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天文学社”简介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创立于1958年的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是荆楚大地上培养、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之一,是著名作家池莉的母校。仙桃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人文历史,这与学校一直注重文学社团建设分不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的名字由此而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海天文学社就是要为一群少男少女,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跳得更远、飞得更高,勇敢地追梦而行。
最近,我咳嗽得厉害。为了让我早日康复,母亲买来好几种西药。我每天极不情愿地吃着,可总不见好转。后来,在母亲的陪同下,我转诊中医,医生开了一瓶“止咳露”。
拧开瓶盖,糖浆入口,酸甜的味道滋润了我的味蕾,更是安抚了我烦躁的心情。看到瓶身上标签的图案,我愣住了,这中药的成分是枇杷? 顿时,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和外婆摘枇杷的日子。
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调皮的我,总是把我往外婆家送。我打心眼儿里不愿意,每每看见父母离开的身影,就黯然神伤。
外婆的家在一所大学的院子里,宿舍区十分安静。外婆的生活单调、枯燥,她要么陪我到操场上的沙坑里玩沙子,要么在家陪我看电视、玩玩具,一切很是无趣。爱我的外婆看着情绪低落的我,很心疼,想尽办法哄我开心。
到了周末,父母又把我送到外婆家。外婆搂着我,亲了又亲,但我依旧板着小脸,闷闷不乐。吃完晚饭,外婆拉着我出门散步,我极不情愿地跟在她后面,嚷道:“我走不动,脚疼。”外婆二话没说,背着我就往一片小树林走,边走边说:“我们摘枇杷去!”
顺着外婆手指的方向,只见枇杷树的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压得树枝都俯下了身子。此時的枇杷已经熟透了。我的脚步顿时欢快起来,像一只关不住的小鸟,飞进枇杷林里。外婆在我身后气喘吁吁地喊着:“别摔着了呀!”
站在树下的我,仰头盯着那些枇杷,想象着它们薄薄的黄色果皮包裹着丰满多汁的果肉,感觉果汁只要轻轻一捏就能溢出,我狠狠地咽了几下口水。透过扁长的枇杷叶子,看着黄昏时缀着金边的夕阳,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蹦跳着,像一只顽皮的小麻雀,举着小手却全然够不着果子。“快点!外婆,帮帮我。”外婆的脸上淌出笑容,“好!我来摘。”外婆也上上下下地蹦着,像只笨拙的袋鼠,只差那么一点就能摘到了。
外婆小碎步跑回家,拿了一根长长的晾衣竿,顺势一敲,树叶相互推搡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枇杷一个个掉落在地上。我把枇杷堆成了一座小山,外婆挑来挑去,择出些橙黄的还带着草木香气的枇杷,认真剥去外皮,把果肉送到我嘴里。枇杷的香气占领了我的整个味觉。晚上回家后,我还意犹未尽,回味着嘴里那淡淡的香甜。
转眼,我成了一名初中生,有半年时间没去看外婆了,甚是想念。再见外婆,没想到我高出了她许多,她还算硬朗的身形变得有些佝偻。
又到了枇杷成熟的季节,我提出要和外婆一起摘枇杷。外婆依旧拿着那根长长的晾衣竿,和我一前一后走进枇杷林。枇杷树也长高了很多。外婆准备扬起晾衣竿帮我敲打树上的果子。我心疼外婆,拿过晾衣竿,放在一边,举起手臂,摘下一颗最黄最饱满的枇杷,认真地剥开果皮,送到外婆嘴里。外婆咂了咂嘴,说:“真甜!”
还是在这枇杷树下,摘果子的人却不同了。
【总 评】枇杷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文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通过对两个摘枇杷的片段的回忆、对比,写出了外婆对“我”的爱,也写出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及外婆经历岁月风雨的变化,让人感叹,时光如果慢些,再慢些,该有多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共鸣。
(讲评教师 陈 雄)
[评 改]
开篇由自己生病的小事唤起小时候摘枇杷的记忆,温馨而自然。
写外婆和自己单调无趣的生活,是为了引出下文摘枇杷的快乐,小作者很善于铺垫。
比喻句充分表现出摘枇杷对“我”而言是多么快乐。
站在树下的一系列动作——盯、咽、看,充满童趣。
与外婆摘枇杷的过程,成了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了外婆对“我”的疼爱。
今时不同往日,摘枇杷的人换成了“我”,吃枇杷的人变成了外婆,经久不变的是厚重的祖孙之情。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创立于1958年的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是荆楚大地上培养、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之一,是著名作家池莉的母校。仙桃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人文历史,这与学校一直注重文学社团建设分不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的名字由此而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海天文学社就是要为一群少男少女,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跳得更远、飞得更高,勇敢地追梦而行。
最近,我咳嗽得厉害。为了让我早日康复,母亲买来好几种西药。我每天极不情愿地吃着,可总不见好转。后来,在母亲的陪同下,我转诊中医,医生开了一瓶“止咳露”。
拧开瓶盖,糖浆入口,酸甜的味道滋润了我的味蕾,更是安抚了我烦躁的心情。看到瓶身上标签的图案,我愣住了,这中药的成分是枇杷? 顿时,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和外婆摘枇杷的日子。
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调皮的我,总是把我往外婆家送。我打心眼儿里不愿意,每每看见父母离开的身影,就黯然神伤。
外婆的家在一所大学的院子里,宿舍区十分安静。外婆的生活单调、枯燥,她要么陪我到操场上的沙坑里玩沙子,要么在家陪我看电视、玩玩具,一切很是无趣。爱我的外婆看着情绪低落的我,很心疼,想尽办法哄我开心。
到了周末,父母又把我送到外婆家。外婆搂着我,亲了又亲,但我依旧板着小脸,闷闷不乐。吃完晚饭,外婆拉着我出门散步,我极不情愿地跟在她后面,嚷道:“我走不动,脚疼。”外婆二话没说,背着我就往一片小树林走,边走边说:“我们摘枇杷去!”
顺着外婆手指的方向,只见枇杷树的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压得树枝都俯下了身子。此時的枇杷已经熟透了。我的脚步顿时欢快起来,像一只关不住的小鸟,飞进枇杷林里。外婆在我身后气喘吁吁地喊着:“别摔着了呀!”
站在树下的我,仰头盯着那些枇杷,想象着它们薄薄的黄色果皮包裹着丰满多汁的果肉,感觉果汁只要轻轻一捏就能溢出,我狠狠地咽了几下口水。透过扁长的枇杷叶子,看着黄昏时缀着金边的夕阳,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蹦跳着,像一只顽皮的小麻雀,举着小手却全然够不着果子。“快点!外婆,帮帮我。”外婆的脸上淌出笑容,“好!我来摘。”外婆也上上下下地蹦着,像只笨拙的袋鼠,只差那么一点就能摘到了。
外婆小碎步跑回家,拿了一根长长的晾衣竿,顺势一敲,树叶相互推搡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枇杷一个个掉落在地上。我把枇杷堆成了一座小山,外婆挑来挑去,择出些橙黄的还带着草木香气的枇杷,认真剥去外皮,把果肉送到我嘴里。枇杷的香气占领了我的整个味觉。晚上回家后,我还意犹未尽,回味着嘴里那淡淡的香甜。
转眼,我成了一名初中生,有半年时间没去看外婆了,甚是想念。再见外婆,没想到我高出了她许多,她还算硬朗的身形变得有些佝偻。
又到了枇杷成熟的季节,我提出要和外婆一起摘枇杷。外婆依旧拿着那根长长的晾衣竿,和我一前一后走进枇杷林。枇杷树也长高了很多。外婆准备扬起晾衣竿帮我敲打树上的果子。我心疼外婆,拿过晾衣竿,放在一边,举起手臂,摘下一颗最黄最饱满的枇杷,认真地剥开果皮,送到外婆嘴里。外婆咂了咂嘴,说:“真甜!”
还是在这枇杷树下,摘果子的人却不同了。
【总 评】枇杷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文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通过对两个摘枇杷的片段的回忆、对比,写出了外婆对“我”的爱,也写出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及外婆经历岁月风雨的变化,让人感叹,时光如果慢些,再慢些,该有多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共鸣。
(讲评教师 陈 雄)
[评 改]
开篇由自己生病的小事唤起小时候摘枇杷的记忆,温馨而自然。
写外婆和自己单调无趣的生活,是为了引出下文摘枇杷的快乐,小作者很善于铺垫。
比喻句充分表现出摘枇杷对“我”而言是多么快乐。
站在树下的一系列动作——盯、咽、看,充满童趣。
与外婆摘枇杷的过程,成了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了外婆对“我”的疼爱。
今时不同往日,摘枇杷的人换成了“我”,吃枇杷的人变成了外婆,经久不变的是厚重的祖孙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