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应用与服务模式,如何更快、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是当前社区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上海市彭浦社区常住人口15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21.3%,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人前3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职工人数129人,卫技人员占93.7%,中心下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全科团队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服务。
HIS和CHIS构筑一体化
彭浦社区依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要求,寻求改变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的有效途径,尝试以连续性信息采集、更新,解决健康档案“死档”问题,探索在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上,发挥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始于2000年,从健康档案研究开发开始。2002年,进行家庭病床管理系统开发;2003年,进行医疗器械管理系统开发;2004年,进行全科诊疗系统、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同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运行。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是由医院信息系统(HIS)、社区信息系统(CHIS)两大部分组成的,具体来说,其信息系统功能特点包括:
信息共享
临床信息与社区信息通过健康档案平台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多档合一
各种信息在健康档案中集成、更新和利用,原来健康档案的静态信息变为动态信息。
多位点信息采集
由于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是以上门采集为唯一手段,因不能连续采集及更新,使健康档案成为“死档”。运用一体化信息系统后,从不同的服务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并使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等信息实时更新至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由死变活。此外,社区中心还用PDA进行入户调查,避免纸质调查表带来的一些问题。
疾病监测
在系统中,可以通过“症状或疾病名”进行查询,从而根据某一时段观察某一症状或疾病来监测社区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闸北区区域内所有卫生医疗机构的发热及肠道门诊已联网,这将为政府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重要的依据与预警。
人性化服务
系统的设计融入人性化的功能,如在儿童计划免疫软件中,引入了手机短信的服务功能,每逢接种疫苗的前3天和前1天,该软件系统会自动通过发短信,提醒年轻的父母带自已的子女及时到中心按时进行接种。这些做法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双向转诊、转检
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彭浦地区一家二级医院和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联网,信息互通共享,有效节约卫生资源,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由于检查结果互认,病人的医疗费用下降,双向转诊及远程会诊,还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
优化流程 防治结合
上海市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员大多数是退休的医保病人,电子处方、电子医技申请让老人们避免了纸张易遗失的烦恼。一些临床检查报告结果,医生通过网上及时了解,使病人免除了往返与无为等候的麻烦。病人原来一直抱怨的挂号、收费、取药及就医“三长一短”变为“三短一长”,先分诊看病,后收费,简化了挂号收费工序。
原来因医生的字迹潦草造成收费时错误录入,发药时的张冠李戴和化验单姓名、项目的出错得到了彻底控制。数字影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同时高分辨率的视屏,让医患之间产生互动并使医患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院长查询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分析医疗费用的发生情况,能及时有效遏止大处方、大检查和重复检查,从而能有效缓解医院层面造成的看病贵问题。而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的使用能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医院的物质库存、供应商资质等情况,有效控制、追踪医疗器械购销和使用的整个流程,使之发挥最大效能。电子大屏和触摸屏自助查询系统公示的卫生服务价格和住院费用一日清,使病人能放心看病,明白消费,减少医患矛盾。
流程的再造使整个就医流程趋于合理,由于病人在医生处就诊的时间增加,医患交流、沟通增多,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而检查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使病人能更快地接受治疗,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和往返,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同时,提高了医生的工作绩效。以往在日门诊量达2000人次时,全院处理病人的时间将分别延长至中午1点和下午6点以后,而现在,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前提下,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病人的处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和健康档案的多档合一,使社区卫生服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个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例如高血压病管理,原来是由社区预防保健人员上门管理,费时费力,管理率还相当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管理率仅为6%。而现在上海市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流程嵌入在一体化系统里,病房、家庭病床医生通过工作站的健康档案窗口能迅速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及个人背景资料,用全科医学的思维去整体考虑疾病,在进行高血压病管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诊疗计划。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在高血压管理系统的后台,在质量控制的同时来寻找高血压管理失访病人,再进行上门追踪。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又能在健康档案中及时了解到临床诊疗信息,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和健康教育方案。经观察统计中心截取半个月数据表明,在这时段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管理了1993个高血压病人,而以往去管理这些病人需3个月时间。
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实施后,由于就医流程的优化,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另外,系统软件中融入人性化设计,如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引入的手机短信提示服务功能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等,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医院的业务量上升,2005年门诊量同比增加25.2%,预防保健服务人次同比增加34.8%,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0%。
上海市彭浦社区常住人口15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21.3%,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人前3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职工人数129人,卫技人员占93.7%,中心下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全科团队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服务。
HIS和CHIS构筑一体化
彭浦社区依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要求,寻求改变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的有效途径,尝试以连续性信息采集、更新,解决健康档案“死档”问题,探索在健康档案信息平台上,发挥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始于2000年,从健康档案研究开发开始。2002年,进行家庭病床管理系统开发;2003年,进行医疗器械管理系统开发;2004年,进行全科诊疗系统、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同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运行。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是由医院信息系统(HIS)、社区信息系统(CHIS)两大部分组成的,具体来说,其信息系统功能特点包括:
信息共享
临床信息与社区信息通过健康档案平台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多档合一
各种信息在健康档案中集成、更新和利用,原来健康档案的静态信息变为动态信息。
多位点信息采集
由于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是以上门采集为唯一手段,因不能连续采集及更新,使健康档案成为“死档”。运用一体化信息系统后,从不同的服务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并使临床诊疗和预防保健等信息实时更新至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由死变活。此外,社区中心还用PDA进行入户调查,避免纸质调查表带来的一些问题。
疾病监测
在系统中,可以通过“症状或疾病名”进行查询,从而根据某一时段观察某一症状或疾病来监测社区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闸北区区域内所有卫生医疗机构的发热及肠道门诊已联网,这将为政府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重要的依据与预警。
人性化服务
系统的设计融入人性化的功能,如在儿童计划免疫软件中,引入了手机短信的服务功能,每逢接种疫苗的前3天和前1天,该软件系统会自动通过发短信,提醒年轻的父母带自已的子女及时到中心按时进行接种。这些做法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双向转诊、转检
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彭浦地区一家二级医院和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联网,信息互通共享,有效节约卫生资源,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由于检查结果互认,病人的医疗费用下降,双向转诊及远程会诊,还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
优化流程 防治结合
上海市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员大多数是退休的医保病人,电子处方、电子医技申请让老人们避免了纸张易遗失的烦恼。一些临床检查报告结果,医生通过网上及时了解,使病人免除了往返与无为等候的麻烦。病人原来一直抱怨的挂号、收费、取药及就医“三长一短”变为“三短一长”,先分诊看病,后收费,简化了挂号收费工序。
原来因医生的字迹潦草造成收费时错误录入,发药时的张冠李戴和化验单姓名、项目的出错得到了彻底控制。数字影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同时高分辨率的视屏,让医患之间产生互动并使医患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院长查询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分析医疗费用的发生情况,能及时有效遏止大处方、大检查和重复检查,从而能有效缓解医院层面造成的看病贵问题。而医疗器械管理系统的使用能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医院的物质库存、供应商资质等情况,有效控制、追踪医疗器械购销和使用的整个流程,使之发挥最大效能。电子大屏和触摸屏自助查询系统公示的卫生服务价格和住院费用一日清,使病人能放心看病,明白消费,减少医患矛盾。
流程的再造使整个就医流程趋于合理,由于病人在医生处就诊的时间增加,医患交流、沟通增多,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而检查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使病人能更快地接受治疗,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和往返,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同时,提高了医生的工作绩效。以往在日门诊量达2000人次时,全院处理病人的时间将分别延长至中午1点和下午6点以后,而现在,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前提下,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所有病人的处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和健康档案的多档合一,使社区卫生服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个特点得到充分体现。例如高血压病管理,原来是由社区预防保健人员上门管理,费时费力,管理率还相当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管理率仅为6%。而现在上海市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流程嵌入在一体化系统里,病房、家庭病床医生通过工作站的健康档案窗口能迅速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及个人背景资料,用全科医学的思维去整体考虑疾病,在进行高血压病管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诊疗计划。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在高血压管理系统的后台,在质量控制的同时来寻找高血压管理失访病人,再进行上门追踪。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又能在健康档案中及时了解到临床诊疗信息,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和健康教育方案。经观察统计中心截取半个月数据表明,在这时段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管理了1993个高血压病人,而以往去管理这些病人需3个月时间。
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实施后,由于就医流程的优化,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性得到了提高。另外,系统软件中融入人性化设计,如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引入的手机短信提示服务功能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等,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医院的业务量上升,2005年门诊量同比增加25.2%,预防保健服务人次同比增加34.8%,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