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 诗文飘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音。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
  从目前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年级越高,这个工作做得越不好。尤其到了高三,语文课堂成了讲习课堂,从课堂传出的大多是“嘶哑”的讲解声音。有的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有的认为主要是把课文内容讲清楚,朗读不朗读没有多大关系;还有认为“朗读浪费时间”“朗读是读死书”等等。
  就古诗文教学而言,目前是应考而教,肢解意境;为记而读,有声无情;为读而读,声情游离。因为高考对古典诗文的检查,主要是三大题:名句背诵,文言文阅读理解,诗歌鉴赏。完成这三道题背后需要的支撑性知识是名句的背诵量,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程度,文言句法知识和诗歌鉴赏的知识。文言词汇,语法特点,文章或作者的文化背景,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能力,这四个梯度都是为了让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教学理论上讲,这四个知识点的落实可以使知识逐步巩固,能力逐步提升。但对知识进行人为割裂地考核,导致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对字词解释和相关的句法知识过分重视,文本也被这些考核知识拆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于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进入了学生的头脑,学生连流畅地去读一篇文言文的能力也没有,何来文言文的语感。有感情地去朗读一篇古诗文的想法在老师与学生的头脑中已经逐渐淡忘。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必须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唐诗选读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当代语文教育家温立三在谈到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时说,文言文教学要完成一个转变,一个转移:一个转变是要把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朗读为主;一个转移是要把立足点由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朗读上。而美读是朗读的进一步跨越。
  朗读不能“亮”在课堂,美读又何以实现?古代的文人学者小时就颇显天才之相。司马迁十岁,诵古文;曹植年十岁余,朗读《诗》《论语》及辞赋数十万言;东汉延笃用了十天功夫就能背诵《左传》;蔡文姬应曹操之请把四百多篇文章全部默写下来,没有疏漏等等,即使是今人,如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嘉良教授,讲起自己小时候朗读《醴秦论》等文章经历时,当堂高声朗读《过秦论》,完了,颇为感慨地说,小时候背诵了许多文章,这份积累让今后的人生获益匪浅。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朗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丢的,而且要越做越好。新课程标准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默读是我们将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阅读方法。从儿童阅读心理发展来看,朗读技能的发展一般先于默读。《教学心理学》指出:“出声的语言好像是感性的支柱,通过它保持着言语视觉与其它器官的联系,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只是在这个基础上,默读技能才逐步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要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通过朗读提高默读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速度。
  朗读古文,先要弄清字义,按照语法结构去朗读,该停顿的地方停顿,需要连续的地方一气读下去,停顿做对了,它就有节奏感,就能通过朗读的声音把思想感情贯通全文了。朗读记叙文应特别注意语气的灵活,就是要读出人物语气的个性化。朗读议论文的语调色彩要鲜明、庄重,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朗读说明文,语言力求朴实明快,在以轻松流畅为主旋律的语势表达中,包含着有如贯口的快速,回味性的蓄势。朗读诗歌,则要根据诗歌特点,把诗歌蕴含的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充分表达出来。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弘毅诗文”朗读活动,“弘毅诗文”朗读成了语文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延绵不绝的艺术长廊!“弘毅诗文”朗读一是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让弘毅精神深入人心,二是基于和谐育人理念,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增强新的教学活力,丰富新的教学内容,进而把诵读落到实处,使学生在诵读中有着丰厚的积淀,在高考乃至以后的人生中走向辉煌!
其他文献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因为写了一本书叫《最愚蠢的一代》,得罪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在知识上的任何提高。“美国年轻人的无知程度超出你的想象,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上了”。马克·鲍尔莱因因此对Facebook(脸书)表示出深恶痛绝。
中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主要表现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已十分明显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和学。为了求高分,师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形式,寻求取得高分的方略,而放弃了对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阅卷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和允许有误差的幌子下,胡乱地得出比较有争议的分数,反过来又影响了作文教学。应试教学的负面作用正腐蚀着中学作文教学。  有些老师的批改实在不敢恭维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文言文时,都会因一些问题与同事、学子们争辩得不亦乐乎。我很想将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列举出来向方家求教或是与同仁商榷。可每当想到金克木先生曾说,“读书,可以把书当成老师,只要取其所长,不要责其所短”,心里就未免惴惴不安,自己俨然成了金先生所说的找茬之人,底气不足故而就在所难免了。可细一思忖,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教材必须是科学规范的,是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也确乎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奉行的不二法则。但是,笔者在多次参加考场作文批阅后,却对这一理念的执行产生了怀疑,生出这样的想法:我们的作文教学真的关注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么?为什么总会有大量的考场作文存在写作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本文里,笔者试着就所接触的考场作文来谈一谈作文写作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特征之一,含蓄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言不尽意”。而情境式地启发学生创造性地体会作品中的言外之意,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到这一点?老祖宗的理论是我们教学的指导,而西方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也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巧的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流派“新批评”,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影响下,前继俄国形式主义,后开庞大的结构主义思潮,也将兴趣向内转至文学语
中考阅读中,有一类题出现频率较高,即结合全文阐述人物为什么会产生某种特定感受。为了讨论方便,笔者姑且杜撰一个概念,将这种类型的题目称为“感受释因”题。如:  ※文章说:“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 (武汉市2007年中考试卷《海边荒石》)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
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好课?随着教学不断的改革,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蜂飞蝶舞”,“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上去煞是热闹。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静心学习,咀嚼感悟的时间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下来,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语文教学就应该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时间,充分调动学
在写作中,如果说素材的选择是“调兵”,那么素材的运用则是“实战”。如果说积累材料要“多”,选择材料要“广”,那么,运用材料则要“活而新”。在作文教学中以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素材,审美素材;以敏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取素材,创新使用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其下句就强调了创新的重要。下面试从两方面来谈写作素材创新运用的意义。  一.写作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在离开她的怀抱十七年后。  凉夏黄昏的朦胧中,沿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路。踏上依然那么破旧的石阶,我怯怯地立在了十七年前的女生宿舍前。仰视五栋二楼左边第三个窗口,温暖的灯光照亮了封存十七年的记忆。这里。留下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里,铺垫了我出发的路;这里,洒落同窗们无虑的笑语和失落的忧伤…  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风吹过婆娑的衫树的摇曳;我听见桂子山的呼吸,那是雨打在宽大的梧桐
江西省中考语文评价改革始于2005年,当年的第一份课标版试卷,成了全省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了引导全省初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从2005到2008年,江西中考语文评价始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从本地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基本稳定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以追求每年10%的创新题为努力目标,充分挖掘语文试题的人文因素,积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向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