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书法文化源远流长,与此同时佛教对书法的影响也很广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关键词:佛禅思想;书法;美学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领域里,佛教对书法所产生的影响深入而广泛。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瑰宝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笔法,在简单的线条墨色中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不仅获得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之,书经刻典﹑修建佛寺便成为主要佛事之一,并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在书法艺术中,佛教的影响的出现在抄经刻经﹑镌碑造像和僧侣们的书作中。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如柳公权的《金刚经》和赵孟頫的《心经》,再从智永﹑怀素﹑八大山人乃至近代的弘一法师皆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法史的艺术大师,因此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文化与中国书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佛禅思想与写经书法也给我们带来了重大贡献。
书法即写字,写心灵﹑写性情﹑写人的精神气象。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是在传统文化的原野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佛教主张的是学佛即是为了成佛,中国佛教主张挑水担柴,认为成佛的主要障碍在于妄意浮云遮蔽了本心,不能转迷成悟。佛教是十分重视书法的,认为书法蕴含了无所不在的佛教真理,即“道”。因此一幅书法作品的高低反映着书写着的道行深浅,同时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也就置入了对“道”的领悟和体会。禅宗《传灯录》有一则有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未参禅时的凡俗之见,也就是纯感官的认识,乃最为普遍的认识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则否定了感官主义,超越了凡俗之心,为参禅后的认识。在禅僧眼中,山和水可能只不过是真如佛性的一种显相或象征而已,已经失去了山水的本来面目,这是中间的感知层次;“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通过对前阶段的否定之后,心灵所进入的物我归一,无物无我的深刻领悟,与“平常心是道”道理一样,属于最高境界。这是因为在参禅人眼中,山水依然是山水,只是那颗观山水的心已被禅意包容。而书家要想凭借笔墨,随意纵横,从而创作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也必须经历老僧参禅感悟山水的这三个阶段,平正—险绝—平正。
在中国古代,书法作为一种供文人学士们抒发﹑挥洒情怀的特殊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性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文人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襟怀情操,注重内在精神的涵养,且常常通过内心体验﹑直觉观照﹑瞬间顿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文化特质与佛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一名书家,要想在其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令人心境相通,空灵动寂的禅意境界,除了书法技法必须高超以外,若能习修禅法,就能深刻的感悟到其中的玄妙义理。同时也可理解到,历代僧人书家或精通禅理的书家,如:王羲之,智永,张旭,弘一法师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而名传天下的真正缘由。作为一位独具创作性的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其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谐与满足。王羲之草书用笔简洁凝练,字迹丰润华美﹑端庄凝重 ﹑古雅质朴;结体优美,运笔流畅飘逸,后世的草书家们都可以由此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毫无疑问,作为魏晋书法高峰的王羲之草书所具有的形式的典范性﹑技巧的法则性﹑创作的趋向性都为后世书法家开启了先河。
中国佛教徒将佛经刻于摩崖上,以保佛种不绝,将其书于天地,宣传佛道。泰山《金刚经》摩崖以其笔画﹑结体﹑布局只宏大,喻示佛法之庄严伟大。当人站在其前,心灵会为书法的浩瀚磅礴所震慑和征服,继而崇敬佛法的神妙与玄通。宏伟的《金刚经》与石窟寺中高大伟岸的佛身塑像与个人的渺小来形成鲜明对比一样,以特有的书艺结构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在面对摩崖刻石时更显现出佛法的无边巨大和永恒。泰山《金刚经》的书法家讲每个字乃至整体安排的非常微妙﹑庄严,将其升华到一个极高的佛法境界,使人们感到一种感召力量,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征服。可见书法与佛学的相通之处,是妙语与涵养天机的凝聚,其所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精神。五代杨凝式喜欢遨游佛寺,常与高僧畅谈,其所書的《韭花帖》,章法空旷俊秀,布白舒朗,清秀洒脱,书法简静精敛,纤劲萧然。宋代杰出的书法家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结识了元佛印禅师,通过追寻禅理,试图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慰,对于书法创作,他自我感悟中那种恬淡空灵的心境正是禅宗处世态度的一种真实流露,从禅的境界中感受着人生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留下被后世所瞻仰的《黄州寒食诗帖》。由此看来书学精神与佛禅的作用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书法由于佛事的开展﹑传播﹑隆盛而得以保存和流传,佛法又由于佛事书法的传播而加速了弘扬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作者简介:牛谱涵(1990,6),女,汉族,籍贯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书法。
关键词:佛禅思想;书法;美学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领域里,佛教对书法所产生的影响深入而广泛。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瑰宝之一,它以其特有的笔法,在简单的线条墨色中呈现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不仅获得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之,书经刻典﹑修建佛寺便成为主要佛事之一,并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在书法艺术中,佛教的影响的出现在抄经刻经﹑镌碑造像和僧侣们的书作中。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如柳公权的《金刚经》和赵孟頫的《心经》,再从智永﹑怀素﹑八大山人乃至近代的弘一法师皆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法史的艺术大师,因此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文化与中国书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佛禅思想与写经书法也给我们带来了重大贡献。
书法即写字,写心灵﹑写性情﹑写人的精神气象。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是在传统文化的原野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佛教主张的是学佛即是为了成佛,中国佛教主张挑水担柴,认为成佛的主要障碍在于妄意浮云遮蔽了本心,不能转迷成悟。佛教是十分重视书法的,认为书法蕴含了无所不在的佛教真理,即“道”。因此一幅书法作品的高低反映着书写着的道行深浅,同时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也就置入了对“道”的领悟和体会。禅宗《传灯录》有一则有名的公案:老僧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未参禅时的凡俗之见,也就是纯感官的认识,乃最为普遍的认识层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则否定了感官主义,超越了凡俗之心,为参禅后的认识。在禅僧眼中,山和水可能只不过是真如佛性的一种显相或象征而已,已经失去了山水的本来面目,这是中间的感知层次;“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通过对前阶段的否定之后,心灵所进入的物我归一,无物无我的深刻领悟,与“平常心是道”道理一样,属于最高境界。这是因为在参禅人眼中,山水依然是山水,只是那颗观山水的心已被禅意包容。而书家要想凭借笔墨,随意纵横,从而创作出高超的艺术境界,也必须经历老僧参禅感悟山水的这三个阶段,平正—险绝—平正。
在中国古代,书法作为一种供文人学士们抒发﹑挥洒情怀的特殊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性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文人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襟怀情操,注重内在精神的涵养,且常常通过内心体验﹑直觉观照﹑瞬间顿悟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文化特质与佛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一名书家,要想在其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令人心境相通,空灵动寂的禅意境界,除了书法技法必须高超以外,若能习修禅法,就能深刻的感悟到其中的玄妙义理。同时也可理解到,历代僧人书家或精通禅理的书家,如:王羲之,智永,张旭,弘一法师等,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而名传天下的真正缘由。作为一位独具创作性的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是在变法章草基础上形成的,其草书不激不厉,表现出平静悠远的中和之美,潜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追求现实生活的和谐与满足。王羲之草书用笔简洁凝练,字迹丰润华美﹑端庄凝重 ﹑古雅质朴;结体优美,运笔流畅飘逸,后世的草书家们都可以由此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毫无疑问,作为魏晋书法高峰的王羲之草书所具有的形式的典范性﹑技巧的法则性﹑创作的趋向性都为后世书法家开启了先河。
中国佛教徒将佛经刻于摩崖上,以保佛种不绝,将其书于天地,宣传佛道。泰山《金刚经》摩崖以其笔画﹑结体﹑布局只宏大,喻示佛法之庄严伟大。当人站在其前,心灵会为书法的浩瀚磅礴所震慑和征服,继而崇敬佛法的神妙与玄通。宏伟的《金刚经》与石窟寺中高大伟岸的佛身塑像与个人的渺小来形成鲜明对比一样,以特有的书艺结构来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在面对摩崖刻石时更显现出佛法的无边巨大和永恒。泰山《金刚经》的书法家讲每个字乃至整体安排的非常微妙﹑庄严,将其升华到一个极高的佛法境界,使人们感到一种感召力量,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征服。可见书法与佛学的相通之处,是妙语与涵养天机的凝聚,其所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精神。五代杨凝式喜欢遨游佛寺,常与高僧畅谈,其所書的《韭花帖》,章法空旷俊秀,布白舒朗,清秀洒脱,书法简静精敛,纤劲萧然。宋代杰出的书法家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结识了元佛印禅师,通过追寻禅理,试图从中得到解脱和安慰,对于书法创作,他自我感悟中那种恬淡空灵的心境正是禅宗处世态度的一种真实流露,从禅的境界中感受着人生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留下被后世所瞻仰的《黄州寒食诗帖》。由此看来书学精神与佛禅的作用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书法由于佛事的开展﹑传播﹑隆盛而得以保存和流传,佛法又由于佛事书法的传播而加速了弘扬的进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作者简介:牛谱涵(1990,6),女,汉族,籍贯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