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有趣,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带学生走进数学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数学;辅助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一步步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重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数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数形结合的特点,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运动与变化的本质以及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如能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为抽象的问题提供直观的背景,使复杂的“数”通过“形”来表示,为数学活动提供探索的平台,为建构新的数学教学观提供技术支持,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传统的教学中去,必将对初中数学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程导入阶段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声像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为随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好铺设。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凭教师的口头说教和呆板板书已很难令学生产生深刻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性,也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不要谈什么共鸣了。而多媒体技术中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可以创设出更生动逼真接近生活的情境,使原本抽象、空洞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变得有形有实,真实可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源动力。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符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因此,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传递他们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2 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教学化静为动,变繁
为简,让学生真实感知数学知识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皮亚杰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繁复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例如,在八年级“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两个完全重合的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绕着它们对角线的交点旋转180°,在屏幕上,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旋转的过程,旋转后的结果是完全重合的边、角,从而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并且学生了解了知识形成过程,揭示了规律,并理解其本质属性。
函数图象也是一个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在学生充分列表,画图,对函数图象有一个初步了解后,笔者通过几何画板再把相应图象展示出来,并给学生提出一个课后思考的问题:三次函数,四次函数,甚至n次函数又是什么图形呢?提供两个解决办法给学生参考:一是列表、描点、画图,另一个就是用几何画板来探索。刚一下课,学生就在教室里的电脑上迫不及待地进行探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 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高
课堂学习效率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正处于过渡阶段,即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动态演示过程,降低抽象思维坡度,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九年级“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教学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在不同位置下的关系,可以将两圆分别设置成红、蓝两色,造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将大、小圆分别设置为定圆和动圆,两圆外离时小圆向大圆运动并插入声音:我来啦!当两圆有一个和两个公共点时,分别插入一声和两声金属撞击声当;当小圆进入大圆内时,插入声音:“噢!噢!我进来啦。”同时用几何画板做成可拖动的圆心使圆移动,并在旁边显示出两圆半径、圆心距的动态变化值的课件演示。一方面学生可以动态观察两圆由远到近的位置变化和公共点的多少,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显示的数值得出不同位置下两圆半径和圆心距的关系,特别是两圆相交时两圆半径和圆心距的关系。以往在粉笔加黑板的条件下,不少学生难以理解R-r<d<R r,而通过这种多重感官的刺激,数形结合的动态演示,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就掌握了。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的理解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概率统计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教师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立体几何的理解可以借用中学立体几何画板中的范例,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大大加快他们的理解速度。对概率统计,笔者选择各种相关的Excel等软件,重复多次实验,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4 应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边讲边板书,对课堂进度没有什么影响。但有的问题字数很多,若教师在课堂上抄题,则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比如应用性的问题、探究类的问题,字数往往上百个。在使用多媒体后,学生能迅速进入读题的阶段。还有在做计算类的巩固练习时,题目多,但简单,要求学生尽快解决。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教师不可能写一道,学生做一道,这样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避免了抄题这个环节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关注学生,学生也少了一些开小差的机会。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无形中教师在课堂上就加快了讲课进度,增加了讲题密度,增大了课堂容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将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教师也应多参与多媒体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中学)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数学;辅助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一步步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开始重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数学学科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数形结合的特点,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运动与变化的本质以及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如能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为抽象的问题提供直观的背景,使复杂的“数”通过“形”来表示,为数学活动提供探索的平台,为建构新的数学教学观提供技术支持,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传统的教学中去,必将对初中数学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程导入阶段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声像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为随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好铺设。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凭教师的口头说教和呆板板书已很难令学生产生深刻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性,也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不要谈什么共鸣了。而多媒体技术中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可以创设出更生动逼真接近生活的情境,使原本抽象、空洞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变得有形有实,真实可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源动力。兴趣是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乐趣→志趣逐级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符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因此,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传递他们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2 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教学化静为动,变繁
为简,让学生真实感知数学知识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皮亚杰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繁复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例如,在八年级“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两个完全重合的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绕着它们对角线的交点旋转180°,在屏幕上,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旋转的过程,旋转后的结果是完全重合的边、角,从而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并且学生了解了知识形成过程,揭示了规律,并理解其本质属性。
函数图象也是一个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在学生充分列表,画图,对函数图象有一个初步了解后,笔者通过几何画板再把相应图象展示出来,并给学生提出一个课后思考的问题:三次函数,四次函数,甚至n次函数又是什么图形呢?提供两个解决办法给学生参考:一是列表、描点、画图,另一个就是用几何画板来探索。刚一下课,学生就在教室里的电脑上迫不及待地进行探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 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高
课堂学习效率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正处于过渡阶段,即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动态演示过程,降低抽象思维坡度,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九年级“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教学中,两圆半径与圆心距在不同位置下的关系,可以将两圆分别设置成红、蓝两色,造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将大、小圆分别设置为定圆和动圆,两圆外离时小圆向大圆运动并插入声音:我来啦!当两圆有一个和两个公共点时,分别插入一声和两声金属撞击声当;当小圆进入大圆内时,插入声音:“噢!噢!我进来啦。”同时用几何画板做成可拖动的圆心使圆移动,并在旁边显示出两圆半径、圆心距的动态变化值的课件演示。一方面学生可以动态观察两圆由远到近的位置变化和公共点的多少,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显示的数值得出不同位置下两圆半径和圆心距的关系,特别是两圆相交时两圆半径和圆心距的关系。以往在粉笔加黑板的条件下,不少学生难以理解R-r<d<R r,而通过这种多重感官的刺激,数形结合的动态演示,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就掌握了。多媒体课件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的理解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概率统计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教师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立体几何的理解可以借用中学立体几何画板中的范例,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大大加快他们的理解速度。对概率统计,笔者选择各种相关的Excel等软件,重复多次实验,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4 应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边讲边板书,对课堂进度没有什么影响。但有的问题字数很多,若教师在课堂上抄题,则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课堂时间。比如应用性的问题、探究类的问题,字数往往上百个。在使用多媒体后,学生能迅速进入读题的阶段。还有在做计算类的巩固练习时,题目多,但简单,要求学生尽快解决。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教师不可能写一道,学生做一道,这样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避免了抄题这个环节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关注学生,学生也少了一些开小差的机会。把精力用在学习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无形中教师在课堂上就加快了讲课进度,增加了讲题密度,增大了课堂容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好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功能,将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教师也应多参与多媒体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石各庄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