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党的十七大上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2008年7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引领社会思潮更要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应该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我国的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石。
  改革开放30年了,总结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就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就是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统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仅是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要传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用党的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它最根本的功能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于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追求
  
  理想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大学生应该有崇高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大学生最崇高的理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取向,它既具体又鼓舞人心,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精神上的旗帜,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主题,就是要多渠道帮助大学生 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指导他们主动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使大学生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开展思想政治理路课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穿到学科当中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大学生面临这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这就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科学内涵,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大学生要在校园里就是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明,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鞭策自己。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旋律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准和前途。我们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广大青年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广大青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开展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让大学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展改革历史进程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当前的大学生没有完全经历这个过程,因而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刻了解我们是在怎样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快速持久发展的。同时要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人均收入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和谐社会建设成果和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们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同时要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抗震救灾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屈不饶、顽强奋斗,爱心永恒、无私奉献,这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十七大报告对未来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大学生奋发学习,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们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确定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统一起来,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功能。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极易动荡不安,是社会矛盾突出的特定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我们认清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从如何对待国家、人民、科学、劳动、他人、义利、法纪、生活的角度,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接合。
  在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意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摇篮,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又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思想文化精神传递出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
  [2]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讲授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员通过语言向学员传达信息、传递思想、传授知识,帮助学员提高思想认识,发展学员智力和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有讲述式、讲解式及讲演式等,结合讨论、分析论证、形象直观等方法运用,可以进一步进行创新,在运用讲授式教学法时,要注意把握其科学性、思想性、形象直观性及启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讲授式;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教
期刊
摘 要:高师教法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显得被动和滞后,有诸多的不适应。文章在分析数学教法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高师数学教法课的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法课;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它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极大的冲击,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过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回顾外语语法教学的发展过程及各种教学流派和教学理论对外语语法教学的影响,分析了大学语法教学的现状并对语法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教学理论    一、 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应用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尤为重要。然而,我们从一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施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这一实际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实施。因此,我们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
期刊
摘 要:文化语境是指能够用语言表述概括出来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外国文学的接受过程中,本土文化语境在一定层面上制约着读者的解读。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意义诠释层面,尤其表现在对异域文学内涵的认识上;其次,文化语境的差异往往导致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语义解读的不同。另外,在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对于文本中自然描写的解读也要特别注意本土文化语境的影响。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境;外国文学解读;意义诠释;语义解读;自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受到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负面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采取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国
期刊
摘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全面阐述了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要求,探讨了高校共青团将学生干部培养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高校;学生干部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离不开党”[1]。实践证明,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
期刊
摘 要:“礼”、“乐”作为一种维护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在周代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时的“礼、乐”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尤其是立嫡立长的继统法在西周初期通过礼制而得以确立,促成了宗法、封建、等级三位一体的社会政治模式的建构。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课如何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兴趣;方法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
期刊
摘 要:警察的体能水平不仅关系到警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警察技能、战术方面的全局乃至搏斗中的生死存亡。因此,体能的基本在基础民警人警考核训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对公安院校与基层招警体能要求标准对比分析,探讨性的探索体能要求不同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警察体能;改革;思考    2007年上半年我校对体能标准进行了改革。改革前,我校体能标准比公安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