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大力倡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进行《儒林外史》的导读教学时,尝试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切入,寻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路径。
一、在品读中建构语言能力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典范,语言具有 “言简意赅、寓庄于谐、感情冷峻、气韵生动”等特色,突出了人物形象,彰显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居于首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体悟语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体会语言风格、进行语言训练等方式,深入感受《儒林外史》的语言魅力。
1.初读,感受语言风格。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小说语言简洁传神的风格。《儒林外史》中使用的词语,尤其是动词,言简意赅,令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可谓一字传神。例如,范进被胡屠户一个巴掌打晕后,“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笔者引导学生注意这个特别的“舞”字。学生经过分析认为, “舞”字把众邻居争先恐后巴结奉承的丑态写得惟妙惟肖。又如,匡超人在家服侍生病的老父时,“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搜”字,从这一个字便可看出匡超人对老父亲照顾得是多么尽心尽力,从而得出他的确是一个孝子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会小说语言的讽刺风格。在教学中,笔者着重选取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在语言上的变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以冷嘲热讽和谩骂为主;而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则一反常态,将女婿吹捧上天,说他是天上掉下来的“文曲星”。这种语言上的鲜明变化,将胡屠户唯利是图、捧高踩低的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高超的讽刺艺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2.再读,进行语言训练。
学生对《儒林外史》语言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后,笔者带领他们再读全书,开展了一系列的语言训练活动,如阅读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境;选取一个或多个人物,以“儒生的悲剧”或“我喜欢的人物”为题,写一篇小评传;针对书中相关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进行小组辩论;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等等。在这些语言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提高了语言能力。
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读过名著后,记住的往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缺乏对名著的整体性、系统性认知。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让他们对名著有进一步的思考,对全书内容及人物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利用绘制思维导图或手抄报等实践活动辅助阅读,对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很有帮助。在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维导图和手抄报可以针对作品的整体情况设计内容,如作者介绍、创作原因、作品结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学术界对作品的评价等;可以针对书中人物的整体情况设计内容,如主要人物关系,人物的籍贯、职位、特点或经历等;可以从某一个专题出发设计内容,如列出鶯脰湖宴会、西湖诗会、莫愁湖高会、泰伯祠大典等集会中参加的人物和发生的主要事件,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想……学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和手抄报,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这种边阅读边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可以令学生加深对名著整体内容的理解,在融入自身思考和见解的同时,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三、在景物描写中获取审美经验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的特质。”经典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感经验。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景物描写之美、收获审美经验也是重要的一环。
《儒林外史》的开头就有一段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段景物描写在色彩和构图上都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相似,寄托了作者超尘脱俗的审美意趣和隐逸理想。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对园林景物的描写。例如,第八回描写了蘧府一个情趣盎然的小花圃:“面前一个小花圃,琴、罇、炉、几,竹、石、禽、鱼,萧然可爱。”从中可以看出蘧太守的清廉、恬淡。此外,书中还有对杜府、娄府、虞府等江南士绅府邸景物的描写,都各具特点,体现了不同层次文人的审美倾向。
在阅读中,学生通过分析、鉴赏这些景物描写,可以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受到美的熏陶,获取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四、在反思中扬弃传统文化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小说。书中有很多对市井风情、婚丧嫁娶习俗、吃穿用度等社会生活层面的描写,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第四十五回中,余大、余二先生的五河县本家请他们吃饭,席间有九盘家常菜肴和滚烫的封缸酒,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饮食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世情百态、民间生活,对于了解和传承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林外史》对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宣扬、批判和反思,是小说的主题。 作者对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以及“士”的内涵,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设置一些问题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去探讨和认识士大夫文化,让学生思考哪些文化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哪些是需要赞美和继承的。如作者借王冕之口表达了对科举八股取士的看法——一代文人有厄,又借马二先生之口说出了科举的最大弊端——读书人无知无用。范进中了进士还做了山东学道,竟然不知道苏轼是谁;汤知县和张静斋,一个是进士,一个是举人,竟然胡扯刘基的故事。从这些描写中,学生可以鲜明地看到科举文化的弊端所在。其实,作者真正想要赞美和宣扬的是儒家所推崇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思想观念,并塑造了王冕、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等真名士和四大市井奇人的形象,以此寄寓他的文化理想。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内涵,汲取他们身上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
总之,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路径去阅读整本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汲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营养,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常店初级中学)
一、在品读中建构语言能力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典范,语言具有 “言简意赅、寓庄于谐、感情冷峻、气韵生动”等特色,突出了人物形象,彰显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居于首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体悟语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体会语言风格、进行语言训练等方式,深入感受《儒林外史》的语言魅力。
1.初读,感受语言风格。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小说语言简洁传神的风格。《儒林外史》中使用的词语,尤其是动词,言简意赅,令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可谓一字传神。例如,范进被胡屠户一个巴掌打晕后,“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笔者引导学生注意这个特别的“舞”字。学生经过分析认为, “舞”字把众邻居争先恐后巴结奉承的丑态写得惟妙惟肖。又如,匡超人在家服侍生病的老父时,“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搜”字,从这一个字便可看出匡超人对老父亲照顾得是多么尽心尽力,从而得出他的确是一个孝子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会小说语言的讽刺风格。在教学中,笔者着重选取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在语言上的变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范进中举前,胡屠户对他以冷嘲热讽和谩骂为主;而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则一反常态,将女婿吹捧上天,说他是天上掉下来的“文曲星”。这种语言上的鲜明变化,将胡屠户唯利是图、捧高踩低的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高超的讽刺艺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2.再读,进行语言训练。
学生对《儒林外史》语言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后,笔者带领他们再读全书,开展了一系列的语言训练活动,如阅读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境;选取一个或多个人物,以“儒生的悲剧”或“我喜欢的人物”为题,写一篇小评传;针对书中相关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进行小组辩论;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等等。在这些语言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提高了语言能力。
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读过名著后,记住的往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缺乏对名著的整体性、系统性认知。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让他们对名著有进一步的思考,对全书内容及人物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利用绘制思维导图或手抄报等实践活动辅助阅读,对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很有帮助。在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维导图和手抄报可以针对作品的整体情况设计内容,如作者介绍、创作原因、作品结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学术界对作品的评价等;可以针对书中人物的整体情况设计内容,如主要人物关系,人物的籍贯、职位、特点或经历等;可以从某一个专题出发设计内容,如列出鶯脰湖宴会、西湖诗会、莫愁湖高会、泰伯祠大典等集会中参加的人物和发生的主要事件,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想……学生可以个人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和手抄报,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这种边阅读边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可以令学生加深对名著整体内容的理解,在融入自身思考和见解的同时,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三、在景物描写中获取审美经验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的特质。”经典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感经验。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景物描写之美、收获审美经验也是重要的一环。
《儒林外史》的开头就有一段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段景物描写在色彩和构图上都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相似,寄托了作者超尘脱俗的审美意趣和隐逸理想。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对园林景物的描写。例如,第八回描写了蘧府一个情趣盎然的小花圃:“面前一个小花圃,琴、罇、炉、几,竹、石、禽、鱼,萧然可爱。”从中可以看出蘧太守的清廉、恬淡。此外,书中还有对杜府、娄府、虞府等江南士绅府邸景物的描写,都各具特点,体现了不同层次文人的审美倾向。
在阅读中,学生通过分析、鉴赏这些景物描写,可以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受到美的熏陶,获取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四、在反思中扬弃传统文化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小说。书中有很多对市井风情、婚丧嫁娶习俗、吃穿用度等社会生活层面的描写,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第四十五回中,余大、余二先生的五河县本家请他们吃饭,席间有九盘家常菜肴和滚烫的封缸酒,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饮食状况。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世情百态、民间生活,对于了解和传承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儒林外史》对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宣扬、批判和反思,是小说的主题。 作者对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以及“士”的内涵,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设置一些问题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去探讨和认识士大夫文化,让学生思考哪些文化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哪些是需要赞美和继承的。如作者借王冕之口表达了对科举八股取士的看法——一代文人有厄,又借马二先生之口说出了科举的最大弊端——读书人无知无用。范进中了进士还做了山东学道,竟然不知道苏轼是谁;汤知县和张静斋,一个是进士,一个是举人,竟然胡扯刘基的故事。从这些描写中,学生可以鲜明地看到科举文化的弊端所在。其实,作者真正想要赞美和宣扬的是儒家所推崇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思想观念,并塑造了王冕、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等真名士和四大市井奇人的形象,以此寄寓他的文化理想。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内涵,汲取他们身上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
总之,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路径去阅读整本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汲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营养,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常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