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历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都存在某种世俗化、功利性特征,不仅囿于教学方法的改良,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性质与功能,而且曲解了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我们认为,对于中学历史教育,首要的是如何唤起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以及如何定位历史学科,最后才是如何改良教学的问题。否则,非缘木求鱼,必南辕北辙。
关键词:学科定位; 人文主义
High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of perplexity and the dialectical introspect
Ma Jun-ling Zhang Ya-ping
Abstract: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history and the whole of education, there is a secular, utilitarian feature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gnoring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function, and distortion of the people-centered and humanistic. We believe that education for high school history, first and foremost is how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history education, and how to locate the historical discipline, and finally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Otherwise, non-futile, will be poles apart.
Key words: Definition;Humanism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中学历史教育,诸多历史学者与教师对传统教学——无论价值趋向、方法设计,还是理论建构、实践操作,都进行了深刻系统的批判性反思与反刍重构,其中不乏理性,饱含着对社会殷切的人文关怀。然而,募然回首,当我们对历史教学改革本身的历史进行观照的时候,却不难发现,我们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把传统与现代当作截然对立、天渊之别的两极,似乎隐藏着某种对传统的反动即为现代、即为科学的预设,割裂了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的本体与属性、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子曰:过犹不及。难道矫传统之枉,必须过正?
历史似乎不断验证这样一点,任何事物应时而生,顺势而动,不可能完美与至善。如今的素质教育和历史教育也是如此。当人们充满激情地倡导人文主义、个性培养、创造教育的时候,却常常或多或少地忽略教育本身内在各要素的某一方面。概括起来,目前中学历史教育的实践存在这样一些误区:
1.历史与教育之间,侧重教育的价值取向,淡化历史学科的性质与功能。创造人格培养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主流话语,本毋庸置疑。但教育的共同价值趋向,能否完全取代特定阶段特定学科的培养目标?除共同取向外,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有何取向上的分工?在诸多关于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创造人格的文章中,能有几篇文章“历史学科”一词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历史教学最应该、最适宜培养的能力素养?
2.教育目标与方法之间,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良,而教育目标则又局限于某一种能力的获得,忽略了各种教育目标的时代性、全面性以及达成的内在联系性。诚然,创新能力乃个人、国家与社会发展之必须,从某种意义上更是历史发展本身的本质,但是否个人能力的全部?或许没有人会反对,教育应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我们是否有必要认真反思一下,我们以现代的手段、翻新的模式、别样的教材、立异的课堂的组织,是否真正关注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是否曲解了中学历史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中学历史教育是否最应该承担的职责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非创新能力?人文科学有什么、有多少是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实现创新的?难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希特勒翻案就是人文学科所欲达成的目标?
3.就教育与个人、国家和社会之间,曲解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如果说传统教育以社会本位,存在科学主义、国家主义的印记,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与个性的自由张扬?如果说传统教育存在道德理想主义的特征,谋求社会合乎理性的发展,那么,今天的教育从天上回归尘世,是否又过于经验主义地顺应现实,以致丧失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对社会的理性指导功能?符合社会现实的,是否就是科学合理的呢?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目前的历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都存在某种世俗化、功利性特征,当人们惊诧困惑于为何德育上纲上线、三令五申,青少年犯罪与日俱增的时候,却有点遗忘甚至漠视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存在,其实这才是历史教育最大的困境,也是教育和社会的最大危机。
中学历史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包涵历史学科和中学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历史学科或科学是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一方面是对人类既然存在的描述、客观规律的探寻,因而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历史又是解释性的,并非纷繁无序材料的堆积,故必然包涵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其次,教育本身,作为社会化途径,既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带有时代的、某种国家主义的特征,又承载着传承文明、引导塑造未来合理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只有以歷史教育本身是什么为基础,并把其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既符合顺应又独立超越于现实,才能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准确把握与定位。
社会现实决定精神文化,每个时代自有其独特的教育趋向。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呈现融合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教育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生活的意义,没有相应的价值导向,科学技术也会沦为毁灭人类自身的邪恶力量,故而人文主义成为教育的灵魂。应该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半,他们各有其价值,但又各有其局限性,抬高或贬低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人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不过,无论宏观上人类的存在,还是微观具体到个体、国家的发展与进取,相对于科学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更需要国家的强制性贯彻。因为就学科功能而言,科学源于人之好奇,技术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本身具有个体、社会的内在驱动,只要国家消极不作为,随着教育体制的多元化与社会化,依靠社会自发的推动也足以获得一定的发展。然而,如果说科学教育是对社会物质利益的顺应与推动,人文学科则谋求社会的和谐正义。由于其本身对个体私利的限制,若缺乏国家的力量,则只能被边缘化,这是社会经济理性的必然结果。其次,就教育功能而言,教育承载着矫社会之偏、传播与促进人类文明的使命,从其产生之日就是人文主义的。最后,即使功利的分析,人性的扭曲也比贫穷更可怕,完善的人才是社会最大的财富。因此,我们除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外,对于国家教育,更重要的是把长期受到忽视、贬抑的人文学科提高到本应该占有的地位上。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已经彰显出人性的黑暗面和人的异化或精神危机,更反映出人文理性的迫切性。也正由于此,对于中学历史教育,首要的是如何唤起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其次才是如何改良教学的问题。否则,即使你天花乱坠、悦耳动听的教学,又怎敌它现实诱惑、利益驱动?即使你可使少数人启蒙,又如何达成国家与社会的最大福利?今日教育之因,明日社会之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岂必燎原方救火、岂必亡羊方补牢乎?!
其实今天我们需要反思的并不是应不应该倡导人文主义,而是如何实践的问题。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已经多年,可历史美术音乐等人文学科得到的不是拯救而是日益边缘化,没有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岂非南辕北辙?理论与现实、内容与目的的悖反,究竟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国家的责任?或许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我们历史教师也是难辞其咎的。因为,把创新能力、创造人格带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的概念设定为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岂非缘木求鱼?是否是我们把历史这一人文学科变成科学主义化的工具性学科?否定了历史学科的特质?
另外,目前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语词混乱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而且必须澄清人文主义的概念。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建立在全方位关怀“自然—社会—个人”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怀,这一点必须与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世界中心的观念有所区别,因为这至为要害的一点,在西方人文主义者那里的确多多少少被忽略了。
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又以个人为本位,以个人利益、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和归宿,因此个人主义成为市场经济自发生成的文化产物。而这也正是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的特征。然而,教育的使命是倡导理性、传承与促进文明进步,故而教育不仅不能过度强调个人理性与现实功用,反而更应以社会本位,宣扬美德与社会理性,谋求正义与和谐。否则,那就是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渲染人性的灰暗面,使扭曲的、黑暗的东西合法化、正当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它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作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非取得什么。”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当代人文主义者摒弃了传统的狭隘性,更为强调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不仅重视自我责任感,以及对他人、民族、国家的责任感,而且也重视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感。自然,我们所指的人文主义并非西方传统的,而主要是现当代的人文主义,甚至是超越其传统局限性、综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
历史,有些时候复杂的实证人的灵性,也有些时候简单的让人无法理解。传统所彪炳的却是后人缺失的,自身固有的也是最受漠视的,岂必他山之石方可攻玉?难道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关键词:学科定位; 人文主义
High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of perplexity and the dialectical introspect
Ma Jun-ling Zhang Ya-ping
Abstract: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history and the whole of education, there is a secular, utilitarian feature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gnoring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and function, and distortion of the people-centered and humanistic. We believe that education for high school history, first and foremost is how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history education, and how to locate the historical discipline, and finally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Otherwise, non-futile, will be poles apart.
Key words: Definition;Humanism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于中学历史教育,诸多历史学者与教师对传统教学——无论价值趋向、方法设计,还是理论建构、实践操作,都进行了深刻系统的批判性反思与反刍重构,其中不乏理性,饱含着对社会殷切的人文关怀。然而,募然回首,当我们对历史教学改革本身的历史进行观照的时候,却不难发现,我们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把传统与现代当作截然对立、天渊之别的两极,似乎隐藏着某种对传统的反动即为现代、即为科学的预设,割裂了历史教育本身具有的本体与属性、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子曰:过犹不及。难道矫传统之枉,必须过正?
历史似乎不断验证这样一点,任何事物应时而生,顺势而动,不可能完美与至善。如今的素质教育和历史教育也是如此。当人们充满激情地倡导人文主义、个性培养、创造教育的时候,却常常或多或少地忽略教育本身内在各要素的某一方面。概括起来,目前中学历史教育的实践存在这样一些误区:
1.历史与教育之间,侧重教育的价值取向,淡化历史学科的性质与功能。创造人格培养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主流话语,本毋庸置疑。但教育的共同价值趋向,能否完全取代特定阶段特定学科的培养目标?除共同取向外,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有何取向上的分工?在诸多关于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创造人格的文章中,能有几篇文章“历史学科”一词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历史教学最应该、最适宜培养的能力素养?
2.教育目标与方法之间,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良,而教育目标则又局限于某一种能力的获得,忽略了各种教育目标的时代性、全面性以及达成的内在联系性。诚然,创新能力乃个人、国家与社会发展之必须,从某种意义上更是历史发展本身的本质,但是否个人能力的全部?或许没有人会反对,教育应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我们是否有必要认真反思一下,我们以现代的手段、翻新的模式、别样的教材、立异的课堂的组织,是否真正关注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是否曲解了中学历史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中学历史教育是否最应该承担的职责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非创新能力?人文科学有什么、有多少是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实现创新的?难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希特勒翻案就是人文学科所欲达成的目标?
3.就教育与个人、国家和社会之间,曲解以人为本和人文主义。如果说传统教育以社会本位,存在科学主义、国家主义的印记,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与个性的自由张扬?如果说传统教育存在道德理想主义的特征,谋求社会合乎理性的发展,那么,今天的教育从天上回归尘世,是否又过于经验主义地顺应现实,以致丧失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对社会的理性指导功能?符合社会现实的,是否就是科学合理的呢?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体而言,目前的历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都存在某种世俗化、功利性特征,当人们惊诧困惑于为何德育上纲上线、三令五申,青少年犯罪与日俱增的时候,却有点遗忘甚至漠视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存在,其实这才是历史教育最大的困境,也是教育和社会的最大危机。
中学历史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包涵历史学科和中学教育两个方面。首先,历史学科或科学是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一方面是对人类既然存在的描述、客观规律的探寻,因而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历史又是解释性的,并非纷繁无序材料的堆积,故必然包涵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其次,教育本身,作为社会化途径,既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带有时代的、某种国家主义的特征,又承载着传承文明、引导塑造未来合理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只有以歷史教育本身是什么为基础,并把其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既符合顺应又独立超越于现实,才能对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准确把握与定位。
社会现实决定精神文化,每个时代自有其独特的教育趋向。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呈现融合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教育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生活的意义,没有相应的价值导向,科学技术也会沦为毁灭人类自身的邪恶力量,故而人文主义成为教育的灵魂。应该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半,他们各有其价值,但又各有其局限性,抬高或贬低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人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不过,无论宏观上人类的存在,还是微观具体到个体、国家的发展与进取,相对于科学教育,人文学科教育更需要国家的强制性贯彻。因为就学科功能而言,科学源于人之好奇,技术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本身具有个体、社会的内在驱动,只要国家消极不作为,随着教育体制的多元化与社会化,依靠社会自发的推动也足以获得一定的发展。然而,如果说科学教育是对社会物质利益的顺应与推动,人文学科则谋求社会的和谐正义。由于其本身对个体私利的限制,若缺乏国家的力量,则只能被边缘化,这是社会经济理性的必然结果。其次,就教育功能而言,教育承载着矫社会之偏、传播与促进人类文明的使命,从其产生之日就是人文主义的。最后,即使功利的分析,人性的扭曲也比贫穷更可怕,完善的人才是社会最大的财富。因此,我们除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外,对于国家教育,更重要的是把长期受到忽视、贬抑的人文学科提高到本应该占有的地位上。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市场经济已经彰显出人性的黑暗面和人的异化或精神危机,更反映出人文理性的迫切性。也正由于此,对于中学历史教育,首要的是如何唤起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其次才是如何改良教学的问题。否则,即使你天花乱坠、悦耳动听的教学,又怎敌它现实诱惑、利益驱动?即使你可使少数人启蒙,又如何达成国家与社会的最大福利?今日教育之因,明日社会之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岂必燎原方救火、岂必亡羊方补牢乎?!
其实今天我们需要反思的并不是应不应该倡导人文主义,而是如何实践的问题。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已经多年,可历史美术音乐等人文学科得到的不是拯救而是日益边缘化,没有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岂非南辕北辙?理论与现实、内容与目的的悖反,究竟是学生、学校还是社会、国家的责任?或许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我们历史教师也是难辞其咎的。因为,把创新能力、创造人格带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的概念设定为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岂非缘木求鱼?是否是我们把历史这一人文学科变成科学主义化的工具性学科?否定了历史学科的特质?
另外,目前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语词混乱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而且必须澄清人文主义的概念。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建立在全方位关怀“自然—社会—个人”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怀,这一点必须与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世界中心的观念有所区别,因为这至为要害的一点,在西方人文主义者那里的确多多少少被忽略了。
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又以个人为本位,以个人利益、欲望的满足为目的和归宿,因此个人主义成为市场经济自发生成的文化产物。而这也正是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的特征。然而,教育的使命是倡导理性、传承与促进文明进步,故而教育不仅不能过度强调个人理性与现实功用,反而更应以社会本位,宣扬美德与社会理性,谋求正义与和谐。否则,那就是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渲染人性的灰暗面,使扭曲的、黑暗的东西合法化、正当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它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作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非取得什么。”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当代人文主义者摒弃了传统的狭隘性,更为强调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不仅重视自我责任感,以及对他人、民族、国家的责任感,而且也重视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感。自然,我们所指的人文主义并非西方传统的,而主要是现当代的人文主义,甚至是超越其传统局限性、综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
历史,有些时候复杂的实证人的灵性,也有些时候简单的让人无法理解。传统所彪炳的却是后人缺失的,自身固有的也是最受漠视的,岂必他山之石方可攻玉?难道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