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合作区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区域合作组织。近两年来,海口吸纳来自泛珠三角区域的实际投资约为20亿元人民币,海口在泛珠区域合作的成效远远落后于与海口同期参与泛珠合作的南昌。海口如何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海南位于泛珠三角合作区最南部,加之琼州海峡阻隔,在区域合作中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因此,我认为海口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 建立松紧结合的区域合作关系
(一) 区域内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在泛珠三角合作区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香港、澳门为第一梯级,广东、福建为第二梯级,其它省区为第三梯级。由于香港、澳门、广东地理位置相连,珠三角发达地区可视为泛珠区域的大龙头。粤、港、澳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海南资源、产业互补性强,也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应以开展纵向产业合作为主,形成技术与资源、资本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福建经济较发达,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与海南都是著名侨乡,在国家对台政策中具有重要作用。海口借鉴福建建设“飞地工业”的做法就很成功。海口还可以借鉴厦门建设海湾型城市和温馨城市的做法,建设热带滨海城市和绿色温馨城市。
(二)与周边地区共同打造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泛珠三角区域跨度大,海口又处于边缘地带,远离经济发达核心区,因此,有必要联合周边地区打造次区域合作区。首先,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北部湾区域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区域内部合作一直处于松散状态,“中心”扎堆。为此,有必要联合广西、广东、海南处于北部湾地区的市、县,协调各方利益,努力谋求区域利益最大化,共同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二是打造琼北经济区。发挥海口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带动海南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海口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海南的发展格局中,应该形成以海口和三亚为双中心同心圆环状扩展和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向发展的点轴结合的发展态势。为此,海口应联合文昌、澄迈、临高、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定安、琼海等琼北地区,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建设琼北经济区。通过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和琼北经济区,将形成以海口为中心,向北辐射北部湾地区和向南辐射琼北地区的两个扇面,极大地拓展海口的发展空间。
(三)与区域内中西部地区建立半紧密型合作关系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与海南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应以开展横向资源和产业合作为主。其中,要通过与四川的合作开拓西部市场,与云南和广西的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与湖南和江西的合作开拓中部市场,最终实现“接轨东部、挺进中西部、拓展东南亚”的战略构想。
(四)与区域内中心城市打造城市联盟
区域与区域的合作首先通过中心城市的合作得以实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是泛珠三角合作区的中心城市。其他省会城市是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副中心城市,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海口作为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副中心城市,应认真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重点在信息,交通,经贸与物流,产业与投资,科、教、文、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与香港、澳门和其他省会城市密切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经济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重点领域合作
(一)基础设施
海口是连接岛内外的重要交通通信枢纽。把海口建设成区域性交通通讯中心,是海南和海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积极争取区域性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规划覆盖海南和海口,并争取相关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工业
广东是先进制造业基地,香港是国际经济中心,是许多跨国公司亚洲总部基地。福建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海南和海口。海口应在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工业以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业、橡胶化工业、旅游工业、生态环保五大潜在优势工业方面加强与香港、广东、福建合作,发挥资源独特、投资成本低优势积极吸引先进技术、资本、人力资源。同时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下,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借助香港和澳门吸引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以及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销后服务环节转移到海口,形成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的有序衔接机制。
(二) 农业
根据海口在区域发展中的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畜禽养殖、水产、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业方面加强与区域内省区合作,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反季节瓜菜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推动建立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热带农产品、畜禽产品市场,努力把海口建成区域内各省区“菜篮子”和“果盆子”。扶持罗牛山、椰树等龙头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与区域内龙头企业高度合作,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打造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品牌。与沿海地区加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合作,深度开发海洋资源。
(四)旅游业
海口旅游资源独特,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要联合区域内各省区推动无障碍旅游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精心策划推广区域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联手整治区域旅游市场秩序,努力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海口石山火山群与湛江湖光岩整合一起,以雷琼地质公园名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就是非常成功的旅游品牌打造。香港和澳门是海口吸引境内外游客的重要门户,要强化对该地区的旅游促销,将到香港和澳门的游客吸引到海口,同时借鉴澳门发展旅游娱乐业的经验,打造南国“娱乐之都”。
(五)金融业
泛珠三角区域是一个地跨中国东、中、西三大金融地带,有着三个货币区域、三种金融制度的合作区,是中国金融总量最大的经济区,11个成员方的各项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0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超过6.5万亿元,金融合作潜力具大。要联合区域各方,搭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完善金融服务,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和市场调控作用。要推动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和深圳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重点加强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走向海外资本市场。引进香港的银行在海口设立分行,推行跨境港元与美元支票结算机制,开展人民币支票业务,建设支付、结算及托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
(六)房地产业
海南具有世界一流的空气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也是中华民族后花园。海口的房产以外销为主,房地产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根据房地产的发展趋势,调整地方土地储备政策、土地金融政策、耕地保护政策、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等各项房地产政策,利用“泛珠房博会”这个合作与发展平台努力吸引区域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技术、人才,共同打造整合规划、设计、建筑、监理、景观、园林、建材、装饰、环保、节能、设备等上下游产业大链条,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区域房地产合作机制。
(七)商务与贸易
加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推行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互认,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的经贸往来,推动海口商品通过香港和澳门走向国际市场。加强与北部湾区域内城市经贸合作,发展跨地区连锁经营网点、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专业配送中心,努力把海口建设成北部湾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东南亚国家产品、产业结构与海南和海口同构性强,可以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加之东南亚有众多的海南侨胞,要鼓励企业到云南和广西开展边境贸易,借助云南和广西这两个通道拓展东南亚市场。
二、 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一)建立政府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合作区正处于合作的初期阶段,合作组织形式、合作方式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迫切需要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政府重点在优化投资环境上有所作为。各级政府要站在区域合作一盘棋的战略高度总揽全局,制定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与区域总体规划和区域专项规划相衔接;根据区域合作达成的协议调整地方性政策、法规,共同打造区域合作“绿色通道”,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高度重视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两大论坛,为区域发展出谋献策,共同推动区域合作上水平;共同完善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制度、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性区域合作组织协调机构和各项制度,加强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推动区域合作有序开展;采取各项措施,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发挥海南、海口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优势,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建立社会组织机构合作机制
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自组织和自律作用,向上要积极和政府部门沟通,了解政府意图、区域合作动态以及反映企业诉求;横向要加强与区域内各省区同行合作,组建区域性联合商会或协会,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制定行业合作计划;向下要宣传区域内行业合作各项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合作信息,协调行业内部关系,开展并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交流会。
(三)建立企业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的成败,关键在于企业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合作,增强区域合作的主动性、竞争性,提高海口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位次。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海口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采取收购、兼并、合并等方式,在农业、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金融等重点合作领域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政府研究室)
海南位于泛珠三角合作区最南部,加之琼州海峡阻隔,在区域合作中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因此,我认为海口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 建立松紧结合的区域合作关系
(一) 区域内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在泛珠三角合作区中,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香港、澳门为第一梯级,广东、福建为第二梯级,其它省区为第三梯级。由于香港、澳门、广东地理位置相连,珠三角发达地区可视为泛珠区域的大龙头。粤、港、澳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海南资源、产业互补性强,也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应以开展纵向产业合作为主,形成技术与资源、资本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福建经济较发达,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与海南都是著名侨乡,在国家对台政策中具有重要作用。海口借鉴福建建设“飞地工业”的做法就很成功。海口还可以借鉴厦门建设海湾型城市和温馨城市的做法,建设热带滨海城市和绿色温馨城市。
(二)与周边地区共同打造次区域经济合作区
泛珠三角区域跨度大,海口又处于边缘地带,远离经济发达核心区,因此,有必要联合周边地区打造次区域合作区。首先,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北部湾区域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区域内部合作一直处于松散状态,“中心”扎堆。为此,有必要联合广西、广东、海南处于北部湾地区的市、县,协调各方利益,努力谋求区域利益最大化,共同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二是打造琼北经济区。发挥海口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带动海南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海口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海南的发展格局中,应该形成以海口和三亚为双中心同心圆环状扩展和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向发展的点轴结合的发展态势。为此,海口应联合文昌、澄迈、临高、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定安、琼海等琼北地区,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建设琼北经济区。通过打造北部湾增长三角和琼北经济区,将形成以海口为中心,向北辐射北部湾地区和向南辐射琼北地区的两个扇面,极大地拓展海口的发展空间。
(三)与区域内中西部地区建立半紧密型合作关系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西与海南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应以开展横向资源和产业合作为主。其中,要通过与四川的合作开拓西部市场,与云南和广西的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与湖南和江西的合作开拓中部市场,最终实现“接轨东部、挺进中西部、拓展东南亚”的战略构想。
(四)与区域内中心城市打造城市联盟
区域与区域的合作首先通过中心城市的合作得以实现。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是泛珠三角合作区的中心城市。其他省会城市是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副中心城市,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海口作为泛珠三角合作区的副中心城市,应认真落实《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合作协议》。重点在信息,交通,经贸与物流,产业与投资,科、教、文、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与香港、澳门和其他省会城市密切合作,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经济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重点领域合作
(一)基础设施
海口是连接岛内外的重要交通通信枢纽。把海口建设成区域性交通通讯中心,是海南和海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积极争取区域性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规划覆盖海南和海口,并争取相关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工业
广东是先进制造业基地,香港是国际经济中心,是许多跨国公司亚洲总部基地。福建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海南和海口。海口应在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工业以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业、橡胶化工业、旅游工业、生态环保五大潜在优势工业方面加强与香港、广东、福建合作,发挥资源独特、投资成本低优势积极吸引先进技术、资本、人力资源。同时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下,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借助香港和澳门吸引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以及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销后服务环节转移到海口,形成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的有序衔接机制。
(二) 农业
根据海口在区域发展中的比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畜禽养殖、水产、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业方面加强与区域内省区合作,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反季节瓜菜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推动建立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热带农产品、畜禽产品市场,努力把海口建成区域内各省区“菜篮子”和“果盆子”。扶持罗牛山、椰树等龙头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与区域内龙头企业高度合作,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打造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品牌。与沿海地区加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合作,深度开发海洋资源。
(四)旅游业
海口旅游资源独特,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要联合区域内各省区推动无障碍旅游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精心策划推广区域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联手整治区域旅游市场秩序,努力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海口石山火山群与湛江湖光岩整合一起,以雷琼地质公园名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就是非常成功的旅游品牌打造。香港和澳门是海口吸引境内外游客的重要门户,要强化对该地区的旅游促销,将到香港和澳门的游客吸引到海口,同时借鉴澳门发展旅游娱乐业的经验,打造南国“娱乐之都”。
(五)金融业
泛珠三角区域是一个地跨中国东、中、西三大金融地带,有着三个货币区域、三种金融制度的合作区,是中国金融总量最大的经济区,11个成员方的各项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0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超过6.5万亿元,金融合作潜力具大。要联合区域各方,搭建区域金融合作平台,完善金融服务,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和市场调控作用。要推动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和深圳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重点加强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走向海外资本市场。引进香港的银行在海口设立分行,推行跨境港元与美元支票结算机制,开展人民币支票业务,建设支付、结算及托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
(六)房地产业
海南具有世界一流的空气质量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也是中华民族后花园。海口的房产以外销为主,房地产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根据房地产的发展趋势,调整地方土地储备政策、土地金融政策、耕地保护政策、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等各项房地产政策,利用“泛珠房博会”这个合作与发展平台努力吸引区域的房地产开发资金、技术、人才,共同打造整合规划、设计、建筑、监理、景观、园林、建材、装饰、环保、节能、设备等上下游产业大链条,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区域房地产合作机制。
(七)商务与贸易
加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推行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互认,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的经贸往来,推动海口商品通过香港和澳门走向国际市场。加强与北部湾区域内城市经贸合作,发展跨地区连锁经营网点、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专业配送中心,努力把海口建设成北部湾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东南亚国家产品、产业结构与海南和海口同构性强,可以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加之东南亚有众多的海南侨胞,要鼓励企业到云南和广西开展边境贸易,借助云南和广西这两个通道拓展东南亚市场。
二、 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一)建立政府合作机制
泛珠三角合作区正处于合作的初期阶段,合作组织形式、合作方式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迫切需要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推动作用。政府重点在优化投资环境上有所作为。各级政府要站在区域合作一盘棋的战略高度总揽全局,制定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与区域总体规划和区域专项规划相衔接;根据区域合作达成的协议调整地方性政策、法规,共同打造区域合作“绿色通道”,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高度重视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两大论坛,为区域发展出谋献策,共同推动区域合作上水平;共同完善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制度、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性区域合作组织协调机构和各项制度,加强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推动区域合作有序开展;采取各项措施,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发挥海南、海口体制改革先行一步的优势,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建立社会组织机构合作机制
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自组织和自律作用,向上要积极和政府部门沟通,了解政府意图、区域合作动态以及反映企业诉求;横向要加强与区域内各省区同行合作,组建区域性联合商会或协会,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制定行业合作计划;向下要宣传区域内行业合作各项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合作信息,协调行业内部关系,开展并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交流会。
(三)建立企业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的成败,关键在于企业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合作,增强区域合作的主动性、竞争性,提高海口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位次。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海口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采取收购、兼并、合并等方式,在农业、工业、商贸、旅游、房地产、金融等重点合作领域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政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