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一座四季分明的城,每季每节,都有它特别的好。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季每节都能品味到不同的滋味,肉食菜蔬如此,时令果品如此,就连茶余饭后点补的那些精巧的点心也是如此。
正月十五还没到,白糖桂花馅儿元宵已经开卖了;早春二月,讲究要吃大米馅儿的太阳糕;转眼到了三月初三,和煦的春风带着它的暖意摇曳着护城河两岸镶嵌了点点鹅黄的柳枝,黄琼一样细嫩的豌豆黄儿上市了。 “嗳……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嘞!”从这天开始直到农历五月天,北京城的大小胡同里都能听到那动听的吆喝声。
豌豆黄儿的来历已经无从考据了,据说原本是明朝的回回发明的用豌豆和小枣混合做出的粗制豌豆黄儿,吃到嘴里甜沙、爽利,隐隐约约的还有一丝清凉。后来逐渐在北京流传开来。慈禧的时候,这种民间粗食被清宫御膳房发现了,摇身一变,竟成了皇家宴席上必不可缺的精细御点——细豌豆黄儿。
细豌豆黄儿里去了小枣,突出了豌豆的纯净自然的基本味,淡黄色的豌豆黄儿如田黄美玉般纯净、细腻、温润、通透,更加突出了御膳的雅致,吃到嘴里清凉滑爽,淡淡的豆香回味悠长,既体现了“食不厌精”的古训又找到了食之真味。
四月间,妙峰山的玫瑰花开了,北京人会用那绚丽的花瓣儿做馅制成酥皮儿玫瑰饼,咬上一口满嘴里是浓甜甜的香;也可以自家后院种有藤萝花做馅儿制成酥皮儿藤萝饼,细细品味那独特的清馨。天渐渐热了起来,五月节里的粽子讲究是江米小枣儿的,而且必须是用马莲拴紧了苇叶来包。闷热的六七月,北京人讲究吃祛暑的绿豆糕——细腻紧密、清香绵软,再喝上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浑身的暑气顿时消去一大半了。其实精致的美食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口腹之美,更有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快意。
中秋是北京最美的时节,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气候不冷不热,昼夜也分得均匀。市面上各色月饼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提浆、翻毛、酒皮、赖皮。而这些月饼里最具北京特色的当属自来红。
自来红,北京话读起第二个字应该是轻声,听起来是“滋了红”,圆鼓鼓的像个深棕黄色的小馒头,正中央刻了深棕红色圈儿状的戳儿。别看这么个小玩意儿,却透着一股庄重,大气的实诚劲儿,看着就舒坦,安静,一瞧就知道是地道的北京货色。正因为这小物件有这份气度,所以不但是中秋之夜供月的必需品,而且还成为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供佛祀神用的素果,小小的自来红简约中包含着精细,朴素里渗透着大气,承担了庄重的礼数和对幸福的憧憬。
和自来红配对儿的还有一种月饼,叫自来白。冷眼一看,个头儿,形状和自来红完全一致,只是颜色不同。它的表面是乳白色的,底上呈麦黄色。与自来红不同的是,自来白和面用的是荤油,而不是素油。比起自来红,自来白吃起来口感更松软绵软,味道也更浓厚。不过,因为是荤品,不能享受供月和供佛祀神的待遇。但同样可以作为礼物体面地送给亲戚朋友。
“自来白,自来红,月光码儿供当中。”北京人提溜着装满自来红、自来白的蒲包儿串亲戚,看朋友,脸上透出礼貌,心觉得体面。
菊花盛开的重阳节,北京人讲究吃的是花糕;一入冬天的门,该吃的蜂糕和喇嘛糕;飘雪的日子,就又该准备成一两尺高,成坨的蜜供了……北京的点心还远不止这些,像什么核桃酥、萨其马、缸炉、江米条儿、蝴蝶酥、芙蓉糕、茯苓饼、槽子糕等等多了去了。在北京,您不仅可以吃上充满江南神韵的南派精致细点,还可以品尝奶香浓郁的满蒙饽饽和种类繁多的清真小吃。
香甜的萨其马是满族点心的经典之作,它是用鸡蛋、奶油和面,切成细条后过油,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再切成小方块儿制成,上面点缀着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瓜子仁。上等的萨其马绵软香甜,入口即化,不过现在不多见了。
对于点心这类茶余饭后的零食,北京人所追求的不止在于“味”,更在于鉴赏“味”之“美”的那种修养能力,就类似于把玩手中的一件精致的玩意儿,其意味更多的是在于吃之外。它带给北京人的是一种既实际又不乏精神性的享乐。这种享乐即满足了现实的口腹之欲,又偏重于一种闲适散淡的情趣和自在自得的气度。
正月十五还没到,白糖桂花馅儿元宵已经开卖了;早春二月,讲究要吃大米馅儿的太阳糕;转眼到了三月初三,和煦的春风带着它的暖意摇曳着护城河两岸镶嵌了点点鹅黄的柳枝,黄琼一样细嫩的豌豆黄儿上市了。 “嗳……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嘞!”从这天开始直到农历五月天,北京城的大小胡同里都能听到那动听的吆喝声。
豌豆黄儿的来历已经无从考据了,据说原本是明朝的回回发明的用豌豆和小枣混合做出的粗制豌豆黄儿,吃到嘴里甜沙、爽利,隐隐约约的还有一丝清凉。后来逐渐在北京流传开来。慈禧的时候,这种民间粗食被清宫御膳房发现了,摇身一变,竟成了皇家宴席上必不可缺的精细御点——细豌豆黄儿。
细豌豆黄儿里去了小枣,突出了豌豆的纯净自然的基本味,淡黄色的豌豆黄儿如田黄美玉般纯净、细腻、温润、通透,更加突出了御膳的雅致,吃到嘴里清凉滑爽,淡淡的豆香回味悠长,既体现了“食不厌精”的古训又找到了食之真味。
四月间,妙峰山的玫瑰花开了,北京人会用那绚丽的花瓣儿做馅制成酥皮儿玫瑰饼,咬上一口满嘴里是浓甜甜的香;也可以自家后院种有藤萝花做馅儿制成酥皮儿藤萝饼,细细品味那独特的清馨。天渐渐热了起来,五月节里的粽子讲究是江米小枣儿的,而且必须是用马莲拴紧了苇叶来包。闷热的六七月,北京人讲究吃祛暑的绿豆糕——细腻紧密、清香绵软,再喝上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浑身的暑气顿时消去一大半了。其实精致的美食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口腹之美,更有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快意。
中秋是北京最美的时节,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气候不冷不热,昼夜也分得均匀。市面上各色月饼让人眼花缭乱,什么提浆、翻毛、酒皮、赖皮。而这些月饼里最具北京特色的当属自来红。
自来红,北京话读起第二个字应该是轻声,听起来是“滋了红”,圆鼓鼓的像个深棕黄色的小馒头,正中央刻了深棕红色圈儿状的戳儿。别看这么个小玩意儿,却透着一股庄重,大气的实诚劲儿,看着就舒坦,安静,一瞧就知道是地道的北京货色。正因为这小物件有这份气度,所以不但是中秋之夜供月的必需品,而且还成为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供佛祀神用的素果,小小的自来红简约中包含着精细,朴素里渗透着大气,承担了庄重的礼数和对幸福的憧憬。
和自来红配对儿的还有一种月饼,叫自来白。冷眼一看,个头儿,形状和自来红完全一致,只是颜色不同。它的表面是乳白色的,底上呈麦黄色。与自来红不同的是,自来白和面用的是荤油,而不是素油。比起自来红,自来白吃起来口感更松软绵软,味道也更浓厚。不过,因为是荤品,不能享受供月和供佛祀神的待遇。但同样可以作为礼物体面地送给亲戚朋友。
“自来白,自来红,月光码儿供当中。”北京人提溜着装满自来红、自来白的蒲包儿串亲戚,看朋友,脸上透出礼貌,心觉得体面。
菊花盛开的重阳节,北京人讲究吃的是花糕;一入冬天的门,该吃的蜂糕和喇嘛糕;飘雪的日子,就又该准备成一两尺高,成坨的蜜供了……北京的点心还远不止这些,像什么核桃酥、萨其马、缸炉、江米条儿、蝴蝶酥、芙蓉糕、茯苓饼、槽子糕等等多了去了。在北京,您不仅可以吃上充满江南神韵的南派精致细点,还可以品尝奶香浓郁的满蒙饽饽和种类繁多的清真小吃。
香甜的萨其马是满族点心的经典之作,它是用鸡蛋、奶油和面,切成细条后过油,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再切成小方块儿制成,上面点缀着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瓜子仁。上等的萨其马绵软香甜,入口即化,不过现在不多见了。
对于点心这类茶余饭后的零食,北京人所追求的不止在于“味”,更在于鉴赏“味”之“美”的那种修养能力,就类似于把玩手中的一件精致的玩意儿,其意味更多的是在于吃之外。它带给北京人的是一种既实际又不乏精神性的享乐。这种享乐即满足了现实的口腹之欲,又偏重于一种闲适散淡的情趣和自在自得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