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教士的意外发现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峰峦参差,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1907年,一位名叫冯·迪普雷的法国传教士和他的同伴来到了这里。当然,那时候的石林还远没有如今这样远近闻名。他们来此的原因,主要是被这里特有的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所吸引。
传教士们在安顿下来之后,便开始一边忙于修建教堂一边四处转悠,希望能够尽快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冯·迪普雷除了是个传教士以外,还是一个业余的植物爱好者。空闲的时候,他便会在向导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一天,他照例又来到了石林附近的一个山峰,这是石林县境内的最高峰,海拔大约在2600米左右。让冯·迪普雷高兴的是,这里的山上不但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还有枝繁叶茂的灌木以及四季不败的鲜花。
就是在这个山峰上,冯·迪普雷发现了一种盛开着黄色花朵的植物,它们就生长在常年被云雾笼罩的山顶上。并且,冯·迪普雷还发现,它们仅仅生长在石头的缝隙或者是岩石表面的薄土层中。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种罕见的植物。于是,冯·迪普雷采集下几株之后便开始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辨认起来。然而,仅凭他的植物学知识,只能大概辨认出这是一种苦巨苔科植物。随后,冯·迪普雷便将其中的一株制作成了标本,并且大致记录了一下采集的时间和位置。
后来,冯·迪普雷回到法国之后,将这株苦巨苔科植物的标本存放于法国植物标本馆,馆内的专业研究人员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但是,由于冯·迪普雷的记录过于简单,并且他制作标本的水平又着实有限,这株开着黄色花朵的苦巨苔科植物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命名。
迷失百年的黄色精灵
虽然法国植物标本馆一时还不能确定这株植物标本是否属于新发现的种类,但是,这个消息仍然在植物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的植物学家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只不过是一株在中国很常见的野草;但有的植物学家却认为这就是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就在这样喋喋不休的争论当中,一支主要由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却已经悄然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邮轮。
这支考察队来到石林县之后,按照冯·迪普雷简略的记录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察队却没有在石林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上发现这种神奇的植物。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种罕见的植物——石林冷水花,总算是没有空手而归。三个月之后,由于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支外国考察队只得悻悻而归。
在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先后又有数支考察队前往石林及其周边地区寻找传说中的植物精灵。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铩羽而归。这样的结果,让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对这种植物存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但是,大部分的中国植物学家却仍然深信,这个苦巨苔科植物一定存在于石林茂密山林中的某个地方。
1997年,王文采院士在编写一本植物学著作时,首次给这种植物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弥勒巨苔。之所以如此命名,原因是多年前它生长的地方隶属于云南省弥勒县。并且,王文采院士还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种属,于是还将其命名为弥勒巨苔属,这是中国云南所特有的。
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弥勒巨苔的活体,它虽然有了正式的名字,但其身份仍然显得扑朔迷离。
风采依旧的草本植物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7年,恰好距离首次发现弥勒巨苔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才再次在野外发现它的活体。
中国专家发现弥勒巨苔的时候,恰值它的花期,远远望去,好似一群黄色的精灵在岩石上飞舞。走近仔细观察,科学家们才发现这些植物的个体几乎没有生长在岩石正上方的,一般都是生长在岩石壁或者是土壁上。弥勒巨苔的叶片四散开来,一根长长的花萼斜着伸出来,花冠和管正好垂向地面。大家都禁不住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的美才是最绚丽的美啊。
经过研究发现,弥勒巨苔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左右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它仅仅分布于我国云南的弥勒县和石林县,并且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弥勒巨苔野外居群的再次发现对于研究喀斯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巨苔科植物的起源和分化都有重大的价值。
但是,虽然弥勒巨苔是一个庞大的观赏花卉集体,但它们都生长在林下的岩石上。如果环境改变,弥勒巨苔无法适应也只得死亡。科学家告诉我们,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有相通之处,不仅仅是要将这种植物引种一两株在植物园或者是科研机构,而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到破坏。
弥勒巨苔太脆弱了,我们目前只有保护好它所赖以生存的石灰岩生态环境,才能让这个美丽的石林精灵永远繁衍生息下去。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峰峦参差,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1907年,一位名叫冯·迪普雷的法国传教士和他的同伴来到了这里。当然,那时候的石林还远没有如今这样远近闻名。他们来此的原因,主要是被这里特有的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所吸引。
传教士们在安顿下来之后,便开始一边忙于修建教堂一边四处转悠,希望能够尽快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冯·迪普雷除了是个传教士以外,还是一个业余的植物爱好者。空闲的时候,他便会在向导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一天,他照例又来到了石林附近的一个山峰,这是石林县境内的最高峰,海拔大约在2600米左右。让冯·迪普雷高兴的是,这里的山上不但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还有枝繁叶茂的灌木以及四季不败的鲜花。
就是在这个山峰上,冯·迪普雷发现了一种盛开着黄色花朵的植物,它们就生长在常年被云雾笼罩的山顶上。并且,冯·迪普雷还发现,它们仅仅生长在石头的缝隙或者是岩石表面的薄土层中。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种罕见的植物。于是,冯·迪普雷采集下几株之后便开始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辨认起来。然而,仅凭他的植物学知识,只能大概辨认出这是一种苦巨苔科植物。随后,冯·迪普雷便将其中的一株制作成了标本,并且大致记录了一下采集的时间和位置。
后来,冯·迪普雷回到法国之后,将这株苦巨苔科植物的标本存放于法国植物标本馆,馆内的专业研究人员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但是,由于冯·迪普雷的记录过于简单,并且他制作标本的水平又着实有限,这株开着黄色花朵的苦巨苔科植物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的命名。
迷失百年的黄色精灵
虽然法国植物标本馆一时还不能确定这株植物标本是否属于新发现的种类,但是,这个消息仍然在植物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的植物学家对它持否定态度,认为只不过是一株在中国很常见的野草;但有的植物学家却认为这就是新发现的苦巨苔科植物。就在这样喋喋不休的争论当中,一支主要由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却已经悄然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邮轮。
这支考察队来到石林县之后,按照冯·迪普雷简略的记录开始了艰难的寻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察队却没有在石林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上发现这种神奇的植物。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种罕见的植物——石林冷水花,总算是没有空手而归。三个月之后,由于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支外国考察队只得悻悻而归。
在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先后又有数支考察队前往石林及其周边地区寻找传说中的植物精灵。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铩羽而归。这样的结果,让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对这种植物存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但是,大部分的中国植物学家却仍然深信,这个苦巨苔科植物一定存在于石林茂密山林中的某个地方。
1997年,王文采院士在编写一本植物学著作时,首次给这种植物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弥勒巨苔。之所以如此命名,原因是多年前它生长的地方隶属于云南省弥勒县。并且,王文采院士还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单种属,于是还将其命名为弥勒巨苔属,这是中国云南所特有的。
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弥勒巨苔的活体,它虽然有了正式的名字,但其身份仍然显得扑朔迷离。
风采依旧的草本植物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7年,恰好距离首次发现弥勒巨苔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才再次在野外发现它的活体。
中国专家发现弥勒巨苔的时候,恰值它的花期,远远望去,好似一群黄色的精灵在岩石上飞舞。走近仔细观察,科学家们才发现这些植物的个体几乎没有生长在岩石正上方的,一般都是生长在岩石壁或者是土壁上。弥勒巨苔的叶片四散开来,一根长长的花萼斜着伸出来,花冠和管正好垂向地面。大家都禁不住感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的美才是最绚丽的美啊。
经过研究发现,弥勒巨苔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左右的石灰岩林内石壁上。它仅仅分布于我国云南的弥勒县和石林县,并且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弥勒巨苔野外居群的再次发现对于研究喀斯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巨苔科植物的起源和分化都有重大的价值。
但是,虽然弥勒巨苔是一个庞大的观赏花卉集体,但它们都生长在林下的岩石上。如果环境改变,弥勒巨苔无法适应也只得死亡。科学家告诉我们,保护植物和保护动物有相通之处,不仅仅是要将这种植物引种一两株在植物园或者是科研机构,而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到破坏。
弥勒巨苔太脆弱了,我们目前只有保护好它所赖以生存的石灰岩生态环境,才能让这个美丽的石林精灵永远繁衍生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