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0年前后网络游戏进入中国以来,以其特有的魅力迅速征服了中国网络,而相伴而来的对于网络游戏伦理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然而与之相反的是关于网络游戏伦理的研究却是很少,这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伦理对于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这一方面,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这样的研究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网络游戏发展新形势,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今后关于网络游戏伦理可研究的方向,以求达到抛砖引玉。
关键词:网络游戏;伦理;研究现状;研究前景
一、研究现状
现阶段对于网络游戏伦理研究的侧重点和讨论内容主要还是在于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这一层面上,这与网络游戏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系,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主要还是近十年到近十五年这段时间,而游戏的主要受众往往是以青少年为主,因此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加侧重于对青少年这一对象的研究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网络游戏伦理对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网络游戏运营商应该如何减少不良网络游戏伦理观传播以及社会和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区分虚拟伦理观与现实伦理观。
1.关于网络游戏伦理观对于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
现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以负面观点为主,实际上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网络游戏由于商业的需要,又是以投消费者所好为基础,这就必然导致了与现实伦理想去甚远的网络游戏的伦理直接影响了青少年伦理观念的形成,使青少年形成了一种扭曲的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并影响到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形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2.关于网络游戏运营者的伦理要求
由于网络游戏伦理对于青少年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所以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关于网络游戏运营商如何消除这些“虚拟伦理”不良影响的讨论。一般的观点是一方面依靠运营商自律,提高社会责任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青少年的游戏参与频率和游戏参与时间;另一方面则是转变游戏内容,减少游戏中关于暴力、偷盗、赌博、歪曲的婚姻及人际关系等带有刺激性的内容,减轻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念对于青少年的误导。
3.社会及监管部门如何控制网络游戏伦理对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
关于减轻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对于青少年影响的又一角度讨论,则是把眼光放在了社会和监管部门的身上,认为一方面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将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包括学校和家庭等多个层面;另一方面则是提出立法部门及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网络游戏及网络游戏运营者行为。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这一做法算是相对有效的,但是关于这一做法的科学研究仍然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一般的观点都是以“堵”为主,即命令禁止,但是实际上这些做法可能更大的程度使那些被禁止的做法从明处转向了暗处,出现了许多更加隐晦和暧昧但却没有发生任何实质变化的做法。网络游戏伦理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4.研究现状小结
虽然目前关于网络游戏伦理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其对于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上这一层面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但是伴随着网络游戏近些年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游戏形式的不断增加,即网页网络游戏和移动网络游戏(手机网络游戏)的加入,使网络游戏的游戏群体已经不仅局限于青少年这一单一群体,而是成为了一种全社会的行为,如“全民偷菜”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网络游戏不断发展的现实写照,因此单纯的讨论网络游戏伦理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片面的行为。
同时,由于网络游戏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使一款网络游戏在设计之初的伦理体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大量游戏者的介入,使网络游戏伦理成为了网络游戏固有伦理与玩家伦理共同作用的一种伦理体系,这样的伦理体系才是真正的网络游戏伦理,而对于这样的伦理的研究确实很少涉及的。
二、研究前景分析
1.全民网络游戏形势下的网络游戏伦理影响
2012年中国拥有的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超过3亿,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与网络游戏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网络游戏新形式的出现有关——随着手机网络游戏和网页网络游戏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登陆到自己的游戏账号进行游戏。而且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也使得游戏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杀戮怪物等内容,目前网络游戏可以分为动作、休闲、竞技、经营、互动平台等多个类别,几乎迎合了目前中国人的全部喜好,这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游戏用户人数的突飞猛进,直到2010年出现的“全民偷菜”现象,更是直接验证了这一事实。
然而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个直接的结果——网络游戏伦理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事实上,参与这类网络游戏的游戏者往往已经超出了青少年的范围,甚至可以说青少年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而绝大多数的游戏者其实是心智已经成熟的成年人,但是网络游戏对其产生的影响却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时再将网络游戏伦理的影响对象继续局限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已经明显脱离了现实,为此,我们今后便应当对于后“全民偷菜”时代的网络游戏伦理的社会影响进行更加广泛而系统的研究。
2.网络游戏伦理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网络游戏与传统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游戏打破了传统游戏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实现了游戏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合互动、共同游戏的目的,这也就使得游戏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游戏自身的伦理系统也不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存在。
例如有这样一款网络游戏,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设计之初将游戏的参与者的角色定义为维护正义的英雄,但由于无上限的参与者不断加入,使得英雄的数量远远超越了恶势力的数量,那么同样为了实现维护正义这一目的“英雄们”就不得不做出另一选择,即超过其他人,使自己率先成为“英雄”,由此而来的游戏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便开始了,不同人利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目的,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符合现实社会的伦理标准则无人关心,至此这一款网络游戏的伦理体系便成为了看似是维护正义而实质上却是玩家间勾心斗角的伦理体系,虽然原有的伦理体系未必彻底崩溃,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已经十分有限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影响网络游戏伦理形成的因素,事实上影响网络游戏伦理的因素是多样的,因为不同网络游戏的总体目标不同,而参与游戏的游戏者自身素质也有差异,这使得不同网络游戏的伦理的形成也存在着不同的可能,而新的网络游戏伦理的内容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实际上,以相互合作、互相信任、彼此帮助为内容的网络游戏伦理也是存在的,这其实就是网络游戏伦理中的积极因素。
因此,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网络游戏伦理,我们该如何改进和利用这些积极的网络游戏伦理,才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应该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三、结论
随着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用户的增加以及网络游戏与我们现实生活相互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使我们必须正视和重视网络游戏伦理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网络游戏伦理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其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把它看做是一个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有这样,网络游戏伦理才能真正留其精华、退其糟粕,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夏天成,张益宁. 网络游戏的伦理问题及其规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6)
[2]成丽捐,谢云.网络游戏对信息伦理教育的其实[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3]吴承越.网络伦理构建与道德自律[J]孔学研究.2008
作者简介:王东岳,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网络游戏;伦理;研究现状;研究前景
一、研究现状
现阶段对于网络游戏伦理研究的侧重点和讨论内容主要还是在于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这一层面上,这与网络游戏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系,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主要还是近十年到近十五年这段时间,而游戏的主要受众往往是以青少年为主,因此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加侧重于对青少年这一对象的研究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网络游戏伦理对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网络游戏运营商应该如何减少不良网络游戏伦理观传播以及社会和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区分虚拟伦理观与现实伦理观。
1.关于网络游戏伦理观对于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
现在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以负面观点为主,实际上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阶段,因此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网络游戏由于商业的需要,又是以投消费者所好为基础,这就必然导致了与现实伦理想去甚远的网络游戏的伦理直接影响了青少年伦理观念的形成,使青少年形成了一种扭曲的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并影响到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形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2.关于网络游戏运营者的伦理要求
由于网络游戏伦理对于青少年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所以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关于网络游戏运营商如何消除这些“虚拟伦理”不良影响的讨论。一般的观点是一方面依靠运营商自律,提高社会责任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青少年的游戏参与频率和游戏参与时间;另一方面则是转变游戏内容,减少游戏中关于暴力、偷盗、赌博、歪曲的婚姻及人际关系等带有刺激性的内容,减轻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念对于青少年的误导。
3.社会及监管部门如何控制网络游戏伦理对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
关于减轻网络游戏虚拟伦理观对于青少年影响的又一角度讨论,则是把眼光放在了社会和监管部门的身上,认为一方面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将强对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包括学校和家庭等多个层面;另一方面则是提出立法部门及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网络游戏及网络游戏运营者行为。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这一做法算是相对有效的,但是关于这一做法的科学研究仍然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一般的观点都是以“堵”为主,即命令禁止,但是实际上这些做法可能更大的程度使那些被禁止的做法从明处转向了暗处,出现了许多更加隐晦和暧昧但却没有发生任何实质变化的做法。网络游戏伦理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4.研究现状小结
虽然目前关于网络游戏伦理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其对于青少年伦理观形成的影响上这一层面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但是伴随着网络游戏近些年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游戏形式的不断增加,即网页网络游戏和移动网络游戏(手机网络游戏)的加入,使网络游戏的游戏群体已经不仅局限于青少年这一单一群体,而是成为了一种全社会的行为,如“全民偷菜”这一现象的出现就是网络游戏不断发展的现实写照,因此单纯的讨论网络游戏伦理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片面的行为。
同时,由于网络游戏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使一款网络游戏在设计之初的伦理体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大量游戏者的介入,使网络游戏伦理成为了网络游戏固有伦理与玩家伦理共同作用的一种伦理体系,这样的伦理体系才是真正的网络游戏伦理,而对于这样的伦理的研究确实很少涉及的。
二、研究前景分析
1.全民网络游戏形势下的网络游戏伦理影响
2012年中国拥有的网络游戏用户已经超过3亿,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这一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与网络游戏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网络游戏新形式的出现有关——随着手机网络游戏和网页网络游戏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登陆到自己的游戏账号进行游戏。而且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也使得游戏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杀戮怪物等内容,目前网络游戏可以分为动作、休闲、竞技、经营、互动平台等多个类别,几乎迎合了目前中国人的全部喜好,这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游戏用户人数的突飞猛进,直到2010年出现的“全民偷菜”现象,更是直接验证了这一事实。
然而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个直接的结果——网络游戏伦理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事实上,参与这类网络游戏的游戏者往往已经超出了青少年的范围,甚至可以说青少年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而绝大多数的游戏者其实是心智已经成熟的成年人,但是网络游戏对其产生的影响却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时再将网络游戏伦理的影响对象继续局限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已经明显脱离了现实,为此,我们今后便应当对于后“全民偷菜”时代的网络游戏伦理的社会影响进行更加广泛而系统的研究。
2.网络游戏伦理的真实内容是什么
网络游戏与传统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游戏打破了传统游戏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实现了游戏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合互动、共同游戏的目的,这也就使得游戏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游戏自身的伦理系统也不再是绝对的不可变的存在。
例如有这样一款网络游戏,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设计之初将游戏的参与者的角色定义为维护正义的英雄,但由于无上限的参与者不断加入,使得英雄的数量远远超越了恶势力的数量,那么同样为了实现维护正义这一目的“英雄们”就不得不做出另一选择,即超过其他人,使自己率先成为“英雄”,由此而来的游戏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便开始了,不同人利用不同的手段来达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目的,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符合现实社会的伦理标准则无人关心,至此这一款网络游戏的伦理体系便成为了看似是维护正义而实质上却是玩家间勾心斗角的伦理体系,虽然原有的伦理体系未必彻底崩溃,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已经十分有限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影响网络游戏伦理形成的因素,事实上影响网络游戏伦理的因素是多样的,因为不同网络游戏的总体目标不同,而参与游戏的游戏者自身素质也有差异,这使得不同网络游戏的伦理的形成也存在着不同的可能,而新的网络游戏伦理的内容更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实际上,以相互合作、互相信任、彼此帮助为内容的网络游戏伦理也是存在的,这其实就是网络游戏伦理中的积极因素。
因此,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网络游戏伦理,我们该如何改进和利用这些积极的网络游戏伦理,才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应该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三、结论
随着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用户的增加以及网络游戏与我们现实生活相互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使我们必须正视和重视网络游戏伦理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对于网络游戏伦理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其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把它看做是一个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有这样,网络游戏伦理才能真正留其精华、退其糟粕,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夏天成,张益宁. 网络游戏的伦理问题及其规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6)
[2]成丽捐,谢云.网络游戏对信息伦理教育的其实[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2)
[3]吴承越.网络伦理构建与道德自律[J]孔学研究.2008
作者简介:王东岳,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