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去世,世界各地如潮的悼词对他充满了赞美之情,许多人认为,他的创新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这无疑是事实。但在人类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天才不断涌现出来,这同样是不可置疑的。
唯一值得置疑的是,这样的天才会不会产生在我们的社会?据悉,宁波市近日发布了分三层次选拔、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的《意见》,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培养1400名“乔布斯”,一个周期的培养经费将超过5千万元。投入与魄力不可谓不大。但从网友的反应看,他们却戏谑地说,“1400个乔布斯!你以为乔布斯是开机床的啊?”
不可否认,今天在我们社会,同样鼓励创新的人才,也有视事业为生命的人才,甚至比乔布斯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才。但我相信,而且许多人也相信,至少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很难产生像乔布斯、比尔·盖茨这样的开创性天才。
因为这需要无拘无束的想象和行动。中国人不乏天才,但天才的成长需要优良的制度环境。天才常有,而制度环境不常有。这种制度环境能允许每一个人自由地思考和创造,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必担心基本的衣食住行,不必担心其思想行为违背了社会规范。开创性的科学发明往往是许多其他人谬误的合法性存在造成的,它需要社会具有试错的机制,需要没有任何思想禁区的开放社会。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的科技也非常发达,甚至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至少是名列前茅。比如我们的航天技术、高铁技术(当然现在不好说了),但我想要说的是,这些都是技术。技术不全是科学,更不是科学思想。我们即使能像前苏联一样,在技术上与美国并驾齐驱,但如果全社会都对只是测试记忆的应试教育趋之若鹜,如果我们的教育和科研机制只鼓励能计入官员政绩的成功,如果我们只有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思想,即使有像乔布斯那样的人,他最好的结果是通过奋斗当上学术官僚,最差就是去发明三聚氰胺、瘦肉精和再生地沟油。
科学思想是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局限的,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知识远比没有发现的知识少,创造发明需要异乎常人的想象,超乎前人和权威的思索,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想法。因此科学思想是与人类“具有一种不可避免的无知”(哈耶克语)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和一种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一种自由和多元的制度环境,将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权利给予所有人,这样才会使少数未知的天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自由的条件,使社会获益,不致将新思想和新事物扼杀在摇篮中。而我们的社会恰恰就是一个力求避免“无知”的社会,从小受的教育就是灌输既定的真理,只允许有一种“正确”的世界观。
显然,这种制度环境只能导致心灵被禁锢,导致民族想象力的枯竭。也许在这个全球信息流通的时代,我们可以模仿和发展别人的东西,给世界贡献一种科学技术的成就,但却不可能给世界贡献一种科学思想。进而言之,科学思想还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就像乔布斯所说:“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价值观使得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八年,能镇静地与死亡赛跑,继续其创新工作,从而获得了生命的“无限光阴”。
而我们今天恰恰是生活在人人都怕失去某些东西的时代,我们想要的利益太多,得到的满足又太少。正如作家连岳所说,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往往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去想。一个年轻学子走进校园时,面对知识的海洋,充满热情和幻想,而当他离开校园时,他已经是满脑子想着怎么去适应社会,如何一步步爬上更高的社会地位,最终成为巩固这个制度环境的共谋者。
一个社会不需要人人都成为科学家或创造者,但产生一个像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的人物,却需要自由的思想,以及允许自由思想的制度环境。这就是乔布斯留给我们的启示。
唯一值得置疑的是,这样的天才会不会产生在我们的社会?据悉,宁波市近日发布了分三层次选拔、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的《意见》,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培养1400名“乔布斯”,一个周期的培养经费将超过5千万元。投入与魄力不可谓不大。但从网友的反应看,他们却戏谑地说,“1400个乔布斯!你以为乔布斯是开机床的啊?”
不可否认,今天在我们社会,同样鼓励创新的人才,也有视事业为生命的人才,甚至比乔布斯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才。但我相信,而且许多人也相信,至少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很难产生像乔布斯、比尔·盖茨这样的开创性天才。
因为这需要无拘无束的想象和行动。中国人不乏天才,但天才的成长需要优良的制度环境。天才常有,而制度环境不常有。这种制度环境能允许每一个人自由地思考和创造,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必担心基本的衣食住行,不必担心其思想行为违背了社会规范。开创性的科学发明往往是许多其他人谬误的合法性存在造成的,它需要社会具有试错的机制,需要没有任何思想禁区的开放社会。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的科技也非常发达,甚至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至少是名列前茅。比如我们的航天技术、高铁技术(当然现在不好说了),但我想要说的是,这些都是技术。技术不全是科学,更不是科学思想。我们即使能像前苏联一样,在技术上与美国并驾齐驱,但如果全社会都对只是测试记忆的应试教育趋之若鹜,如果我们的教育和科研机制只鼓励能计入官员政绩的成功,如果我们只有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思想,即使有像乔布斯那样的人,他最好的结果是通过奋斗当上学术官僚,最差就是去发明三聚氰胺、瘦肉精和再生地沟油。
科学思想是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局限的,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知识远比没有发现的知识少,创造发明需要异乎常人的想象,超乎前人和权威的思索,甚至是大逆不道的想法。因此科学思想是与人类“具有一种不可避免的无知”(哈耶克语)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和一种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一种自由和多元的制度环境,将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权利给予所有人,这样才会使少数未知的天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自由的条件,使社会获益,不致将新思想和新事物扼杀在摇篮中。而我们的社会恰恰就是一个力求避免“无知”的社会,从小受的教育就是灌输既定的真理,只允许有一种“正确”的世界观。
显然,这种制度环境只能导致心灵被禁锢,导致民族想象力的枯竭。也许在这个全球信息流通的时代,我们可以模仿和发展别人的东西,给世界贡献一种科学技术的成就,但却不可能给世界贡献一种科学思想。进而言之,科学思想还是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就像乔布斯所说:“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价值观使得乔布斯在生命的最后八年,能镇静地与死亡赛跑,继续其创新工作,从而获得了生命的“无限光阴”。
而我们今天恰恰是生活在人人都怕失去某些东西的时代,我们想要的利益太多,得到的满足又太少。正如作家连岳所说,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往往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去想。一个年轻学子走进校园时,面对知识的海洋,充满热情和幻想,而当他离开校园时,他已经是满脑子想着怎么去适应社会,如何一步步爬上更高的社会地位,最终成为巩固这个制度环境的共谋者。
一个社会不需要人人都成为科学家或创造者,但产生一个像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比尔·盖茨、乔布斯那样的人物,却需要自由的思想,以及允许自由思想的制度环境。这就是乔布斯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