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树皮,不再是忆苦思甜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块瓦,盖个庙,里面住了个白老道”。
  儿时的谜语,冀中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荞麦!
  在盛夏的冀中平原,荞麦那可是农家家家户户做消暑美食扒糕的主打料理。别看它是主角就以为哪哪都有,想要多少有多少,要知道这种食粮产量不高,对种植又有要求,只在立秋后,故有农谚道:“立秋十日种荞麦。”
  荞麦得月而秀。可荞麦如果在生长灌浆时得不到明亮月光的滋养,那么收成就不好了,所以农谚又说,“中秋月儿大又圆,荞麦结的沉甸甸;中秋月儿云里钻,荞麦子粒不饱满。” 冀中平原的农家一般不去大面积种植,而是利用田头地角或者自己垦出小片荒地进行种植,以备来年夏日之需。
  当然也有大面积种植的,当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接近尾声的时候,下种晚的荞麦在凉爽的气候下开花。远远望去遍地白茫茫一片还掺了点粉色,颇有油画中的诗意。
  扒糕是冀中平原的一种特色食品。其实,扒糕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吃得到,但是注意了! 冀中平原的扒糕必须和着树皮吃。这两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怎么会放在一起?是为了“忆苦思甜”,还是有什么奥秘?
  原来冀中平原的扒糕是掺入了榆皮面的。所以这样,是因为榆皮性黏且滑,加入了榆皮面的扒糕,既有荞麦面灰黑的本色,又入口劲道爽滑,还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它的制作还挺文艺:荞麦面里加入少许榆皮面和食盐,用水打成稠糊,待水烧开,始终沸腾之际,把稠糊入锅,用擀面杖按顺时针方向搅动,当面糊越来越稠,感到搅动吃力的时候,锅内的面糊就算熟了,此时撤火,趁热蘸凉水揪剂拍成一指厚、巴掌大小的圆饼,放入凉水中冷却即可。成型的扒糕上面留有四个手指印,权当“商标注册”了,让人感到它的纯手工制作,蘸了佐料的扒糕吃起来细润软滑、香辣提神、筋道爽口,此时会想起老奶奶、老母亲制作扒糕时忙碌的身影,心里倍感亲切。
  扒糕用的榆树皮,在冀中平原不少见。
  房前屋后、街头和田间的土路旁,到处都可见榆树的身影,把榆皮晒干后,揉烂,碾成细粉,就可以留待做扒糕用了。当地有个习俗,谁家刨了榆树,都会把树皮剥下来,分给左邻右舍,共享资源。
  夏日的乡村集市上,总会有两三家扒糕摊子。丈余白布扯起一顶凉棚,两三张矮腿地桌,十来只简易小凳,就是一个扒糕摊子了。这简易的小凳只有扒糕摊子才有。把碗口粗的树干锯成一尺高的样子,上面钉一块木板就成了。扒糕师傅多为老者,头戴白帽子,身穿白大褂,腰系白围裙,动作干净利索,吆喝声韵味十足。因为扒糕多是与凉粉搭在一起卖,吆喝起来一股脑儿都喊出来啦:
  “筋道的扒糕,酸辣的凉粉啦,请吧您哪!”
  他边吆喝,边在白围裙上擦着湿漉漉的手,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不要说扒糕有多么诱惑,仅扒糕师傅干净利索和蔼可亲的样子,也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坐在扒糕摊子前来上一盘儿。
  卖扒糕的都不用案板,切扒糕也不叫切扒糕,而叫打扒糕。扒糕师傅娴熟的操作,就象在看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只见他从木箱子里取出一两块扒糕,用左手掌托着,右手拿一把锋利的小刀,麻利地横切几刀,竖切几刀,眨眼间将它打成均匀的滚刀小块儿,码放在盘子里。他的分寸掌握的极好,吃客完全不用担心,他那把锋利的小刀会伤到自己的手掌。这时,扒糕师傅左手端一只瓷碟,右手拿一把汤匙,像蜻蜓点水一样,飞快地从地桌上摆好的酱油、酸醋、蒜泥、香油和辣椒油的罐子里分别舀出一小份,给你配好佐料。当你看的目不转睛,还没有缓过神儿来的时候,一把小巧精致的叉子早已递到你面前。这种专门吃扒糕用的叉子是用大约一寸宽三寸长的竹片做成的,把一端的中间部分去掉,剩下的两个边儿用刀一削,便成为两个尖尖的齿。当你用这小巧的叉子扎起一小块扒糕,蘸上佐料,放入嘴中,舌上的味蕾会顿时迷失在这爽口的美味之中,整个身心便感到凉爽了许多。
  不少人把在集市上吃扒糕当作一种享受,尽管扒糕摊子设在闹市的一角。四周人声嘈杂,但扒糕摊子的凉棚下,却是闹中取静的。坐在这里,悠然自得吃着扒糕,把自己的心情梳理的舒舒服服,熨熨帖帖,是炎炎盛夏的一种绝妙的享受和休闲。
  到集市上吃扒糕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多数人家,仍喜欢自己动手做扒糕吃。在夏日将近中午的时候,农家小院就会响起啪啪的拍扒糕声和当当的捣蒜声。
  那正是:
其他文献
当关上工作电脑,正想着好久没听到老社长刘耀棠同志健康消息的时候,传来了老人家2016年5月13日不幸离世的噩耗。刘社长身体的老毛病已经几十年了,因为他一直都小心伺候着自己的身体,听从医生的嘱咐,所以没有发生老年人通常都会有的“三高”症、癌症。这归功于他优良的性格和平和善良的心态。  刘耀棠社长1935年4月生于广东粤西的电白县,1953年秋毕业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美术中专,1956年武汉艺术师范学
期刊
二千多年来,  广州总是风调雨顺,繁花似锦,  自然灾害极少发生,  更未发生过大台风或大地震,为何?  著名博物学家及宝玉石学家、地质学教授刘金山老师  最近在一个讲座上为大家试作解答。  广州地处岭南,历史源远流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安康,少有自然灾害发生。除了传说中“五羊”护佑之外,一条神秘的“龙脉”起了关键作用。  “在历史上的记载中,广州是有龙脉存在的。”刘金山说。据志书记载,
期刊
一个看上去不起眼,不太知名的地方,却孕育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既有叱石成羊的传说,又是仙人得道飞升之地,更有朱明遗脉的事迹与矢志抗清义士的碧血丹心!潺潺流水之中,亦不乏名人画家的墨宝亲笔,与桂花掩映中的缕缕梵音。作为一个侨乡,从这里出走海外的人,亦有幸立像于英国皇家舞蹈学院!  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就是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  杜阮镇之中的叱石山,可以说是整个杜阮灵气汇聚之地,这里属圭峰山支脉,所
期刊
盛夏炎炎,凉瓜称王  在岭南,进入五月天后,气温高得难以忍受,刺眼的阳光和滚烫的地面似乎要烤化万物。有人说,只要在马路上走上一阵子就可能变成“人肉叉烧”!  不过,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让生活这儿的百姓在年复一年地经受夏季的炙烤中找到一个最好的“灭火”法宝——苦瓜!  苦瓜,妇孺皆知无需赘述。在广东苦瓜不叫苦瓜,商贾之都的广东对于称谓十分讲究意头,但凡发音是“苦”、“干”、“书”、“空”、“丝”、“舌
期刊
你也觉得奇我也觉得怪,大苗山的石头千姿百态,  心灵手巧的苗山人,在石头上建起小山寨;  云在这里散步,雾在这里徘徊,云雾缭绕的苗山寨哟,  你诉说着过去也召唤着未来……  这么优美的旋律,让我对石头上的苗寨人家魂牵梦绕。  石头上盖起吊脚楼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脉深处,有个奇特的苗族小山寨——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这里地处华南第三高峰——海拔2086米的元宝山西麓,村子的平均海拔在600米
期刊
过去的东北,地处偏僻而荒凉,居民以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哈萨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为多。这些民族大多以狩猎、游牧为业。动物的肉被吃掉了,兽皮做成了衣服或用具,骨头多被当成没有用东西而被扔掉,而动物后腿膝部的一小块膑骨,也就是“嘎拉哈”,小巧玲珑,很是好看,人们就将其留下来,拿在手里把玩,到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别出心裁的玩法,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讲究说道甚多,便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欻嘎啦哈”。
期刊
在闽赣两省的建宁、宁化与广昌三县的交界处有一座山,称“五龙山”,五座山峰相连,山下有个居住着刘、谢、杜等姓氏人家的中畲村,是边界交通的要道所在,也是兵家战事的制高点,距建宁县城关70多公里。在中畲村,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农历六月十八日“过半年”。  相传南宋年间,天下大乱,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番兵(村里老人说,番兵也叫西兵)长驱直入,直逼中畲村。中畲村村民为了一方安宁,自发成立了民间武装组织,在
期刊
云披红日恰含山,烈炬参差竟往还;  万朵莲花开海市,满天星斗落人间。  明代正德年间,四川状元杨升庵 (1488-1559,四川新都人) 被贬官云南永昌,途经西昌时住在泸山寺庙里,时值彝族民众过火把节,看见四周火把齐明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在此写下了这一千古传颂的火把节诗句。  时隔近半个世纪,我们依然可以想象那彝家火光,多么壮观!  火把节,凉山彝语中称为“都者”即“祭火”。在每年的彝历猪月下弦月
期刊
鹰骨里的呜咽之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常出现“羌笛”这个意象。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
期刊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节排毒,可谓是最佳时机。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应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三伏。  三款靓冰粥,清凉过伏天  三伏天热症较重,容易火气上升、情绪烦躁、焦虑激动、失眠等,夏季暑湿,适宜清补,“祛火”是夏日食补的关键。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