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欠,口不能言,不能及时表达自己意愿,所以往往有急噪、自卑、多疑、说谎等心理障碍,注意表现如下:
1.自卑性心理障碍。这是由聋生的生理特点所造成的,由于他们不能像同龄健全人那样,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聋生经常处于压抑的环境中。他们时时感到不如健全人,总觉得比健全人矮半截,总认为人们瞧不起自己。所以聋生心理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对事物缺乏兴趣和感情。常表现为多疑、自卑。健全人说笑,聋生也怀疑是在取笑自己。自卑心理往往使聋生与教师产生对立的抵触情緒,对班集体冷漠,对老师感情疏远,伴随退缩、攻击、固执、无理顶撞等不良行为。
2.厌学性心理障碍。由于聋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地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使聋生产生学习无用的念头。他们在读完五、六年级之后,一部分人常常忧虑自己将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进而认为读书无用。致使他们总想与社会聋哑人联系,尽快挣钱,放弃学业而离校、离家出走,久而久之,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厌学、惧学,破罐破摔。
3.戒备性心理障碍。由于偶尔失败,遭受挫折,有时做了好事,成绩有了进步,如果一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他们就感到老师不信任自己,家长不重视自己,认为自己是社会上多余的人。可是一旦犯了错误,如果受到批评、训斥,他们又会感到挨批评是自己的“专利”,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对老师、同学产生猜疑心理。师生间形成一堵精神之墙,不愿意向老师倾诉心里话,听不进去也不想听老师的谈话,有的甚至有意躲避老师。
针对聋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过疏导的方法,矫正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緒,培养良好的心理质量,再辅之以其他教育方法,对后进聋生的转化工作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介绍三种心理疏导方法。
1.宣泄疏导法。即将聋生受挫后产生和积累的过多的消极情緒宣泄出去,以维持其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形成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反应。其心理实质是将积蓄的不良情緒通过行为进行代偿性的输出,尽快达到心理平衡。聋生遭受挫折失败后,产生激烈的情緒反应,会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和生理、心理活动的巨大的变化,若处理不好,往往会加重心理障碍。老师应及时引导他们通过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方式,有节制地把心中的积郁发泄出来,使其达到心理平衡,恢复理智状态。常言道:一个快乐由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班主任要肯于并善于做聋生的知心朋友,遵循友善性、真诚性、保密性的疏导原则,打破传统的师生界限,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分担他们的苦恼,使他们解除心中的疙瘩,然后再帮助他们澄清是非,弄清真相,消除误会。
2.心理置换法。设法与聋生在心理上调换一下位置,即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急其所急,难其所难,满腔热情地指导帮助他;同时也要使学生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互相理解,顾全大局。教育者首先要耐心听取聋生的想法,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緒,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并设法让他们理解老师的难处,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心甘情愿与老师合作。其次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消除过失对聋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上,创造条件让其充分发挥特长和潜力。再次要增强聋生的心理自控能力。一个人在遭受挫折后,对来自别人真诚的爱护、尊重、关怀和体谅感受最深,教师要从真诚的爱出发,热情引导聋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良心理定势,帮助他们增强心理自控能力,学会自我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激励。
3.代偿迁移法。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遭受失败时,可以用另一方面的成功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内心的忧愁、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代偿迁移法的作用。聋生的身上有许多闪光点,由于教师、家长未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聋生有一种很强的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不被人重视,深感没有什么优点可以珍惜,经常处于一种戒备、提防、准备挨骂、受打击的心理状态,很少考虑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借以教育、鼓励他们,显得尤为重要。闪光点可以代偿他们的不足和缺点,迁移他们的挫折感,使他们摆脱因失败造成的不良情緒困扰和挫折情緒的纠缠,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努力学习,一样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因此,要充分挖掘聋生闪光点,创造条件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恢复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克服厌学心理,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和改正错误的动力。
4.自我管理法。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聋生将来走向社会、平等的参与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校的卫生、纪律、食堂、宿舍内务、晚自习等都由学生检查、记录,通过巡视检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效果比班主任硬性规定要好得多。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要维护班级的利益,要改掉不好的做法,要为班级争光。每一个班干部都想方设法来严格要求班级的各个方面。这样学生就由“他律”变成了“自律”,由“要我这样做”变成了“我要这样做”。
1.自卑性心理障碍。这是由聋生的生理特点所造成的,由于他们不能像同龄健全人那样,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聋生经常处于压抑的环境中。他们时时感到不如健全人,总觉得比健全人矮半截,总认为人们瞧不起自己。所以聋生心理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对事物缺乏兴趣和感情。常表现为多疑、自卑。健全人说笑,聋生也怀疑是在取笑自己。自卑心理往往使聋生与教师产生对立的抵触情緒,对班集体冷漠,对老师感情疏远,伴随退缩、攻击、固执、无理顶撞等不良行为。
2.厌学性心理障碍。由于聋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地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使聋生产生学习无用的念头。他们在读完五、六年级之后,一部分人常常忧虑自己将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进而认为读书无用。致使他们总想与社会聋哑人联系,尽快挣钱,放弃学业而离校、离家出走,久而久之,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厌学、惧学,破罐破摔。
3.戒备性心理障碍。由于偶尔失败,遭受挫折,有时做了好事,成绩有了进步,如果一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他们就感到老师不信任自己,家长不重视自己,认为自己是社会上多余的人。可是一旦犯了错误,如果受到批评、训斥,他们又会感到挨批评是自己的“专利”,怎么努力也是枉然,对老师、同学产生猜疑心理。师生间形成一堵精神之墙,不愿意向老师倾诉心里话,听不进去也不想听老师的谈话,有的甚至有意躲避老师。
针对聋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过疏导的方法,矫正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緒,培养良好的心理质量,再辅之以其他教育方法,对后进聋生的转化工作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介绍三种心理疏导方法。
1.宣泄疏导法。即将聋生受挫后产生和积累的过多的消极情緒宣泄出去,以维持其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形成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反应。其心理实质是将积蓄的不良情緒通过行为进行代偿性的输出,尽快达到心理平衡。聋生遭受挫折失败后,产生激烈的情緒反应,会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和生理、心理活动的巨大的变化,若处理不好,往往会加重心理障碍。老师应及时引导他们通过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方式,有节制地把心中的积郁发泄出来,使其达到心理平衡,恢复理智状态。常言道:一个快乐由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班主任要肯于并善于做聋生的知心朋友,遵循友善性、真诚性、保密性的疏导原则,打破传统的师生界限,主动接近他们,通过谈心疏通思想,分担他们的苦恼,使他们解除心中的疙瘩,然后再帮助他们澄清是非,弄清真相,消除误会。
2.心理置换法。设法与聋生在心理上调换一下位置,即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急其所急,难其所难,满腔热情地指导帮助他;同时也要使学生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互相理解,顾全大局。教育者首先要耐心听取聋生的想法,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緒,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并设法让他们理解老师的难处,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心甘情愿与老师合作。其次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消除过失对聋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上,创造条件让其充分发挥特长和潜力。再次要增强聋生的心理自控能力。一个人在遭受挫折后,对来自别人真诚的爱护、尊重、关怀和体谅感受最深,教师要从真诚的爱出发,热情引导聋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良心理定势,帮助他们增强心理自控能力,学会自我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激励。
3.代偿迁移法。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遭受失败时,可以用另一方面的成功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内心的忧愁、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代偿迁移法的作用。聋生的身上有许多闪光点,由于教师、家长未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聋生有一种很强的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不被人重视,深感没有什么优点可以珍惜,经常处于一种戒备、提防、准备挨骂、受打击的心理状态,很少考虑能得到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借以教育、鼓励他们,显得尤为重要。闪光点可以代偿他们的不足和缺点,迁移他们的挫折感,使他们摆脱因失败造成的不良情緒困扰和挫折情緒的纠缠,让他们感到自己只要努力学习,一样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因此,要充分挖掘聋生闪光点,创造条件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恢复对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克服厌学心理,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和改正错误的动力。
4.自我管理法。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聋生将来走向社会、平等的参与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校的卫生、纪律、食堂、宿舍内务、晚自习等都由学生检查、记录,通过巡视检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效果比班主任硬性规定要好得多。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要维护班级的利益,要改掉不好的做法,要为班级争光。每一个班干部都想方设法来严格要求班级的各个方面。这样学生就由“他律”变成了“自律”,由“要我这样做”变成了“我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