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指导与专项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题的要求
  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命题涉及: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根据语篇中的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7) 提炼文章提纲、概括主要内容、理解关键信息。
  二、试题特点
  阅读理解不是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而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或是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考查。
  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以及语篇分析能力等。其中速度和理解力是阅读能力的主要表现。
  三、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技巧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快速阅读。快速明确文章大意和文章的体裁,然后再阅读文章内容;更多情况下是结合问题进行“跳读”和“找读”,而不是自始至终逐字逐句地品读,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
  2. 确定关键词。先看问题,锁定关键词,带着关键词在文章中寻找线索,从而快速找到答题的依据。
  3. 尊重原文。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不能片面理解或对文章不尊重,歪曲文章事实,凭想当然,文章好像看懂,其实都是个人意愿。
  考试时的阅读理解不同于考生平时读书看报,它是一种有目的的限时阅读,考生读完文章后,要根据文章内容即时回答出题人的问题。所以考生不用对文章所有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阅读,只需阅读题目中涉及到的文章信息即可。所以,理解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所涉及的问题,除了跟体裁有关,还跟题型有关系。题型大致分为四类:细节题、主旨题、推断题和猜测题。本文主要介绍细节题和主旨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就是我们常见的wh题,它们大多是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事实、例证、原因、过程、论述等进行提问的。有些问题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有些则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有关内容系统化才能找到,比如计算、排序、是非判断、图形比较等。做此类题的方法一般是先用寻读法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的部分进行细读,找出正确答案。
  1. 是非题出题形式:
  a. 三正一误: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
  b. 三误一正: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这种做题方法主要与三正一误的下列问法相联系: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这种问题的正确选项所包含的信息通常连续出现在同一段,而且往往无列举标志词,如first,second,third等。做题时只需阅读有关段落,根据一个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找其他两个正确先项,剩下一个原文中未提到的,为正确答案。
  2. 例证题
  例子为高考阅读理解的常见考点之一,这类题的基本结构为:
  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 (或Paragraph...) an example in order to... 意思是问文中举出某现象或例子的目的。文章中举出一些例子无非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关键在于这个例子在原文出现的位置,但不管如何,这个例子之前或之后不远处通常都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这句话就是答案,即举例的目的。如果例子与全文主题有关,则例证主题,答案为全文主题句。如果例子与段落主题有关,就例证段落主题,则答案为段落主题句;此外,答案为例子前后总结说明性的话。
  3. 年代与数字:这个考点有几种出题方式,但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只要题干问年代与数字,答案就对应于文章中的年代与数字。
  4. 比较:比较考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 比较级与含有比较意义的词汇手段和句型结构;
  b. 表示绝对意义的字眼:first (第一),least (最不),most (最)等;
  c. 表示唯一性的词汇:only, unique等;
  阅读时,最好能圈出表示最高级、唯一性和绝对意义的词汇,便于做题时回原文定位。
  5. 原因:
  这种题的答案在原文通常有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手段提示:result, reason; result in (结果); result from (由于); base... on... (以……为基础); be due to (由于);because, for, why;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等。
  阅读时对这些提示词应该予以注意。原文相关句出现的格式都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而在题干中通常给出结果,就其原因提问。
  Invited by Mr. Ye Huixian, host of the well received TV programme “Stars Tonight”, Miss Luo Lin, Miss Asia of 1991, appeared as the guest hostess on the Shanghai TV screen last Sunday.   Born in Shanghai and taken to Hong Kong when she was only six years old, Luo Lin has never dreamed of being Miss Asia. Her childhood dream was to be an air hostess. Before she took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she had been an airhostess in Cat hay Airline for seven years. However,it still took her three months to learn the art of walking on the stage, dancing, singing, makingup and other proper manners, designed by the Asia TV Station.
  “Its really a hard job for me. I wont enter for such competition any more. Anyhow, I am quite lucky. I am also glad to have had more chances to work for the social welfare since I won the title. This time, in Shanghai, Id love to make a deep impression on my TV audience,” said Luo Lin with a sweet smile.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Luo Lin is a native of Shanghai.
  B. Luo Lin moved to Hong Kong with her parents.
  C. Luo Lin won the title of Miss Asia in 1991.
  D. Asia TV Station helped Luo Lin to become Miss Asia.
  解析: A、C 和D都可在原文找到答案,而B项原文列的是: taken to Hong Kong可判断不是moved to Hong Kong with her parents,因此选B。
  细节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以下几种: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 The writer mentions all of the items listed below except    .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6) What is the example of...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7) The reason for... is...
  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here, why, how, who, etc.)...
  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10)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
  二、主旨大意题
  主旨题是除了细节题之外考查第二多的题型,此题型比细节题难度大,是学生们要重点理解,熟练运用解题步骤的一种题型。那么什么样的题目属于主旨题范畴呢?笔者通过对0913年5年全国各地高考主旨题的收集和整理,发现主旨题分为以下六种提问方式:
  1. 标题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2. 主旨大意题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3. 写作目的题
  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to    ?
  4. 选材题
  Where is the passage probably taken from?
  Which group of people is the passage mainly written for?
  This passage can be classified as    ?
  5. 态度题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6. 文章组织题
  A. 文章组织结构图
  What 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passage?
  B. 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式及其作用
  The passage is developed / organized mainly by   ?
  C. 文章接下来讨论的内容
  What is the passage going to discuss next?
  在解主旨大意题时,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 认真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个句子。
  2. 作者往往有意识地反复论述文章的主题。要抓住反复出现的中心词,即高频词,也叫做主题词。(04年全国卷1(河南等)E篇中major出现过八次,尽管其词性、词义有所不同,但它就是关键词)。
  3. 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常常会出现在一些标志性的提示后。
  例如:On the whole, in short, therefore...
  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Given all these points above, I would support the idea that...
  For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I would prefer...
  掌握了找主题句的方法,就可以依据主题句归纳主题。但归纳主题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错误,需要同学们注意。
  1. 以偏概全。即只抓住了主题的一个侧面就误以为是主题。
  2. 过于笼统。即归纳的主题太泛,与细节脱节或是没有对细节加以充分论证。
  3. 把观点强加给作者。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常识对文章进行判断而忽视了作者的见解。
  (作者:宋媛君,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集合问题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内容有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等,属于容易题的范畴,但是如果对集合问题中容易出错点不加以重视,也很容易造成丢解或错解.  一、集合中的多解问题  1.不注意验证导致多解  例1设全集U={2,3,a2+2a-3},A={2,|2a-1|},UA={5},则实数a的值是.  错因分析:本题易出现多解的错误,如解题过程中由a2+2a-3
期刊
Unit 1  一、单项填空  1. Australias small population, 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t the Olympic Games was really .  A. Considered; amazed  B. Considered; amazing  C. Considering; amazed  D. Considering; am
期刊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但得分率却一直很低。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我们现提出如下三条复习对策:  一、综观18套试卷,探究命题规律  2014年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套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进行考查,与2013年相比,有如下几个变化:  1.数量增多  2013年共有9套试卷考查了36个次文言虚词,而2014年则增加到了46个次。
期刊
高中数学以集合与函数为预备性知识,以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为载体,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逐步展现探索更一般的函数性质与图像的方法系统——导数。导数的引入既是对研究函数性质方法体系的完善,更是对前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从几何意义感知导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教材不追求导数概念的严密性,仅仅从感性理解的层次将函数f(x)在点P(x0,y0)处
期刊
立体几何常常涉及两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二面角等.下面借“题”发挥,透视如何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题型1 证明线线垂直  例1 如图,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  ∠ABC=π4,OA⊥底面ABCD,OA=
期刊
解决与排列、组合有关的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这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其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计数原理和排列数、组合数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实践证明,备考的有效方法是题型和解法归类,识别模式,熟练运用.下面例谈排列、组合问题中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分组(堆)问题  分组(堆)问题的6个模型:①无序不等分;②无序等分;③无序局部等分;④有序不等分;⑤有序等分;⑥有
期刊
集合是高中的基础性、工具性知识,高考中不仅以小题的形式单纯考查集合知识,还会以集合语言表述数学试题,并使用集合语言表述解题过程,因此在备考时要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判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判断两个集合之间是否相等;要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和性质,会用图形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会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研究集合的运算问题.在解题时对于集合问题首先要确定属于哪一
期刊
本文对二项式定理常见的六种应用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求展开式中指定项  例1 (x-1x)8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  解:Tr+1=Cr8x8-r(-1x)r=(-1)rCr8x8-2r,  由题意知,8-2r=0,r=4,  即展开式的第5项为常数项,T5=C48=70.  评析:直接利用通项公式进行求解,令x的幂指数等于0即可.  例2 (|x|2+1
期刊
一、考情分析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命题的重点是两种形式方程的转化以及直线和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这主要包括特殊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求解以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等,这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热点.  二、知识整理  1.极坐标  (1)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从O点引出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正方向(通常取
期刊
读写任务型的书面表达是我们江苏的新题型。它主要是先阅读短文,然后概括全文,最后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首先是如何概括。第一要看清楚文章的结构,设法反映出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第二要具有意义筛选的能力,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重要和次要、普遍与特殊、相关与不相关、原因和结果等复杂的逻辑关系。第三要有用英文解释英文的能力,用自己简单的语言解释比较复杂的语言文字,不能抄袭原文。  读写任务的写作内容一般分为两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