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用怎样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每一位教师所说的几乎每句话都将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如果每位教师的语言都富有感染力,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教书育人,又可以树起自己更加完美的形象。那么教师应用怎样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呢?
  首先,要循循善诱。这样很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位老师这样诱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他说:“今天,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她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丰富的宝藏、勤劳勇敢的人民便会令我们激动感奋,可是一旦我们拿起笔来写,有的同学就写不出了,说:‘祖国那么大,如何才能写好呢?’是啊,对于这样一个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学士写诗作赋讴歌她,又有多少丹青妙手挥毫泼墨描绘她。既然如此,作者又是怎样用桂林的山水进行巧妙的构思,把她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呢?”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诱导是循序的、渐进的、富有感染力的。
  其次,要推心置腹。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好,哪怕是言辞激烈一些,学生也乐于接受。推心置腹,要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并附以真挚的情感。上学期,我带的六年级有个成绩很好的男生,看中了一个女生,并在班里扬言要跟她谈上。我知道后非常生气,本想狠狠地批评他并找来家长。可转念一想,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向青春期过渡,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决定跟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我问他:“你最近成绩怎么样?”“退步了。”学生说。“你找过原因吗?”“没有。”我直言地说:“不,你有心事。”然后,我让学生坐得离我更近些,语重心长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同学之间可能会产生爱慕的心理,这是正常的。但是爱慕不等于爱情。爱情对于你们小学生来说是不应该考虑的。”学生的脸红了。我趁热打铁继续说:“你的记忆力、理解力在班上都算上乘,你的学习成绩本可以名列前茅,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一分心,马上就退步了,这样继续下去,你的前景会怎么样呢?这不是很可惜吗?”学生被打动了,脸上露出后悔的神色。接下来,我又给学生讲了一些历史上早恋丧志的故事,这位学生边听边点头,最后激动地向我保证:“从今以后,一定克服不健康的思想,集中精力学习。”可以看出,推心置腹十分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心置腹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效应。
  第三,可作亲自示范。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其语言本身也必须具有合乎规范要求的示范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记得一位名人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新、流畅,像潺潺的溪流,把知识琼浆欢快地灌注进学生心田;教师的语言,应该明快,果断,像锋利的刀剑,直劈荆棘深处,把学生巧妙地引向智慧的矿山;教师的语言应该炽热闪亮,像一团熊熊烈焰,撕破沉沉夜色,把学生赤诚地引向探求人生光辉道路的彼岸;教师的语言应该坚韧、刚健,个个科学奇峰一个个地攻克,一座座地登攀……”我们每位老师讲课如果注重那样清新、流畅、明快、果断、闪亮、坚韧、刚健,同学们听讲、发言情绪一定会异常高涨。当然,之前教师得付出大量的心血。语言的示范性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普通话运用、情感处理、朗读技巧等方面下大功夫。
  第四,要诙谐幽默。教师的语言诙谐幽默不仅使自己显得机智、博学、大度、乐观、风趣,而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记得一次去听一节示范课,课快结束时,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气愤告诉讲课老师,有位听课老师议论讲课老师的不是。气氛立刻尴尬起来。这位老师笑着说:“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祖孙二人骑着毛驴去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议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下来让爷爷上去。路人议论说,老人心肠硬。后来两人都不骑了。路人又纷纷议论说,放着毛驴不骑太傻。”听着,听着,同学们都笑起来。老师又问:“大家说说,这祖孙二人该怎么办?”同学们都会心地笑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课堂气氛立刻轻松了。的确,语言诙谐、幽默,总会让人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的!
  第五,要善用格言、警句。格言、警句,言简意赅便于记诵,感染力强,恰当运用,能使语言顿生光彩,既要学会引用,又要学会活用,更要学会创造出适合自己用的格言警句式的句子。一位名师在给学生讲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说:“忍一忍,天高地阔,让一让,风平浪静。”是啊,每一位想使自己的语言有感染力的教师,都应具备这种技能。
  第六,要妙用诗词歌赋。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乐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感人,能给人无穷的回味和感染。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一心求知时成功地活用了一首名诗:“财产诚可贵,金钱价更高,若为求知故,二者皆可抛。”著名演讲家李燕杰老师在给学生讲爱国进也饱含感情地引诵过一首诗:“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困苦,儿女们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更强烈的爱在那感情深处。”李老师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他一连朗诵了四遍,同学们还兴犹未尽。当年聆听过李老师演讲的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教师要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不必具有高度的涵养、丰富的学识、机敏的思维、良好的口才、真诚的情感、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行之有效的机智、幽默和风趣。只有这样,才会像一团圣火,点燃学生理想的烈焰,也只有这样才会像一辆车头,带领学生安全快速地奔驰在人生的轨道上。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达到自觉读书的状态。  【关键词】读书欲望;能力培养;养成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去防范和救护提出一些想法,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防范伤害事故提供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学生 体育 伤害事故 防范 救护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一个现实性、社会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充分了解伤害事故的产生和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救护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保证学生的健康,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有非常重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gI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阈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具体措施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
近年来由于打工热潮的时兴,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赶不上、生活习惯非常不好……这就让我们老师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教育好这批孩子,让他们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得到与别人一样的发展机会,使他们也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于“差生”这个词的理解也应该发生意义上的改变。在现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但在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考试成绩也不甚理想。问其原因,同学回答:“历史书籍故事生动、丰满。而老师照本讲授历史课,就像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骷髅,实在调不起兴趣。”如何改进历史教学,使枯燥的教学生动有趣,并使学生想学、爱学、学的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文精神为导向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并培养创造能力却很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这个题,本人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了解,也有了一些体会,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兴趣长久保持不是一朝
[摘要]本文针对历史课的特点,从当前的课堂现状——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入手,谈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实践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自主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时而板书,时而讲解,既有理论,又有实例,讲解非常精彩。而课堂效果怎么样呢?是不是跟教师的精彩讲解成正比呢,不一定!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主角,而学生只是观众
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看,学生成绩分化十分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中学后,会有“开始不适应——一蹶不振——放弃数学学习”这样一个过程。这对大面积提高数学学习成绩造成很大困难,给教师也带来了说汉不尽道不完的麻烦,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上不科学。笔者认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一、掌握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是转化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电子线路老教材新教法,使课程新理念在课堂中得以真正落实,是职业学校特别是专业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电子线路》的兴趣。  【关键词】电子线路 教学 思考兴趣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作为中等职校的一门专业课程,要在《电子线路》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关注突出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