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新时期赋予素质教育的新概念与内涵,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利用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作者简介]任南淑(1959- ),女,吉林吉林人,朝鲜族,北华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吉林 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186-02
创新人才是新时期的稀缺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高等教育也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向整合教育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虽然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较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人数多并不代表就能多出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也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是人们在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广义的素质是与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分不开的。素质教育是多种教育作用的综合体现。素质教育的概念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基础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而提出的。目前,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贾永堂将各种概念进行综合,给素质教育做出了如下的界定:“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国民本体素质为最终目标,强调综合利用遗传和环境的正面作用,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想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主动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身心品质的肉体化及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并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①
素质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知识、能力以及教会其如何做人的过程,是一种集多方面知识、能力和品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并不是仅仅指一种知识上的所谓“通才”的教育,而是指知的教育、意的教育和情的教育兼备的人性教育的系统工程。综合素质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科学分类的日益细密化,教育的专科化倾向也越来越加剧,专业越分越细。在这种状况的影响下,受教育者虽然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多有精进,但是知识结构却越来越单一,同样文化视野也显得越来越狭窄,并且很难适应内容丰富复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是在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教学内容陈旧、人文教育薄弱等问题而提出的,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和谐,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才观。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知识的积累只有20%~30%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的,70%~80%的知识有赖于课堂外的不断学习和积累。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结构完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在校大学生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伟大变革,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将会发生猛烈的波动。这个时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时期,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图书馆要以高品位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服务方式方法,构筑图书馆特有的文化氛围,通过平等互助、谦虚谨慎、律己宽人及情感交融,使大学生逐渐树立起远大理想、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2.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美国著名教育家Bruner认为,学校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求知的地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图书馆可从改革馆藏结构入手,为读者提供科技、文化、政治、哲学、体育以及艺术修养等全方位的文献资源,并且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促进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图书馆这个特殊环境,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能为大学生实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
3.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图书馆正是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术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大学生有了心理交流和心理适应的机会。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大学生在读者组成的各种沙龙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了更多心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他们通过交往了解别人,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以此提高了自身的交往能力,也为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
4.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由于当代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有必要及时教育并引导他们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转变,兼顾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准社会化阶段,图书馆要积极参与配合,促进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其从观察、了解、接触并逐渐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使大学生大大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作用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既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注重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做人,人格,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②诚然,素质教育是多种教育作用的综合体现,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提高图书馆队伍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着“服务育人”的责任。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决于完善的馆藏设备和科学的管理,但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的言行、举止将对其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爱岗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娴熟的业务技能,不断创新、改革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可以指定量化考核方案,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个人的评职、晋级、奖金等挂钩,督促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
2.各种馆藏优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高校图书馆具有馆藏资源以及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图书馆保存了人类最完整、最广泛的知识财富,并且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网络手段的运用和发展,服务手段更加先进,使用更为便捷,公共检索系统、电子阅览室的开发与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实现了查询、阅览、服务的全面自动化。高校提倡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可以说创新精神来自于人文教育,而创造力则来自于专业教育。图书馆必须调整文献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藏书体系,提高馆藏质量,使馆藏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化、多元化。利用各种馆藏资源优势,为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证。
3.利用图书馆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新时期的大学生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但是信息意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大学生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人们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否则将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里学习、受教育,大学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信息,以往由于传统教育制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信息意识薄弱。图书馆要结合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和改革等活动,培养学生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发挥情报职能的作用,可以开设“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课,为全校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要针对大学生开展图书馆信息基本知识及信息利用基本技能、图书馆简介、规章制度以及信息查询系统使用等讲座。通过系统学习,使大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质和数字化文献,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价值观。通过文献检索教学与实践,增强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调研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为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奠定技能基础,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4.注重环境效应,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在校大学生出入最多的场所。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高品位、高层次而且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图书馆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充实和完善人生。以我校图书馆为例,为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我馆在各阅览室、书库和大厅内张贴了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在图书馆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仅使大学生茅塞顿开,而且为学生创设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识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近年来,我馆在校团委、学生处等单位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书苑讲坛”“书香飘北华,读书享快乐”等一系列报告会、研讨会,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各种活动,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由此看来,注重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有效的一项措施。
总而言之,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方式、内容、服务特点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相比较还有不少弊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要努力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时俱进,加强科学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作用。
[注释]
①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3.
②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2(2):26.
[参考文献]
司春玲,于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现代情报,2005(12).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作者简介]任南淑(1959- ),女,吉林吉林人,朝鲜族,北华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吉林 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186-02
创新人才是新时期的稀缺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高等教育也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向整合教育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虽然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较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人数多并不代表就能多出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也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所具备的基本品质,这种品质是人们在后天的环境及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广义的素质是与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分不开的。素质教育是多种教育作用的综合体现。素质教育的概念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基础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基础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而提出的。目前,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贾永堂将各种概念进行综合,给素质教育做出了如下的界定:“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国民本体素质为最终目标,强调综合利用遗传和环境的正面作用,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想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因素主动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身心品质的肉体化及个体精神境界的提高,并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①
素质教育是培养一个人知识、能力以及教会其如何做人的过程,是一种集多方面知识、能力和品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并不是仅仅指一种知识上的所谓“通才”的教育,而是指知的教育、意的教育和情的教育兼备的人性教育的系统工程。综合素质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科学分类的日益细密化,教育的专科化倾向也越来越加剧,专业越分越细。在这种状况的影响下,受教育者虽然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多有精进,但是知识结构却越来越单一,同样文化视野也显得越来越狭窄,并且很难适应内容丰富复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是在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教学内容陈旧、人文教育薄弱等问题而提出的,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和谐,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才观。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知识的积累只有20%~30%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完成的,70%~80%的知识有赖于课堂外的不断学习和积累。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结构完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有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在校大学生正经历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伟大变革,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将会发生猛烈的波动。这个时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时期,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图书馆要以高品位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服务方式方法,构筑图书馆特有的文化氛围,通过平等互助、谦虚谨慎、律己宽人及情感交融,使大学生逐渐树立起远大理想、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2.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美国著名教育家Bruner认为,学校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求知的地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图书馆可从改革馆藏结构入手,为读者提供科技、文化、政治、哲学、体育以及艺术修养等全方位的文献资源,并且通过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促进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图书馆这个特殊环境,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能为大学生实践志趣、爱好、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
3.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图书馆正是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术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大学生有了心理交流和心理适应的机会。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大学生在读者组成的各种沙龙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了更多心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他们通过交往了解别人,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以此提高了自身的交往能力,也为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
4.图书馆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由于当代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社会生活体验往往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有必要及时教育并引导他们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转变,兼顾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准社会化阶段,图书馆要积极参与配合,促进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为其从观察、了解、接触并逐渐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使大学生大大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作用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既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注重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做人,人格,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②诚然,素质教育是多种教育作用的综合体现,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提高图书馆队伍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着“服务育人”的责任。图书馆整体功能的发挥虽然取决于完善的馆藏设备和科学的管理,但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的言行、举止将对其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爱岗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娴熟的业务技能,不断创新、改革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可以指定量化考核方案,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个人的评职、晋级、奖金等挂钩,督促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
2.各种馆藏优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高校图书馆具有馆藏资源以及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图书馆保存了人类最完整、最广泛的知识财富,并且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网络手段的运用和发展,服务手段更加先进,使用更为便捷,公共检索系统、电子阅览室的开发与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实现了查询、阅览、服务的全面自动化。高校提倡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可以说创新精神来自于人文教育,而创造力则来自于专业教育。图书馆必须调整文献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藏书体系,提高馆藏质量,使馆藏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化、多元化。利用各种馆藏资源优势,为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证。
3.利用图书馆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新时期的大学生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但是信息意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大学生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人们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否则将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里学习、受教育,大学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信息,以往由于传统教育制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致使学生知识视野狭窄、信息意识薄弱。图书馆要结合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和改革等活动,培养学生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发挥情报职能的作用,可以开设“怎样利用图书馆”讲座课,为全校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课。要针对大学生开展图书馆信息基本知识及信息利用基本技能、图书馆简介、规章制度以及信息查询系统使用等讲座。通过系统学习,使大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质和数字化文献,知道怎样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价值观。通过文献检索教学与实践,增强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调研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为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奠定技能基础,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4.注重环境效应,营造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在校大学生出入最多的场所。宽敞明亮的阅览室、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高品位、高层次而且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以积极进取、平等互助、服务奉献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图书馆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充实和完善人生。以我校图书馆为例,为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我馆在各阅览室、书库和大厅内张贴了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在图书馆文化中,古今中外多种学科和知识的碰撞、交融,不仅使大学生茅塞顿开,而且为学生创设了增进智慧、获取新知识的良好环境和条件。近年来,我馆在校团委、学生处等单位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书苑讲坛”“书香飘北华,读书享快乐”等一系列报告会、研讨会,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各种活动,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内容。由此看来,注重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有效的一项措施。
总而言之,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方式、内容、服务特点等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相比较还有不少弊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要努力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时俱进,加强科学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作用。
[注释]
①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审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3.
②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2(2):26.
[参考文献]
司春玲,于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现代情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