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可谓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见面,担任多年吉安市教育局局长一职,现任局党委书记的刘其尧,就用这样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的确,在他主政吉安市教育局期间,始终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吉安是革命老区,又是文化积淀深厚、崇文重教的礼仪之市。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教育的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教育事业发展得又好又快,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说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话题,刘其尧书记异常兴奋。他说,吉安教育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也包括了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广大农村教师以崇高的师德,默默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奉献了青春与汗水,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刘其尧说,吉安是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市整个人口的大头,教育的大头也在农村。全市1376所中小学校,农村学校有1000所以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37万多在校生,农村学生占31万左右;教师3.2万人,农村教师有近3万人。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农村教育是吉安基础教育的基础,农村教师又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固本强基,迫在眉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因而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刘其尧书记为记者分析了吉安市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他说,吉安市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底子薄、困难多、工作难度大,要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偏大的居多,很多教师是上个世纪从民师转编过来的。据2002年统计,全市农村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40%以上,如不抓紧建立结构合理的梯层队伍,农村教师就会出现断层,切不可等闲视之。从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看,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由于很多教师是民师转编过来的,学科结构单一,很多教师只能教语文、数学课程,音美体技能缺失,这些教师由于长期坚守偏僻的乡村,信息闭塞,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触不到,他们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巨大任务。加上农村学校网点分散,不利教学教研交流。据统计,全市农村一师一校的学校有135所,二师一校的学校有335所,2个以上10个以下教师的学校有620所,这些学校大都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待遇低,新毕业的大中院校学生不愿去,即使去了也呆不长久,这些学校的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显得尤为迫切。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其尧书记说,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刘其尧说,吉安市从建立和完善师资补充机制入手,重点保证农村教师的补充到位。
吉安市政府出台文件,从2005年秋季开始,每年从大中专学校毕业生中招聘800名左右新教师,其中60%以上派遣到农村中小学。从2006年秋季开始,吉安师范学校“五年一制”教学班,面向农村山区乡镇实行“三定向”招生,每年招生指标300名。学生在读期间,市财政为“三定向”的学生每月补助伙食费80元。这些“三定向”学生毕业后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解决农村学校后继乏人的问题。
刘其尧认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在建立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他说,首先要保证农村教师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吉安市已为每个教师建立了个人工资账户,保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再是全市中小学教师津贴实行财政预算,并与当地公务员标准相等。2006年吉安市政府下发文件,由财政出资,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发放岗位津贴,金额为每人每月50元~150元不等。仅此一项,市县两级财政补助经费达1000多万元,涉及学校1134所,让广大农村教师感受到党和政策的关怀,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在吉安市,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吉安市青原区委书记徐明在今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动情地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倡导尊师重教,他是一名不合格的干部;如果克扣教师待遇,那他连基本的良知都泯灭了。在青原区,哪怕砸锅卖铁也要确保全区教师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与会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因为党政高度重视,青原区的教师更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人文关怀。从去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免费为每个教师进行健康体检,长期生活在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对此更是感触颇深。
在今年暑假,万安县组织全县农村教学点老师双飞深圳市旅游,大力弘扬农村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泰和县教育督导室主任陈志明对记者说:“泰和县在保证农村教师各种津贴到位的同时,还为教师办理了“三保一金”(社保、医保及住房公积金等),解教师后顾之忧,激发他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
刘其尧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重视,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把好农村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严禁不合格的人混入教师队伍。
刘其尧书记特别强调,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这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为办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近几年来,吉安市在教师培训方面采取了六大措施:一是与中国青基会合作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教师300名;二是与北京市朝阳区和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联系跟班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教师50名左右;三是利用GE培训项目,邀请专家学者送教上门培训,每年培训1500人左右;四是由市教育局基教科和教研室开展新教材培训,每年培训教师1500人左右。去年暑期,市教研室在井冈山举办了教师培训班,免费培训全市农村教学点的教师,而且培训资料费全免,受到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五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培训,每年培训教师5000人左右;六是全面开展校本培训。
在青原区采访,记者真切感到该区的教师全员培训抓得扎实有效。区教育局党委书记胡刚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新课程培训率达95%,新教师培训率达100%,远程教师培训率达95%,骨干教师培训率达30%,学历提高培训率达40%……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大为提高。
在抓好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吉安市实施了教师提高工程。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二是“名校名师工程”。已评选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400余名。评出的名师定期为农村学校“送教下乡”帮扶指导,为农村学校带去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思想,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刘其尧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与师德师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要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去年万安县山区女教师刘金秀这个先进人物推出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鼓舞了广大教师,事实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吉安市教育局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一年一个主题,把庆祝活动与弘扬师魂、鼓舞人心结合起来,为广大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在内)树起人生的标杆。
当记者要刘其尧书记谈谈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体会时,他沉思片刻,深情地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确非常重要。如果只抓城市教育,就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失策,因而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自然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领导者,眼光要远,要有理性,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逐步显现的渐进过程。也许花了二三年的大力气尚不见成效,但坚持下去,以后一定会见效受益。所以心态不能浮躁,要有正确的政绩观,长抓不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好了,农村教育办学水平提高了,才能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如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没有搞好,农村教育办垮了,那么多的农村学生都往城里的学校挤,那么城里学校大班额问题就无法解决,而农村学校的资源又闲置浪费,那又何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吉安是革命老区,又是文化积淀深厚、崇文重教的礼仪之市。人文鼎盛,人才辈出,教育的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教育事业发展得又好又快,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说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个话题,刘其尧书记异常兴奋。他说,吉安教育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也包括了农村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广大农村教师以崇高的师德,默默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奉献了青春与汗水,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刘其尧说,吉安是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全市整个人口的大头,教育的大头也在农村。全市1376所中小学校,农村学校有1000所以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有37万多在校生,农村学生占31万左右;教师3.2万人,农村教师有近3万人。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农村教育是吉安基础教育的基础,农村教师又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固本强基,迫在眉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因而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刘其尧书记为记者分析了吉安市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他说,吉安市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底子薄、困难多、工作难度大,要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偏大的居多,很多教师是上个世纪从民师转编过来的。据2002年统计,全市农村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40%以上,如不抓紧建立结构合理的梯层队伍,农村教师就会出现断层,切不可等闲视之。从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看,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由于很多教师是民师转编过来的,学科结构单一,很多教师只能教语文、数学课程,音美体技能缺失,这些教师由于长期坚守偏僻的乡村,信息闭塞,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触不到,他们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巨大任务。加上农村学校网点分散,不利教学教研交流。据统计,全市农村一师一校的学校有135所,二师一校的学校有335所,2个以上10个以下教师的学校有620所,这些学校大都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待遇低,新毕业的大中院校学生不愿去,即使去了也呆不长久,这些学校的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显得尤为迫切。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其尧书记说,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刘其尧说,吉安市从建立和完善师资补充机制入手,重点保证农村教师的补充到位。
吉安市政府出台文件,从2005年秋季开始,每年从大中专学校毕业生中招聘800名左右新教师,其中60%以上派遣到农村中小学。从2006年秋季开始,吉安师范学校“五年一制”教学班,面向农村山区乡镇实行“三定向”招生,每年招生指标300名。学生在读期间,市财政为“三定向”的学生每月补助伙食费80元。这些“三定向”学生毕业后全部到农村学校任教,解决农村学校后继乏人的问题。
刘其尧认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在建立激励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他说,首先要保证农村教师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吉安市已为每个教师建立了个人工资账户,保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再是全市中小学教师津贴实行财政预算,并与当地公务员标准相等。2006年吉安市政府下发文件,由财政出资,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发放岗位津贴,金额为每人每月50元~150元不等。仅此一项,市县两级财政补助经费达1000多万元,涉及学校1134所,让广大农村教师感受到党和政策的关怀,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在吉安市,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吉安市青原区委书记徐明在今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动情地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倡导尊师重教,他是一名不合格的干部;如果克扣教师待遇,那他连基本的良知都泯灭了。在青原区,哪怕砸锅卖铁也要确保全区教师的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与会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正因为党政高度重视,青原区的教师更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人文关怀。从去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免费为每个教师进行健康体检,长期生活在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师对此更是感触颇深。
在今年暑假,万安县组织全县农村教学点老师双飞深圳市旅游,大力弘扬农村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泰和县教育督导室主任陈志明对记者说:“泰和县在保证农村教师各种津贴到位的同时,还为教师办理了“三保一金”(社保、医保及住房公积金等),解教师后顾之忧,激发他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
刘其尧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重视,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把好农村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严禁不合格的人混入教师队伍。
刘其尧书记特别强调,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这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为办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近几年来,吉安市在教师培训方面采取了六大措施:一是与中国青基会合作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教师300名;二是与北京市朝阳区和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联系跟班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教师50名左右;三是利用GE培训项目,邀请专家学者送教上门培训,每年培训1500人左右;四是由市教育局基教科和教研室开展新教材培训,每年培训教师1500人左右。去年暑期,市教研室在井冈山举办了教师培训班,免费培训全市农村教学点的教师,而且培训资料费全免,受到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五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培训,每年培训教师5000人左右;六是全面开展校本培训。
在青原区采访,记者真切感到该区的教师全员培训抓得扎实有效。区教育局党委书记胡刚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新课程培训率达95%,新教师培训率达100%,远程教师培训率达95%,骨干教师培训率达30%,学历提高培训率达40%……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大为提高。
在抓好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吉安市实施了教师提高工程。一是“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二是“名校名师工程”。已评选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400余名。评出的名师定期为农村学校“送教下乡”帮扶指导,为农村学校带去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思想,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刘其尧说,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与师德师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要树立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去年万安县山区女教师刘金秀这个先进人物推出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鼓舞了广大教师,事实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吉安市教育局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一年一个主题,把庆祝活动与弘扬师魂、鼓舞人心结合起来,为广大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在内)树起人生的标杆。
当记者要刘其尧书记谈谈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体会时,他沉思片刻,深情地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确非常重要。如果只抓城市教育,就不能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失策,因而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自然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领导者,眼光要远,要有理性,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逐步显现的渐进过程。也许花了二三年的大力气尚不见成效,但坚持下去,以后一定会见效受益。所以心态不能浮躁,要有正确的政绩观,长抓不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好了,农村教育办学水平提高了,才能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如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没有搞好,农村教育办垮了,那么多的农村学生都往城里的学校挤,那么城里学校大班额问题就无法解决,而农村学校的资源又闲置浪费,那又何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