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冬。
罕见的大雪厚厚地覆盖着辽南大地,凛冽的西北风卷起一阵阵白浪,肆虐地袭击着东倒西歪的高炉,似乎要把它们连根掀翻……这,就是辽沈战役后,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鞍钢。
孟泰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记得1926年他初到鞍山时,那时的鞍山制铁所已修起1号和2号两座高炉,28岁的孟泰经人介绍,很快进了炼铁厂,成为一名高炉配管工。那年月,工人不是职业,是為了填饱肚子不得已的选择。吃粮食实行配给制,发霉变质的高粱米、苞米和橡子面,这样的配给粮,只有一天工都不歇的工人才能在月底得到,还有3角3分的工钱。
后来“国军”来了,有人说,吃的穿的会有的。可事实却是卸马达、拆机床,不管是焦炭还是钢管、扁铁,只要能拉动的,不是卖了就是运走了。工人们只能回老家种地去。
转眼鞍山解放,党中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鞍钢生产。工人们听说后,从安东(现丹东)、通化、瓦房店等地陆续回厂,情绪高昂,带着一股憋不住的兴奋劲!
当时的鞍山火车站,候车室每天都挤满人,并不是为了坐火车。他们围在一张桌子前,想看清桌上招工50名的告示,哪怕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不识字。
那年月,工厂还没有完善的招工考试制度,招工很难把握评判的标准,只能靠土法子,以鞍山站为起点,以立山火车站为终点,开始赛跑,取前50名。
吃不饱的年月,靠与火车赛跑赢得招工机会的工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鞍钢,第一天就领到了高粱米和白菜。
怎能不兴奋?没有了颠沛流离,不必再靠一点点配给粮充饥,受尽打骂的“黑爪子”(旧时对工人的称呼)被尊称为工人师傅,“窑葫芦”(旧时对鞍钢的称呼)里的臭苦力变成“老大哥”,“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一切都变了!心潮澎湃的工人们摩拳擦掌,奔走相告,都准备玩命地干它一场。
可在一片废墟之上要想恢复,谈何容易?“日军和国民党撤退时,不甘心失败,炸高炉毁机器,妄图使工厂变成一片废墟,用经济卡我们的脖子。”
一个留用的日籍冶炼专家还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恢复高炉的材料、工具极度匮乏,老工人孟泰站了出来,带领工友刨开冰雪,搜集机器零件,献交器材,工人们共有一个执念——一定要尽快恢复生产。
短短半年多时间,这里就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和第一炉钢水。1949年7月9日,鞍钢大白楼前,2.5万钢铁工人齐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因为这一天,鞍钢举行开工典礼,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式开工。在此之前,鞍钢已脱胎换骨,2座矿山、1座高炉、2座平炉、6个轧钢厂、2个金属制品厂及耐火材料厂全部复工投产,作为钢铁联合企业的整个生产体系已经初步完成,具备全面开工生产的条件。
工人们的劲头更足了,连轴忙生产,不计工时和报酬。不久,作家肖殷特地从北京来到鞍钢,采访后以“孟泰仓库”为题,写了一篇轰动全国的通讯,铁皮房才有了名字,“孟泰精神”开始在全国亿万名职工中广为传颂,成为引领。
新中国百废待兴,很多行业的生产几乎都是空白。1949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据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4美元。
经历百年战火,赢得解放后的新中国,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国家工业和经济不强大,必然会受到外国的干涉甚至牵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没有经验,在工业化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经验和做法,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决定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30多万产业工人的辽宁率先迈出工业化步伐。
辽宁成为“共和国长子”,是历史的选择。1953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全国工业化的出发点”(毛泽东语)的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担起共和国工业的半壁江山。
废墟上的崛起,不仅仅是改变世界产业格局的物质力量,更焕发了中国工人的奋斗精神。
1950年,恢复生产的鞍钢,生产情况简陋得超乎想象,更严峻的是,整个鞍钢的技术力量只有70多名工程师,还有60多名是伪满时期留下来的日本人,正在逐批回国。待他们全部遣返后,作为全国钢铁产业中心的东北,技术人员仅占全行业总人数的0.24%。
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在全国上演。1953年,新华社发表的《祖国建设的新气象》一文中显示:“全国各地派去参加鞍钢建设工作的干部、技术人员、农民、大学毕业生和军人等就有4万多人。”全国支援鞍钢开始了,其中,有5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们形象地称为“500罗汉”。
他们级别高,职务却安排得低,地委级的多安排到基层主要厂矿及机关重要处室,如安徽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林云侠调任烧结总厂厂长,福建晋江地委书记高一清调任炼铁厂党委书记,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乔石调任基建处副处长等。
干部“降格”使用,其实意在将鞍钢“升格”。
这种特殊现象或缘于当时鞍山是新中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但事实显示,这是出于党中央深谋远虑的一个战略构想。也正是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时期,辽宁成了党中央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国家工业建设的“头号工程”。
就这样,中国工业化建设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创造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无数个“第一”的“三大工程”完成;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万能铣床、第一台18马力轮式蒸汽拖拉机、第一块电磁铁、第一块钢化玻璃、第一个万伏级高压线圈横空出世;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万能工具胎”,将生产效率提高6至7倍,一年完成4年多的工作量;由工人阶级探索的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鞍钢宪法”,在全国工业企业甚至国外大面积推广、借鉴……一双双寻觅探究的眼神,锁定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劳动号子下的铁锤叮当,焊花飞舞,依渐清晰的大工业龙门吊,被装备制造环抱的渤海湾,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群体,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奉献,他们想的只有工厂、生产、新中国,还有未来不受制于人。与此同时,宿命也从这一刻起,被历史定格。
1978年,卓尔全家从湖北武汉,随工厂来到了本溪下马塘镇。
那一年,卓尔小学还没毕业。1964年起,由于国防需要,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三线厂”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方针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工人、技术人员、干部,满怀豪情,跋山涉水,支援三线建设。卓尔年轻的父母就这样从城市来到了偏远山区,走进了工友们在荒山野坳间、12座神秘山洞里建起的厂房和家属区,扎下了根。
三线厂(这里特指原641厂)与世隔绝,再加上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它在世代农耕的下马塘当地人心中是那么陌生与神秘。学校、医院、食堂、商店、电影院,一座小城市里有的,这里都有,宛若一个小社会。
“我们这些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的子弟,在工厂里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时光。”大多子弟都没有读书的强烈欲望,对沾满机器油污的工人父辈反倒更加崇拜,父母也从不拿外面的世界做刺激,“高中毕业就进工厂”似乎成为所有子弟的宿命。“况且同学成为工友,邻居成为车间主任,生活和工作交织……并没有什么不好。”
20世纪70年代末,工人犹如种子,工业战略的春风往哪儿吹,他们就在哪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像那时的沈重,初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国家大型主导企业后,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一重、二重、太重、洛矿、陕压、西安重机所等单位,输送2000多名技术工人和干部,其中,二重、陕压等企业从厂长到工段长,几乎全套人马都是沈重人。这里自然还少不了鞍钢,从建设新中国初期起,鞍钢先后输送工人和干部12.5万余人,还对口支援包建武钢、包钢等20多个大型钢厂……孕育一支产业工人大军,无私向全国播撒粒粒火种的沈重和鞍钢,必然不是孤本。
这也是那个时期赋予工人的人生定位和荣耀,从“中国第一村”的工人村开始催化,由“东方鲁尔”的沈阳推向巅峰,随着轰鸣马达声中诞生的产品,走向全国。
1978年,是一个如此安逸却又不甘于安逸的年份。十一届三中全会释放“扩大企业自主权”信号,改革开放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一群从工厂、工人群体中走出的小人物,将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厂,迎来了企业改革蓬勃发展的青春期。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家喻户晓的改革先锋竟是一位并不真实存在的乔厂长。1979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作家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说他上任后开始“放火”,将全厂9000多名职工推上大考核,留下精兵强将,把考核不合格的,组成服务大队替代民工搞基建和运输。
这预兆某一个新时代的赫然登场。
作为改革初期全国闻名的改革窗口(1984年沈阳被国务院确定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早醒的”辽宁工厂、工人开始先人一步,推出全国首份厂长承包经营“责任状”、全国首家破产企业“通告书”、全国最早赴纽约发行“美元股票”的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涌现了许多改革名人,如一厂创出两项改革之最的沈阳电缆厂徐有泮、全国首家签订承包合同的沈阳电工机械厂李正治……
那时东药也很牛。1985年,王健林还没从部队转业,更没建立万达集团时,东药就开启了与体育联姻的模式,成为全国第一个冠名足球的企业,头一年冠名就花了14万元,随着球队所向披靡,东药工人在全国风头一时无两。
“没钱能去打知名度吗?”改革初期,在别人搞一种改革都大说特说一番时,东药来了个改革大全,实行有承包、有租赁,还有学三资企业搞股份制的“一厂多制”,职工待遇开始千差万别,甚至天壤之别——高级工程师月工资由600元一下子提到1.5万元,最高科技贡献奖可得奖金200万元,当时在全国也是少见,这让企业内外“炸了锅”。东北制药集团前董事长陈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那时我看过省长的工资条,也才1000多元钱。”
这无疑是向全国释放了三个关键词:改革、技术和市场。
就这样,1985年的铁西似乎活出两个极端。
顶替父亲跨入工厂大门的贾东晨,在这一年成为令人羨慕的沈重一员。表面看与从前无异。每天下班,工厂门前万人汇集,好似汹涌的波涛瞬间涌出工厂东西两厂区的门,黑压压的一片,出了工厂大门,庞大的自行车队即刻塞满兴华街与北二路,并排而行的车流根本不分快车道与慢车道,前轱辘紧挨着后轱辘的大军挤在一起,起码要10多分钟才能疏散开来,奔向各自的职工生活区。
此时的铁西,有一种张力正在暗自牵引。许多国企、工厂像得了传染病一样,频发体力不支的症状,当年领先全国的生产线步入落伍行列,30多年的经营体制被市场经济的风浪无情地拍打。中国工业经济最早最彻底的地区,徘徊在风口,工人命运的改变从这一年埋下伏笔。
“听说国外十几家报纸发了新闻,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1985年8月3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五金铸造厂、防爆器械厂、第三农机厂收到了全国首份“破产警戒通告”,为起足球中黄牌警告之效,3份通告的封皮被印刷成了黄色。
五金铸造厂厂长周桂英现场崩溃。哭完,她回厂召开全厂大会,“现在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年之内要让咱厂复苏。”台上台下的工人都热泪盈眶。从那一天起,工人们加班加点没有抱怨,在警告期结束的最后关口,厂子扭亏为盈,破产警报解除了。
一年后的同一天,拥有70多名工人的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倒闭,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日本记者在报道中称:沈阳发生了超过8级的改革地震,中国的“铁饭碗”真的要被打碎了!
“越是如此,越逃不开宿命。”在国家工业化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工业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坚守工人这份职业,成为一种必要,甚至上升为辽宁人的责无旁贷。 他们开始以崭新的身份——工人技术专家,阔步于历史舞台。
在沈阳手表厂,认为“外购模具是咱模具工人耻辱”的张绍阳利用业余时间攻关,3年后研制出的手表“整体小夹板”模具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鞍钢化工总厂炼焦车间,痴迷技术的钳工李晏家,源于摔跤受伤部位而产生的创意,竟获得国家级专利,仅备件费每年就能节约40万元;在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厂,技术组学历最低的铸造工人毛正石自学技艺,练就成只看铁水花,就能精准地将1400度的铁水温差控制在10度以内的本领……
由于理论水平的限制,此时工人技术革新出的“高精尖”不多,但他们身处生产第一线,每次技改都对症下药,解决了企业、行业发展的众多燃眉之急。
企业不是在单打独斗。早在1961年,由沈阳工人吴家柱和工友自发组织的技术协作活动成为全国首创,并推广至全国。20世纪60年代末,技协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8年开始复苏,它集中起能工巧匠、技术革新能手的群体优势,不仅解决了一个班组、车间或企业一时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还悄悄改变了辽宁产业工人队伍结构特点,即以老工人为主体,以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为骨干的“三结合”结构。
奉献也从那一刻起,由感性演化至理性的技术层面。
当市场的闸门被打开,自由的水流开始渗透进来,最先被淹没的就是铁西的北二路,那个曾经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第一,在中国大地找不出哪一条街道的经济指标能望其项背的地方。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从北二路传出的消息不再是清一色振奋人心的喜讯,而是如雷贯耳的亚洲第一大铸造企业沈阳铸造厂生产难以为继,沈阳冶炼厂、沈阳电缆厂这样的庞然大物相继轰然倒塌。
一位车间主任这样描绘工厂里的情景:曾经名声显赫的工厂里,“干活儿没手套,洗手没肥皂,开饷没有号。”工厂常常因无钱给工人开资,开资日一拖再拖,或者无法全额开,遑论奖金了。因欠水电费,被断水断电,甚至连电话费都交不起……80%以上的企业在停产半停产的泥潭里苦苦挣扎,亏损户与日俱增。
阵痛开始了。1991年8月24日,一则新华社记者刘欣欣采写的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橫空出世,摆在世人眼前的,“几年前还为金牌大省而扬扬自得的辽宁人,如今却受到市场无情的嘲弄:辽宁产成品资金占用三角债全国第一……”
1992年,中国大型企业第一次打破铁饭碗——在媒体热烈鼓噪和“徐州经验”启发下,本溪钢铁厂宣布10.6万名职工实行全员合同制。
“关门一条街,停工一大片”的坊间民谣喧嚣尘上。一大片指沈阳铁西,一条街则指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两侧十几家国企和集团企业。
“船挺大,但拉的都是小破船。”沈阳变压器厂老工人王富新回忆,厂子把10多家大小工厂绑在一起,1万人才产出1360万千伏安。沈重则是典型大而全结构的国有企业,社会服务系统非常完备,每年光后勤服务补贴经费就高达两三千万元,人员更是只进不出,“改革开放前工厂职工1.2万人,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剧增了8000子弟兵。”人多了企业规模却没有变,还要给工人岗位、工资、福利和待遇,企业很难承受如此重负。有几组数据,把铁西推向了不改造不能为继的关口——技术改造的欠账,让正值壮年的企业显得体力不支,1949年建起的平炉还在1980年喘着粗气,关了火仍停不下来,炉顶塌落接连上演。
就连老牌航空工业企业黎明公司也难独善其身。改革开放后,黎明主动走向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初步架构稳定的民用产品体系,建立民品开发管理的新经营模式,也锻炼出一大批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职工队伍。兴旺局面仅是昙花一现。“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因民用产品更新换代和后续投入无力等原因,不得不退出市场,7000多名干部职工生活无着。”1992年成为车间主任贾东晨记忆里最特殊的时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应景似的歌声里弥漫着思考和求索,欲说还休。
1997年7月22日,时任副总理的朱[钻] [容]基来到国企较为集中的辽宁视察,要重点解决三角债和国企改革扭亏脱困的问题。他召集辽宁10家大型亏损企业领导干部座谈,深刻阐述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再就业”以及“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意义,传达国务院关于3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定精神。
国企命题,这道横阻在改革路上的难解方程,答案呼之欲出。
1999年底,一部名为《铁西区》的纪录片引起轰动,镜头直面铁西,定格在这样的场景:生产间歇,车间里一个小班组在开会,班组长面对工友,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大家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注意安全问题。”
然后是最后一天上班的情况。明天,工厂会变成什么?工人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截至2001年初,全区30万产业工人中,将有13万下岗工人涌入社会,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在全国,1998年至2000年,这一数据为2137万人。
2011年7月,作家吴晓波在仅有4个人的电影院放映厅里,看了一部名叫《钢的琴》的电影,它夹在《建党伟业》和《变形金刚3》之间短暂的空档期上映,把下岗工人从那个时代拿了回来,摊到人们面前。当时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这便有了吴晓波《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文中的描写:丈夫用破自行车驮着妻子被迫去做皮肉生意,拿不出钱给儿子买球鞋的下岗父亲从窗户一跃而下……
也是那年月,教育好似一夜之间有了自费和公费之分,不少80后都经历过这样的浮沉起落:想到更好的学校读书但中考分数不够,幸好父亲或母亲刚刚买断得来了2万元,填上了自费借读的档。
在世人眼中,沈阳已然变成下岗问题的重灾区。当时还是新华社记者的吴晓波前往铁西,对下岗工人进行调研,至今他还记得,一种平静的情绪包裹着那里,人们很少控诉,更多的只是沉默。
他在工人村遇到一个每天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的中年人,那人用一种极其平和的语气替工厂开脱:“厂子原来很辉煌,但现在亏损很多年了。国家很困难,我们也理解。” 带着一兜白菜帮子悄悄离去,他不是这座城的孤本,他们不该被遗忘。且平静与开脱,并不等于愚笨,无力向市场经济主动出击,更非懒惰,不愿靠双手再造温州的模式,而是和最开始一样,当国家工业化战略需要他们成为工人的那一刻起,像当年支援三线“春风吹到哪儿,工人就在哪儿”一样,拿起了扳手和钳子的双手便不愿再放下,这就是宿命。
于是,这些被称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反应,本应是弱势一方的群体,以平静的姿态默默承受了历史转型的阵痛,却为技术升级、国企改革和腾飞争取了时间。
2002年6月16日,胡锦涛来到铁西,提出改造铁西的明确指示和要求,及铁西企业需要发展的明确意见。两天后,改变命运的“东搬西建”决策出台。据统计,从2002年9月至2005年底,搬迁改造企业113户,搬迁前产值只有12.3亿元,搬迁后达到50亿元,同时也盘活了5000万平方米土地,土地毛收入达90亿元。紧接着,在2003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4周年纪念日当天,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定,随后又率先把辽宁作为社会保障试点地区,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的优惠政策,一下子让铁西10万名职工转换了身份,仅沈重和沈阳电缆厂就合计并轨了1.5万名职工。
欠债还清了,包袱卸下了,宝马也来了。坦途铺就的同时,迫切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愿望被点燃,工人們也撕掉了“技术技能素质不高”的标签,变了模样。
2008年1月10 日下午,刚刚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载誉归来的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工人杨建华,获得了集团公司奖励的一台中华尊驰轿车。“一线工人获国家科技奖, 说明国家对技术工人高度重视,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方面为工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二位、辽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一线职工,时至今日,这份荣誉在李超、洪家光等辽宁工人身上得到延续。
“劳模评选的标准也有了微妙的转变。”鞍钢炼钢总厂电气点检员林学斌发现,他所负责的这条生产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一共成长起来8位劳模,不同的是,前7位均为保证设备不出事故的情况下,按生产量创新高来作为评选缘由,而第八位劳模,林学斌本人,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产量,为劳模评选做支撑的。
科技时代,奉献在隐忍和坚守、退出与创新中不断孕育出新内核,工人的职业荣耀也随之回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闪亮登场,攀登新的高峰。
在沈飞公司,35岁钳工出身的方文墨,自主研发3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6岁时夺得全国钳工状元,29岁成为中航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在沈阳造币有限公司,1991年生人的张文亮,从成为工人的第一天起,就毫不掩饰“想当大国工匠”的梦想,先后对企业设备技术改进数十项,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并在2015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由技能人才充盈的产业工人大军旌旗蔽空,向着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金字塔型技术工人结构嬗变,而他们身上始终闪现的,是工业化战略的布局谋篇,是拉纤路上的滴滴热汗,更是辽宁工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中最珍贵的积淀。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点,无论回眸还是展望,挑战总是大路上不熄的烽烟。我们回想到70年前迈出第一个脚步的那个地方,将足迹来一番抽丝剥茧式的梳理。岁月的流痕总是不断修正前行的罗盘,一次次峰回路转,一束束光芒再现,就像张瑞敏为纪念创业10周年写的散文《海尔是海》那样: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份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
(感谢孟泰女儿孟庆珍一家、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田力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罕见的大雪厚厚地覆盖着辽南大地,凛冽的西北风卷起一阵阵白浪,肆虐地袭击着东倒西歪的高炉,似乎要把它们连根掀翻……这,就是辽沈战役后,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鞍钢。
孟泰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记得1926年他初到鞍山时,那时的鞍山制铁所已修起1号和2号两座高炉,28岁的孟泰经人介绍,很快进了炼铁厂,成为一名高炉配管工。那年月,工人不是职业,是為了填饱肚子不得已的选择。吃粮食实行配给制,发霉变质的高粱米、苞米和橡子面,这样的配给粮,只有一天工都不歇的工人才能在月底得到,还有3角3分的工钱。
后来“国军”来了,有人说,吃的穿的会有的。可事实却是卸马达、拆机床,不管是焦炭还是钢管、扁铁,只要能拉动的,不是卖了就是运走了。工人们只能回老家种地去。
转眼鞍山解放,党中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鞍钢生产。工人们听说后,从安东(现丹东)、通化、瓦房店等地陆续回厂,情绪高昂,带着一股憋不住的兴奋劲!
当时的鞍山火车站,候车室每天都挤满人,并不是为了坐火车。他们围在一张桌子前,想看清桌上招工50名的告示,哪怕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不识字。
那年月,工厂还没有完善的招工考试制度,招工很难把握评判的标准,只能靠土法子,以鞍山站为起点,以立山火车站为终点,开始赛跑,取前50名。
吃不饱的年月,靠与火车赛跑赢得招工机会的工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鞍钢,第一天就领到了高粱米和白菜。
怎能不兴奋?没有了颠沛流离,不必再靠一点点配给粮充饥,受尽打骂的“黑爪子”(旧时对工人的称呼)被尊称为工人师傅,“窑葫芦”(旧时对鞍钢的称呼)里的臭苦力变成“老大哥”,“工人成为工厂的主人”……一切都变了!心潮澎湃的工人们摩拳擦掌,奔走相告,都准备玩命地干它一场。
可在一片废墟之上要想恢复,谈何容易?“日军和国民党撤退时,不甘心失败,炸高炉毁机器,妄图使工厂变成一片废墟,用经济卡我们的脖子。”
一个留用的日籍冶炼专家还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恢复高炉的材料、工具极度匮乏,老工人孟泰站了出来,带领工友刨开冰雪,搜集机器零件,献交器材,工人们共有一个执念——一定要尽快恢复生产。
短短半年多时间,这里就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和第一炉钢水。1949年7月9日,鞍钢大白楼前,2.5万钢铁工人齐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因为这一天,鞍钢举行开工典礼,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式开工。在此之前,鞍钢已脱胎换骨,2座矿山、1座高炉、2座平炉、6个轧钢厂、2个金属制品厂及耐火材料厂全部复工投产,作为钢铁联合企业的整个生产体系已经初步完成,具备全面开工生产的条件。
工人们的劲头更足了,连轴忙生产,不计工时和报酬。不久,作家肖殷特地从北京来到鞍钢,采访后以“孟泰仓库”为题,写了一篇轰动全国的通讯,铁皮房才有了名字,“孟泰精神”开始在全国亿万名职工中广为传颂,成为引领。
新中国百废待兴,很多行业的生产几乎都是空白。1949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据联合国统计数字显示,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4美元。
经历百年战火,赢得解放后的新中国,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国家工业和经济不强大,必然会受到外国的干涉甚至牵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没有经验,在工业化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经验和做法,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决定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30多万产业工人的辽宁率先迈出工业化步伐。
辽宁成为“共和国长子”,是历史的选择。1953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全国工业化的出发点”(毛泽东语)的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担起共和国工业的半壁江山。
废墟上的崛起,不仅仅是改变世界产业格局的物质力量,更焕发了中国工人的奋斗精神。
1950年,恢复生产的鞍钢,生产情况简陋得超乎想象,更严峻的是,整个鞍钢的技术力量只有70多名工程师,还有60多名是伪满时期留下来的日本人,正在逐批回国。待他们全部遣返后,作为全国钢铁产业中心的东北,技术人员仅占全行业总人数的0.24%。
于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在全国上演。1953年,新华社发表的《祖国建设的新气象》一文中显示:“全国各地派去参加鞍钢建设工作的干部、技术人员、农民、大学毕业生和军人等就有4万多人。”全国支援鞍钢开始了,其中,有5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们形象地称为“500罗汉”。
他们级别高,职务却安排得低,地委级的多安排到基层主要厂矿及机关重要处室,如安徽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林云侠调任烧结总厂厂长,福建晋江地委书记高一清调任炼铁厂党委书记,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乔石调任基建处副处长等。
干部“降格”使用,其实意在将鞍钢“升格”。
这种特殊现象或缘于当时鞍山是新中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但事实显示,这是出于党中央深谋远虑的一个战略构想。也正是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时期,辽宁成了党中央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国家工业建设的“头号工程”。
就这样,中国工业化建设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创造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无数个“第一”的“三大工程”完成;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万能铣床、第一台18马力轮式蒸汽拖拉机、第一块电磁铁、第一块钢化玻璃、第一个万伏级高压线圈横空出世;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万能工具胎”,将生产效率提高6至7倍,一年完成4年多的工作量;由工人阶级探索的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鞍钢宪法”,在全国工业企业甚至国外大面积推广、借鉴……一双双寻觅探究的眼神,锁定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劳动号子下的铁锤叮当,焊花飞舞,依渐清晰的大工业龙门吊,被装备制造环抱的渤海湾,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群体,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奉献,他们想的只有工厂、生产、新中国,还有未来不受制于人。与此同时,宿命也从这一刻起,被历史定格。
1978年,卓尔全家从湖北武汉,随工厂来到了本溪下马塘镇。
那一年,卓尔小学还没毕业。1964年起,由于国防需要,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三线厂”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方针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工人、技术人员、干部,满怀豪情,跋山涉水,支援三线建设。卓尔年轻的父母就这样从城市来到了偏远山区,走进了工友们在荒山野坳间、12座神秘山洞里建起的厂房和家属区,扎下了根。
三线厂(这里特指原641厂)与世隔绝,再加上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它在世代农耕的下马塘当地人心中是那么陌生与神秘。学校、医院、食堂、商店、电影院,一座小城市里有的,这里都有,宛若一个小社会。
“我们这些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的子弟,在工厂里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时光。”大多子弟都没有读书的强烈欲望,对沾满机器油污的工人父辈反倒更加崇拜,父母也从不拿外面的世界做刺激,“高中毕业就进工厂”似乎成为所有子弟的宿命。“况且同学成为工友,邻居成为车间主任,生活和工作交织……并没有什么不好。”
20世纪70年代末,工人犹如种子,工业战略的春风往哪儿吹,他们就在哪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像那时的沈重,初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国家大型主导企业后,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一重、二重、太重、洛矿、陕压、西安重机所等单位,输送2000多名技术工人和干部,其中,二重、陕压等企业从厂长到工段长,几乎全套人马都是沈重人。这里自然还少不了鞍钢,从建设新中国初期起,鞍钢先后输送工人和干部12.5万余人,还对口支援包建武钢、包钢等20多个大型钢厂……孕育一支产业工人大军,无私向全国播撒粒粒火种的沈重和鞍钢,必然不是孤本。
这也是那个时期赋予工人的人生定位和荣耀,从“中国第一村”的工人村开始催化,由“东方鲁尔”的沈阳推向巅峰,随着轰鸣马达声中诞生的产品,走向全国。
1978年,是一个如此安逸却又不甘于安逸的年份。十一届三中全会释放“扩大企业自主权”信号,改革开放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一群从工厂、工人群体中走出的小人物,将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厂,迎来了企业改革蓬勃发展的青春期。
最富有戏剧性的,是家喻户晓的改革先锋竟是一位并不真实存在的乔厂长。1979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作家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说他上任后开始“放火”,将全厂9000多名职工推上大考核,留下精兵强将,把考核不合格的,组成服务大队替代民工搞基建和运输。
这预兆某一个新时代的赫然登场。
作为改革初期全国闻名的改革窗口(1984年沈阳被国务院确定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早醒的”辽宁工厂、工人开始先人一步,推出全国首份厂长承包经营“责任状”、全国首家破产企业“通告书”、全国最早赴纽约发行“美元股票”的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涌现了许多改革名人,如一厂创出两项改革之最的沈阳电缆厂徐有泮、全国首家签订承包合同的沈阳电工机械厂李正治……
那时东药也很牛。1985年,王健林还没从部队转业,更没建立万达集团时,东药就开启了与体育联姻的模式,成为全国第一个冠名足球的企业,头一年冠名就花了14万元,随着球队所向披靡,东药工人在全国风头一时无两。
“没钱能去打知名度吗?”改革初期,在别人搞一种改革都大说特说一番时,东药来了个改革大全,实行有承包、有租赁,还有学三资企业搞股份制的“一厂多制”,职工待遇开始千差万别,甚至天壤之别——高级工程师月工资由600元一下子提到1.5万元,最高科技贡献奖可得奖金200万元,当时在全国也是少见,这让企业内外“炸了锅”。东北制药集团前董事长陈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那时我看过省长的工资条,也才1000多元钱。”
这无疑是向全国释放了三个关键词:改革、技术和市场。
就这样,1985年的铁西似乎活出两个极端。
顶替父亲跨入工厂大门的贾东晨,在这一年成为令人羨慕的沈重一员。表面看与从前无异。每天下班,工厂门前万人汇集,好似汹涌的波涛瞬间涌出工厂东西两厂区的门,黑压压的一片,出了工厂大门,庞大的自行车队即刻塞满兴华街与北二路,并排而行的车流根本不分快车道与慢车道,前轱辘紧挨着后轱辘的大军挤在一起,起码要10多分钟才能疏散开来,奔向各自的职工生活区。
此时的铁西,有一种张力正在暗自牵引。许多国企、工厂像得了传染病一样,频发体力不支的症状,当年领先全国的生产线步入落伍行列,30多年的经营体制被市场经济的风浪无情地拍打。中国工业经济最早最彻底的地区,徘徊在风口,工人命运的改变从这一年埋下伏笔。
“听说国外十几家报纸发了新闻,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1985年8月3日,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五金铸造厂、防爆器械厂、第三农机厂收到了全国首份“破产警戒通告”,为起足球中黄牌警告之效,3份通告的封皮被印刷成了黄色。
五金铸造厂厂长周桂英现场崩溃。哭完,她回厂召开全厂大会,“现在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年之内要让咱厂复苏。”台上台下的工人都热泪盈眶。从那一天起,工人们加班加点没有抱怨,在警告期结束的最后关口,厂子扭亏为盈,破产警报解除了。
一年后的同一天,拥有70多名工人的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倒闭,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日本记者在报道中称:沈阳发生了超过8级的改革地震,中国的“铁饭碗”真的要被打碎了!
“越是如此,越逃不开宿命。”在国家工业化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工业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坚守工人这份职业,成为一种必要,甚至上升为辽宁人的责无旁贷。 他们开始以崭新的身份——工人技术专家,阔步于历史舞台。
在沈阳手表厂,认为“外购模具是咱模具工人耻辱”的张绍阳利用业余时间攻关,3年后研制出的手表“整体小夹板”模具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鞍钢化工总厂炼焦车间,痴迷技术的钳工李晏家,源于摔跤受伤部位而产生的创意,竟获得国家级专利,仅备件费每年就能节约40万元;在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厂,技术组学历最低的铸造工人毛正石自学技艺,练就成只看铁水花,就能精准地将1400度的铁水温差控制在10度以内的本领……
由于理论水平的限制,此时工人技术革新出的“高精尖”不多,但他们身处生产第一线,每次技改都对症下药,解决了企业、行业发展的众多燃眉之急。
企业不是在单打独斗。早在1961年,由沈阳工人吴家柱和工友自发组织的技术协作活动成为全国首创,并推广至全国。20世纪60年代末,技协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8年开始复苏,它集中起能工巧匠、技术革新能手的群体优势,不仅解决了一个班组、车间或企业一时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还悄悄改变了辽宁产业工人队伍结构特点,即以老工人为主体,以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为骨干的“三结合”结构。
奉献也从那一刻起,由感性演化至理性的技术层面。
当市场的闸门被打开,自由的水流开始渗透进来,最先被淹没的就是铁西的北二路,那个曾经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第一,在中国大地找不出哪一条街道的经济指标能望其项背的地方。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从北二路传出的消息不再是清一色振奋人心的喜讯,而是如雷贯耳的亚洲第一大铸造企业沈阳铸造厂生产难以为继,沈阳冶炼厂、沈阳电缆厂这样的庞然大物相继轰然倒塌。
一位车间主任这样描绘工厂里的情景:曾经名声显赫的工厂里,“干活儿没手套,洗手没肥皂,开饷没有号。”工厂常常因无钱给工人开资,开资日一拖再拖,或者无法全额开,遑论奖金了。因欠水电费,被断水断电,甚至连电话费都交不起……80%以上的企业在停产半停产的泥潭里苦苦挣扎,亏损户与日俱增。
阵痛开始了。1991年8月24日,一则新华社记者刘欣欣采写的报道《金牌不是名牌》橫空出世,摆在世人眼前的,“几年前还为金牌大省而扬扬自得的辽宁人,如今却受到市场无情的嘲弄:辽宁产成品资金占用三角债全国第一……”
1992年,中国大型企业第一次打破铁饭碗——在媒体热烈鼓噪和“徐州经验”启发下,本溪钢铁厂宣布10.6万名职工实行全员合同制。
“关门一条街,停工一大片”的坊间民谣喧嚣尘上。一大片指沈阳铁西,一条街则指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两侧十几家国企和集团企业。
“船挺大,但拉的都是小破船。”沈阳变压器厂老工人王富新回忆,厂子把10多家大小工厂绑在一起,1万人才产出1360万千伏安。沈重则是典型大而全结构的国有企业,社会服务系统非常完备,每年光后勤服务补贴经费就高达两三千万元,人员更是只进不出,“改革开放前工厂职工1.2万人,20世纪80年代后,一度剧增了8000子弟兵。”人多了企业规模却没有变,还要给工人岗位、工资、福利和待遇,企业很难承受如此重负。有几组数据,把铁西推向了不改造不能为继的关口——技术改造的欠账,让正值壮年的企业显得体力不支,1949年建起的平炉还在1980年喘着粗气,关了火仍停不下来,炉顶塌落接连上演。
就连老牌航空工业企业黎明公司也难独善其身。改革开放后,黎明主动走向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初步架构稳定的民用产品体系,建立民品开发管理的新经营模式,也锻炼出一大批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职工队伍。兴旺局面仅是昙花一现。“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因民用产品更新换代和后续投入无力等原因,不得不退出市场,7000多名干部职工生活无着。”1992年成为车间主任贾东晨记忆里最特殊的时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应景似的歌声里弥漫着思考和求索,欲说还休。
1997年7月22日,时任副总理的朱[钻] [容]基来到国企较为集中的辽宁视察,要重点解决三角债和国企改革扭亏脱困的问题。他召集辽宁10家大型亏损企业领导干部座谈,深刻阐述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再就业”以及“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意义,传达国务院关于3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定精神。
国企命题,这道横阻在改革路上的难解方程,答案呼之欲出。
1999年底,一部名为《铁西区》的纪录片引起轰动,镜头直面铁西,定格在这样的场景:生产间歇,车间里一个小班组在开会,班组长面对工友,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大家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注意安全问题。”
然后是最后一天上班的情况。明天,工厂会变成什么?工人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截至2001年初,全区30万产业工人中,将有13万下岗工人涌入社会,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在全国,1998年至2000年,这一数据为2137万人。
2011年7月,作家吴晓波在仅有4个人的电影院放映厅里,看了一部名叫《钢的琴》的电影,它夹在《建党伟业》和《变形金刚3》之间短暂的空档期上映,把下岗工人从那个时代拿了回来,摊到人们面前。当时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这便有了吴晓波《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文中的描写:丈夫用破自行车驮着妻子被迫去做皮肉生意,拿不出钱给儿子买球鞋的下岗父亲从窗户一跃而下……
也是那年月,教育好似一夜之间有了自费和公费之分,不少80后都经历过这样的浮沉起落:想到更好的学校读书但中考分数不够,幸好父亲或母亲刚刚买断得来了2万元,填上了自费借读的档。
在世人眼中,沈阳已然变成下岗问题的重灾区。当时还是新华社记者的吴晓波前往铁西,对下岗工人进行调研,至今他还记得,一种平静的情绪包裹着那里,人们很少控诉,更多的只是沉默。
他在工人村遇到一个每天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的中年人,那人用一种极其平和的语气替工厂开脱:“厂子原来很辉煌,但现在亏损很多年了。国家很困难,我们也理解。” 带着一兜白菜帮子悄悄离去,他不是这座城的孤本,他们不该被遗忘。且平静与开脱,并不等于愚笨,无力向市场经济主动出击,更非懒惰,不愿靠双手再造温州的模式,而是和最开始一样,当国家工业化战略需要他们成为工人的那一刻起,像当年支援三线“春风吹到哪儿,工人就在哪儿”一样,拿起了扳手和钳子的双手便不愿再放下,这就是宿命。
于是,这些被称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反应,本应是弱势一方的群体,以平静的姿态默默承受了历史转型的阵痛,却为技术升级、国企改革和腾飞争取了时间。
2002年6月16日,胡锦涛来到铁西,提出改造铁西的明确指示和要求,及铁西企业需要发展的明确意见。两天后,改变命运的“东搬西建”决策出台。据统计,从2002年9月至2005年底,搬迁改造企业113户,搬迁前产值只有12.3亿元,搬迁后达到50亿元,同时也盘活了5000万平方米土地,土地毛收入达90亿元。紧接着,在2003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4周年纪念日当天,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定,随后又率先把辽宁作为社会保障试点地区,由政府支付改革成本的优惠政策,一下子让铁西10万名职工转换了身份,仅沈重和沈阳电缆厂就合计并轨了1.5万名职工。
欠债还清了,包袱卸下了,宝马也来了。坦途铺就的同时,迫切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愿望被点燃,工人們也撕掉了“技术技能素质不高”的标签,变了模样。
2008年1月10 日下午,刚刚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载誉归来的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工人杨建华,获得了集团公司奖励的一台中华尊驰轿车。“一线工人获国家科技奖, 说明国家对技术工人高度重视,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方面为工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二位、辽宁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一线职工,时至今日,这份荣誉在李超、洪家光等辽宁工人身上得到延续。
“劳模评选的标准也有了微妙的转变。”鞍钢炼钢总厂电气点检员林学斌发现,他所负责的这条生产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一共成长起来8位劳模,不同的是,前7位均为保证设备不出事故的情况下,按生产量创新高来作为评选缘由,而第八位劳模,林学斌本人,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产量,为劳模评选做支撑的。
科技时代,奉献在隐忍和坚守、退出与创新中不断孕育出新内核,工人的职业荣耀也随之回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闪亮登场,攀登新的高峰。
在沈飞公司,35岁钳工出身的方文墨,自主研发3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6岁时夺得全国钳工状元,29岁成为中航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在沈阳造币有限公司,1991年生人的张文亮,从成为工人的第一天起,就毫不掩饰“想当大国工匠”的梦想,先后对企业设备技术改进数十项,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并在2015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由技能人才充盈的产业工人大军旌旗蔽空,向着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金字塔型技术工人结构嬗变,而他们身上始终闪现的,是工业化战略的布局谋篇,是拉纤路上的滴滴热汗,更是辽宁工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中最珍贵的积淀。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点,无论回眸还是展望,挑战总是大路上不熄的烽烟。我们回想到70年前迈出第一个脚步的那个地方,将足迹来一番抽丝剥茧式的梳理。岁月的流痕总是不断修正前行的罗盘,一次次峰回路转,一束束光芒再现,就像张瑞敏为纪念创业10周年写的散文《海尔是海》那样: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份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
(感谢孟泰女儿孟庆珍一家、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田力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