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命就像灯塔,易门教科所要帮助学校明确航向,为教育中的每个人照亮前进的方向。具体讲,就是要关注人的幸福,即为了学校教师持续发展的幸福服务。一个心灵和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而要达到心灵的和谐要靠“仁”、“识”、“知”等几方面能力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仁”就是要关爱他人,而要关爱他人,应有大智大勇的气度。如何提升气度?“多读书养才气,慎言行养清气,重情谊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温处世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不媚俗养骨气,敢作为养浩气。”《菜根谭》上有一句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识”是对自然法则与事物规律的认知和识别,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关爱自然,遵循规律。“知”就是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知、自省、自律、自爱,知的要旨是能节制自己、说服自己和征服自己,即:“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教研员有了使命感,就点亮了教科所这盏灯,就会“见旗就扛”,就能秉持“要事第一”的原则。我把“尊重、责任、创新”确定为易门教科所的价值观,因为尊重是生命的基础,也是开展和推动工作的出发点。责任是生命的脊梁,教育一方面要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每个生命去实现其人生价值,去担当社会的责任。创新是生命的延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当今学者为人。”“为己”者,以修身立德为本,以发展自我为本;“为人”者,以建功立业为务,以成就功业为务。正因如此,教研员的责任首先是改造自己,通过教育研究改造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自己;其次,教研员自身的管理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强,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要高,要成为师德之模范、学术之标兵和改革创新先锋。此外,还要抓好“研风”建设,形成“存正气干正事、积大气求上进、讲和气促发展”的科研风气和氛围。作为教研所所长,必须时时留心观察。处处适时指导,形成教科所良好的运行机制。
教科所的使命,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是要不断提升、发展和充实自己。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二是被誉为“老师的老师”的教研员必须有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这就要求教研员一定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要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掌握课程标准及有关教育教学法规知识,也要了解与本门学科联系的知识,还要学一点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的知识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础知识。要坚信“天道酬勤”。现在的学习方向是向未来学习。20年前日本人说:要拿美国人的技术来赚钱。但美国人却说:我们的技术20年后不能统治世界。作为教研员一定要有前沿意识、国际视野、战略观念,要有信息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气魄。
教研员有了使命感,就点亮了教科所这盏灯,就会“见旗就扛”,就能秉持“要事第一”的原则。我把“尊重、责任、创新”确定为易门教科所的价值观,因为尊重是生命的基础,也是开展和推动工作的出发点。责任是生命的脊梁,教育一方面要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每个生命去实现其人生价值,去担当社会的责任。创新是生命的延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当今学者为人。”“为己”者,以修身立德为本,以发展自我为本;“为人”者,以建功立业为务,以成就功业为务。正因如此,教研员的责任首先是改造自己,通过教育研究改造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自己;其次,教研员自身的管理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强,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要高,要成为师德之模范、学术之标兵和改革创新先锋。此外,还要抓好“研风”建设,形成“存正气干正事、积大气求上进、讲和气促发展”的科研风气和氛围。作为教研所所长,必须时时留心观察。处处适时指导,形成教科所良好的运行机制。
教科所的使命,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是要不断提升、发展和充实自己。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二是被誉为“老师的老师”的教研员必须有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这就要求教研员一定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要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掌握课程标准及有关教育教学法规知识,也要了解与本门学科联系的知识,还要学一点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的知识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础知识。要坚信“天道酬勤”。现在的学习方向是向未来学习。20年前日本人说:要拿美国人的技术来赚钱。但美国人却说:我们的技术20年后不能统治世界。作为教研员一定要有前沿意识、国际视野、战略观念,要有信息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