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动脉内膜切除术在我国开展
脑供血有两大系统,一是颈动脉,供应大脑;一是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后导致动脉狭窄,病人会出现间歇性头晕,恶心、呕吐,偏盲、黑蒙、视力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吞咽困难,一过性意识障碍等症状。若出现椎动脉梗塞,死亡率很高。此前,我国已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严重的颈动脉硬化狭窄,但尚无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先例。
今年以来,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椎动脉内膜切除术。首例接受手术的王某患者51岁,有30余年高血压病史,因椎动脉狭窄导致脑缺血、脑梗塞。检查发现,因梗化形成的血管斑块几乎将椎动脉完全堵塞,失去了放置血管内支架的机会。经过反复的病例讨论和手术论证,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决定为王某率先施行椎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王某硬化的椎动脉有了弹性,血液在血管里畅快流动。
近日,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又成功地为一位70岁高龄患者同时进行了颈动脉、椎动脉内膜切除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乳癌复发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复发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解放军307医院乳癌内科主任宋三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历经20余年的研究,使乳癌的内分泌治疗成为一种独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该研究课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宋三泰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乳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明显较西方国家偏低;乳癌患者的ER阳性率绝经前后相似,而且乳癌ER阳性率与年龄大小无关系(西方国家乳癌患者ER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根据这些特点,他们首次提出了我国乳癌内分泌治疗的适用范围,大约有一半乳癌复发转移患者可以长期持续应用解救性内分泌治疗。临床实验证明,乳癌患者术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78.4%,明显高于化疗的45.4%;乳癌已发生骨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由过去的33个月提高到74个月。他们还提出了乳癌个体化规范治疗的临床思路,即乳癌内分泌治疗不应与放化疗叠加;只要病情不恶化,内分泌治疗就可长期持续应用;不要过早地切除复发转移的目标病灶和进行放化疗。
冠脉CT成像引领冠心病无创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但其检查操作费时,有创伤风险,而且费用昂贵,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伴随着多层螺旋CT独具的亚秒扫描,精确的心电监测和独特的亚段螺旋插入重建技术等手段的问世,真正意义上的冠脉CT成像使冠心病无创检查得以实现。
据上海华东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国桢教授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冠脉CT成像研究的单位之一,上海华东医院迄今已完成了1500余例冠脉成像检查。研究证实,新方法不仅在检测冠脉疾病的存在及狭窄程度方面的敏感性可达到90%以上,而且无创、便捷、廉价,还具有许多常规冠脉造影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尚未引起管腔狭窄的粥样斑块;可以根据CT值的不同对冠脉斑块成分进行评价,间接提示斑块的稳定性,预防无症状患者发生心脏猝死,弥补了常规冠脉造影在评价斑块稳定性方面的不足。
“冷冻患者”置换主动脉
高难度的“深低温停循环全身逆行灌注行全胸降主动脉置换和肋间动脉移植”手术,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完成。日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1岁。4岁时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骨骼系统发育异常,如同“蜘蛛人”模样。2004年底,患者突感胸痛、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等,在长海医院被诊为马凡氏综合征术后降主动脉夹层,从主动脉弓到膈肌有长达7厘米的巨大主动脉瘤,生命危险。在胸心外科专家的严密设计和精心论证下,医生采取“深低温停循环”的新型手术,在26分钟的“冷冻”过程中为患者进行了降主动脉的整体置换。整个手术过程历时5个小时,终于获得成功。
脑供血有两大系统,一是颈动脉,供应大脑;一是椎动脉,供应脑干、小脑。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后导致动脉狭窄,病人会出现间歇性头晕,恶心、呕吐,偏盲、黑蒙、视力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吞咽困难,一过性意识障碍等症状。若出现椎动脉梗塞,死亡率很高。此前,我国已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严重的颈动脉硬化狭窄,但尚无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先例。
今年以来,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椎动脉内膜切除术。首例接受手术的王某患者51岁,有30余年高血压病史,因椎动脉狭窄导致脑缺血、脑梗塞。检查发现,因梗化形成的血管斑块几乎将椎动脉完全堵塞,失去了放置血管内支架的机会。经过反复的病例讨论和手术论证,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决定为王某率先施行椎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王某硬化的椎动脉有了弹性,血液在血管里畅快流动。
近日,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又成功地为一位70岁高龄患者同时进行了颈动脉、椎动脉内膜切除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乳癌复发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复发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解放军307医院乳癌内科主任宋三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历经20余年的研究,使乳癌的内分泌治疗成为一种独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该研究课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宋三泰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中国乳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明显较西方国家偏低;乳癌患者的ER阳性率绝经前后相似,而且乳癌ER阳性率与年龄大小无关系(西方国家乳癌患者ER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根据这些特点,他们首次提出了我国乳癌内分泌治疗的适用范围,大约有一半乳癌复发转移患者可以长期持续应用解救性内分泌治疗。临床实验证明,乳癌患者术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78.4%,明显高于化疗的45.4%;乳癌已发生骨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由过去的33个月提高到74个月。他们还提出了乳癌个体化规范治疗的临床思路,即乳癌内分泌治疗不应与放化疗叠加;只要病情不恶化,内分泌治疗就可长期持续应用;不要过早地切除复发转移的目标病灶和进行放化疗。
冠脉CT成像引领冠心病无创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但其检查操作费时,有创伤风险,而且费用昂贵,是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伴随着多层螺旋CT独具的亚秒扫描,精确的心电监测和独特的亚段螺旋插入重建技术等手段的问世,真正意义上的冠脉CT成像使冠心病无创检查得以实现。
据上海华东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国桢教授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冠脉CT成像研究的单位之一,上海华东医院迄今已完成了1500余例冠脉成像检查。研究证实,新方法不仅在检测冠脉疾病的存在及狭窄程度方面的敏感性可达到90%以上,而且无创、便捷、廉价,还具有许多常规冠脉造影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尚未引起管腔狭窄的粥样斑块;可以根据CT值的不同对冠脉斑块成分进行评价,间接提示斑块的稳定性,预防无症状患者发生心脏猝死,弥补了常规冠脉造影在评价斑块稳定性方面的不足。
“冷冻患者”置换主动脉
高难度的“深低温停循环全身逆行灌注行全胸降主动脉置换和肋间动脉移植”手术,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完成。日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1岁。4岁时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骨骼系统发育异常,如同“蜘蛛人”模样。2004年底,患者突感胸痛、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等,在长海医院被诊为马凡氏综合征术后降主动脉夹层,从主动脉弓到膈肌有长达7厘米的巨大主动脉瘤,生命危险。在胸心外科专家的严密设计和精心论证下,医生采取“深低温停循环”的新型手术,在26分钟的“冷冻”过程中为患者进行了降主动脉的整体置换。整个手术过程历时5个小时,终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