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通过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原则、项目和实践条件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直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校内、校外社会实践、专题调查、参观学习等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大德育教育体系。
一、实践教学原则
1.注重体验性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知荣明耻,真正体验到人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
2.突出职业性
以服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旨,从职业规划的设计、职业榜样的树立、职业角色的定位、职业法规的遵循四个方面形成实践实训环节的内在主线。
3.强调探究性
采用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步入社会、走进企业。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实践实训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反思理论知识,经过思考、归纳,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
二、实践项目设计
1.课内实践项目设计
(1)项目一: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找到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2)项目二:大学学习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准确评价自我,具有制定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3)项目三:专题演讲“天下兴亡,我之责任”。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爱国、爱岗,具有社会责任感。
(4)项目四:制作“北大荒精神”手抄报。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资料的收集与筛选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项目五: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6)项目六:“成功职业人”——角色责任与情感设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7)项目七:“公德剧场”——发现与评判校园、社会、岗位上的不道德现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做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提高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8)项目八: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拟实现的能力目标:了解本专业特点,能对如何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建议。
(9)项目九:生活中的法——案例分析。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初步掌握并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10)项目十:模拟法庭——《劳动合同法》案件审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运用诉讼程序解决职业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课外实践项目设计
(1)加强与校学工处、校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联系,把实践教学与各种学生活动结合起来,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举办业余党校,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等等。
(2)学生以寝室为单位或自由组成实践小组。教师在学期初布置校内实践项目,可提供一些选题给学生参考,也可由学生自定;教师在对学生实践项目的策划和总体思路进行指导之后,由学生具体执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最终撰写成调研报告,期末上交。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考核。
(3)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开展“双基地”实践教学。在学生实习的同时,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处事态度及维权意识等,实习完之后学生按要求制作实践报告书,内容包括对企业的了解、实践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三部分。
三、实践条件
课内实践主要以案例教学、专题研讨、辩论会、个人制定计划等形式进行,因此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基本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但合班教学限制了教学互动活动的进行。校内实践专用的德育实践设备只有校史陈列馆和模拟法庭两处,其余活动主要渗透在各类学生活动中,也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校外实践主要借助德育实践基地。各专业的专业实习基地在实行了“双基地”教学后,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一直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校内、校外社会实践、专题调查、参观学习等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营造大德育教育体系。
一、实践教学原则
1.注重体验性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知荣明耻,真正体验到人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
2.突出职业性
以服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旨,从职业规划的设计、职业榜样的树立、职业角色的定位、职业法规的遵循四个方面形成实践实训环节的内在主线。
3.强调探究性
采用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步入社会、走进企业。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式实践实训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反思理论知识,经过思考、归纳,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
二、实践项目设计
1.课内实践项目设计
(1)项目一: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找到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2)项目二:大学学习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准确评价自我,具有制定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
(3)项目三:专题演讲“天下兴亡,我之责任”。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爱国、爱岗,具有社会责任感。
(4)项目四:制作“北大荒精神”手抄报。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资料的收集与筛选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5)项目五: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分析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6)项目六:“成功职业人”——角色责任与情感设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7)项目七:“公德剧场”——发现与评判校园、社会、岗位上的不道德现象。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做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提高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8)项目八: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拟实现的能力目标:了解本专业特点,能对如何增强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建议。
(9)项目九:生活中的法——案例分析。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初步掌握并运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10)项目十:模拟法庭——《劳动合同法》案件审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运用诉讼程序解决职业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课外实践项目设计
(1)加强与校学工处、校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联系,把实践教学与各种学生活动结合起来,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举办业余党校,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等等。
(2)学生以寝室为单位或自由组成实践小组。教师在学期初布置校内实践项目,可提供一些选题给学生参考,也可由学生自定;教师在对学生实践项目的策划和总体思路进行指导之后,由学生具体执行;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定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最终撰写成调研报告,期末上交。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考核。
(3)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开展“双基地”实践教学。在学生实习的同时,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处事态度及维权意识等,实习完之后学生按要求制作实践报告书,内容包括对企业的了解、实践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三部分。
三、实践条件
课内实践主要以案例教学、专题研讨、辩论会、个人制定计划等形式进行,因此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基本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但合班教学限制了教学互动活动的进行。校内实践专用的德育实践设备只有校史陈列馆和模拟法庭两处,其余活动主要渗透在各类学生活动中,也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校外实践主要借助德育实践基地。各专业的专业实习基地在实行了“双基地”教学后,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