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意义上的迁徙,除思念带来淡淡的悲情之外,更多则意味着勇气、闯劲、自信和成功的机遇。因此,人们已经不愿再使用“背井离乡”来形容这种令人兴奋的迁徙,而用另一个更富诗意的语汇来丰富人们对它浪漫的想象:生活在别处!
“淮橘为枳”的故事告诉我们植物尚且有它的生物习性,那么人呢?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当人离开原处的环境进入新的环境之后,都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现代人由于求学、工作变化等等原因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环境,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需要经历浅层和深层两个层次的环境适应。浅层的包括语言、饮食、自然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深层的包括价值观念、显性文化、隐性文化等。这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浅度满足。这是源于对陌生环境的新奇感所带来的欣快感。小欣从上海初到美国求学时,看到满街的星巴克、麦当劳,以及各式装潢华丽的餐厅、酒吧,感觉既熟悉又新奇。熟悉的是相似的咖啡香味和汉堡包套餐,新奇的是得用不同的语言交流、使用不同的货币购物。再加上眼前晃动的不再是熟悉的中国人的面孔,而是与自己肤色不同的白人、黑人、拉丁美洲人,等等,就好像到了一个万国村。心理学家认为,新鲜感的满足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浅度愉悦。
第二阶段,浅层受挫。这是语言、饮食、人际关系与原先习惯的不相适应所带来的焦虑。到美国三个月之后,该尝试的新鲜事物都尝试过了,小欣在学校里也开始忙碌了,但感到一种隐隐的焦虑。原先以为不错的英语功底,在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显然不够用,这让原先一直成绩优异的她有了一些挫败感。语言障碍还直接影响到与同学和老师们的交往,交流的内容受到了一定限制,朋友之间的感情似乎难以加深。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她对西餐的热衷也减退,开始着急置办锅铲,开锅自做中国饭菜。在开始的新鲜感满足之后,原先的习惯与新环境中的感受形成一种对抗,出现情绪的焦虑。
第三阶段,浅度调整与适应。这是局部适应带来的暂时的喜悦。在新环境中半年多后,语言、饮食、自然环境方面的适应力开始增强,各方面步入轨道,有了更多的时间放松,产生轻松感和满足感。只要不是自我封闭,也可以交到一些朋友,形成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圈,获得近距离的情感、精神上的支持。在这个阶段,小欣还是处于比较谨慎的防御状态,与他人的交流还只是浅层次上的交往。
第四阶段,深层受挫。这是对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等不适应所带来的沮丧。一年左右的时候,小欣开始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一方面苦恼新的社会环境对她的不接受,另一方面又很责怪新的环境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在显性文化上,她发现同学和老师们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常会把她对别人感受的重视当作缺乏自我,文化上的差异,使她感觉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在隐性文化上,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种族歧视和物质主义在各方面影响到小欣的学习生活。各种隐性的社会制约,如亚裔人种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和上升空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和屏障,都让原本雄心勃勃的她感到了因无力对抗而带来的沮丧。文化冲突和社会机制性的障碍,是导致人深度焦虑和沮丧的重要因素。
第五阶段,深度调整。这是肯定新环境的机遇与挑战,重建自信和自我的重新认同。对文化上的冲突和社会机制性的障碍,或者回避,或者面对。小欣选择了面对。首先,她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她代表着一部分中国的文化,她觉得有责任让她的朋友进一步地了解。遇到文化上的差异,她解释中国人的做法,请教美国人的观点。其次,她开始面对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读书看报、参加社区活动等,在积极参与中表现出一种主动融入的姿态。再次,她重新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与原先的朋友们保持联系,交流感情,已经基本进入适应和稳定状态。
“淮橘为枳”的故事告诉我们植物尚且有它的生物习性,那么人呢?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当人离开原处的环境进入新的环境之后,都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调整过程。现代人由于求学、工作变化等等原因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环境,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需要经历浅层和深层两个层次的环境适应。浅层的包括语言、饮食、自然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深层的包括价值观念、显性文化、隐性文化等。这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浅度满足。这是源于对陌生环境的新奇感所带来的欣快感。小欣从上海初到美国求学时,看到满街的星巴克、麦当劳,以及各式装潢华丽的餐厅、酒吧,感觉既熟悉又新奇。熟悉的是相似的咖啡香味和汉堡包套餐,新奇的是得用不同的语言交流、使用不同的货币购物。再加上眼前晃动的不再是熟悉的中国人的面孔,而是与自己肤色不同的白人、黑人、拉丁美洲人,等等,就好像到了一个万国村。心理学家认为,新鲜感的满足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浅度愉悦。
第二阶段,浅层受挫。这是语言、饮食、人际关系与原先习惯的不相适应所带来的焦虑。到美国三个月之后,该尝试的新鲜事物都尝试过了,小欣在学校里也开始忙碌了,但感到一种隐隐的焦虑。原先以为不错的英语功底,在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显然不够用,这让原先一直成绩优异的她有了一些挫败感。语言障碍还直接影响到与同学和老师们的交往,交流的内容受到了一定限制,朋友之间的感情似乎难以加深。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她对西餐的热衷也减退,开始着急置办锅铲,开锅自做中国饭菜。在开始的新鲜感满足之后,原先的习惯与新环境中的感受形成一种对抗,出现情绪的焦虑。
第三阶段,浅度调整与适应。这是局部适应带来的暂时的喜悦。在新环境中半年多后,语言、饮食、自然环境方面的适应力开始增强,各方面步入轨道,有了更多的时间放松,产生轻松感和满足感。只要不是自我封闭,也可以交到一些朋友,形成比较融洽的人际关系圈,获得近距离的情感、精神上的支持。在这个阶段,小欣还是处于比较谨慎的防御状态,与他人的交流还只是浅层次上的交往。
第四阶段,深层受挫。这是对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等不适应所带来的沮丧。一年左右的时候,小欣开始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一方面苦恼新的社会环境对她的不接受,另一方面又很责怪新的环境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在显性文化上,她发现同学和老师们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常会把她对别人感受的重视当作缺乏自我,文化上的差异,使她感觉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在隐性文化上,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种族歧视和物质主义在各方面影响到小欣的学习生活。各种隐性的社会制约,如亚裔人种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和上升空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和屏障,都让原本雄心勃勃的她感到了因无力对抗而带来的沮丧。文化冲突和社会机制性的障碍,是导致人深度焦虑和沮丧的重要因素。
第五阶段,深度调整。这是肯定新环境的机遇与挑战,重建自信和自我的重新认同。对文化上的冲突和社会机制性的障碍,或者回避,或者面对。小欣选择了面对。首先,她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她代表着一部分中国的文化,她觉得有责任让她的朋友进一步地了解。遇到文化上的差异,她解释中国人的做法,请教美国人的观点。其次,她开始面对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读书看报、参加社区活动等,在积极参与中表现出一种主动融入的姿态。再次,她重新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与原先的朋友们保持联系,交流感情,已经基本进入适应和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