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改革遭遇瓶颈的今天,以更大程度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是破解“成长的烦恼”的关键。改革、调整、创新都需要用开放来促成。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美人之美;用开放的胸怀走向世界,才能美美与共。
2013年的国庆节前后,热点事件频发,堪称最热闹的“黄金周”:9月29日,备受瞩目的上海自贸区挂牌,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寄予了“不亚于当年深圳特区”的厚望;就在第二天,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因为缺钱而“关门”,奥巴马缺席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首次亮相APEC,阐述中国未来的改革措施,引发广泛关注。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转变中的中国最令人期待的,是她将怎样把“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改革之路走下去。
30多年前,经历了国内政治运动的中国,经济发展与重建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沿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道路,随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范围由沿海扩展至内地,保持了连续30年年经济增长率近10%的高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神话。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改革遭遇瓶颈的今天,以更大程度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是破解“成长的烦恼”的关键。
历史上,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先例不胜枚举,在外部压力下,激发内生动力,“狼来了”才能让“羊群”更具活力。中国加入WTO后的实践便是一例:据商务部统计,加入WTO后,在中央层面一共修改了2300个法律法规;地方层面修订了19000多个地方法规。
当前,在新一轮改革的启动期,开放将如何体现?
开放首先体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模式上。一份“负面清单”,列出来的不仅是不得准入的投资领域目录,更是从控制型开放到自由型开放的思路跃进。在此之前,我国对外资的管理一直采用的是“正面清单”模式,即外商投资必须遵循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制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列出了我国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所有的外商投资和商业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以“负面清单”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投资协定,即“法无禁止皆可为”,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的新趋势。
“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实现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重要一步,更是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的关键措施。”有关分析对这一试水之举给予高度评价。
开放,更加体现在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些有着迫切改革需求的领域,都需要以开放倒逼改革。美国政府“关门”,已经令国人“惊呆了”,更奇特之处在于历史上美国政府曾不止一次“关门”,而美国社会运转还能保持基本正常。暂且不论其深层原因和影响,单就政府放手这一方面,美国政府的“关门”危机也能够带来诸多启示。
“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如是说。言犹在耳,自贸区的形象已露端倪,改革,这场深刻的革命再次吹响号角,只有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胜利。
开放,还体现在包容、合作的态度上。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离群索居的“鲁滨逊”,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从达沃斯到APEC,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共谋长远发展。
美国作家哈罗德·罗森伯格曾说:“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改革、调整、创新都需要用开放来促成。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美人之美;用开放的胸怀走向世界,才能美美与共。
2013年的国庆节前后,热点事件频发,堪称最热闹的“黄金周”:9月29日,备受瞩目的上海自贸区挂牌,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寄予了“不亚于当年深圳特区”的厚望;就在第二天,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因为缺钱而“关门”,奥巴马缺席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首次亮相APEC,阐述中国未来的改革措施,引发广泛关注。
世界在变,中国在变,转变中的中国最令人期待的,是她将怎样把“趟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改革之路走下去。
30多年前,经历了国内政治运动的中国,经济发展与重建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沿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道路,随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范围由沿海扩展至内地,保持了连续30年年经济增长率近10%的高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神话。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改革遭遇瓶颈的今天,以更大程度的开放,促进更大的改革,是破解“成长的烦恼”的关键。
历史上,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先例不胜枚举,在外部压力下,激发内生动力,“狼来了”才能让“羊群”更具活力。中国加入WTO后的实践便是一例:据商务部统计,加入WTO后,在中央层面一共修改了2300个法律法规;地方层面修订了19000多个地方法规。
当前,在新一轮改革的启动期,开放将如何体现?
开放首先体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模式上。一份“负面清单”,列出来的不仅是不得准入的投资领域目录,更是从控制型开放到自由型开放的思路跃进。在此之前,我国对外资的管理一直采用的是“正面清单”模式,即外商投资必须遵循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制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列出了我国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所有的外商投资和商业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以“负面清单”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投资协定,即“法无禁止皆可为”,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的新趋势。
“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实现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重要一步,更是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的关键措施。”有关分析对这一试水之举给予高度评价。
开放,更加体现在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些有着迫切改革需求的领域,都需要以开放倒逼改革。美国政府“关门”,已经令国人“惊呆了”,更奇特之处在于历史上美国政府曾不止一次“关门”,而美国社会运转还能保持基本正常。暂且不论其深层原因和影响,单就政府放手这一方面,美国政府的“关门”危机也能够带来诸多启示。
“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如是说。言犹在耳,自贸区的形象已露端倪,改革,这场深刻的革命再次吹响号角,只有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胜利。
开放,还体现在包容、合作的态度上。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离群索居的“鲁滨逊”,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从达沃斯到APEC,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共谋长远发展。
美国作家哈罗德·罗森伯格曾说:“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改革、调整、创新都需要用开放来促成。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美人之美;用开放的胸怀走向世界,才能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