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0206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好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建设班级管理体系、完善班级文化以及开展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心理教育;策略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初中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因此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心理和行为。为了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师要在班级管理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进而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带来更多积极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初中班级管理教学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等状况,这些心理状态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班级管理教学中,学生只有勇敢面对各种心理问题,改正自身存在的心理错误认知,才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1.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部分,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班级氛围的影响。在班集体中,班級心理氛围是大多数学生可以感知到的一种情感态度,能推动学生形成群体性的心理倾向,从而对每个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正是因为班级氛围具有的重要性,也让班级心理氛围的营造变得尤为重要。
  在初中班集体中,班级成员在同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成长。因此,班级心理氛围也会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在教学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情绪管理和心理调整,推动积极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的营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健全班级心理管理机制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遵循班级管理的机制开展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正确的教育方针和策略,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在制订班规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实现高效的班级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考虑班级的情况,加强班级管理机制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更优越的班级心理发展条件。
  在初中班级心理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对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尊重、信任,让学生可以在更加民主的班级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要加强对班级心理建设队伍的培养,要选拔出一些心理健康向上、品德优良、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组成班级管理队伍,帮助更多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完善的班级心理管理机制,能使教师更加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弱势,进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发展健康心理
  班级文化能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能推动学生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帮助每个班级成员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要考虑各种积极因素的融入,帮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利用好一些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让心理健康教学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和名人名言的方式来宣传一些积极向上的语录,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更加轻松地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规范自身的做法,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增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增加课外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理论学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就导致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考虑增加一些课外心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心理,学习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一些自私心理会展现出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共享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能释放学生的天性,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增进彼此的了解,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以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会更加积极乐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了他们比较突出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解决心理问题,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健全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觉悟,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接收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以良好的心态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促进他们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李海文.基于理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20): 268-269.
  向前.论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1(30):73-74.
  程乐明,胡敏.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23):102-103.
  许友蛟.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216- 217.
其他文献
将传统RFM(Recency,Frequency,Monetary)客户行为予以重构,用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同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为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提供决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新型RFM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加入自主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主课堂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偏向于理论教学,忽视了课堂实践的重要性,很少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思考,使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探索了实施学生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的措施。  【
所谓百年树人,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有用之才,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做懂得感恩和有责任意识之人。落实立德树人,充分展现德育价值是小学思品教学的核心目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首先应该是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要注重四个坚持。四个坚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技巧,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更好地促进四个坚持的助力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了相关阐述,并给出了一些能够提
在向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系统中,多数传统的特征选择算法忽视低频单词对分类的正面贡献,互信息特征选择过分放大低频单词对分类的贡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引入对数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