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竹海包围的村落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巨树王国著称的天目山脚下,有一群特殊的农民,他们不种粮食,终年侍弄竹子,以竹笋为业,源源不断地供给周边大城市所需的鲜笋和笋干。这个巨大的竹笋市场魔幻般地想把这里变成一片竹海,在给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隐忧。
  
  踏进天目山脚下的村子,触目所及皆是竹子的海洋,道路旁、山坡上、房前屋后修竹成林,连田里种的也是竹子,我们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竹笋加工厂。
  
  四月正是竹笋采收的季节。走在路上,不时遇到挖笋归来的人,他们肩挑背扛、用自行车驮或用木板车推,人人满载而归;大大小小的汽车则忙着把收购回来的竹笋运到村里的加工厂,或者把加工好的笋运出去,村里不算宽敞的路上很是热闹。路旁的空地上和屋子里,到处都是在笋堆旁边忙活的人。剥笋的、煮笋的、烘笋干的,都像是流水作业的工人,动作娴熟敏捷。吃过晚饭,不少人还在挑灯夜战,忙着把白天采回来的笋子全都剥好,把笋干烘上。整个村子的人都在围着竹笋忙忙碌碌,一派生机。竹笋无疑成了这里的主角。
  


  晚上在村里的“农家乐”吃饭,主人老张盛情款待,桌上的主角自然还是竹笋。腊肉炖鲜笋、手剥笋、油焖笋、笋干面,竹笋鲜嫩清香,我们吃得赞不绝口。在后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每顿饭必有笋,让我们足足过了一次竹笋的瘾。吃完饭,发现老张七十多岁老母亲还在忙着把鲜笋切成条放到锅里煮。她告诉我们,大孙子在很远的地方当兵,想吃家里的笋,所以做些笋干给他寄去。在天目山,很久以来竹笋就是家家户户主要的菜蔬,一年到头笋不离桌。出门在外,长时间吃不到笋就想得慌。除了竹笋还是竹笋,我们感叹不已,原来只知道天目山是个巨树王国,没想到这个王国里还有不少竹笋村。老张说:“可不是竹笋村吗?这里的农民都变成了笋农,不种田了,粮食得从外面买。”
  竹笋为农民带来了财富。田里种的雷笋,每亩年收入一两万,好的年头甚至能达到两三万;山上其他的竹笋每亩也有好几千元或者上万元,竹笋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的80%。村里有生意头脑、有魄力的人则做起了竹笋生意,收购、加工、销售,把鲜笋、保鲜笋和笋干源源不断地送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周边大城市,发了不少财。甚至老人和小孩子也因为竹笋有了“生财之道”:替加工厂剥竹笋,8分钱一斤,一天也能挣几十块。我们在村里转了转,对竹笋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实惠很是感慨,这里的农民比很多地方都要富裕。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已经不是在奔小康了,正在奔大康呢!”
  


  老张指着自己家的新楼,说:“竹笋是我们的财神爷,没有它,哪有这些小洋楼和汽车?外面的人都管这叫竹笋楼。”村里现在盖起了很多四五层的小楼,红屋顶,花砖墙,一副殷实富足的派头。其间夹杂着一些土坯墙的老房子,相比之下更显得破旧和寒伧。“村子里五六年前就有人买上大背投电视了,现在城里人买的还不多呢。我们就靠竹笋了。”他脸上的神情非常满足。
  
  老百姓是什么赚钱种什么,以前山上种过茶叶,后来发现蚕桑更赚钱,便把茶树挖了种蚕桑,听说杜仲值钱又改种杜仲,最后认准了竹子,于是漫山遍野都变成了竹林。
  
  然而,眼前的一切部是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生的。老张告诉我们,以前山上并没有这样大片的竹林,田里种的也是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和别处的农村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什么使得这里的土地以及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让农民抛弃世代耕作的粮食改种竹子?
  已经84岁的刘老太太剥不动竹笋了,她边慢慢翻动着烤在火盆上的笋干边和我们聊天。她说,以前的生活太苦了,山区田地少,每年下足了苦力也打不出多少粮食,勉强只够自己吃的。他们一家大小住在山上的茅草房里,四处漏风,碗口粗的蛇也能钻进来藏在锅台上,把人吓得灵魂出窍。直到1985年,有的村子人均收人才200多元,干部都不愿到这儿工作,无奈被调来的人都说自己是“充军”来了。
  土改时,大部分山地分给了农民,后来有了收购木材的,人们便把自家山上的树砍了换现钱。然而,砍树是一次性的买卖,树砍了很难再长起来,钱很快花光,山却成了茅草丛生的荒山,连柴火都没地方砍了,生话更加艰难。
  改革开放后开始搞活经济,农民致富的热情和智慧被空前地激发出来。但是,天目山田少山多,田里种的粮食只够自己吃的,即使有余粮可卖,也挣不了几个钱。靠山吃山,当地人开始琢磨在山上种高效的经济作物。回忆起那段历史,好多人都说:“我们一心想着快点富起来,反正是什么赚钱种什么。”以前山上种过茶叶,后来发现蚕桑更赚钱,便把茶树挖了种蚕桑;听说杜仲值钱,许多人又种上了杜仲,但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们终于发现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天目山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竹类生长,这个地区培育、开发竹笋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焙制笋干,人们对竹子再熟悉不过了。竹子具有发展快、再生能力强、周期短、可永续利用等特点,能够较快产生效益,能够长期受益。
  看准当地发展竹笋的优势之后,说干就干。80年代,天目山周边的村子都开始在自留山上种竹子,九思村的老支书俞根火第一年就种竹十多亩。干部带了头,一些敢闯的村民也跟着上了山,随后,全村家家户户也都在山上种起了竹子,冷清了多年的山沟里热闹起来了。后院村、武山村等天目山周边的村子也部掀起了种竹热潮,山上形成了成片的竹林,主要是高节竹、早竹和红壳竹等食用竹。
  天目山农民赶上了好时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粗纤维的竹笋越来越受欢迎;而天目山离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很近,运输方便,竹笋的市场很快就打开了。最初几年,农民就有30%到50%的收入来自竹笋,亩产值达到1万多元。笋农不久就尝到了甜头,于是不断扩大竹林面积。看来,经济利益是最大的驱动力。最后还是刘老太太说出了答案:“谁都想过好日子啊!看到竹笋能赚钱,大伙恨不得把能种的地方都种上竹子。”
  市场成了最强有力的导向,竹子种得越多越赚钱,自留山上种满后,人们又盯上了集,本林。划分山林时,自留山和集体林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大家都把竹林的边缘默认为自留山的边界了。为了扩大自留山的竹林面积,农民故意不砍外围的竹子,结果竹林边缘逐渐外扩,集体林越来越小。1994年保护区扩区时,把3000多公顷集体林划入了保护区范围,这部分的山林开发利用受到了限制。但出于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考虑,保护区管理局在这部分集体林中划出一部分林子供农民用材和烧炭。如今在这片林子中,没有树的地方都种上了竹子。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大为 减少,几乎变成了竹海包围中的孤岛,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一次偶然的发现,农民看到了更可观的利润,终于下决心放弃了祖祖辈辈种植的粮食,把水田变成了竹林,自己也成了彻头彻尾的笋农。
  
  然而,在自留山上种竹子,这仅仅是个开始。紧接着,又一轮种竹大潮汹涌而至,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这缘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农民看到了更加可观的利润,终于下决心放弃了祖祖辈辈种植的水稻,把水田也变成了竹林,自己也成了彻头彻尾的笋农。
  提到稻改竹的事情,很多村里人都向我们说起鲍子潮。以前,雷竹要春天打雷后才出笋,雷笋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这样,农民只有在3月和4月才有雷笋卖,其它季节就没有多少收入。后来临安三口乡的小学教师鲍子潮无意中发现,自家竹园里倒了垃圾的地方,雷笋要比别的地方出得早得多。根据这个发现,有关专家研究出雷笋早出技术,当地人称之为覆盖技术。这不但对天目山,而且对整个临安竹林面积的再一次大规模扩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简单来说,这种技术就是10月上旬在竹林里施上底肥、盖上一层稻草,用水浇透后再盖上一层砻糠(稻壳)。稻草腐烂时会产生热量,最上层的砻糠则阻止热量散发出去,起到保温作用,从而能够在较寒冷的秋冬季节发出竹笋。这种技术使得雷竹的笋期足足延长了五六个月,从11月到来年4月部有雷笋可采。而且,提前出笋正好是在春节前后,价格很高。后院村的一位笋农告诉我们:“最贵的时候卖到20多元一斤呢!当时卖了几十斤笋就换回厚厚一沓钞票,回家和老伴偷偷地乐。”
  


  这种收益太具诱惑力了,1991和1992年有不少人开始在稻田里种雷笋。然而当时国家强调粮食生产,稻田里不许种经济作物,因此还发生了一件极富戏剧性的事情。当时临安县政府专门派工作人员到乡里调查稻改竹,有的村干部就领他们到还没种竹子的田里看,种了竹子的地方就不带他们去,结果过关了。附近的千洪乡竹子种的很多,被发现后强制拔掉,重新种上粮食。但雷笋冬出的经济效益很快便显现出来,1994年县政府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但放开了稻田种竹的限制,而且加以积极推广。结果,稻改竹迅猛发展,1998年达到高峰。如今,天目山周边村子的田里都种了竹子,路边竹林里随处可见一堆堆准备覆盖雷竹的砻糠,村民告诉我们,现在当地不种稻子了,连这些砻糠都要从安徽等地买来。
  稻改竹带给农民的实惠显而易见,有人开玩笑说:“鲍老师要是申请专利,早就成百万富翁了!”然而,竹农一心追逐市场的结果是,很大部分山地和稻田变成了单一的竹林。在天目山的这几天,随处可见成片的竹子,新鲜感过后,不禁觉得有些单调。有专家担心,大面积种植纯竹林,除了景观的单一,还可能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影响。竹林不但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改变了原来水田的湿地性质,今后会产生什么负面效应现在还很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植被的单一化很容易造成病虫害,而且一旦爆发就很难控制。此外,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金爱武教授告诉我们,在雷竹田里,由于多年连续覆盖,大量施用化肥,竹林土壤已经退化,而且出现了富磷化的现象,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问题,恐怕是当初一门心思发展竹子时没有想到的。
  
  山上和田里都种了竹子,给农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产业、生态和景观的单一化。
  
  如今,农民的生活已经和竹子、竹笋捆在一起了。他们一年四季围着竹子和竹笋打转,每年10月一直到来年4月底是挖雷笋的季节;同时,春节前后也就是12月到来年2月挖毛竹冬笋;4月份是最忙的季节,除了雷笋以外,石笋、早笋、红壳笋等笋干竹也陆续出来了,一直要挖到6月份;甚至7-8月份也可以挖少量供自己吃的竹鞭笋。在挖笋的间隙,还要整理和管护竹林。竹子过10年就老化了,每年必须留养新竹,砍掉老竹。除了地里的活,在家里还要加工笋干,一年到头,笋农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这种忙碌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产业的单一化使他们过度依赖竹笋,其中就会存在风险,竹笋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计。尤其是鲜笋,价格不稳定,近几年来有的品种的鲜笋价格从每公斤20元下滑到5元左右,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此外,土地面积毕竟是有限的,可种的地方都种满了竹子之后,单纯靠扩大面积增收已经不可能了。而且竹子本身是有生命周期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部分竹林已经老化,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减产减收。为了最大效益地利用林地,规避风险,一些农民在竹林里套种山核佻。在钟家村,有农民告诉我们,他打算等山核桃长成后就把竹子砍掉。山核桃的实生苗要15年才能长成,但植株大,产量高;嫁接苗三五年就能结果,但是产量较低。他说:“要是竹子不行了,我还有山核桃呢!”
  但这种改变不是普遍现象,我们还是有些担忧。在鲍家村,我们碰到刚从地里回来的左国炳,他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他说,今年雷笋在市场上卖到12元一斤,收购价是9元,每亩收入达到两三万元,这可是种稻子时的100倍。他家有四五亩雷笋田和30亩自留山,前几年竹笋收入占80%,好的年份有8万多元,光是雷笋就有五六万。用这些收入,再加上一点贷款,他盖了现在这幢新楼房,开始发展农家乐。如今,农家乐的收入已经超过竹笋,但笋还是不能丢,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雇人帮忙挖笋。
  在天目山,像左国炳这样的人并不少。他说:“我们这儿出去打工的不多,大家都是靠竹笋赚来的钱搞起了农家乐。”这儿山好水好,城里人愿意来休闲度假,这些竹笋楼便成了他们享受农家生活的好去处。竹笋不仅让农民摆脱了贫困,还为他们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这是人们最初没有预料到的。
  如今,竹笋业已为农家乐等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累了资本,产业单一化的问题有希望得到缓解,但农家乐与竹笋业并不冲突,而且是互为补充。只要市场存在,竹林也许就会一直存在,生态和景观上的单一化将如何解决?其实,天目山有“老三宝”——茶叶、笋干、山核桃和“新三宝”——白果、药枣(山茱萸果肉)、猕猴桃,它们的价值也不可低估,如果能充分挖掘出来,和竹笋一起“共分天下”,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也许,当“竹笋村”不再只有竹笋的时候,农民才真正踏实了。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天目山下的竹笋村,同时也使天目笋干走上了大批量生产的道路,透着炭烤香味的传统野笋干只能在老百姓家里买到了。
  
  到天目山的第一天,我们去农家乐采访。在一个小房间里,炭盆上正烤着笋干,屋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笋香。在中午的餐桌上已经领略过笋干的美味,腊肉笋干、凉拌笋干让我们筷不离手,很快就被“消灭”了。现在 闻到香味,我们又忍不住一人拿一根吃起来。纯纯的竹笋鲜香中透着一股炭烤的香味,这样的笋干别有一番风味,没有经过烹调,更能吃出原汁原味。我们几个人一边赞叹着,一边又抓了几根,一旁的女主人哈哈直乐:“这是我从山上挖的野笋,是正宗的天目笋干。昨天烘的还没干透呢,客人就时不时过来拿几根,吃掉了好多,临走时还都买走了。”
  她说,来的客人都特别喜欢这种笋干,连吃带买,每天烘的都不够用。她丈夫一早就上山挖笋,下午用车子推回来,现在婆婆已经把笋剥好了,正准备再做一批笋干。趁这个机会,我们正好可以了解一下美名在外的笋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婆媳两人把剥好的鲜笋倒在锅里,撒上盐巴,添满水后用大火煮熟。以前一般是100斤笋加3斤盐,这样做出来的笋干咸淡适中,味道鲜美。现在大多数是放6斤盐,这样笋干的分量更重,保存的时间也更长,但味道要打些折扣。笋煮好后,捞出来把水控干,把煮笋时烧柴的炭火放到炭盆里,再扣上竹编的烘笼,把笋放在上面烘烤。
  老太太说:“现在图省事,烘的笋也不多,所以用柴灶里烧出来的炭烘一烘就好了。过去大伙部上山砍柴烧炭,用木炭烘笋干比用电或煤烘的香。”但天目山建了保护区后,树不让随便砍了,每村划出一块薪炭林专门用来烧炭,现在也砍得差不多了。木炭的供应量跟不上,再说用传统的炭盆慢慢烘,一次也做不出来多少,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大批量加工笋干的人家都有烘房,用煤或者电来代替木炭。“烘房里做出来的笋干味道又要差一些”,看来,保护区的限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已经使天目笋干的传统工艺受到了冲击。
  刚煮好的笋要烘6个小时左右,烘至六成干,然后拿出来在地上摊放一两天,使烘干变脆的表层回潮变软,这时再加以搓揉,然后放到火盆上进行第二次烘焙直至干透,这样才能让竹笋加温均匀,纤维糖化,既保持了竹笋的清香,同时口感更加鲜美。
  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以前做笋干主要是用野生的石笋和早笋,笋子又细又长,一般会在揉制时把它搓成球状,再用锤子敲扁使之形状固定,当地人称为“团子笋”。但是,由于多了一道工序,做起来较为麻烦,现在不少人仅仅是搓揉一下,任竹笋保持随意弯曲的状态,这样的笋干称为“弯尖”;或者在揉制过程中把雷笋和红壳笋等较为粗短的笋子拉直,再用锤子敲扁,这就是“直尖”。天目笋干的历史非常久远,以前家家户户做笋干,除了自家吃,也卖给寺庙和香客。随着西天目山禅源寺香火的鼎盛,天目笋干渐渐地声名远扬,被誉为“清鲜盖世”。今天亲口尝到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笋干,果然名不虚传。
  正在我们看婆媳俩做笋干的时候,一辆卡车开过来停在旁边的院子前,四五个人七手八脚地把车上的货物卸下来,一个四十开外、精明能干的女人在一旁指挥着,很是热闹。婆婆告诉我们,这家是专门做笋干生意的,除了收购本地的竹笋,还从外地收购半成品的笋干,回来后再进行最后加工和包装,打上天目山的牌子卖出去,生意好得很。村里不少人都做这种生意,都发了财。他们这是刚从湖南收购笋干回来。
  婆婆的话让我们很困惑。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竹子,连田里都种满了,难道还缺竹笋吗?为什么还要从外地收购?于是我们走过去看个究竟。那个女人是笋干厂的老板娘,她做笋干生意很多年了,如今和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商场和超市建立了固定联系,笋干做出来后就直接给他们发货。她说:“天目笋干销路很好,当地的笋不够卖,就到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去收购。天目山人有技术,有些人专门到这些地方加工笋干,我们就把他们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收购进来。再说,那儿挖笋、剥笋的人工费都很低。”
  随着天目笋干越来越受欢迎,外地笋纷纷进入;就算是当地笋干,也多是人工种植的红壳笋、早笋等,用煤、用电大批量烘制出来的,传统上用野生石笋加人工炭火制作而成的天目笋干只能是在农家买到了。即便是在农家,也有不少人因为笋太多,或者忙不过来,把鲜笋拿到烘房请人代加工。在钟家村,我们看到一个烧煤的烘房,鼓风机轰隆隆地响着,让热气在烘房内快速循环。我们尝了尝这种笋干,很成,而且少了那股炭烤的香味,比家里做的逊色许多。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天目山下的竹笋村,同时也使天目笋干走上了大批量生产的道路,透着炭烤香味的传统野笋干只能在老百姓家里买到了。临走,我们从婆媳俩那里每人买了一大袋刚烘好的笋干,否则再想吃还得到天目山来,超市里买不到这么好的了。
其他文献
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总面积201.06平方公里,以保护海洋贝藻类、鸟类、水仙花及其生态系统为主。1998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济南→临沂/淮安→江阴/无锡→嘉兴→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温州→鳌江。  地方特产:等边浅蛤、荔枝螺、淡菜、栉孔扇贝、章鱼、皱纹盘鲍、赤点石斑鱼、海蜒、大黄鱼。  旅游资源:南麂列岛生物圈保
期刊
在北京,后方指挥部也在紧张运转着,9个小组之间相互配合,汇总前后方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为国务院及时了解灾情提供重要依据。    前线队伍在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灾情及隐患排查的同时,北京的后方指挥部也在日夜紧张运转着。为了应对战时状态的需要,指挥部于5月18日进驻北京的神舟大厦及湖北大厦,10天后为了降低成本又搬到国土资源部在西郊的西峰寺培训中心,进行封闭式的集中办公。  指挥部由国土资源系统下的多个单
期刊
天目山的佛教延续至今,已近1700多年。东晋兴起,宋末明初达到顶峰,最盛时候,僧侣达到1000多人,佛教给天目山留下厚重的文化遗产的同时,还给后人留下了另一份遗产:参天古木与原始森林。然而,和尚是怎样保住这片山林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村串户,逐渐揭开了这个谜团……  “保护区怎么能一下就把45亩地连同1500万元的资产给了禅原寺呢!”在天目山常听到保护区的人发出这样的无奈慨叹。  “天目山本来
期刊
银杏、柳杉、金钱松、天目铁木,堪称天目山森林“四绝”——古、大、高、稀。银杏以古见长,野生状态的千年银杏就生长在天目山,被称为地球上野银杏的老祖宗;柳杉以大为奇;金钱松以直冲云霄的高而令人刮目相看;天目铁木则以稀为贵,名扬世界。    永不灭绝的银杏    1945年8月,日本广岛,伴随着撼天动地的爆炸声,黑色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等一切平息下来,城市已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废墟,只有几棵银杏光秃发黑的枝
期刊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8.1级地震,震级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相仿,但造成的破坏以及公众影响程度远远小于汶川地震。    昆仑山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与近东西向库赛湖断裂(昆仑山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密切相关。该次地震影响区多数是海拔4400~5000米的高原丘陵,地势总体比较平缓,植被和建筑物很少,沿着断裂带形成长达426公里稳定分布的地震破裂带,且在各类遥感影像
期刊
丰林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以保护野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199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沈阳(走京沈高速)→沈阳绕城高速→沈四高速→沈哈高速→哈尔滨绕城高速→哈绥高速→哈伊路→伊春市五营区。  地方特产:红松果、果仁、蓝莓、狗枣、猕猴桃、黑加仑、蘑菇、黑木耳、猴头、猴腿、蕨菜、刺嫩芽。  旅
期刊
这注定是一次充满碰撞与顿悟的旅程。目的地是引人关注的三江源,但那里对我们来说几乎是另一个文化的世界。2007年夏,我们一行四辆车出发了。队伍里,有常年在三江源工作的探险家,有生态专家,有还没毕业的研究生,有媒体记者,更特殊的是三个来自内地城市的企业老总,他们开来装满物资的汽车,成为这次跋涉伊始的物质后盾。就是这样一个“成分”复杂的队伍,抱着同一个信念和目的启程了——走进黑帐篷,坐在牧人的火炉旁,端
期刊
离生态文化节还有两天,在赛马场上渐渐搭起漂亮的帐篷,牧人家慢慢聚集起来。但是我们注意到,更多的帐篷都是些节日里才会使用的彩绘白色的,传统的黑牦牛毛帐篷却很少。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这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不同。所以虽然今天飘着彻骨寒冷的阴雨,我们决定还是依照一贯的工作习惯,出去随机寻找我们的访谈对象。  不知道确切方位和地名,当我们的吉普车经过一片高低不平被叫做”塔头”的植被时,剧烈颠簸中遇到了一
期刊
到达措池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钟。一路上我们横穿了不知多少条河流,也不知几次从泥浆中把深陷的车挖出来。措池是我们的藏族朋友扎西多杰的“地盘”,听说今年要搞第一届“生态文化节”,到时候散落在各处的牧民们会集中起来,倒是一个访谈的好机会。于是我们就将那里选做了此次旅程的目的地。当我们支起简易帐篷,开始我们的第一晚宿营时才发现,原来一年中最热的7月在这儿居然能达到夜里零下10度以上的超低温。整夜,队员们
期刊
过去的草原特别大,完全是游牧,走场都是部落头人发令,比如什么时候搬到夏季草场,牧户住在哪里没有规定。我们的部落叫宗据,沿着通天河都是我们的草场,冬天搬到河北岸,就是曲麻莱这边,春天还没开花的时候就回到南岸。那时候放牧是跟着牛羊走的,而不是把牲畜圈在一个地方,哪里草好哪里花好就去哪里,这样不光是为了好的草,也能让牛羊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因为它们自由、高兴,所以长膘,质量也好。  游牧的时候,夏季住在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