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融笔墨绘山水——浅析李耕先生水墨山水画的创作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墨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创作能够体现画家的人生诉求和人生态度,是画家情感的外在流露与表达。本文试图就李耕先生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进行初步探究与讨论,并结合其个人山水画创作经验,探讨研究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關键词】:水墨山水画;写生;构想与构图;构思与作画;创作与色彩
  一、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源泉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家宗炳曾提出“以形写神,以色貌色”,即是以山水的本来形色写作画面上的山水之形色,提倡认真深入的观察真实的山水,到真实的山水中去写生;唐代美术理论家张璪也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总结出山水画创作应遵从写生到创作这一规律。这就倡导我们在创作中要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
  李耕先生自幼生长于西北,大西北的大山大水吸引着他去为之痴狂,为之探究。西北的山雄浑高壮;西北的塬苍茫古朴;西北的湿地迷人幽静,他创作的贺兰山系列、塬系列、湿地系列等作品均取材于西北。实地写生贵在长期坚持,要始终洋溢激情,且需融入自然而达到忘我的境界,主要表达对事物的整体感受,而不追求细部的精到描绘。从事美术创作数十载,他曾无数次深入家乡的山水中去对景写生,收集素材,这看似是随意随性的对景写生,却随时随地的记录了对四时景色的不同感受,因为他相信只有“阅”过千山万水,用眼、用手、用心体悟自然的精妙,才会在创作时 “胸有成竹”,才会在创作时激情绵绵不断,犹如山泉喷涌而出。
  但是山水画创作仅仅做到仿照自然显然是不够的,五代山水画家荆浩主张“遗于象,度物象而取其真。”换句话说“搜遍奇峰”的意义不仅仅是模拟山水,而在于我们可以假借山水的灵光铸就自己心灵中的世界,从而在创作中藏沟壑巨栾于心,写山水情话于纸面。只有透过山水的表面形态,获取山水的内在深蕴,才会在画面体现画者独有的精神气质。诚然,大自然的山石有山石的美丽,溪水有其自在的清澈甘冽,但自然中的万物是按照自身的规律生成,是大自然的伟力造就的,有时甚至是无序而繁杂的,目之所及的景色反映到不同的画者眼中有不同的感受,经过艺术家的取舍反映到各自的画中就有着千差万别,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从对象的表面形态和营造的画面的意境中去描绘山水,才会真正描绘出个体对美的感悟,赋予山水林木以生命以及内在精神气质,获取山水之内蕴。李耕先生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究中,结合前人艺术创作的经验,始终坚持山水画写生,写生是进行山水画艺术创作不尽的源泉。
  二、创作构想与构图
  山水画创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那一番酣畅淋漓的作画过程,每一件作品的最终完成都包含了确定作画内容、勾勒小草稿、确定画面构图、定位色调、艺术处理、绘制技巧等等,所有与作画有关的构想步骤都是令人激动地。由于山水画的写生素材均取自周遭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李耕先生兴趣的所在,能令他感到兴奋,有了这番激情,使得他能得以倾注自己的情感去作画。四季的交替,晨出日落,日常写生的山水犹如画卷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每次创作前,冥想后他会在纸上迅速勾勒出画面的小草稿,确定画幅的大小尺寸,横竖方圆,反复经营每个局部的大小位置,如沟壑山峦的位置,云峰雾霭的团块大小,甚至骆驼、羊群、水鸟这些小的局部都反复确定数目、大小和位置,确定几种不同的色调,设想画面处理方法,比如渲染和皴擦,试想需要几遍才会达到画面需要的效果,色调与内容是否合适……有了这番创作构想,才会在动笔创作时一气呵成。
  总结李耕先生个人的山水画创作经验,构想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处理画面的构图。中国古代理论家批评家谢赫在他的著作《画品》中,将其概括为经营置位,是绘画六法之一;明代张彦远也曾说“至于经营位置,为画之总要 。谢赫是古代齐梁时期人,从齐梁时期到明代,随着时代的迁延,绘画中的经营位置在画家看来是愈来愈重要了,当然,“经营位置”既要尊重客观事实,也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画家的笔墨功夫造型能力不能在一朝一时迅速提升,然而构图的认真与否却对画作的成败有很大不同,构图往往是决定一幅画雄奇或是平庸的关键所在。
  总结李耕先生的山水画构图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确定画幅的大小尺寸。整个作品的尺幅大小的确定,是构图首要考虑的问题。比如以贺兰山为创作内容的作品多采用长方形或竖条幅的构图,可以突出贺兰山脉的高耸雄伟,会给人以纵深向上的感觉;以西北的塬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多以横长方形构图,可以突出塬的平远辽阔、气势苍茫宏大;而湿地芦苇题材的作品主要为方形小构图,因为这种构图适合表现优雅迷人的小景,画面精致丰富而严谨。2、确定画面的取景。国画山水的观察方位不仅仅是远中近景,还有左中右和上中下,将景物的外轮廓联系起来,可以采用如“之”字、“井”字、“回”字形等传统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团块的位置,景物要做到有藏有露,聚散得益,疏密相当,才显得相得益彰。在这特别需要注意画面中对立统一关系,注意安排聚散疏密的程度,画面不能平淡无奇太过稳妥,要做到平中有奇,将画面中的矛盾统一起来,这是是构图的第二步。3、确定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对比关系。对比可以制造生动的画面效果,最主要就是画面各个部分所形成的大小对比,这种团块之间的大小对比控制整个画面的节奏感。比如苇丛的外形就是大小不一的团块形状,通过大小对比和疏密关系的结合,吸引观者的视线随画面的节奏逐渐深入其中,景物纵横交错,穿插掩映得体。其次就是黑白对比,这在草稿中需要仔细审度,中国画以墨做造型手段,用空白做底色,黑和白的不同对比会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比如五代荆浩、关仝的绘画作品与南宋马远、夏圭的作品相比较,荆浩和关仝的山水作品黑多白少,属于全景式构图,千山万水在他们笔下显得大气磅礴,马远和夏圭的作品白多墨少,画面的空灵传出小景的风雅。再有就是画面中的动与静的对比,山泉、溪水、游鱼飞鸟、羊群骆驼在画面中都是呈现动态的,与静止的峰峦、苇荡、土塬形成强烈对比 ,互为映衬。
  对构图的仔细揣摩是其创作成熟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仅仅关注构图是远远不够的,李耕先生还十分注意创作中颜色的运用。
  三、创作中色彩的运用
  历代研究文献对水墨的用墨和用笔有较多描述,但讨论作画中颜色运用的文章却较少。随着山水画的发展,极具个人特色的色彩运用对山水画的创作有极为着重要的意义。
  谢赫的绘画六法对绘画的色彩也曾做过总结,将其概括为“随类赋彩”,提醒画者按照物象固有颜色去着色。显然,创作中的色彩要求画家随着不同类型的对象而分别赋予恰如其分的色彩,物象的种类、时空、禽鸟的习性等等都是决定色彩趋向的决定因素。
  然而,个人的美学习惯最终决定画面色彩运用。如齐白石的一些画中很多都是采用原色,与画面上的重墨并置,形成浓烈对比。比如他画的寿桃,采用洋红和石黄赋色,叶子用花青画,篮子用重墨画。画面保留着浓烈的农民情感和美学偏爱,这也成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由此可见,将个人的审美偏向强化为鲜明的个人特征,画面就会独具特色。结合这一创作心得,李耕先生针对自己的每一幅山水画都进行创作前的色彩想象,在创作中加入主观色彩,作品给人以四季分明的感觉。比如画面中芦苇的色彩,四季皆不同,在自然颜色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主观强化处理,作品就会传达出强烈的环境氛围。再有,好的画面色彩要画家用心去调和,可以在纸上也可以在笔上,但是根源是感觉上要“调和”。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性,这就需要画家用心去体味,只有不断地实践创作总结个人经验,才会达到最终效果。
  总之,坚持写生收集山水画素材,并在创作之前明确地设计画面构图,强化画面的色彩,都会促进个人山水画的创作,促使个人山水画创作特色鲜明。而每一次的创作过程,也是对中国山水的传统、创作规律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过程。李耕先生创作的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山水画的精神内涵、民族情感是他山水画创作的不尽源泉。
其他文献
【摘要】:醴陵继承传统工艺发明的釉下五彩瓷,1915年与国酒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其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醴陵瓷器”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醴陵是中国“红官窑”所在地,生产的“毛瓷”和艺术瓷先后进入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联合国大厦等大雅之堂,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醴陵瓷因此被誉为“国瓷”。近几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地理
期刊
年龄越大,遇到的现实问题也越来越多。只要是适婚年龄还未出嫁的女性,已经被贴上 “剩女”的标签。而更为有趣的事情就是,如今连剩女的级别都会加以区分,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称谓。例如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 32-36岁为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
期刊
【摘要】:传统民间美术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设计作为从西方引入的艺术思潮时下被广为接受。两者的协同性研究,不但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表现内容,也是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传统民间美术;千阳布艺; 现代设计; 协同性  当前社会生产形态下,传统民间美术作为具有独特艺术审美价值和民族文
期刊
【摘要】:网络上对于ps 学习铺天盖地。以单纯的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话,的确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迅速的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针对性的问题,片面而又耗时且良莠不齐。而对于传统的学习方法,一些书籍的老旧,篇幅限制且缺少整合,都是他们各自面对的缺点。不管是前期的摄影,还是再之前的妆面,后期则是输出前美化的有利武器。利用专业ps 这一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产品得以凸显,人物得到灵动。Ps成为照片后期的代名词,以照片修
期刊
【摘要】:朱彝尊的咏物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他的词学风貌和词学主张,他的咏物词讲求“醇雅”,重视词律,对女性进行物化描写,扩大咏物词的题材范围。他的创作和词学理论为衰颓的清初词坛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作为浙西词派的领袖,他为浙西词派开宗立义。他的词学理论对晚清常州词派的张惠言也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咏物词;醇雅;词律;女性的物化;题材  朱彝尊的咏物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他的创作风貌和词学主张,
期刊
【摘要】:《我们的小镇》情节简单,篇幅很短,内涵却十分丰富。怀尔德在戏剧中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为什么不会让观众觉得枯燥,反而能引发观众深思呢?就在于其间离效果的应用。  【关键词】:《我们的小镇》;间离效果;陌生化;审美  间离效果又叫陌生化效果,由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提出。间离效果同形式主义中的陌生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目的都是把读者所熟知的事物变得不熟悉,拉开读者同
期刊
【摘要】:创作好一幅艺术作品是十分不容易的,大量的速写训练是艺术家创作前必不可少的必修课,速写不仅仅只是训练基本功,更多的是艺术家对生活感悟的灵感记录,同时也是保持艺术创作不流于概念形式的必要方法。对于水墨人物画,可以说画好速写是成功解决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必要前提,是驾驭画面能力的方法之一;速写是即可以独立成为作品也是可以为创作服务,创作没有速写基本功,也将是缺乏灵气、不鲜活的。  【关键词】:速写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以与谢野晶子的处女诗歌集《乱发》为例,从而对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及发展历程进行追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加以分析及学习;及探讨浪漫主义文学对西方文学理念的吸收及对日本本土文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探讨日本浪漫主义如何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以及其在日本文学史中的重要影响和显著地位。  【关键词】:日本浪漫主义;与谢野晶子;《乱发》  日本浪漫主义文学是由于近代日本社会体制的改革以及西方基
期刊
【摘要】:花鸟工笔画从背景点缀到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发展历史渊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花鸟工笔画不论是材料还是技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肌理作为绘画中独特的绘画语言,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画家重视。在现今的工笔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的表现形式上画家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笔墨形式方法下的工笔画,全方位、多角度的探求全新表现语言的研究也成为当代工笔画画家们艺术创作上的追求。画家的情感在肌理意象的作
期刊
【摘要】:极简主义一词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现代艺术运动重要的风格流派之一,又称“极少主义"(Minimal Art)、“简约主义”和ABC艺术,它的出现对绘画、时尚、文学、音乐以及设计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给当今社会带来一种简约的、纯粹的、静逸的艺术感受。平面设计从包豪斯时期开始走向简洁精炼、没有装饰的设计风格,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