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某断块构造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断块;辽河油田;油气分布
  1 成藏要素
  1.1 储层概述
  本区沉积物源为北东向古双台河和南部潜山,岩性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及中酸性火山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局部沿潜山超覆的湖泊体系。扇三角洲相带发育较为完整,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北部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为主,向南河口坝、前缘薄层砂较发育,砂体厚度在工区内变化不大。
  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砂坝在纵向上叠加,横向上连片,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储集体,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图1、2)。
  平面上多条河道平行发育,但总体上平面可分海南1、海南3两大主流砂体。两大砂体不同时期继承性强,且不同时期能量的演化与砂体发育程度有差异;纵向上多期发育、叠加连片。
  不同期由于受河流能量大小的影响,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工区内发育程度、影响范围有所不同(图3、4)。总体有从东三早期向东二段有由强变弱的趋势,表现为沉积物粒度较细、粒级变化较小,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东二段:海南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以细砂岩为主,单层厚1m~10m,岩石弱固结—半固结,以原生孔隙为主,含少量次生孔隙,为高—特高孔中—高渗储层。
  东三段:海南地区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单层厚度较小,一般为1m~5m,岩石半固结—固结,次生孔隙增多,与原生孔隙一起组成混生孔隙带,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因发生早期碳酸盐胶结,局部砂体物性变差(图5、6)。
  1.2 烃源岩
  油源条件是油气成藏的根本,研究区主要位于辽海中央低凸起带上,古近系地层不发育,地层沉积厚度小,埋藏浅,不利于生油。但本区邻近东部凹陷和西部凹陷这两大沉积洼陷,古近系的断陷期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系地层,其生油岩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本区的油气富集[13]。因此,研究本区的油源条件,必须从研究辽河滩海东、西部凹陷的生油岩出发。
  受构造和沉积演化控制,该区发育沙三段、沙一二段和东营组3套烃源岩,均呈北东向展布,其中东营组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广、厚度最大[14]。
  海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最大厚度超过800m;沙一二段烃源岩最大厚度达600m;东营组沉积厚度可达1400m。
  盖州滩洼陷沙三段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海南洼陷广泛,烃源岩沉积中心部位厚度达1500m,向西、向东厚度逐渐减薄;沙一二段烃源岩分布范围较沙三段减小,沉积中心在盖洲滩洼陷,最大厚度超过400m;东营组烃源岩沉积中心最大厚度甚至可达2000m。
  沙三段烴源岩自沙一二段末期部分进入低成熟阶段,主体生油洼陷在东营组一二段时期已达成熟阶段,现今整体进人高熟阶段;沙一二段烃源岩在东营组末期进人低熟阶段,馆陶组末期主体进入成熟阶段;东三段烃源岩在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进人低熟阶段,到现今部分可进入成熟阶段,但对区内油气运聚影响甚微。
  所以本区主要生油岩为沙三段和沙一、二段,其次为东营组。
  1.3 生储盖和圈闭
  1.3.1 盖层
  盖层整体上发育良好,分布范围广,每个开发单元均在区域盖层以下。盖层岩性主要有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目前的钻井、录井等资料表明,目的层段东三段顶部均发育有大套泥岩,最厚为48m,最薄为6m,一般为30~40m;东二段顶部泥岩最厚为90m,最薄为17m,一般为40~50m。
  由于这些泥岩是在湖泊水进体系域中形成的浅湖~半深湖相泥岩,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连续性好,所以在全区分布稳定,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
  1.3.2 生储盖组合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研究区内各组段纵向上砂泥岩交互,旋回性明显,不同物源、不同相带的砂体迭加连片,分布广泛。每一旋回的顶部均有一定厚度分布稳定的泥岩,既可以做为生油层又可作为盖层。
其他文献
摘要:在根据锅炉安全运行分析和管理经验中,锅炉的安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运行人员严谨的监视与管理工作,我们需要做好锅炉的安全措施与技术措施,希望锅炉的安全运行与管理走向规范化,从而全面满足于人民的需求。锅炉发生的事故很多原因由于人们的管理不善从而引发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锅炉管理政策,才能够解决锅炉带来的灾难。  关键词:锅炉;安全运行;管理策略  锅炉的燃烧使用方式是将燃烧转化成热能,从而进行服
期刊
摘要:通过对金属阀门腐蚀原因的分析,从工艺和材料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属阀门防腐的方法,以期能为相关防腐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阀门;防腐;措施  前言  腐蚀是造成金属阀门受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金属腐蚀的主要治理措施和其他有关金属腐蚀的治理措施的研究,处理金属的腐蚀问题。金属阀门的腐蚀主要是基于阀门使用中的电化学腐蚀。防腐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消除电化学腐蚀问题,当电化学腐蚀不能
期刊
摘要:盘根盒漏油问题是影响生产时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还会留下安全环保隐患,是当下油气生产现场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全面分析清楚漏油的原因,从地质、工艺、环境、管理方面整合应对措施,及时改进方式方法,通过对策预案分析,有效解决井口盘根盒的漏油问题,不仅可以减轻采油工的劳动力度、缩短岗位员工的机动时间,还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油井生产时率和抽油机光杆的使用寿命,而且节约了生产所需的综合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
期刊
摘要:随着这几年深层气井压裂完井一体化的广泛运用过程中,钢丝作业在井下封隔器座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深层气井压裂完井一体化是压裂完井用一趟井下管柱完成的,这就需要井下封隔器打压座封,以便压裂后无需在换完井管柱而直接测气采气。深层气井井下封隔器加压坐封一般是投球加压或下堵塞器加压完成座封的。油管内下堵塞器加压座封就需要钢丝作业来完成。油管内任意封堵工艺在深层气井中用途多样、使用广泛,如不压井作业施工前
期刊
摘要:数值模拟作为开发方式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精度较高且符合地质认识的三维地质模型,为开发方案编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随着评价井、产能井完钻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逐步调整、完善地质模型,使其更接近实际地质情况,为开发方案的调整优化提供支持。  关键词:地质建模;随机属性模型,沉积相模型  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是油田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的基础,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为了建立能够反映地下储层
期刊
摘要:在我国,石油是最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利用采油机械的方式进行开采。但是在利用机械开发石油的过程中,要注重节能减排,在最大限度内节约资源,高效的完成采油任务和工作。本文主要对采油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说明,阐述采油机械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措施,供从事采油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采油机械设备;发展;节能措施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是当今
期刊
摘要:针对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需要化工企业积极做好化工生产活动的控制工作,根据化工工艺性质,结合化工生产问题,制定出与之相适宜的策略与办法。  关键词: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  引言  在全球中对于化工工艺的研究工作非常的广泛,想要利用加强对应的技术,从而加强化工材料整体使用效率,使化工行业整体由单调的生茶奴总也慢慢转化成利用丰富的化学材料完成混合,构成性能更好的化工产品。在
期刊
摘要:化学解堵技术是砂岩油藏主要应用的增产措施之一。低压低产区块的砂岩油藏因不配伍的洗井液进入更易产生深部堵塞,这种区块特性决定了对其实施的化学酸化和解堵技术所选用的解堵液必须要较常规解堵液更具有反应速度慢,穿透距离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将直接影响到对该类油藏油层的解堵成功率及作用效果。而目前,对这类油田采用的多是常规酸化解堵酸,因作用速度相对较快,无法较好解决油水井深层次产生的堵塞,故此存在着措施效
期刊
摘要:我国正处于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阶段,人们对于石油资源的真实需求也随之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这也就使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这个行业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钻井技术来说,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当下的环境资源,并且就算面对着地势非常复杂以及严峻的开采地点也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优点,其次提出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实际开发工作中的具体使用策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的概况和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的改良对策,目前,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管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改良对策  一、引言  油气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资源。它的用途非常巨大。油气资源是易燃和易挥发的化学品。当油气与空气接触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