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全胸腔镜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微创全胸腔镜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治疗的手术结果及远期随访差异。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1 096例(微创组胸腔镜405例,正中开胸组691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入组404例病患(微创胸腔镜组202例,正中开胸组202例)。收集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资料,随访及SF-36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

结果

微创组比正中开胸组在体外循环时间[(145.97±34.65)min对(92.24±25.58)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3.89±25.25)min对(56.42±18.09)min,(P <0.001)]、手术时间[(237.49±47.48)min对(217.31±55.95)min,(P<0.001)]等方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微创组输血比例少(24.26% 对33.66%,P= 0.037)、机械通气时间短[(15.29±11.45)h对(21.34±40.36)h,(P=0.041)]、ICU停留时间短[(44.12±39.51)h对(61.15±106.01)h,(P=0.033)]、胸腔引流量少[(404.11±485.84)ml对(674.82±585.37) ml,(P<0.001)]、保留胸腔引流管时间短[(2.59±1.75)天对(4.25±1.91)天,(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5.64±3.07)天对(11.44±6.71)天,(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并发症及SF-36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虽然增加了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但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没有额外增加,具有明显创伤小、输血少、切口感染少、恢复快、美容等优势。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对小鼠睾丸间质瘤细胞(MLTC-1)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0、10-7、10-6、10-5、10-4、10-3 mol/L浓度的MBP分别处理MLTC-1细胞24 h和48 h后,收集处理后细胞。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着蛋白、N-钙黏着蛋白和
介绍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涂饰材料的发展概况,水溶胶的特点及制备方法,并描述了通过无皂聚合制备水溶胶的合成方法.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用,使得煤矿开采效率大幅度提高,在煤巷掘进过程中,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但是在岩巷掘进中,多数煤矿还在采用炮掘扒装工艺,机械化程度较低,施工速度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量化分析软件分析风湿性瓣膜病及退行性病变致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风湿组21例(重度狭窄9例,重度关闭不全6例,重度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6例)、退行性变19例(均为二尖瓣脱垂伴大量反流)与正常对照组20例均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使用TomTec-Arena 1.0-4D MV-Assessment 2.3量化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结果风湿性二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科技时代,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建设过程之中.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成形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中心共对9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术,其中男36例,女58例,年龄6~75岁,平均(51.3±18.0)岁。术前主动脉瓣存在不同程度关闭不全:重度2例(2.1%),中度88例(93.6%),轻度4例(4.3%)。主动脉瓣病变共110例,包括瓣环扩大31例,瓣叶穿孔1例,赘生物形成1例,
便携性始终是电子设备发展趋势之一,无论是传统设备还是新兴的移动终端,都在为便携做出努力。打印机这种摆放在桌面上的电子设备在经过数年的发展后,传统的打印机依然无法兼顾便携性因素。可是这并不代表打印机便携化只能是个梦。近年流行的热升华打印机给消费者带来了突破性的转变,让移动打印成为可能。  Epson PM310  Epson 在打印技术领域的地位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带头大哥,其推出的PictureMat
目的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评价迷宫Ⅲ手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17例,其中窦性心律患者145例为对照组,房颤患者中同期行迷宫Ⅲ手术28例为试验组。以16项参数作为协变量,计算倾向性评分,找出最匹配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结果共28对匹配成功。两组均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