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星恒星系统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1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报告了开普勒任务搜寻系外行星的最新成绩;多行星恒星系统一口气多了11个,并确认了多达26颗行星!不但一举将银河系中的行星数量提高了2倍,同时也把有着多行星环绕的恒星系统的数量增加了3倍。这些有关恒星一行星系统的数据对了解行星如何形成将大有帮助。
  综观这次公布的资料,这些行星半径大小的范围很广,从只有地球的1.5倍到比木星还大,而大小中等、半径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一共15颗,它们绕行恒星的公转周期从6天~143天郁有。大家都想知道的是:它们的质地成分如何?它们是否像地球一样有岩质表面?或是它们像海王星一样,有厚厚的大气层?这些都需要日后进一步确认。不过,它们全部都是距离母恒星很近的系外行星,这一距离比金星与太阳问的距离更近。
  这批刚获确认的新的恒星一行星系统,每个都拥有2个~5个凌星行星,也就是所谓的多行星恒星系统,它们的行星排列得极为密集。在排列紧密的多行星系统中,行星之问的引力会使它们的公转速度有的加快、有的减慢,使得每一颗行星的公转周期都产生变化。这种所谓“凌日时间变化”的效应,开普勒卫星可以测量得到。
  在这批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开普勒33,它是一颗比太阳更老、质量更大的恒星。它以拥有最多的行星数量拔得头筹:一共有5颗行星,体积大小从地球的1.5倍~5倍都有,而且每颗行星都距离它很近,都没有超过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凭嗅觉和运气是找不到行星的,我们必须依靠恒星提供的一些特质才行,这包括恒星亮度减低多少、行星凌星的时间多长或多短。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可以辨识出行星候选人的迹象。
  这个“复数验证”的概念.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AMEs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杰克提出的,他还以开普勒33为研究对象,对此推论进行了验证。在这次公布的结果中发现,这个验证法的整体可靠度相当高,对于加快确认行星的验证速度,可能大有帮助。杰克在论文中说:“到目前为止,被开普勒任务发现并归类为‘可能是多行星系统’,但尚待证实的那些行星候选人中,应该多数都足真的行星!”
其他文献
电影《古镜怪谈》中描述了这样的剧情:古时候,一位女子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却被一名高官派来的杀手杀害。而她的鲜血沾到了镜子上,从此使这个镜子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成为了一个魔镜。此后剧情到了1922年的上海,马丽收到一份姑妈送来的奇特的生日礼物——魔镜梳妆台,而姑妈早在5年前就已经去世。魔镜就如同神秘的使者一样将马丽5年前如何设计害死姑妈和前夫的罪行一一显现。  要想在一方镜子中显现多角度立体影像,则要
关于UFO着陆的目击报告及现象分析  1973年,在美国洛杉矶附近,有两位17岁的中学生发现了着陆的飞碟。当时,他们正穿过一片小树林到一块空地上去玩。那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树林里光线比较暗,很快就能看到月亮了。突然,他们看到空地上有个东西停在那里,他们用手电照了照,那个灰色的东西立刻发出了一种金属撞击的声音,而且开始发出红色的光。同时,这个怪物垂直上升了1米多,四周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并且得像陀螺一样
搅拌操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减少实验试剂的消耗量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一些微型实验中,如果通过滴管的鼓气、吹气或吸气操作来代替玻棒的搅拌操作,往往更为方便实用
时至今日,人类虽已将探索宇宙的触角伸向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但对太阳系家园里的一些奥秘都仍然知之甚少。不过,凭借各路探测器在太空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阳系小心翼翼守护着的那些秘密也许就要被我们一一揭开了!  1 与众不同的太阳系  小个子靠前,大块头垫后!太阳系的各个行星似乎是按个头大小排列的。首先,靠近太阳的是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以硅酸盐岩石为主要成分,体积和质量都较小,
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在寒武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寒武纪动物群是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动物群,可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相媲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