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先生”孙红雷:笑着把橙汁涂到脸上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剧《好先生》中,孙红雷饰演了一个“爸爸”,现实中的孙红雷其实也来自一个温暖的家庭。这个家并不富有,甚至称得上拮据,但母亲仍然给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孙红雷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一名工人,家中有三兄弟,孙红雷是老小,小名三郎。
  父母微薄的收入不够支撑这么一大家子人,生活拮据。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
  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然而有一天,孙红雷放学回来,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母亲正背对着他站在走廊里。他刚想开口叫时,母亲却突然提起脚步向一户人家走去。
  “请问,家里有人吗?”孙红雷听到母亲讷讷的声音,几秒钟后那家的门“嘎吱”开了,却很快又“哐当”一声关上了,伴随着没好气的一声:“又来借钱?我们哪有钱哪,自个儿也是泥菩萨过河!”孙红雷鼻子一阵发酸……
  “走,妈,今天我和您一起去捡破烂。”一个周末,13岁的孙红雷主动牵起了母亲的手。
  那天,母子俩直到天色发黑才回家。第一次随母亲外出做事,孙红雷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为了捡一个漂在臭水沟里的塑料瓶子,母亲不惜脱了鞋蹚进发黑的脏水里;在一家书店前见到几张破牛皮纸,他刚捡起来就被老板呵斥:“滚,叫花子。”
  然而,母亲却对此种种习以为常,脸上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快乐的微笑。


  中午,当母子俩坐在河堤边的石头上休息时,母亲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橙子,剥开,反复挤压几下,然后掏出一面小镜子,对着它把那些橙汁一点点细致地涂在脸上,看着儿子诧异的眼神,她一边涂一边笑道:“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但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
  “妈……”那一刻孙红雷震惊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瘦小、不起眼的母亲。
  1995年5月,孙红雷考上了中戏,得知喜讯,母亲专门来北京看望儿子。同学们吵着要老人家请客,她高兴地答应了。母亲临走时,孙红雷发现母亲买的居然是站票。“这么远的路,您省这点钱干吗?”孙红雷急了。母亲说:“三郎,实话给你说,妈没钱了。”
  “对不起,妈。”孙红雷哽咽了。
  2004年,孙红雷把父母接到北京,将一把钥匙放到了母亲手里:“妈,这套房子就算我送给妈的礼物。”母亲像孩子般咧开嘴笑了,笑得那么沉醉。
  然而,一生操劳的母亲却患了重病……2008年2月23日,母亲在孙红雷怀里永远地睡着了。那天,孙红雷会意地拿过一只橙子,轻轻剥开,然后一点点地把橙汁抹到母亲苍白的脸上……
  (墨晗摘自《中国妇女报》)
其他文献
美国斯塔顿岛一家叫“家乡味道”的餐厅,最近一改往日的冷冷清清,生意变得异常火爆。  原来是这家餐厅的老板最近雇用了30位不同国籍的奶奶来掌厨,奶奶们都做得一手地道的本国菜,能让每一个来到餐厅里的异国他乡的游子,体验到来自祖国家乡的味道。  餐厅老板是来自叙利亚的乔迪,他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用积攒下来的钱开了这家餐厅,前期主要经营牛排、汉堡、炸鸡等非常本土化的快餐食品。刚开始,生意还不错,但随着后来
期刊
多年前,曹文轩到一个小學做讲座,讲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他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说的理解。有个男生说,这篇小说控诉了沙皇俄国残酷的统治。曹文轩问:除此之外,你对这个小说还有什么别的看法吗?这个孩子却说不出来。  《凡卡》里,做学徒的小男主人公辛辛苦苦地给爷爷写了一封信,但信封上面没有爷爷的地址,只写了一行“乡下爷爷收”。曹文轩说,这个故事常让他想起自己的奶奶,“我奶奶一辈子都没有走到过五公里以外的地
期刊
今年34岁的阮同民是山东青岛人,从小跟随在国有印刷厂工作的叔叔长大的他,对铸字车间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  高中毕业后,阮同民刚进入印刷厂,就赶上新的印刷技术出现,相对低效的活字印刷术被淘汰。看到大量的活字被当作废铅处理,印刷机和铜字模也被当作废铜烂铁卖掉,阮同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和无奈。  2012年,有着“活印”情结的阮同民决定用手中的积蓄,为活字印刷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做些贡献。他
期刊
偶然听到一首歌,“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那是我最难忘的过去,常常出现在梦里……”清澈的女孩的声音,仿佛把我带回了过去,充满温情、美好回忆的如梦一样的过去。  过去的时光里有一串串珍珠般晶莹饱满的故事。正如《我们的童年是最好听的故事》里面写的那样,童年有跳来跳去的麻雀,有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有冰凉可口的西瓜,有结着巨大果子的石榴树……时光如翩然的鸟,渐渐飞远,记忆中的新娘变
期刊
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  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
期刊
1933年,梁思成首次赴山西大同调查古建筑。当他亲眼目睹到应县木塔时,“老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脑子里涌现出来的是“完美的”“好到令人叫绝”这样的字眼。他给先行回到北京的林徽因的信中写道:“这塔真是独一无二的偉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筑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应县木塔也称佛宫寺释迦塔,它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
期刊
我凭着感觉莽莽撞撞创作的图画书《牙齿,牙齿,扔屋顶》获得了第四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我感到十分意外,同时也更加相信:讲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是一定会赢得人心的。  《牙齿,牙齿,扔屋顶》是一本讲述童年习俗和城市变迁的图画书,但是在一本薄薄的图画书里可以画可以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我还很想再和大家聊一聊我的童年和老房子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我的大门牙活动了好久都没有掉下
期刊
文抑,一个90后的建筑专业高材生。毕业后,他瞒着家人辞掉了深圳的设计院工作,一路游画去寻找让他静心绘画的“理想国”。  《一支笔的静心之旅》收录了文抑这几年走走画画的精选作品。7个国家、17座城市、24幅美景,他在行走的过程中,用与众不同的视角,寻找到一种超脱俗世的静谧,在素白的画纸上用钢笔勾画出一个个恬淡的场景,仿佛世界就此停下了凌乱匆忙的脚步,而身旁的喧嚣也终于得以静音。  画中的这些地方,或
期刊
我的父亲丰子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并不讲究,所用家具器什都很简单朴素。但在美化生活环境方面,他却特别重视。  有一次,我发现家里的窗玻璃碰破了一角,正要用厚纸去糊,父亲见了,马上阻止我说,“这很不雅观。”说着就用白纸裁出一角,在上面画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题材,贴在玻璃窗上,正好补了那只角,还给人以美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曾给家里的自鸣钟开了一个玩笑。抗战前父亲从上海买了一只圆形大自鸣钟来,挂在
期刊
很小的时候,每当早晨我迷恋热乎乎的被窝不愿意起来,妈妈就把煮好的粥端到床上来,我喝得胃里暖烘烘的。那时候,我很爱我的妈妈。  可是,自从我上了初中后,妈妈就变了。在她的眼里,永远只有成绩、成绩!妈妈说,我的成绩让她站在我身边都嫌丢脸。就在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万念俱灰。既然我如此差劲,就让我离开吧。  第二天是星期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煮了腊八粥,我要留一个华美的印象给他们。  父母起床后,发现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