6%。高中以下这一组还大大低于其它对照组。文化程度是决定党员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往往越客观。
2.收入水平的影响。党员的收入水平和其党建认同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收入水平是反映党员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传统观念认为,收入水平与党员的党建认同度成正比,即党员的收入越高,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度越高。但调查结果并非如此。这说明,作为有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的党员职工,对党组织的评价在整体上并不囿于个人利益,而是表现出了比较客观理性的态度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党龄的影响。不同党龄的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而言,随着党龄的增长,党员对党组织的了解不断加深,对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但调查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非公企业党员作为一个整体,其他因素大于党龄所具有的影响。
4.党员在企业内作用的影响。被调查者中,认为党员在企业内的作用“发挥得很好”的,100%选择了非公党建“很有必要”;认为“发挥了一些”的,选择“很有必要”的比例为82.5%;认为“没有发挥作用”的,选择比例为66.7%。可见,党员在企业内发挥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发挥的作用越大,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越高。
(二)企业方面的影响
1.企业类型的影响。本文选取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原生态民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作为具有不同党建基础的非公企业类型的代表。非公企业类型与党员的党建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港澳台资企业认同度最高。该企业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7.3%,原生态民营企业次之(80%),国企改制民营企业最低(75.3%),这种结果与三类企业的党建基础正好相反。而在另一份对151名非公业主的党建认同度调查中,国企改制民营企业业主的非公党建认同度最高(91.7%)。在国企改制民营企业,为什么党员的认同度最低、而业主的认同度最高呢?进一步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国企改制民营企业党员职工中,有94.7%此前在国有企业工作,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企业。这部分党员经历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这一过程可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党建认同度。
2.业主态度的影响。业主的态度与党员非公党建认同之间相关度较高。业主越重视发挥党员作用,越支持党组织活动,党员的党建认同度就越高。在业主重视党员身份的企业,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5.2%,而党员被视为普通职工的企业,选择比例为75.2%。业主支持党组织活动的,所在企业的党员职工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占94.8%,而业主不支持组织活动的企业,选择比例仅为66.7%。党员职工作为企业的一名雇员,与业主之间存在被雇佣关系,党员的党建认同度直接受业主态度的影响。
(三)党组织方面的影响
1.党组织在企业内作用的影响。认为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党员职工中,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为99.5%;认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选择“很有必要”的比例为62.1%;认为党组织“与企业发展无关”的,选择比例只有20%。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对业主党建认同度的调查完全一致。“有为才能有位”在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调查中再一次得到验证。
在控制了党组织在企业内的作用这一变量以后,业主的态度与党员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消失了;控制了党员在企业内的作用这一变量之后,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的态度与党员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的关系也消失了,只是业主对党员身份的态度与党员的党建必要性评价之间还存在某些相关性。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我们,党员和党组织在企业内积极作用的大小是影响党员党建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党员的作用又更为重要。
2.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目前,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企业经营活动(53.2%)、政治理论学习(60.1%)和文化娱乐活动(34.8%);党组织活动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学习(63.9%)、文体活动(39.8%)、结合企业经营的专项活动(33.3%)和网络(9.2%)等。我们通常认为,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员的党建认同度。但调查显示,活动内容以及形式本身与党员党建认同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并且党组织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与党员党建认同之间也没有显著关系。这与以往的认识并不一致。
3.党组织活动频度的影响。党组织活动的频度与党员的非公党建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频度越高,党员的认同度也越高,这一频度为2个月1次时,认同度最高(96.6%)。但频度在1-6个月之间时,对党员党建认同影响较小,选择非公党建“很有必要”的比例均在87%以上,当达到6个月以上时,党员的认同度才大幅降低(66.7%),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
三、关于提高党员职工党建认同度的对策与思考
提高党员职工的党建认同度,需要从影响其党建认同的主要方面着手。优化党员素质、发挥党组织作用、提高业主党建认同、增强党建实效、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等等,这些举措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以优化党员素质为基础,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严把党员入口关、质量关,这是保证党员素质的基础。追求党员队伍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大显著特征。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发展党员要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要把文化素质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条件,建设学习型政党,首要条件是要有大量文化素质高以及具备学习能力的党员,这样才能胜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胜任企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严格党规党纪,抓好思想教育,强化党员角色意识,以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文化教育,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党员,党组织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和组织培训,提高党员的学习能力。
(二)以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增强党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
党员和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程度是影响党员非公党建认同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提高党员职工党建认同度的根本途径。第一,党组织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抓好岗位培训,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展现党员在企业内的比较优势。第二,要搞好生产经营,努力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以奋发进取的党员形象、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提高党员对非公党建必要性的认识。第三,要建立党员关爱机制,让困难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企业职工处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劳动强度大,而福利待遇尚有待提高。尽管绝大部分党员并不从个人得失衡量党组织的重要程度,但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无疑可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以争取业主认同为关键,消除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顾虑
对非公党建心存疑虑的业主,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与业主之间建立双向的良性互动关系,争取非公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同。其一,可以邀请非党员业主参加党的部分组织活动,让他们了解党员,了解党组织。其二,邀请业主参加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发挥优秀党建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三,积极争取符合党员条件的业主入党,将他们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之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业主的入党条件和教育培训不能降低标准。因为业主党员在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相比普通党员,他们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会被成倍放大,因而,做好业主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四)以增强党建实效为标准,构建适合非公企业的党建运行机制
调查显示,党员职工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受组织活动本身的影响并不大,党组织活动的频度与他们的党建认同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样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理性的。相比组织活动本身,党员职工更关心的是党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程度。因而,构建适合非公企业的党建运行机制,需要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一是利益的结合点。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而展开,为企业决策出谋划策,为党员成长排忧解难。二是人才的结合点。继续深入开展“双培”工程,将技术管理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壮大党的队伍;将党员培养成技术管理能手,为企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优质的人才资源。三是管理的结合点。提升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既可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四是文化的结合点。帮助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合法经营。
(五)以营造公正的市场机制为条件,提高党员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同
企业党组织属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党的执政能力尤其是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党员对非公党建的认同度。执政党要制定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良好平等的竞争环境。公正的经济制度和市场监管是企业不良行为的矫正器,企业党组织的监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党员职工和其他员工一样,也为市场化改革作出了贡献和一定利益上的牺牲,因此,他们的利益诉求、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政治思想状况理应得到关注。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应是首要原则。□
参考文献:
[1]石国亮.党务公开理论与实务[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145.
[2]华清.加快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1):16-18.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