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中的“惑”与“获”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上好加法结合律这一节公开课,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在备课时,从教学引入、教学方法、不同层次学生上课、听课老师的意见这几个方面产生了疑惑并由疑惑寻求对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获取关于教学加法结合律的收获。
  【关键词】加法结合律  数学活动  数学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47-02
  在多如繁星般的课题中笔者选择了这一课题,主要是因为笔者的一节公开课《加法结合律》,因此我对这一课题有较深刻的感悟,在教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
  一、加法结合律教学的“惑”
  1.教学引入时的“惑”
  在一开始的教学引入上,就出现了好几种方式,此时我困惑了,为什么同一節课有这么多不同的引入方式?究竟哪种引入方式好呢?又该如何引入呢?经过多次思考和翻阅材料,我决定用一个故事(朝三暮四想六)来引入,故事选定了,又该如何把这个故事运用到课堂中呢?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询问小朋友喜不喜欢听故事,来引出这个故事。采用《朝三暮四想六》故事视频的方式,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浪费时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这一惑的解决增加了笔者解决后续问题的信心。
  2.教学方法的“惑”
  引入的问题解决了,那课该如何上呢?笔者整理了如下三种教学方式:
  a.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按照课本上的顺序直接教学;
  b.教师让学生根据情景图,自由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再从中挑选两个问题进行教学;
  c.教师在b种方式教学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学加法结合律。
  选择的方式多了就容易迷惑,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导师的指导下决定采用方式c,比较有新意。但对此还持有一定的疑惑:采用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的确很好,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消化得了这样一节自主探索研究的课吗?
  3.不同层次学生上课后的“惑”
  公开课前,我曾在三个班级试上过这一节课,当播放小故事的视频后一个班级的学生过于活跃,教师无法掌控到班级的纪律。有两个班级气氛融洽,学习兴趣浓郁。由此思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借助像这样没有数学意味,却是学生感兴趣的“题外话”场景的方法,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度”还得教师把握。那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4.听课教师给予意见后的“惑”
  课后,听课教师给我提了三点意见。其中有一点最让我感到困惑(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首先笔者对这位教师的意见是持赞成态度的。但要做到恰到好处的把握课堂的讨论时间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我不可能变成神仙去了解每位学生想到哪了、讨论到哪了?并且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如何能够掌握好小组讨论时间这一点真的令笔者很困惑。
  二、加法结合律教学的“获”
  1.教学引入的“获”
  通过创设《朝三暮四想六》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主观上想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在教课中也能用有趣的故事开拓思维,不呆板的按照课本进行授课,能把简单的内容教得厚起来。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收获颇多,这点我感到很欣慰。
  2.教学方法的“获”
  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作为一名新教师,本身的能力会有许许多多的欠缺,通过对课本的分析以及对多位名师教案的研究,最终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这也使作者懂得,作为一名好的教师,要能够把复杂的内容上得简单易懂,也要能把简单的内容上的有厚度有深度。
  其次,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缺的。从刚开始上课时的僵硬,到现在的自然,我想与这次对本节课的分析、研究、磨合有很大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名好的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教师素养,还应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3.不同层次学生上课后的“获”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一种让学生快速安静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拍手。之后作者在其他班级上课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使学生安静的,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在气氛过于活跃的时候使用,也可以用作让学生结束讨论的信号。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在课前教授学生用手势来表示对错,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还能够让教师很明确的知道班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4.听课教师给予意见后的“获”
  课后,导师认为我在询问28+17+32和28+32+17这两个式子含义时,应具体地指出每个式子代表的意义,而不是询问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完善,很有可能对“列式的依据”这样的字眼无法理解,我在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要用最简单的语言道出知识的精髓。
  总之,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笔者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层次产生了疑惑并由疑惑通过与学生、教师的讨论以及自身的研究寻求对问题解决的方式,从而获取关于教学加法结合律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黄振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04).
  [2]王娟.“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片断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6(04).
其他文献
【摘要】以“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为例,探讨利用直观想象实现数学抽象、理解数学概念、应用数学概念的高中数学教学,体会数学各核心素养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数学抽象 直观想象 流程图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28-0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數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具体表现在:低年级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逐步积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随着年级的提高,教师应把数形结合思想在适当的时间明确提出来,应用到探索新知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不仅知道用什么和怎么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中数学重视程度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出现越来越多对高中数学的研究,尤其是凹凸函数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凹凸函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简要概述的凹凸函数的定理,其次都对凹凸函数的几何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凹凸函数在不等式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凹凸函数的定理及几何特征,并灵活运用在不等式的证明中。  【关键词】凹函数 凸函数
期刊
【摘要】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从传播学理论出发,以木心作品的英译本《空房子》在海外的走红为例,探讨中国翻译文学“走出去”的有效译介模式,具体包括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以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5W模式 译介模式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G64;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大象在泰国人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认为是泰国的象征之一。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国文化,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与象相关的习语,对相关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与象相关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和进行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象 泰语习语 泰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几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52-01  
期刊
【摘要】《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我们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鸡兔同笼”我国古代的趣题。借助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策划设计教学。  【关键词】研读 教师教学用书 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49-02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我们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在四年级下册教学用书全册说明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意义,中职教师要全面提升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积极在新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不断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的主体性、参与性,有效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中职学生较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技能。本文将就新教学理念下的中职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 中職英语 效率 提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对于身处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众所周知,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之一,而在众多课程中,高中数学又占据了较大的分数比例,此时化归思想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难题。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作出了以下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數学教学 化归思想 应用案例分析  【中图
期刊
【摘要】有针对性的提问,对于提高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中高中数学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习,本文讨论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56-02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授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熟悉课本知识的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