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个孩子不满地对我说:我们小孩子的书都是你们大人写出来的,一点也不好玩!他的话虽然颇为孩子气,但这“不好玩”三个字倒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可能就是我们的写作缺乏童真、童趣和童心。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有他们快乐的方法,有他们的兴趣所在,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想要抓住孩子们的视线,那真是要动点脑筋了。
但我想,哈洛德可能会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这个名叫哈洛德的孩子还有个外号,叫鬼孩。街上的孩子从他面前跑过时,大声地喊:鬼孩哈洛德!鬼孩哈洛德!每到这时,哈洛德心里非常难过。哈洛德的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有他边上那只叫蜜儿的小狗知道。哈洛德是个孤独的孩子,他的内心很不快乐,因为他和别的孩子长得不一样,他和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不一样。他是个白化病人。这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十四岁那年,他所在的小镇上来了一家马戏团,哈洛德从海报上发现了马戏团里的食人王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白化病人。哈洛德决定离家出走,追随马戏团,因为他要找到食人王,找到他灵魂里的家。马戏团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表演者,孤独的哈洛德在这里找到了归宿。马戏团里另外两个奇特的人物迷你公主和化石人把他当作儿子一样爱护,让哈洛德感动不已。雷鸣唤醒的人和他讲述的印第安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了哈洛德。他爱上了漂亮而有魅力的驯马员美丽,对无所不知的吉卜赛人玛格达佩服得五体投地。更重要的是,他为他能训练大象感到自豪,通过驯象,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并找回了正常人的感觉。哈洛德最终还是找到了快乐,因为他找到了自信。
作者伊恩·劳伦斯在加拿大的平原上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代。暑假时的露营和坐着卡车漫游加拿大西部和蒙大拿地区的经历,为《鬼孩》一书提供了故事背景。劳伦斯一直热衷于小马戏团,他曾在一个巡游马戏团帮忙拆过帐篷,干了一个晚上,挣了五块钱。因为有了这种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体验,所以书中关于马戏团的描写很生动,读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观众席上那个使劲拍巴掌拼命叫喊的小镇上的孩子。
哈洛德的形象很有点卡通意味,很亲切,甚至有点可爱,你一点也感觉不到一个白化病人的颓丧。哈洛德瘦,皮肤白,蓝色的眼睛像是屋檐下的雨滴,又像是草叶上颤动的露珠,鼻梁上架着小小的圆圆的眼镜,脚上拖着一双显得过大的靴子,牵着一条狗,蜜色的。我初读到这些文字时,感觉哈洛德离我并不遥远,好像一直居住在我的记忆里,是我曾经的一个同学,或已迁往别处的邻居家的孩子。战争带走了哈洛德的父亲和哥哥,他和皮肤闪着光泽但却很胖的母亲以及爱他的继父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很不快乐。当他面对别人的嘲笑时,他反复在心里对自己强调:没人能看见我,没人能伤害我,他们说的话不能伤害我。哈洛德在别人对他的伤害中,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这一点后来在进人马戏团后,又得到了强化,是迷你公主和化石人教给他的一种方法,叫“快乐摇摆”,就是当你情绪处于低潮时,几个人紧紧抱在一起,跳一种摇摇摆摆的舞蹈。作者用一种简洁但很唯美的文字写道:很快,忧伤就“像挤柠檬汁似的被挤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祥和的感觉”。当我写到这里时,我想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孩子都不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忧郁、难受、委屈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讲,《鬼孩》一书可以教给我们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从忧伤的包围中将自己解放出来。在读完这本书,将书搁在膝盖上的那一瞬间,有很多东西会从心头涌起,快乐起来,坚强起来,忧闷的心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华。这就是哈洛德的故事带给人的力量之一。
《鬼孩》这本书类似于一本男孩成长手记。一个男孩子在青春期所遭遇到的一切,哈洛德全碰上了:生活在家人的爱中却感觉很孤独,自卑、忧饬,没有同龄玩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崇拜食人王。因为海报上的食人王身材高大,目光如炬,手上拎着一颗鲜红的人头。在瘦弱的哈洛德眼里,食人工代表了一种强大,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代表了他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不可以被任何人嘲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他看到海报上的食人王和他一样,也是个白化病人!哈洛德因此决定离家出走,他要见一见威风凛凛的食人王。可是,到了文章快要结束时,食人王才在马戏团里出现,和他一样,食人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白化病人,他演出时的人头,只不过是只西瓜而已!而且在马戏团里,哈洛德还遭遇了一场爱情,他爱上了漂亮的驯兽员芙丽。十四岁少年哈洛德感受到了爱情带来的一切情绪:心跳、脸红、盼望、害羞、忧郁、担心、激动、颤抖、失望等等。是的,就像几乎所有的爱情最终总要面临失望一样,哈洛德只不过是芙丽打出的一张牌而已,她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头地。尽管芙丽向哈洛德道了歉,并且表明自己也是万不得已,但她给哈洛德心灵上带来的影响却是很深的。哈洛德长大了,他找到了让自己获得尊严、获得快乐的方法,那就是挖掘生命的潜力。他完成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让大象学习打棒球。并且使马戏团里所有的人都快乐地团结在一起。快乐在哪里?快乐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哈洛德和大象康拉德彼此关爱对方,当哈洛德被人欺侮时,康拉德总是勇敢地冲上前去保护他。但是有一天,大象却踩死了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哈洛德的迷你公主。到这时,哈洛德才明白吉卜赛人玛格达的预言:要注意用尾巴进食的动物!可是一切都晚了,迷你公主的死让哈洛德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是那么恐怖。康拉德后来死于一声枪响。哈洛德的心好像经历了一场洗劫,疲惫而又空旷。这就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老印第安人曾在天亮之前给过哈洛德一把剃须刀。“你正在跨越每个男孩都要跨越的分野,跨过去你就是男人了。这个斜坡很长,很陡,你无法回头。它可以带你跨过去。”但老印第安人还是有点伤心。“这就是你想成为男人所需要的,一把好剃须刀。换句话讲,男人只不过是穿大一号衣服的男孩罢了。”而经历了这一切的哈洛德,他现在已是一个男人了。
男孩子终究要长大的,终究要长成男人的。哈洛德记住了玛格达对他说的一句话:你既不比别人强,也不比别人差。当他回到故乡,面对一帮孩子的挑衅时,他平静而有力地说:我去了很远的地方,走了很远的路。现在我累了,我要回家。本书句子简短,语言很有韵味,像上述这种干净利落而有张力的句子,文中有多处,这可能对写作文喜欢用长句子的中学生有点启发。
我想这个假期,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们都来读读《鬼孩》这本书,都来看看哈洛德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的故事。开卷有益,哈洛德一定会让我们有所收获的。我想,在夜晚充满温馨的家中,爸爸妈妈们会和孩子们讨论起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我是哈洛德,我能像他那样让大象学会起劲地打棒球吗?我能像他一样找寻到快乐和自信吗?
责任编辑/梅 香
但我想,哈洛德可能会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这个名叫哈洛德的孩子还有个外号,叫鬼孩。街上的孩子从他面前跑过时,大声地喊:鬼孩哈洛德!鬼孩哈洛德!每到这时,哈洛德心里非常难过。哈洛德的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有他边上那只叫蜜儿的小狗知道。哈洛德是个孤独的孩子,他的内心很不快乐,因为他和别的孩子长得不一样,他和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不一样。他是个白化病人。这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十四岁那年,他所在的小镇上来了一家马戏团,哈洛德从海报上发现了马戏团里的食人王和自己一样,也是个白化病人。哈洛德决定离家出走,追随马戏团,因为他要找到食人王,找到他灵魂里的家。马戏团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表演者,孤独的哈洛德在这里找到了归宿。马戏团里另外两个奇特的人物迷你公主和化石人把他当作儿子一样爱护,让哈洛德感动不已。雷鸣唤醒的人和他讲述的印第安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了哈洛德。他爱上了漂亮而有魅力的驯马员美丽,对无所不知的吉卜赛人玛格达佩服得五体投地。更重要的是,他为他能训练大象感到自豪,通过驯象,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并找回了正常人的感觉。哈洛德最终还是找到了快乐,因为他找到了自信。
作者伊恩·劳伦斯在加拿大的平原上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代。暑假时的露营和坐着卡车漫游加拿大西部和蒙大拿地区的经历,为《鬼孩》一书提供了故事背景。劳伦斯一直热衷于小马戏团,他曾在一个巡游马戏团帮忙拆过帐篷,干了一个晚上,挣了五块钱。因为有了这种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体验,所以书中关于马戏团的描写很生动,读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观众席上那个使劲拍巴掌拼命叫喊的小镇上的孩子。
哈洛德的形象很有点卡通意味,很亲切,甚至有点可爱,你一点也感觉不到一个白化病人的颓丧。哈洛德瘦,皮肤白,蓝色的眼睛像是屋檐下的雨滴,又像是草叶上颤动的露珠,鼻梁上架着小小的圆圆的眼镜,脚上拖着一双显得过大的靴子,牵着一条狗,蜜色的。我初读到这些文字时,感觉哈洛德离我并不遥远,好像一直居住在我的记忆里,是我曾经的一个同学,或已迁往别处的邻居家的孩子。战争带走了哈洛德的父亲和哥哥,他和皮肤闪着光泽但却很胖的母亲以及爱他的继父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很不快乐。当他面对别人的嘲笑时,他反复在心里对自己强调:没人能看见我,没人能伤害我,他们说的话不能伤害我。哈洛德在别人对他的伤害中,学会了自我调节情绪。这一点后来在进人马戏团后,又得到了强化,是迷你公主和化石人教给他的一种方法,叫“快乐摇摆”,就是当你情绪处于低潮时,几个人紧紧抱在一起,跳一种摇摇摆摆的舞蹈。作者用一种简洁但很唯美的文字写道:很快,忧伤就“像挤柠檬汁似的被挤了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祥和的感觉”。当我写到这里时,我想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孩子都不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忧郁、难受、委屈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讲,《鬼孩》一书可以教给我们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从忧伤的包围中将自己解放出来。在读完这本书,将书搁在膝盖上的那一瞬间,有很多东西会从心头涌起,快乐起来,坚强起来,忧闷的心重新焕发出灿烂的光华。这就是哈洛德的故事带给人的力量之一。
《鬼孩》这本书类似于一本男孩成长手记。一个男孩子在青春期所遭遇到的一切,哈洛德全碰上了:生活在家人的爱中却感觉很孤独,自卑、忧饬,没有同龄玩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崇拜食人王。因为海报上的食人王身材高大,目光如炬,手上拎着一颗鲜红的人头。在瘦弱的哈洛德眼里,食人工代表了一种强大,一种无所不能的力量,代表了他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不可以被任何人嘲笑。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他看到海报上的食人王和他一样,也是个白化病人!哈洛德因此决定离家出走,他要见一见威风凛凛的食人王。可是,到了文章快要结束时,食人王才在马戏团里出现,和他一样,食人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白化病人,他演出时的人头,只不过是只西瓜而已!而且在马戏团里,哈洛德还遭遇了一场爱情,他爱上了漂亮的驯兽员芙丽。十四岁少年哈洛德感受到了爱情带来的一切情绪:心跳、脸红、盼望、害羞、忧郁、担心、激动、颤抖、失望等等。是的,就像几乎所有的爱情最终总要面临失望一样,哈洛德只不过是芙丽打出的一张牌而已,她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头地。尽管芙丽向哈洛德道了歉,并且表明自己也是万不得已,但她给哈洛德心灵上带来的影响却是很深的。哈洛德长大了,他找到了让自己获得尊严、获得快乐的方法,那就是挖掘生命的潜力。他完成了一件在别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让大象学习打棒球。并且使马戏团里所有的人都快乐地团结在一起。快乐在哪里?快乐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哈洛德和大象康拉德彼此关爱对方,当哈洛德被人欺侮时,康拉德总是勇敢地冲上前去保护他。但是有一天,大象却踩死了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哈洛德的迷你公主。到这时,哈洛德才明白吉卜赛人玛格达的预言:要注意用尾巴进食的动物!可是一切都晚了,迷你公主的死让哈洛德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是那么恐怖。康拉德后来死于一声枪响。哈洛德的心好像经历了一场洗劫,疲惫而又空旷。这就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老印第安人曾在天亮之前给过哈洛德一把剃须刀。“你正在跨越每个男孩都要跨越的分野,跨过去你就是男人了。这个斜坡很长,很陡,你无法回头。它可以带你跨过去。”但老印第安人还是有点伤心。“这就是你想成为男人所需要的,一把好剃须刀。换句话讲,男人只不过是穿大一号衣服的男孩罢了。”而经历了这一切的哈洛德,他现在已是一个男人了。
男孩子终究要长大的,终究要长成男人的。哈洛德记住了玛格达对他说的一句话:你既不比别人强,也不比别人差。当他回到故乡,面对一帮孩子的挑衅时,他平静而有力地说:我去了很远的地方,走了很远的路。现在我累了,我要回家。本书句子简短,语言很有韵味,像上述这种干净利落而有张力的句子,文中有多处,这可能对写作文喜欢用长句子的中学生有点启发。
我想这个假期,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们都来读读《鬼孩》这本书,都来看看哈洛德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的故事。开卷有益,哈洛德一定会让我们有所收获的。我想,在夜晚充满温馨的家中,爸爸妈妈们会和孩子们讨论起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我是哈洛德,我能像他那样让大象学会起劲地打棒球吗?我能像他一样找寻到快乐和自信吗?
责任编辑/梅 香