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34抗体优化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抗CD34抗体对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早期再内皮化以及远期抗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将裸金属支架(BMS)、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和抗CD34抗体与雷帕霉素洗脱联合支架(ASES)随机置入到22头中华小型猪的冠状动脉内(共置入15枚BMS、17枚SES和16枚ASES).10头中华小型猪在置入支架(共置入6枚BMS、7枚SES和7枚ASES)后2周,另外12头中华小型猪在置入支架(共置入9枚BMS、10枚SES和9枚ASES)后3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CT)检查,并在处死动物后对支架段冠状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支架术后2周,冠状动脉造影、OCT图像及支架段冠状动脉的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均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及小的附壁血栓.对OCT图像的分析显示,ASES新生内膜覆盖率显著高于SES[ (55.56±35.27)%比(41.82±23.28)%,P<0.05];ASES平均内膜覆盖厚度不但显著高于SES[(89.0±5.0)μm比(32.0±4.9) μm,P<0.01],而且显著高于BMS[( 89.0±5.0) μ,m比(44.0±7.2)μm,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SES和BMS新生内膜覆盖水平及质量均优于SES.(2)支架术后3个月,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ASES晚期支架内管腔丢失显著低于BMS [(0.18±0.06)mm比(0.35±0.06)mm,P<0.05];对OCT图像的分析显示,ASES和SES新生内膜增生百分比均显著低于BMS[ (34.75±2.64)%和(35.63±2.07)%比(48.28±3.25)%,均P<0.01];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ASES和SES面积再狭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BMS组[(28.65±5.64)%和(29.33±6.07)%比(46.18±8.25)%,均P<0.05].结论 将抗CD34抗体联合应用到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上能够显著抵消后者在支架术后2周对再内皮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没有削弱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后3个月的抗再狭窄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ASA)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U87细胞,CCK-8法检测16、8、4、2、1、0.5 mmol/L ASA对细胞抑制率和1 mm
目的 观察多发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Ⅱ评分值1周内的动态变化,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NSF)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MNSF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6~64岁.均有外伤史,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h~3d.均急诊行全脊
目的 评价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4例妊娠期间使用羟氯喹治疗SLE
目的 探讨腰围(WC)和BMI在2年随访时间内的动态变化对队列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02年1月,对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综合防治研究队列
目的 探讨视网膜切开、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50例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只眼;患者术中均行环扎、晶切或
目的:探讨上颌骨陈旧性骨折牙颌畸形患者实施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及坚固内固定(RIF)矫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外科收治的上颌骨
目的 评价前瞻性门控扫描技术减低X线辐射的效能及前瞻性门控低剂量扫描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使用双源64排CT机,对50例心率≤70次/min患者行前瞻性门控,50
目的 探讨下睑内翻和上睑肥厚性单睑及内眦赘皮一期进行的手术方法和美容效果.方法 先进行睑裂横径和内眦间距的测量,根据测量值设计新内眦点,采用睫毛周边切口矫治内眦赘皮.
以上海化学工业区表层土壤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20种土壤元素的富集和迁移转化规律.回归分析表明,元素Ni含量与Ca、Cd、Cu和Fe的含量密切相关;通过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