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杉木试管苗靠近茎尖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预培养时间及不同浓度6-BA、TDZ、头孢霉素、卡那霉素等处理,分析诸因素对茎段再生芽的影响,建立了以杉木茎段为外植体的高频再生系统。结果表明:DCR+6-BA(1.0mg/L)+TDZ(0.001mg/L)+NAA(0.1mg/L)最适干杉木茎段诱导芽发生,预培养时间为2d时,芽诱导频率、平均芽数和芽形成能力最高。切片观察发现,茎段发生的芽多起源干茎段表面,是农杆菌容易抵达的位置,说明茎段附着农杆菌的细胞与再生芽的部位相一致。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用电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措施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主要阐述了10kV配电网的继电保
利用差热分析法(DTA法)、核磁共振法(NMR法)和顺磁共振法(ESR法)分别获得杨树无性系1-69杨(Populus dehoides Bartr cv.‘Lux’)和I-45杨(P.×euramericana(Dode)Guineir cv.145/51)体内
阐述了数学素质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了数学素质教育,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有关如何提高高职学生数学素质的相应举措,包括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
文章阐释了运用生物型化学工艺实施牧草类植物抗逆性能鉴定的机理及手段,以及当今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提出依托生物类化学工艺探究牧草植物逆境下的生理形成机制,展开牧草植物抗
顽拗型种子通常不能干燥到较低含水量或贮藏较长时间而不受伤害.导致这一问题的生化机制因属不同甚至同一属中的种不同而异.笔者测定了栎属、槭属和七叶树属顽拗型种子在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