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产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不可能改变的,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习兴趣,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本文首先介绍了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然后提出了相关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起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有效性策略
  一、引言
  教育是现代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新课程对现代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作出了巨大改变。初中生物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实验教学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对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学生进行资自主思考,进行正确操作,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实验或者是生物演变的过程,提高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提出和普及,教学有效性的理念也随之提出。教学有效性就是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性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也就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不仅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教学方法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2]。首先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选取自己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但是单一的授课方式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没有效率可言,为了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从多方面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作出改变。
  1.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再加上教育经费的不足,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生物实验教学本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动手做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3]。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精彩的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思维。所以要让课堂内容更精彩就必须采取措施。首先引入高科技技术到生物实验教学中,高科技技术的引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和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自行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理解生物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现象。另外,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充实课堂内容[4]。制定出的教学目标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制订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做好学科整合的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是一门综合型学科,生物学科跟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所以要把生物学科跟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生动性,这是防止课堂内容枯燥无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重要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利用跟课本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课本知识,以及实验课程中的正确操作和正确地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及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5]。
  4.进行教学小结与反思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课后总结和课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方法及采取的措施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对学生有实质意义上的作用。只有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教育一直是在不断改进的情况下不断进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教育方式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能力。教师则要发挥充分的主导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路。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但是在学生和教师不断努力的情况下一定会有所改进,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振会.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现代教育,2009(03).
  [2]刘基.就如何提高我国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J].教育纵横,2006(02).
  [3]廖雪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天地,2009(11).
  [4]王陵.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论坛,2010(06).
  [5]莫剑美.浅谈我国教学有效性[J].现代教育信息,2010(07).
其他文献
化学家傅鹰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  化学探究实验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怎样分析、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该课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一种形式对应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探索性实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化学科学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现在一些中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经存在的血管周围生出新的血管的过程。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必须的,外源性抑制血管生成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的生长,甚至可以使肿瘤消退
摘 要: 本文在信息现代化条件下,探索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并探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多媒体 应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多媒体引入生物课堂,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造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生物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
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是生物研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比如,我们熟知的孟德尔在其遗传学研究中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最终获得了研究的成功;又比如,在遗传概率计算中,相对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时用乘法定理和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用加法定理;还有种群数量变化中“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们在平常的生物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此时如
目前,世界性能源危机十分严重,因此,节约能源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节能灯由于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而逐渐成为世界节能、绿色环保的主要产品之一。功率VD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