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锌指蛋白超家族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甘薯泰中6号基因组为参照挖掘得到46个甘薯Dof基因,每个家族成员均具有C2C2-Dof锌指结构,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命名为IbDof1~IbDof46.该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家族(A~D),且不同亚族的基因结构和基序的分布差异显著.基序1和基序2存在于所有亚家族中;基序5和基序9只存在于亚家族A中;基序6、基序7、基序8和基序10只存在亚家族D中.IbDof的进化极为保守,共有12对
【机 构】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3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锌指蛋白超家族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甘薯泰中6号基因组为参照挖掘得到46个甘薯Dof基因,每个家族成员均具有C2C2-Dof锌指结构,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命名为IbDof1~IbDof46.该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家族(A~D),且不同亚族的基因结构和基序的分布差异显著.基序1和基序2存在于所有亚家族中;基序5和基序9只存在于亚家族A中;基序6、基序7、基序8和基序10只存在亚家族D中.IbDof的进化极为保守,共有12对染色体复制事件和5对串联重复序列事件(IbDof2/IbDof3、IbDof12/IbDof13、IbDof9/IbDof10、IbDof28/IbDof29和IbDof32/IbDof33),分歧时间平均是3552万年前和186万年前,Ka/Ks比值范围从0.07(IbDof12/IbDof13)到0.68(IbDof6/IbDof25),且与甘薯野生近缘种Ipomoea trifida同一染色体上的Dof同源基因对有38对.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IbDof各亚族在各个组织器官中表达强度不同,且亚族内部呈现不同的表达趋势.IbDof启动子序列中包含逆境和激素响应等相关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分析表明,IDof基因受低温、干旱、高盐和H2O2等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比如大部分IbDof受低温调控表达;IbDof10和IbDof14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IbDof2、IbDof14、IbDof37、IbDof41和IbDof43受高盐诱导表达;而IbDof8、IbDof10、IbDof25和IbDof41则受H2O2诱导表达,这说明IbDof家族成员协同控制了甘薯的生长发育及参与非生物胁迫过程.
其他文献
一、品种概况rn(一)培育背景rn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隶属于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有“鳎米”“鳎目”和“牛舌头”等俗称,是一种暖温型底层鱼类,在我国从南海到渤海均有分布,但以渤海为多.在韩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也有一定分布.半滑舌鳎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极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值很高.自200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与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合作突破半滑舌鳎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以来,其养殖业发展迅速.2017年,半滑舌鳎作为我国九大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入选国家海水
传统两熟制下的棉花生产存在种植模式和棉花栽培技术复杂、棉花生产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用工多、化肥农药投入多、植棉效益低等突出问题.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建立并应用了两熟制棉花绿色化(减肥减药)、轻简化(简化管理)、机械化(机械代替人工)栽培技术.本文基于笔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两熟制棉花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的基本概念、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其技术核心内容是,通过一次性“机播”(机械免耕单粒精量播种代替棉苗移栽,种肥同播,不间苗,不补苗),全程“机管”(
一、品种概况rn(一)培育背景rn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但珍珠产值在世界珍珠总产值的份额亟待提升,优质淡水珍珠产出率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珍珠的评价指标包括大小、圆度、颜色、光泽度、表面光洁度和有核珍珠(珍珠层厚度)6个,其中大小是影响珍珠质量和价值的关键因素.三角帆蚌是我国最主要的淡水育珠蚌,也是我国特有珍珠蚌,根据前期研究,三角帆蚌规格与珍珠规格成正相关,因此,新品种以体重、壳宽为目标性状进行选育,提高产大规格珍珠比例.
大文豪苏轼,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他一生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生活历尽磨难.但他乐观豁达、笑对人生,品味生活、笔耕不辍,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嗜鱼、赞鱼,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的“鱼”情雅趣,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
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的春小麦高代选系C271对小麦条锈病保持抗性近40年.为明确C271的抗条锈病遗传组分,利用感病品种晋麦79与C271杂交构建含有229个F2:3家系的遗传群体,并于2019年在陕西杨凌和四川江油进行成株期病害调查.运用集群分离分析(BSA)结合高密度660K芯片策略在3B染色体短臂上快速挖掘出大量的与抗病关联的SNP,利用等位基因特异的定量PCR标记(AQP)进行验证并作图,成功检测到一个效应值较大的QTL,可解释表型变异为22.7%~30.8%,暂命名为YrC
分子设计育种是将分子遗传学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并培育成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该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缩短育种进程,但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却应用较少.在大豆的育种过程中,提高产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其中,每荚粒数是决定大豆单株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在大豆中,每荚粒数与叶片形状呈正相关,由一对等位基因Ln/ln控制,宽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Ln,窄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突变型ln,且ln伴随着更多的四粒荚.尽管Ln对于大豆单产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但将该位点应用于分子设计育种中,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
倒伏易引发小麦严重减产,发掘和利用优异矮秆基因是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的关键.本研究以京411(WT)及其经EMS诱变获得的产量相关性状优良的矮秆突变体je0098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合外显子捕获测序和遗传连锁分析定位矮秆基因.3年田间株高数据统计分析表明,je0098与WT相比株高降低15 cm,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je0098与WT相比节间细胞长度缩短18%,暗示je0098的矮化是由于节间细胞长度变短所致;赤霉素敏感性分析表明,je0098为赤霉素敏感型矮秆突变体.利用WT和j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受低磷诱导表达,其超表达显著提高植物有机磷利用效率,为进一步探究其调控机制,本研究以GmPAP14 cDNA序列检索大豆参考基因组,获取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中黄15 GmPAP14启动子序列.利用PLACE与PlantCARE预测启动子调控元件发现,该序列中含有增强子调控元件、组织特异表达元件,根特异表达元件、转录因子PHR1结合的PIBS元件等.构建了GmPAP14启动子3个5\'端缺失片段融合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GmPAP14-2568-GUS、
玉米籽粒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十分重要.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转座子插入的籽粒皱缩突变体5601Q,遗传分析表明其籽粒缺陷稳定遗传且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构建其B73背景的F2分离群体,通过图位克隆将该突变定位于玉米4号染色体上60.19~62.58 Mb的区间.基因注释分析发现,区间内存在一个已报道参与玉米籽粒发育的基因BRITTLE ENDOSPERM2(Bt2),其编码玉米胚乳淀粉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限速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
天冬氨酸蛋白酶(AP)属于四大蛋白水解酶之一,在蛋白质加工、信号转导和胁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利用蛋白质同源性分析,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出154个APs编码基因,分别编码典型、非典型和珠心类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多数BnAPs基因包含1~4个外显子,同一类型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成员之间蛋白质基序(Motif)分布相似.共线性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甘蓝和拟南芥存在大量的同源基因,约89%的BnAPs基因来自于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转录水平检测结果表明,Bn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