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国工作已两年多了,每天都沉溺于城市浮夸的节奏,心也在浮躁中沉浮。不知不觉,那个曾经带给我安逸宁静的国度,也已在战火中沉沦了两年,仿佛一幅美轮美奂的艺术品遭到了亵渎。沉痛之余,那点点滴滴已经快被遗忘的记忆却又慢慢聚集,渐渐清晰起来。
2010-2012年,因工作原因被派驻叙利亚两年。从未想过这个面积不到19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的中等大小的国家竟会带给我如此不舍的牵挂。
大马士革——浓缩数千年文明印记的世界名城
初到叙利亚,立刻完全沉醉于那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不单单是风景,不仅仅是人文,那是一种和谐,一种蓝天白云下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是一种涤荡心灵的感受。
公司在叙利亚的办事处设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城中心的一家私人酒店内。酒店老板是黎巴嫩人,已在叙利亚生活了20年。他的夫人比他小15岁,是叙利亚人,典型的阿拉伯美女。老板有三个孩子。他在大马士革还有一处老房子,据说有200多年了,现在租给在古兰经学校上学的留学生居住。老板很健谈,也很喜欢中国,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到北京、上海去看一看。
大马士革是数千年的古都,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是城市,公元前2500年(我们的三皇五帝时代),这座城市就已经叫做大马士革(拼法稍有不同,那时候是Dimashqa),征服中东的历代大帝国,像什么古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直到罗马帝国都统治过大马士革。这期间大马士革一般都是一个重要的地区中心,省会城市。它作为显赫的帝国都城,那是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后。历史上也是伊斯兰第四圣城,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置身于城市中,感叹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印记竟能如此高度统一:这里有坐落在旧城中央,建于古罗马的朱庇特庙(公元1世纪)和早期基督教的圣约翰教堂(公元5世纪)的旧址之上的伊斯兰世界的经典建筑——倭马亚大清真寺;有建于公元前2世纪,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古罗马剧场之一的布斯拉古罗马剧场;当然也有香格里拉、希尔顿等世界知名酒店。几千年的文明印记都被浓缩在大马士革,让人去感知,去感慨。
大马士革旧城最精彩的古迹,就是倭马亚清真寺。那是大马士革城的象征,建成于705年,马立克哈里发时代。那个时候还是伊斯兰教兴起和扩张的初期,清真寺建筑的设计,远没有后来那么千篇一律。倭马亚清真寺,作为帝国初期的皇家清真寺,是当时整个阿拉伯帝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它的建筑样式,具有探索性,成为整个帝国以后一个时期的规范,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建筑史上,地位都举足轻重。倭马亚清真寺最大的门是东门,但是只能信徒出入,游客必须从北门买票进入。无论哪个门,进门都是大理石的庭院。
迪士林村——令人难忘的异国他乡的乡村生活
在大马士革呆的时间大约只有两周,后来我们的工作地点搬到了幼发拉底河上的一座水电站的生活区内,叫迪士林村。这里离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100公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水电站的职工及其家属,有1000人左右。
在这座小村一呆就是两年。每天早上4点多,清真寺的阿訇就开始诵经了,穆斯林们也开始一天第一次的礼拜。叙利亚穆斯林做礼拜是男女分开的,男女都着长袍。女穆斯林规矩更严,手腕、脚踝以上,包括脖子、头发都是不准露在外面的,只准露两只眼睛。起初我经常被这种诵经声吵醒,后来竟慢慢习惯于这种梵音入耳的感觉,所有的浮躁与烦闷都烟消云散。
礼拜完毕后当地人开始准备早餐,叙利亚以面食为主,主食是一种烤的薄饼,这种薄饼由国家出钱,按照家庭人员的数量分配,村上有一个国家的分发点,每天人们都会来这里领取面饼。叙利亚社会的保障理念就是:“想吃好我管不了,但我要管你能吃饱。”当然,国家的福利仅限于面饼本身,至于其它生活食品,那就是电站职工的福利了,一般橄榄油、鸡蛋、定量的肉制品都属于职工福利。
在这座小村子里我们中国专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电站既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能源,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叙利亚这个生活水平中等的国家,电站职工那是绝对的金领阶层了,他们的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在职期间免费居住。我们住的是政府分配的三层独立小楼,一梯两户,每户都是套三的户型,还有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小院。其实整个叙利亚对中国都很友好,在这里能得到很好的被认同感。
迪士林村的生活是闲适的,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来说,闲暇之余钓钓鱼,搞几次BBQ(烧烤大会),甚至到附近农村里去扫一些天然食品,都是无边乐事。
当地肉类以牛羊肉为主,价格比较昂贵,一斤羊肉的价钱在50元人民币左右,牛肉相对便宜一点,也要40元一斤。但是这里只是肉值钱,牛杂、羊杂、牛骨等都是不要钱的。对于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来说,这等好事岂能错过,大家用国内带的袋装火锅底料弄起了牛杂火锅,那叫一个鲜香……
与牛羊肉相比,鸡、鸭的价格就便宜得多了。饲料鸡20元人民币一只,纯土鸡30元人民币一只,没错,是一只,不是一斤,每只4斤左右。周围村庄的土鸡基本上被我们扫荡完了。在叙利亚,鸡爪是没有人吃的,我们和当地的一个养鸡场沟通了一下,养鸡场定期免费让我们去回收鸡爪,回来大快朵颐,这种生活品质使得我们有些工程师都在考虑移民的问题了。
闲适安详——普通叙利亚民众的生活状态
叙利亚人生活节奏很慢,工作和休闲泾渭分明,下午三点到四点为喝茶的时间,所有工作都为喝茶让路。我们经常作为受邀对象,当然,这也是一个增进彼此了解的机会。他们大都说阿拉伯语,只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层人员会讲英语。我们的阿语翻译是一个云南大理的小伙子,姓李,在叙利亚古兰经学校学习了4年,阿语说得那叫一个溜,能背诵整本的古兰经,在我们居住的村里人气那是相当的旺。在迪士林村的两年间,这个小伙子完成了成家立业生孩子的大业,收获颇丰。 叙利亚是一个鼓励生育的国家,妇女生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一般家庭5个孩子稀松平常。我们所在的水电站有一个工程师家里竟有13个小孩。叙利亚实行一夫多妻制,法律规定成年男子最多可以娶4个老婆,但是4个老婆必须各自拥有独立的住房,这对于一般男子来说也是“亚历山大”。我们请的当地司机共有9个小孩。他前妻去世了,他又娶了前妻的妹妹。
周末时,大多数叙利亚人更是举家出游,幼发拉底河附近由于风光秀美,更是成为当地人的休闲胜地。每逢周末,很多开车从附近赶来的人都会在河畔铺几张毯子,一家人喝茶,喝咖啡,烤肉,戏水,其乐融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叙利亚人开车的风格,那叫一个猛,在平常的乡村公路上飙到160-180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即便速度如此之快,叙利亚的交通事故率依然不高,因为叙利亚人开车非常讲究礼让,很少看见抢道占道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地人很少去存钱甚至去计划未来的生活,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有主来安排(用他们阿拉伯语发音就是“一下啦”,真主说了算),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一切皆会水到渠成。这种价值观让他们更注重人生的过程,生活与家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不愿意加班。
当地水果也便宜得惊人,10斤左右的西瓜合人民币也就不到6块钱,而且当地的气候土壤造成水果品质极佳。柠檬是当地的主要水果,也是佐餐的主要材料。在国内属于“高大上”的车厘子(那时近100元/斤),在叙利亚的价格竟然也是5元左右一斤,我们惊喜地对着小贩一挥手:“来10斤,哥几个今天拿它当饭吃了!”简直就是国内“土豪”的做派。叙利亚蔬菜品种较少,常见的就是辣椒、洋葱、土豆、西红柿等。当地可不能用“白菜价”来形容物价便宜,因为白菜价格很贵,合人民币6元一斤,比车厘子还贵,你想想是什么概念。花菜也属于高档次蔬菜,每斤价格超过人民币10元。这里所有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的,绝没有激素和农药,口感很好。
叙利亚餐厅大多都是以伊斯兰食品为主,如烤羊肉、羊肉饼、蔬菜沙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羊肉饼,音译为“西尼尔”,做法是羊腿肉剁碎,配以西红柿、小青椒,再加上特殊的酱料,然后放在一个直径大约35公分的铁盘里,进入烤箱烤制,熟后淋点柠檬汁,我可以轻轻松松地消灭一整盘,那种味道至今难忘。我们尝过的做西尼尔味道最好的是在阿勒颇城郊,阿勒颇至大马士革的公路边。
叙利亚特产众多,比较著名的是橄榄油、橄榄皂、开心果等。我在叙利亚头一次见到了新鲜的开心果,外表包裹着一层紫红色的皮,把这层皮剥掉之后才会显出我们平常所见的开心果外面那层白色的壳。另外阿勒颇手工橄榄皂更是闻名于世。阿勒颇手工橄榄皂的代表是阿萨米拉古皂,已有上千年的制皂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王室贵族不可替代的日用品。制皂选用头层橄榄油,采用热成皂法,添加纯天然月桂油。一年只制作一次。正品阿萨米拉古皂价格在每块150元人民币左右。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叙利亚“沙漠的新娘”
我们居住的迪士林村位于幼发拉底河畔,幼发拉底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是人类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幼发拉底河在叙利亚境内流经区域基本为平原。因此,叙利亚境内早期文明遗迹特别众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帕尔米拉古城遗址。我们也参观了这座被称为叙利亚“沙漠的新娘”的地方。
这座宏伟的遗迹讲述着女王宰努比亚(Zenobia)统治时期的光辉历史,女王宰努比亚被认为是最高贵、最美丽的东方美女,她以一种让东西方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方式统治、管理着帕尔米拉。废墟中的帕尔米拉依然壮观,交融了东西方艺术智慧的宫殿富丽堂皇,宫殿、神庙、剧场、集市、陵墓等在这里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天地人神在这里均已融会贯通。这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也是让人荡涤心灵的好地方。古帕尔米拉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嚣中,只有沙漠上的遗迹静静地立在地上或躺在地下,似乎还在回忆着当年的喧嚣与伟大。
站在帕尔米拉遗址中央,慢慢闭上眼,将周围的一切都印在脑海中,风声呼啸,忽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丰满起来。高高的凯旋门,矗立在道路两旁的750根石柱,青石水槽组成的天廊水道,长长的廊柱,高大的门和门廊式街道。自己仿佛时光穿越到了千年以前,身处灿烂的两河文明之中……
在叙利亚的两年,过得简单而充实。友好善良的叙利亚人民,过着闲适而幸福的生活。可是连续两年的战火,已使得这个美丽的国家千疮百孔,古老的文明在呜咽。愿战争早日结束,还这片土地以安逸宁静。
2010-2012年,因工作原因被派驻叙利亚两年。从未想过这个面积不到19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的中等大小的国家竟会带给我如此不舍的牵挂。
大马士革——浓缩数千年文明印记的世界名城
初到叙利亚,立刻完全沉醉于那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不单单是风景,不仅仅是人文,那是一种和谐,一种蓝天白云下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是一种涤荡心灵的感受。
公司在叙利亚的办事处设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城中心的一家私人酒店内。酒店老板是黎巴嫩人,已在叙利亚生活了20年。他的夫人比他小15岁,是叙利亚人,典型的阿拉伯美女。老板有三个孩子。他在大马士革还有一处老房子,据说有200多年了,现在租给在古兰经学校上学的留学生居住。老板很健谈,也很喜欢中国,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到北京、上海去看一看。
大马士革是数千年的古都,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是城市,公元前2500年(我们的三皇五帝时代),这座城市就已经叫做大马士革(拼法稍有不同,那时候是Dimashqa),征服中东的历代大帝国,像什么古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直到罗马帝国都统治过大马士革。这期间大马士革一般都是一个重要的地区中心,省会城市。它作为显赫的帝国都城,那是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后。历史上也是伊斯兰第四圣城,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置身于城市中,感叹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印记竟能如此高度统一:这里有坐落在旧城中央,建于古罗马的朱庇特庙(公元1世纪)和早期基督教的圣约翰教堂(公元5世纪)的旧址之上的伊斯兰世界的经典建筑——倭马亚大清真寺;有建于公元前2世纪,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古罗马剧场之一的布斯拉古罗马剧场;当然也有香格里拉、希尔顿等世界知名酒店。几千年的文明印记都被浓缩在大马士革,让人去感知,去感慨。
大马士革旧城最精彩的古迹,就是倭马亚清真寺。那是大马士革城的象征,建成于705年,马立克哈里发时代。那个时候还是伊斯兰教兴起和扩张的初期,清真寺建筑的设计,远没有后来那么千篇一律。倭马亚清真寺,作为帝国初期的皇家清真寺,是当时整个阿拉伯帝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它的建筑样式,具有探索性,成为整个帝国以后一个时期的规范,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建筑史上,地位都举足轻重。倭马亚清真寺最大的门是东门,但是只能信徒出入,游客必须从北门买票进入。无论哪个门,进门都是大理石的庭院。
迪士林村——令人难忘的异国他乡的乡村生活
在大马士革呆的时间大约只有两周,后来我们的工作地点搬到了幼发拉底河上的一座水电站的生活区内,叫迪士林村。这里离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100公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水电站的职工及其家属,有1000人左右。
在这座小村一呆就是两年。每天早上4点多,清真寺的阿訇就开始诵经了,穆斯林们也开始一天第一次的礼拜。叙利亚穆斯林做礼拜是男女分开的,男女都着长袍。女穆斯林规矩更严,手腕、脚踝以上,包括脖子、头发都是不准露在外面的,只准露两只眼睛。起初我经常被这种诵经声吵醒,后来竟慢慢习惯于这种梵音入耳的感觉,所有的浮躁与烦闷都烟消云散。
礼拜完毕后当地人开始准备早餐,叙利亚以面食为主,主食是一种烤的薄饼,这种薄饼由国家出钱,按照家庭人员的数量分配,村上有一个国家的分发点,每天人们都会来这里领取面饼。叙利亚社会的保障理念就是:“想吃好我管不了,但我要管你能吃饱。”当然,国家的福利仅限于面饼本身,至于其它生活食品,那就是电站职工的福利了,一般橄榄油、鸡蛋、定量的肉制品都属于职工福利。
在这座小村子里我们中国专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电站既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能源,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叙利亚这个生活水平中等的国家,电站职工那是绝对的金领阶层了,他们的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在职期间免费居住。我们住的是政府分配的三层独立小楼,一梯两户,每户都是套三的户型,还有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小院。其实整个叙利亚对中国都很友好,在这里能得到很好的被认同感。
迪士林村的生活是闲适的,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来说,闲暇之余钓钓鱼,搞几次BBQ(烧烤大会),甚至到附近农村里去扫一些天然食品,都是无边乐事。
当地肉类以牛羊肉为主,价格比较昂贵,一斤羊肉的价钱在50元人民币左右,牛肉相对便宜一点,也要40元一斤。但是这里只是肉值钱,牛杂、羊杂、牛骨等都是不要钱的。对于什么都敢吃的中国人来说,这等好事岂能错过,大家用国内带的袋装火锅底料弄起了牛杂火锅,那叫一个鲜香……
与牛羊肉相比,鸡、鸭的价格就便宜得多了。饲料鸡20元人民币一只,纯土鸡30元人民币一只,没错,是一只,不是一斤,每只4斤左右。周围村庄的土鸡基本上被我们扫荡完了。在叙利亚,鸡爪是没有人吃的,我们和当地的一个养鸡场沟通了一下,养鸡场定期免费让我们去回收鸡爪,回来大快朵颐,这种生活品质使得我们有些工程师都在考虑移民的问题了。
闲适安详——普通叙利亚民众的生活状态
叙利亚人生活节奏很慢,工作和休闲泾渭分明,下午三点到四点为喝茶的时间,所有工作都为喝茶让路。我们经常作为受邀对象,当然,这也是一个增进彼此了解的机会。他们大都说阿拉伯语,只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层人员会讲英语。我们的阿语翻译是一个云南大理的小伙子,姓李,在叙利亚古兰经学校学习了4年,阿语说得那叫一个溜,能背诵整本的古兰经,在我们居住的村里人气那是相当的旺。在迪士林村的两年间,这个小伙子完成了成家立业生孩子的大业,收获颇丰。 叙利亚是一个鼓励生育的国家,妇女生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一般家庭5个孩子稀松平常。我们所在的水电站有一个工程师家里竟有13个小孩。叙利亚实行一夫多妻制,法律规定成年男子最多可以娶4个老婆,但是4个老婆必须各自拥有独立的住房,这对于一般男子来说也是“亚历山大”。我们请的当地司机共有9个小孩。他前妻去世了,他又娶了前妻的妹妹。
周末时,大多数叙利亚人更是举家出游,幼发拉底河附近由于风光秀美,更是成为当地人的休闲胜地。每逢周末,很多开车从附近赶来的人都会在河畔铺几张毯子,一家人喝茶,喝咖啡,烤肉,戏水,其乐融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叙利亚人开车的风格,那叫一个猛,在平常的乡村公路上飙到160-180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即便速度如此之快,叙利亚的交通事故率依然不高,因为叙利亚人开车非常讲究礼让,很少看见抢道占道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地人很少去存钱甚至去计划未来的生活,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有主来安排(用他们阿拉伯语发音就是“一下啦”,真主说了算),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一切皆会水到渠成。这种价值观让他们更注重人生的过程,生活与家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不愿意加班。
当地水果也便宜得惊人,10斤左右的西瓜合人民币也就不到6块钱,而且当地的气候土壤造成水果品质极佳。柠檬是当地的主要水果,也是佐餐的主要材料。在国内属于“高大上”的车厘子(那时近100元/斤),在叙利亚的价格竟然也是5元左右一斤,我们惊喜地对着小贩一挥手:“来10斤,哥几个今天拿它当饭吃了!”简直就是国内“土豪”的做派。叙利亚蔬菜品种较少,常见的就是辣椒、洋葱、土豆、西红柿等。当地可不能用“白菜价”来形容物价便宜,因为白菜价格很贵,合人民币6元一斤,比车厘子还贵,你想想是什么概念。花菜也属于高档次蔬菜,每斤价格超过人民币10元。这里所有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的,绝没有激素和农药,口感很好。
叙利亚餐厅大多都是以伊斯兰食品为主,如烤羊肉、羊肉饼、蔬菜沙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羊肉饼,音译为“西尼尔”,做法是羊腿肉剁碎,配以西红柿、小青椒,再加上特殊的酱料,然后放在一个直径大约35公分的铁盘里,进入烤箱烤制,熟后淋点柠檬汁,我可以轻轻松松地消灭一整盘,那种味道至今难忘。我们尝过的做西尼尔味道最好的是在阿勒颇城郊,阿勒颇至大马士革的公路边。
叙利亚特产众多,比较著名的是橄榄油、橄榄皂、开心果等。我在叙利亚头一次见到了新鲜的开心果,外表包裹着一层紫红色的皮,把这层皮剥掉之后才会显出我们平常所见的开心果外面那层白色的壳。另外阿勒颇手工橄榄皂更是闻名于世。阿勒颇手工橄榄皂的代表是阿萨米拉古皂,已有上千年的制皂历史,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王室贵族不可替代的日用品。制皂选用头层橄榄油,采用热成皂法,添加纯天然月桂油。一年只制作一次。正品阿萨米拉古皂价格在每块150元人民币左右。
帕尔米拉古城遗址——叙利亚“沙漠的新娘”
我们居住的迪士林村位于幼发拉底河畔,幼发拉底河曾经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是人类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幼发拉底河在叙利亚境内流经区域基本为平原。因此,叙利亚境内早期文明遗迹特别众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帕尔米拉古城遗址。我们也参观了这座被称为叙利亚“沙漠的新娘”的地方。
这座宏伟的遗迹讲述着女王宰努比亚(Zenobia)统治时期的光辉历史,女王宰努比亚被认为是最高贵、最美丽的东方美女,她以一种让东西方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方式统治、管理着帕尔米拉。废墟中的帕尔米拉依然壮观,交融了东西方艺术智慧的宫殿富丽堂皇,宫殿、神庙、剧场、集市、陵墓等在这里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天地人神在这里均已融会贯通。这里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也是让人荡涤心灵的好地方。古帕尔米拉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嚣中,只有沙漠上的遗迹静静地立在地上或躺在地下,似乎还在回忆着当年的喧嚣与伟大。
站在帕尔米拉遗址中央,慢慢闭上眼,将周围的一切都印在脑海中,风声呼啸,忽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丰满起来。高高的凯旋门,矗立在道路两旁的750根石柱,青石水槽组成的天廊水道,长长的廊柱,高大的门和门廊式街道。自己仿佛时光穿越到了千年以前,身处灿烂的两河文明之中……
在叙利亚的两年,过得简单而充实。友好善良的叙利亚人民,过着闲适而幸福的生活。可是连续两年的战火,已使得这个美丽的国家千疮百孔,古老的文明在呜咽。愿战争早日结束,还这片土地以安逸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