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朗读者能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积累知识,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但是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越来越被忽视。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朗读的作用和朗读的方法三个来方面分析,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课文的朗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朗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读,蒙童入学,文义不懂,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及至年岁既长,“四书”“五经”也往往读得倒背如流。这种“死读”当然有其弊端,然而这种“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但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几乎被忽视了,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高语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正在被忽视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训练,已经具备了朗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朗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朗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朗读,有直接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的意义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没有“琅琅的读”,哪有“出中成章”?可是,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朗读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朗读之前,朗读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细读原文;充分揣摩体会并把握文章在内容、思想与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这一准备过程的实现,正好于不知不觉中锻炼并培养了朗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准备过程中始终是积极主动地在阅读原文,他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如让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难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那么他能很深入地理解文章吗?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是能动的。我在上《再别康桥》《雨巷》《荷塘月色》等课文时,就充分运用了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我先给学生们范读了一遍,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出作品的内涵和韵味,然后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简单的朗读知识的方法。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想使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里。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刻钟,并且尽量读出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一刻钟后,起来发言的学生已经能够大略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我叉请三四位同学朗读重点段落,其他同学纠正他们朗读中的错误(包括字音、停顿、重音及感情等),最后在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讲解朗读的要领,并把名家的朗诵放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在比较之中再次深入地体会把握文章。这样,学生们在愉悦的鉴赏气氛中很快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所以,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朗读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逍遥游》等文章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文章什么时候学生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朗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激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情感。这些情感使朗读者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他们或找人倾诉,或提笔著文,而后者正属于创作活动。因此,朗读实际上激起了读者的创作欲望,并使之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可见,朗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情感体验丰富的同学,往往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某种感受,他可能会提笔记下这瞬间的心理活动,而这实际上正是在锻炼写作能力。久而久之,他的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
首先,把握好朗读的时机,读出兴趣。高中课堂,一般都注重精讲多练,但经常这样,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而如果调节时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便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课堂气氛便活跃了许多。再者,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各种学习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其次,要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读出新意。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朗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长篇叙事诗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相约探夫”这一节,就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方式,通过朗读,四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情感细腻,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则适合男生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四、朗读中,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出作品的真情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正确把握文意,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奔放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淡雅闲情,《项脊轩志》的绵绵深情等,都应在朗读中细细品味,方能读出真情。当然,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也就不同。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愤和沉痛的。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朗读时就宜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而当作者写到当局的凶残和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正因为欠缺,所以更需要努力;正因为有遗憾,所以更要看到完美的前景。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语文之美,让我们乘着朗朗书声的翅膀从过去到现在在语文的世界中遨游,读出过去,读向未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朗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读,蒙童入学,文义不懂,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及至年岁既长,“四书”“五经”也往往读得倒背如流。这种“死读”当然有其弊端,然而这种“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但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几乎被忽视了,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高语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正在被忽视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训练,已经具备了朗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朗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朗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朗读,有直接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的意义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没有“琅琅的读”,哪有“出中成章”?可是,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朗读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朗读之前,朗读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细读原文;充分揣摩体会并把握文章在内容、思想与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这一准备过程的实现,正好于不知不觉中锻炼并培养了朗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准备过程中始终是积极主动地在阅读原文,他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如让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难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那么他能很深入地理解文章吗?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是能动的。我在上《再别康桥》《雨巷》《荷塘月色》等课文时,就充分运用了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我先给学生们范读了一遍,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出作品的内涵和韵味,然后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简单的朗读知识的方法。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想使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里。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刻钟,并且尽量读出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一刻钟后,起来发言的学生已经能够大略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我叉请三四位同学朗读重点段落,其他同学纠正他们朗读中的错误(包括字音、停顿、重音及感情等),最后在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讲解朗读的要领,并把名家的朗诵放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在比较之中再次深入地体会把握文章。这样,学生们在愉悦的鉴赏气氛中很快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所以,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朗读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逍遥游》等文章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文章什么时候学生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朗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激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情感。这些情感使朗读者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他们或找人倾诉,或提笔著文,而后者正属于创作活动。因此,朗读实际上激起了读者的创作欲望,并使之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可见,朗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情感体验丰富的同学,往往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某种感受,他可能会提笔记下这瞬间的心理活动,而这实际上正是在锻炼写作能力。久而久之,他的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
首先,把握好朗读的时机,读出兴趣。高中课堂,一般都注重精讲多练,但经常这样,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而如果调节时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便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课堂气氛便活跃了许多。再者,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各种学习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其次,要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读出新意。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朗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长篇叙事诗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相约探夫”这一节,就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方式,通过朗读,四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情感细腻,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则适合男生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四、朗读中,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出作品的真情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正确把握文意,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奔放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淡雅闲情,《项脊轩志》的绵绵深情等,都应在朗读中细细品味,方能读出真情。当然,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也就不同。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愤和沉痛的。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朗读时就宜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而当作者写到当局的凶残和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正因为欠缺,所以更需要努力;正因为有遗憾,所以更要看到完美的前景。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语文之美,让我们乘着朗朗书声的翅膀从过去到现在在语文的世界中遨游,读出过去,读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