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正在发挥主要力量。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资源配置從计划向市场转变后形成的客观经济现象,问题解决的唯一路径选择是市场机制,从制度改革入手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市场机制
1.资本要素市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在资本要素市场上,资金供给方以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为媒介向金融需求方提供资金,资金需求方通过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供求双方共同推动金融产品的均衡价格形成。同时,资本要素市场供求双方交割的是资本要素的使用权,而不同于一般商品买卖的所有权,资本市场既要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这种特殊性。因此,资本的价格除了包含资金供给者拥有或者筹集资金的成本,还包含了一些影响资金到期不能回流的不确定因素。
2.风险溢价与资本要素市场均衡
风险溢价是对资本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表现,是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主观评价。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供给曲线存在二元化现象。中小型企业供给曲线要高于大型企业,也就是中小企业的风险溢价要高于大型企业。原因是同一个供给者对不同的需求者的风险溢价评估的结果不同。针对风险厌恶者而言的,即中小企业资金供给价格可能完全表现为非弹性。
3.资源的稀缺性与交易秩序
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而资本要素的稀缺性体现的更为明显。从资金供给者角度来看,有限的资金资源必须实现净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风险最小。因此,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上资金供给者首先要选择大企业作为资金供给的对象。市场上投放大企业之后剩余资金才可供投放中小企业的量,这样就会形成了中小企业资金的供求缺口。受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存在价格抑制现象,这就进一步加重了了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的缺口的程度。
4.大型企业预算软约束与小企业资金缺口
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和预算存在软约束,国有大型企业对资本要素存在过度需求现象。进一步导致大企业过度占用资本要素市场,挤占中小企业可得资金规模,增加了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缺口。从经济效益递减规律来看,大企业过度占用资金降低了自身的资金边际效益。同时,限制了中小企业较高水平的边际效益的产生,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同时限制了社会总体边际效益的水平。
二、市场机制形成中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1.信用制度不完善对融资的影响
目前我国信用制度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我国征信制度的不完善降低了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增加了风险溢价的水平,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应对市场变化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还比较缺乏,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与之伴随的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缺失和财务制度的不完善。主观故意和客观存在的现实都制约了资金供给者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积极性,那么供给者为了弥补可能产生的损失,只有提高交易的门槛和风险溢价水平。
3.供给者内部考核制度对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的限制
我国监管部门也常常强调对中小企业容忍度要适当提高,来引导资金供给者加大中小企业的投入。但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毕竟是市场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资金供给者内部考核机制。如果供给者对中小企业资产损失容忍度规定偏低或者对信贷人员的要求较高都会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和降低经办人员或者下级机构的积极性,导致经办人员或承办机构都成为风险厌恶型的主体,会降低中小企业资金市场的供给弹性,甚至非弹性的极端现象的出现。
4.资金核算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贵的影响
管理成本也是资金供给者在资金提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供给者提供资金的过程中的费用除了来财务费用之外,还有管理费用。就单笔业务来讲,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与大企业相比不存在优势,盈利方面绝对是个劣势,风险更是劣势。此外,中小企业的贷款形成不良的比例要高于大型企业,贷款不良后的保全、清收工作甚至要繁琐于贷款发放,中小企业信贷的成本要高于收益。
5.金融制度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主导力量来源于政府,缺乏市场内生机制的影响,对中小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积极性不高。相比大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广泛,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发展明显滞后。此外,宏观管理导致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高企导致的“存款税”。
三、强化市场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减少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溢价
(1)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信息整合机制,实现大数据模式下的征信管理,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提升信息的透明度。(2)加强工商、税务等管理机构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财经纪律,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的内部机制问题。
2.多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资金成本
(1)改革存款准备金利率定价制度,解决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水平与银行存款成本倒挂问题。(2)实施积极性的监管考核制度,通过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和不良资产比率考核,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3)拓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渠道,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推动中小企业及服务机构境外低成本融资。
3.加大中小企业资金的有效供给
(1)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2)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产生的中小企业资金挤出效应,突出国资委经济人特征。(3)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容忍度制度进一步科学化,解决资金供给者内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问题,增强资金供给者及其经办者主观能动性。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市场机制
1.资本要素市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在资本要素市场上,资金供给方以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为媒介向金融需求方提供资金,资金需求方通过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供求双方共同推动金融产品的均衡价格形成。同时,资本要素市场供求双方交割的是资本要素的使用权,而不同于一般商品买卖的所有权,资本市场既要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这种特殊性。因此,资本的价格除了包含资金供给者拥有或者筹集资金的成本,还包含了一些影响资金到期不能回流的不确定因素。
2.风险溢价与资本要素市场均衡
风险溢价是对资本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表现,是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主观评价。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供给曲线存在二元化现象。中小型企业供给曲线要高于大型企业,也就是中小企业的风险溢价要高于大型企业。原因是同一个供给者对不同的需求者的风险溢价评估的结果不同。针对风险厌恶者而言的,即中小企业资金供给价格可能完全表现为非弹性。
3.资源的稀缺性与交易秩序
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而资本要素的稀缺性体现的更为明显。从资金供给者角度来看,有限的资金资源必须实现净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风险最小。因此,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上资金供给者首先要选择大企业作为资金供给的对象。市场上投放大企业之后剩余资金才可供投放中小企业的量,这样就会形成了中小企业资金的供求缺口。受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正规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存在价格抑制现象,这就进一步加重了了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的缺口的程度。
4.大型企业预算软约束与小企业资金缺口
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和预算存在软约束,国有大型企业对资本要素存在过度需求现象。进一步导致大企业过度占用资本要素市场,挤占中小企业可得资金规模,增加了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缺口。从经济效益递减规律来看,大企业过度占用资金降低了自身的资金边际效益。同时,限制了中小企业较高水平的边际效益的产生,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同时限制了社会总体边际效益的水平。
二、市场机制形成中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1.信用制度不完善对融资的影响
目前我国信用制度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等信用活动中的工具采纳、机构设置、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我国征信制度的不完善降低了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增加了风险溢价的水平,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应对市场变化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还比较缺乏,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与之伴随的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缺失和财务制度的不完善。主观故意和客观存在的现实都制约了资金供给者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积极性,那么供给者为了弥补可能产生的损失,只有提高交易的门槛和风险溢价水平。
3.供给者内部考核制度对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的限制
我国监管部门也常常强调对中小企业容忍度要适当提高,来引导资金供给者加大中小企业的投入。但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毕竟是市场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资金供给者内部考核机制。如果供给者对中小企业资产损失容忍度规定偏低或者对信贷人员的要求较高都会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和降低经办人员或者下级机构的积极性,导致经办人员或承办机构都成为风险厌恶型的主体,会降低中小企业资金市场的供给弹性,甚至非弹性的极端现象的出现。
4.资金核算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贵的影响
管理成本也是资金供给者在资金提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供给者提供资金的过程中的费用除了来财务费用之外,还有管理费用。就单笔业务来讲,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与大企业相比不存在优势,盈利方面绝对是个劣势,风险更是劣势。此外,中小企业的贷款形成不良的比例要高于大型企业,贷款不良后的保全、清收工作甚至要繁琐于贷款发放,中小企业信贷的成本要高于收益。
5.金融制度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主导力量来源于政府,缺乏市场内生机制的影响,对中小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积极性不高。相比大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广泛,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发展明显滞后。此外,宏观管理导致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上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高企导致的“存款税”。
三、强化市场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减少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溢价
(1)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信息整合机制,实现大数据模式下的征信管理,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提升信息的透明度。(2)加强工商、税务等管理机构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财经纪律,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的内部机制问题。
2.多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资金成本
(1)改革存款准备金利率定价制度,解决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水平与银行存款成本倒挂问题。(2)实施积极性的监管考核制度,通过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和不良资产比率考核,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3)拓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渠道,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推动中小企业及服务机构境外低成本融资。
3.加大中小企业资金的有效供给
(1)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2)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产生的中小企业资金挤出效应,突出国资委经济人特征。(3)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容忍度制度进一步科学化,解决资金供给者内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问题,增强资金供给者及其经办者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