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下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天文学社”简介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创立于1958年的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中学,是荆楚大地上培养、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之一,是著名作家池莉的母校。仙桃一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人文历史,这与学校一直注重文学社团建设分不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的名字由此而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海天文学社就是要为一群少男少女,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跳得更远、飞得更高,勇敢地追梦而行。
  最近,我咳嗽得厉害。为了让我早日康复,母亲买来好几种西药。我每天极不情愿地吃着,可总不见好转。后来,在母亲的陪同下,我转诊中医,医生开了一瓶“止咳露”。
  拧开瓶盖,糖浆入口,酸甜的味道滋润了我的味蕾,更是安抚了我烦躁的心情。看到瓶身上标签的图案,我愣住了,这中药的成分是枇杷? 顿时,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和外婆摘枇杷的日子。
  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调皮的我,总是把我往外婆家送。我打心眼儿里不愿意,每每看见父母离开的身影,就黯然神伤。
  外婆的家在一所大学的院子里,宿舍区十分安静。外婆的生活单调、枯燥,她要么陪我到操场上的沙坑里玩沙子,要么在家陪我看电视、玩玩具,一切很是无趣。爱我的外婆看着情绪低落的我,很心疼,想尽办法哄我开心。
  到了周末,父母又把我送到外婆家。外婆搂着我,亲了又亲,但我依旧板着小脸,闷闷不乐。吃完晚饭,外婆拉着我出门散步,我极不情愿地跟在她后面,嚷道:“我走不动,脚疼。”外婆二话没说,背着我就往一片小树林走,边走边说:“我们摘枇杷去!”
  顺着外婆手指的方向,只见枇杷树的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压得树枝都俯下了身子。此時的枇杷已经熟透了。我的脚步顿时欢快起来,像一只关不住的小鸟,飞进枇杷林里。外婆在我身后气喘吁吁地喊着:“别摔着了呀!”
  站在树下的我,仰头盯着那些枇杷,想象着它们薄薄的黄色果皮包裹着丰满多汁的果肉,感觉果汁只要轻轻一捏就能溢出,我狠狠地咽了几下口水。透过扁长的枇杷叶子,看着黄昏时缀着金边的夕阳,一切都那么美好。
  我蹦跳着,像一只顽皮的小麻雀,举着小手却全然够不着果子。“快点!外婆,帮帮我。”外婆的脸上淌出笑容,“好!我来摘。”外婆也上上下下地蹦着,像只笨拙的袋鼠,只差那么一点就能摘到了。
  外婆小碎步跑回家,拿了一根长长的晾衣竿,顺势一敲,树叶相互推搡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枇杷一个个掉落在地上。我把枇杷堆成了一座小山,外婆挑来挑去,择出些橙黄的还带着草木香气的枇杷,认真剥去外皮,把果肉送到我嘴里。枇杷的香气占领了我的整个味觉。晚上回家后,我还意犹未尽,回味着嘴里那淡淡的香甜。
  转眼,我成了一名初中生,有半年时间没去看外婆了,甚是想念。再见外婆,没想到我高出了她许多,她还算硬朗的身形变得有些佝偻。
  又到了枇杷成熟的季节,我提出要和外婆一起摘枇杷。外婆依旧拿着那根长长的晾衣竿,和我一前一后走进枇杷林。枇杷树也长高了很多。外婆准备扬起晾衣竿帮我敲打树上的果子。我心疼外婆,拿过晾衣竿,放在一边,举起手臂,摘下一颗最黄最饱满的枇杷,认真地剥开果皮,送到外婆嘴里。外婆咂了咂嘴,说:“真甜!”
  还是在这枇杷树下,摘果子的人却不同了。
  【总   评】枇杷是本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文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通过对两个摘枇杷的片段的回忆、对比,写出了外婆对“我”的爱,也写出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及外婆经历岁月风雨的变化,让人感叹,时光如果慢些,再慢些,该有多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共鸣。
  (讲评教师 陈 雄)
  [评  改]
  开篇由自己生病的小事唤起小时候摘枇杷的记忆,温馨而自然。
  写外婆和自己单调无趣的生活,是为了引出下文摘枇杷的快乐,小作者很善于铺垫。
  比喻句充分表现出摘枇杷对“我”而言是多么快乐。
  站在树下的一系列动作——盯、咽、看,充满童趣。
  与外婆摘枇杷的过程,成了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了外婆对“我”的疼爱。
  今时不同往日,摘枇杷的人换成了“我”,吃枇杷的人变成了外婆,经久不变的是厚重的祖孙之情。
其他文献
每到冬天,我便会想起烤苹果。(直接点题,干脆利落。)  北方的冬天很难熬,哥哥闲来无事经常在晚上给我烤苹果吃。  又矮又胖的大炉子坐在地上。哥哥一只手捧着两三个大红苹果,另一只手拿着铁钩勾开炉门。炉子里冒出团团火焰,站在火炉旁就感到暖暖的。炉子的肚子里都是烧得火红的煤块,内壁上有黄土制成的宽沿,苹果便放在沿上烤。(运用拟人手法,将烤苹果的情景生动地描写出来。)  炉门太高,我够不着,有时实在等不及
期刊
我家住在城郊接合部。从我记事起,这里又脏又乱,垃圾随处可见。  晴天,只要一刮风,空中便有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四处飞舞;雨天,只要雨下得稍大一点,雨水来不及排出,在路面上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坑,车子一走,常常溅得行人一身脏水。一到夏天,蚊蟲特别多,让人难以忍受。  为什么这里的环境会这么差呢?一是各种设施年久失修。二是居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乱丢垃圾的现象特别严重。三是环境卫生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  去
期刊
“融开了整河冰冻的是阳光,拂绿了遍野荒原的是春风,消逝了满怀愁绪的是温暖。”讀着这样的句子,甩了甩因长时间握笔而酸痛的手,我望了望窗外如泼了墨般的夜空,才知道夜已经深了。(诗意般的语言温暖了景物,也点亮了夜空,引出话题。)  不知什么原因,自从我进入小升初复习考试开始,一向大字不识几个的奶奶竟然迷上了看电视,而且总是将音量调得很大。电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将我扰得心烦意乱。虽然我几次向奶奶提抗议,
期刊
我家的阳台,是我精心布置的一片小天地。  我在墙壁的吊钩上挂了两盆珍珠吊兰。珍珠吊兰是多肉的一种,叶子像一粒粒圆滚滚的珍珠,翠绿翠绿的,如瀑布般垂下,非常美丽。在珍珠吊兰下面,有一把竹編吊椅;吊椅旁边,摆了一盆富贵竹;富贵竹旁,养着一缸金鱼。  每当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就来到这片小天地,或欣赏花草,或逗弄小鱼,或者戴上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观赏窗外的风景;看云卷云舒,看夕阳如血,看鸟的翅膀划过天空。有时
期刊
祖奶奶马上过90大寿了,爸爸和家人商议后决定请 “红花班”来唱淮剧。  盼望着,祖奶奶的寿辰终于到来。午饭后,戏班子的人就赶过来忙开了,搬道具、搭舞台、试灯光、调音响,忙得不亦乐乎。  晚饭后,演出就要开始了,场地上已经坐了不少邻居,演员化妆完毕,一个个全都变了模样。  演出正式开始,主持人首先祝祖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幕徐徐拉开,首先上演的是《福寿图》。剧情围绕一张“福寿图”展开,最终三子争
期刊
学校终于复课了,爷爷送我到学校报到。由于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家长不许进校园,爷爷只能把行李从三轮车上取下来,放到指定区域,再由我去取。  我进了校园,刚想去取行李。爷爷在校门口向我招招手,说是要去给我买零食。我不让他去,但爷爷还是执意要买。爷爷让我等一等,便向马路对面的商店走去。我盯着爷爷的背影,他的背明显驼下去了,显得那么瘦小。回想着爷爷那曾经宽厚、温暖的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爷爷左手拎着
期刊
人与人的相遇是老天的眷顾,而分离则是措手不及的瞬间。  ——题记  2020年1月15日,一位老人离开了……  这位慈祥的老奶奶生前总在村口等着她的丈夫回来。每经过一个人,她总要笑呵呵地对人家说:“我家老头子就要回来了,就要回来了。我这心里高兴呀……”边说边抹了抹快溢出的眼泪,再继续坐在已经被磨亮了的石墩上。每次,村里的人都会陪着老人聊一会儿……  我家就住在村口。小时候,我从窗户往外望,经常能看
期刊
“别忘了带手机!”  出家门前,爸爸妈妈最爱叮嘱的话中,是不是有这样一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你看,通讯联络,离不了手机;获取新闻,离不了手机;订外卖,离不了手机;玩游戏,离不了手机;买东西付账,离不了手机;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也离不了手机;出门旅行查线路,订酒店,买火车票、飞机票……一样也离不了手机。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
期刊
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到处都是美;只要你用心感受,美便会环绕你身边。  初升朝阳  清晨,金色的阳光斜斜地照射进屋子。窗外的树上停着几只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成了晨光中的一首歌谣;风吹着树叶,犹如在为麻雀伴奏;路边嫩绿的杂草中零星地点缀着几朵白色的野花。此时,我戴上耳机听起舒缓的音乐,这场景犹如一幅画。这幅画表现了朝阳的生机,朝阳温暖着大地,温暖着人心。这是晨的诗歌,是朝阳的诗歌,是春的诗
期刊
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片段和回忆;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憧憬和想象……(排比句式引入话题,留下关于“童年”的遐想空间。)  记不清是几岁的时候,我做了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我特别爱吃糖,可妈妈担心我吃坏了牙,便不让外婆拿糖给我吃。有一次,外婆悄悄给我几颗糖。我为了能够天天吃到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把糖种进土里!说做就做,我手忙脚乱地把糖种进去,细心地给糖浇水、施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