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有一抹倩影备受瞩目,她就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首位兼具大洋深潜和极地科考经历的科学家唐立梅。
作为一名“80后”女性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多次克服野外恶劣环境,参加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并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2017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提名),入选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2019年,她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热爱海洋科学,助力海洋强国梦。”
“每个人小时候被问起长大后的理想,很多人都会回答‘科学家’。那是幼小的心灵对科学懵懂的向往。对于儿时的我来说,也有这样的理想。”唐立梅出生在河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母亲便告诉小立梅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每当我写作业,母亲绝不让我干一点儿农活。”
当然,父母的辛劳小立梅也都看在眼里,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比我大一岁的哥哥特别想吃西红柿。那天下大雨,家里一把伞都没有,母亲提了一篮子鸡蛋,披上一块破塑料布就去集市上卖,以便换些钱给我们买西红柿。我们兄妹俩则搬个小凳子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后来,母亲全身淋透地跑回来,鸡蛋一个也没有卖出去。”说到这,唐立梅的眼里闪着泪光,声音哽咽,她说这个场景始终印在脑海中,激励她努力学习。
她还记得高中时,有一年的中秋节,“哥哥送来一只炖鸡到我住宿的学校,我特别开心,拿过来就大块大块地吃着。多日之后,当我回到家中才知道那是中秋节家里炖的唯一一只鸡。”这些点点滴滴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滋养着她的感恩之心,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羽翼丰满撑起整个家庭的希望。
唐立梅说:“父母给我们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经常有人谈论原生家庭的烙印,我想说,人是可以超越原生家庭,超越自己的。如果你生在一个优秀的家庭,那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你就去拼搏啊,你就去创造啊,做一名优秀的青年,进而做一位优秀的(父)母。”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唐立梅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考填报的志愿是浙江大学,然而高考发挥失常,只能上一般的本科,连专业都是调剂的,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让女生根本想不到的专业”。
四年后,唐立梅去了一家勘察设计院工作。一年后,攒了一些钱的她毅然辞职准备考研。“我来到偏远的兰州大学复习,在那里我经历过在校园门口勇敢地抓小偷,然后却后怕的不敢出门;也曾因压力太大吃过一个月的安眠药;早上6点多就到图书馆占座位,晚上过了10点才回到临时租的小破房子里,从图书馆到住处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没有路灯,我晚上非常害怕,但也舍不得提前回去……”
在一个被失眠折磨得精神不堪的下午,唐立梅坐在公交车上,头向后搭在座位靠背上,她想,“这是我人生最低的低谷了,过了这个低谷就会一直向上了。”
至今回想起来,唐立梅说要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在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读研期间,她用两年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硕士学位答辩,顺利走进浙江大学读博。唐立梅在心里勉励自己,“终于,终于到浙大了,等了太多年,过程虽然曲折,但还是到达了想去的地方。”
然而,读博,真正的辛苦才刚刚开始。有着工科背景的唐立梅在刚入学时根本不知道地质学的科学研究为何物,“就是很茫然,我玩了很久的淘宝,当时实验室的同门都称我为‘淘宝mm’。”在博导陈汉林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唐立梅开始早上6点多乘校车从玉泉到紫金港校区,跟随本科生一起从《岩石学》学起,开始了从0到1的跨越。
博士论文唐立梅要做的课题是一个973子课题——海南岛中生代大陆边缘岩浆活动,导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带她两次去海南岛跑野外,采集样品,一次在寒假,一次在暑假。“寒假时还好,海南岛温度适宜,整天跑下来也没什么问题。暑假7月份时,海南岛正是高温天气,日照也非常强烈,在野外观察描述和采集样品时真是汗如雨下……”
唐立梅開玩笑地说:“每一个人的读博史都是一部辛酸血泪史,经历一个近乎涅槃的过程之后,终于柳暗花明,论文最终发表,按时拿到博士学位。读博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初步进入科学的殿堂。”
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之后,唐立梅开始了对海底岩石的研究,2012年参加了大洋26航次第一航段和第二航段在西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科考,2013年随“蛟龙”号执行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中第72潜次的深潜任务,成为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潜到大洋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那是一个难忘的深海科考奇幻之旅。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唐立梅就开始停止喝水,因为蛟龙号载人舱直径是2.1米,内部没有厕所,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早上8点,她干咽下几块饼干和一只煮鸡蛋,就和两位潜航员傅文韬、叶聪一起登上了蛟龙号。她在三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为这个下潜三人小组命名为“傅立叶”。
注水下潜之后,第一次在水下看海面,阳光透下来,海水湛蓝湛蓝的,水面是一个一个透澈的凸起,来回的晃荡,泛着白光。很快,水面就看不见了,只见窗外的浮游生物似暴雪般袭来,但颗粒都很细小,一副群魔乱舞、海雪飘飘的景象。
窗外越来越暗,到350米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像流星,很快从眼前划过。“它们本是不动的,只是我们一直在下潜,因此一颗一颗如流星般划过,也有的像萤火虫一样在窗前萦绕而过,有时候看见一大串在眼前飘过去,雪树银花般晶莹,也有的本来聚集在一起,也许受了我们的打扰一下子散开去,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真是一个灿若烟花的海底。”
唐立梅讲,当到达2740米的时候,叶聪说:“快到底了。”探照灯一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的沉积物,就像海边的沙滩,那感觉就像到了海底的外太空。我们停在距离海底6米的地方取了水样,这里发挥了蛟龙号独特的悬停功能,悬停在水中。
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海底不是这样的。海底没有阳光,没有光合作用,都是化能合成的生物。它们有的有根,像植物一样长在海底,如天山雪莲般纯净,有的又鲜艳欲滴,美的不可方物。它们的形态和植物一样,尤其像彼岸花那种形态,没有叶子,只有一根茎托着一朵花,但却不是植物。后来看到一种“丝袜”状海绵,形态像极了一只长筒袜,但却净白无比,轻盈透亮,如同一丝一丝银线织就,叶聪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丝袜海绵”。除了固着生物,还有一些如海参,海葵、海星等没有根,可以在海底爬行和游动的生物。那些胖胖的海参也有很多不同种类,有的背上长了几个鳍,鸡冠状,有的翘着长长的尾巴……
“不出海的日子,开始怀念出海的美好经历。”唐立梅微笑着说,在很多人看来,出海做科研很枯燥、很辛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任何专业到了科研级别都是比较艰难和枯燥的,当你深陷其中,你多日的冥思苦想突然有了灵感,解决了问题之后,那种成就感是很美妙的。”
她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而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迎来了科研的春天,我们正在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蛟龙”号在世界上应用类深潜器中是世界第一深度,现在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央。我们正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话语权,海底资源勘探规章的制订都有中国人的主导与参与。
身为一名海洋科研工作者,唐立梅说,除了为国家勘探资源,维护祖国权益,另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加强科学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认识海洋,“海洋科考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光荣与梦想,虽然艰苦,乐趣更多,在科考事业中,很多年轻科学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海洋事业中来。”
作为一名“80后”女性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多次克服野外恶劣环境,参加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并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2017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提名),入选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2019年,她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热爱海洋科学,助力海洋强国梦。”
在理想的路上努力奔跑
“每个人小时候被问起长大后的理想,很多人都会回答‘科学家’。那是幼小的心灵对科学懵懂的向往。对于儿时的我来说,也有这样的理想。”唐立梅出生在河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母亲便告诉小立梅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每当我写作业,母亲绝不让我干一点儿农活。”
当然,父母的辛劳小立梅也都看在眼里,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比我大一岁的哥哥特别想吃西红柿。那天下大雨,家里一把伞都没有,母亲提了一篮子鸡蛋,披上一块破塑料布就去集市上卖,以便换些钱给我们买西红柿。我们兄妹俩则搬个小凳子在家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后来,母亲全身淋透地跑回来,鸡蛋一个也没有卖出去。”说到这,唐立梅的眼里闪着泪光,声音哽咽,她说这个场景始终印在脑海中,激励她努力学习。
她还记得高中时,有一年的中秋节,“哥哥送来一只炖鸡到我住宿的学校,我特别开心,拿过来就大块大块地吃着。多日之后,当我回到家中才知道那是中秋节家里炖的唯一一只鸡。”这些点点滴滴都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滋养着她的感恩之心,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羽翼丰满撑起整个家庭的希望。
唐立梅说:“父母给我们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经常有人谈论原生家庭的烙印,我想说,人是可以超越原生家庭,超越自己的。如果你生在一个优秀的家庭,那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你就去拼搏啊,你就去创造啊,做一名优秀的青年,进而做一位优秀的(父)母。”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唐立梅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考填报的志愿是浙江大学,然而高考发挥失常,只能上一般的本科,连专业都是调剂的,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让女生根本想不到的专业”。
四年后,唐立梅去了一家勘察设计院工作。一年后,攒了一些钱的她毅然辞职准备考研。“我来到偏远的兰州大学复习,在那里我经历过在校园门口勇敢地抓小偷,然后却后怕的不敢出门;也曾因压力太大吃过一个月的安眠药;早上6点多就到图书馆占座位,晚上过了10点才回到临时租的小破房子里,从图书馆到住处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没有路灯,我晚上非常害怕,但也舍不得提前回去……”
在一个被失眠折磨得精神不堪的下午,唐立梅坐在公交车上,头向后搭在座位靠背上,她想,“这是我人生最低的低谷了,过了这个低谷就会一直向上了。”
至今回想起来,唐立梅说要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在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读研期间,她用两年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硕士学位答辩,顺利走进浙江大学读博。唐立梅在心里勉励自己,“终于,终于到浙大了,等了太多年,过程虽然曲折,但还是到达了想去的地方。”
然而,读博,真正的辛苦才刚刚开始。有着工科背景的唐立梅在刚入学时根本不知道地质学的科学研究为何物,“就是很茫然,我玩了很久的淘宝,当时实验室的同门都称我为‘淘宝mm’。”在博导陈汉林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唐立梅开始早上6点多乘校车从玉泉到紫金港校区,跟随本科生一起从《岩石学》学起,开始了从0到1的跨越。
博士论文唐立梅要做的课题是一个973子课题——海南岛中生代大陆边缘岩浆活动,导师和实验室其他老师带她两次去海南岛跑野外,采集样品,一次在寒假,一次在暑假。“寒假时还好,海南岛温度适宜,整天跑下来也没什么问题。暑假7月份时,海南岛正是高温天气,日照也非常强烈,在野外观察描述和采集样品时真是汗如雨下……”
唐立梅開玩笑地说:“每一个人的读博史都是一部辛酸血泪史,经历一个近乎涅槃的过程之后,终于柳暗花明,论文最终发表,按时拿到博士学位。读博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初步进入科学的殿堂。”
在海洋科考中感受美好
进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之后,唐立梅开始了对海底岩石的研究,2012年参加了大洋26航次第一航段和第二航段在西北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科考,2013年随“蛟龙”号执行了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中第72潜次的深潜任务,成为首位搭乘“蛟龙”号下潜到大洋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那是一个难忘的深海科考奇幻之旅。下潜的前一天晚上,唐立梅就开始停止喝水,因为蛟龙号载人舱直径是2.1米,内部没有厕所,而整个下潜过程需要近10个小时。早上8点,她干咽下几块饼干和一只煮鸡蛋,就和两位潜航员傅文韬、叶聪一起登上了蛟龙号。她在三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为这个下潜三人小组命名为“傅立叶”。
注水下潜之后,第一次在水下看海面,阳光透下来,海水湛蓝湛蓝的,水面是一个一个透澈的凸起,来回的晃荡,泛着白光。很快,水面就看不见了,只见窗外的浮游生物似暴雪般袭来,但颗粒都很细小,一副群魔乱舞、海雪飘飘的景象。
窗外越来越暗,到350米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第一个发光生物出现了,像流星,很快从眼前划过。“它们本是不动的,只是我们一直在下潜,因此一颗一颗如流星般划过,也有的像萤火虫一样在窗前萦绕而过,有时候看见一大串在眼前飘过去,雪树银花般晶莹,也有的本来聚集在一起,也许受了我们的打扰一下子散开去,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真是一个灿若烟花的海底。”
唐立梅讲,当到达2740米的时候,叶聪说:“快到底了。”探照灯一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的沉积物,就像海边的沙滩,那感觉就像到了海底的外太空。我们停在距离海底6米的地方取了水样,这里发挥了蛟龙号独特的悬停功能,悬停在水中。
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海底不是这样的。海底没有阳光,没有光合作用,都是化能合成的生物。它们有的有根,像植物一样长在海底,如天山雪莲般纯净,有的又鲜艳欲滴,美的不可方物。它们的形态和植物一样,尤其像彼岸花那种形态,没有叶子,只有一根茎托着一朵花,但却不是植物。后来看到一种“丝袜”状海绵,形态像极了一只长筒袜,但却净白无比,轻盈透亮,如同一丝一丝银线织就,叶聪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丝袜海绵”。除了固着生物,还有一些如海参,海葵、海星等没有根,可以在海底爬行和游动的生物。那些胖胖的海参也有很多不同种类,有的背上长了几个鳍,鸡冠状,有的翘着长长的尾巴……
“不出海的日子,开始怀念出海的美好经历。”唐立梅微笑着说,在很多人看来,出海做科研很枯燥、很辛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任何专业到了科研级别都是比较艰难和枯燥的,当你深陷其中,你多日的冥思苦想突然有了灵感,解决了问题之后,那种成就感是很美妙的。”
她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而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迎来了科研的春天,我们正在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蛟龙”号在世界上应用类深潜器中是世界第一深度,现在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深海舞台的中央。我们正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话语权,海底资源勘探规章的制订都有中国人的主导与参与。
身为一名海洋科研工作者,唐立梅说,除了为国家勘探资源,维护祖国权益,另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加强科学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认识海洋,“海洋科考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光荣与梦想,虽然艰苦,乐趣更多,在科考事业中,很多年轻科学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海洋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