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始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zhi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斑块型银屑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2019.4-2021.4期间我科门诊加住院收治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从中随机选取100例,应用随机分配模式为患者进行分组,共分成2小组并命名成探究组及对比组,探究组采取大剂量治疗,对比组采用小剂量治疗,对比分析患者PASI评分、DLQI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SI评分、DLQI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后,探究组PASI评分、DLQI评分更低(P<0.05),探究组、对比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统计学指标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斑块型银屑病应用大剂量308nm準分子光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准分子光治疗;斑块型银屑病;PASI评分;治疗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198-01
  银屑病为慢性炎症皮肤病,无法得到有效根治,具备反复发作的特点。斑块状银屑病为现阶段相对严重的类型,常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利用308nm准分子光为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提升银屑病治疗的安全性。本次对于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在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4-2021.4中进行院内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抽选,共计100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银屑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本次研究均同意,存在正常认知、听力;排除精神障碍者;利用随机方法为患者进行小组分配,探究组中有男性24例、入组女性26例,患者年龄控制在18-71岁,均值为54.84±3.02岁,对比组有男性23例、入组女性27例,患者年龄控制在18-70岁,均值为54.72±3.21岁,对于患者的基础性常规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分组成立,可比较。
  1.2方法
  对于入组患者均利用308nm准分子光治疗仪(深圳半岛医疗集团 XECI-308),治疗前应根据仪器提供的MED操作模式为患者进行前臂屈侧正常皮肤的MED测定。MED测定器能够被分成剂量依次递增的圆形照射孔,其中的光照强度依次为150mJ/cm2、250mJ/cm2、350mJ/cm2、450mJ/cm2、550mJ/cm2、650mJ/cm2,照射后对于受试者的照射部位进行观察,首先出现淡红斑剂量的为MED。根据皮疹大小实施合理探头选择,每次间隔时间为48h,每周两次,后续应根据治疗后皮损反应情况实施调整,探究组采取起始大剂量(450-650mJ/cm2)治疗,对比组采用小剂量(150-350mJ/cm2)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次效果研究指标: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患者皮损部分消失,临床症状大幅度改善判定为显效治疗;患者皮损部分减小,临床症状好转判定为有效治疗;未达到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治疗;治疗有效率最终结果=(小组患者总例-小组无效病例)/小组患者总例×100%,对比两组患者PASI评分、DLQI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对于不同起始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分析,n,%为治疗有效率表示方法,卡方上述指标检验方式,PASI评分、DLQI评分方法采用()表达,t作为指标检方式,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实施计算,获取结果为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无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照评价结果
  探究组、对比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探究组有显著指标优势性(P<0.05),比对情况数据见表1。
  2.2治疗前后PASI评分、DLQI评分对照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实施PASI评分、DLQI评分,两组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后,探究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2所示:
  3.讨论
  银屑病由于病因不明确,现阶段尚未研究出可以根治的方法。临床治疗目的一般为帮助患者缩小皮损,使其临床复发率降低,有效延长缓解期。银屑病临床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其中常用方法为物理疗法,传统物理疗法主要为光化学疗法、窄谱中波学外线等,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传统治疗方法由于治疗次数较多、起效慢、时间较长等无法有效发挥治疗效果[1]。
  现阶段,308nm准分子光能够通过物理疗法有效治疗银屑病,此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经逐步被临床医师及患者认可。但308nm准分子光在银屑病治疗中不存在统一标准化方案,308nm准分子光在一些病治疗中其起始剂量与疗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次对于不同剂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其中发现,大起始剂量临床疗效理想,其照射次数相对较少,具备较长的缓解期,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同时大剂量总体疗效较好[2-3]。
  综述,308nm准分子光能够对于顽固不退的皮损实现有效治疗,临床治疗时间及次数减少。
  参考文献:
  [1]丁薇,应为红,曹毅. 清热凉血方联合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30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9):32.
  [2]李敏,叶冬晴,白一秀,等. 不同剂量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8,25(05):274-279.
  [3]高芸璐,丁杨峰,易雪梅. UVA1和窄波UVB光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02):161-164.
  甘肃省甘肃省卫生行业项目,GSWSKY2020-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总有效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前,观察组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7~2021.6月收治的246例该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进展型(125例)、完全型(121例),同期选取2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该疾病患者为试验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Cys C)指标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甘舒霖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甘舒霖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2h
期刊
摘要:目的: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次探究实验开展的时间为2019.6-2021.4,选取在实验探究时间内就诊治疗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对比实验的相关要求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在诊断的时候,分别采取高低频超声检查诊断,比较两种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应用的显示率。结果:选取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两种超声诊断措施诊断的符合率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措施分别是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诊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难治性不孕症应用滋肾利湿化瘀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难治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作参考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试验组(采用滋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每组各50例,均于2020.1-2020.12收治我院,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显效28例,占比56.00%,有效20例,占比40.00%,无效2例,占比4.00%;参考组显效15例,占比30.00%,有效20例,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开展动脉血气分析检测的意义以及和脑损伤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本院出生的98例伴脑损伤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时间段内本院出生的100例无脑损伤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在产后1h均开展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对比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剩余碱(BE)及酸碱度值(pH值)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血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通过合用阿奇霉素及奥硝唑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合用阿奇霉素及奥硝唑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vs对照组:97.37% vs 86.84%,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即奥硝唑片口服,0.5g/次,每日服用2次;同期观察组合用阿奇霉素及奥硝唑治疗,奥硝唑用法同对照组。阿奇霉素片口服,0.25g/次,每日口服1次。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0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孟鲁司特(LTRA)联合ICS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 1)临床特点:儿童慢性咳嗽男女发病比例无差异,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6岁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痒。主要由变应性咳嗽(AC)、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应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01至2021.07期间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实验组25例,在以上基础上加用艾拉莫德的治疗,评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关节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